家兄唐太宗

第484章 選了個最傷人滴解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薯刺客 本章︰第484章 選了個最傷人滴解釋

    萬歷年間揚州府志記載︰揚州飲食華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李元嬰腦海里卻閃過1566里為了改稻為桑沈一石分茶的情節,dang爭之禍不得不防的同時,既想要長生久視,又想要大權在握的人間帝王,同樣需要警之戒之。

    古代帝王瘋狂燒錢撒幣的愛好︰大興土木,廣選美人……兩者通常相輔相成的愛好,玉樹後庭花的陳後主和敗家娘們兒代言人武大頭,對此很有發言權。修仙問道……煉制各種仙丹,它不是燒不燒錢的問題,它是燒錢也沒有結果的問題。大興土木好歹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推進,建築界和園林界以及工藝品界的發展。不要說煉丹能推動的化學界和醫學界發展,給皇帝煉丹的人,不是已經是騙子,就是在變成騙子的路上。

    窮兵黷武不能算在愛好里,它到底是燒錢撒幣的癲狂行為,還是開疆拓土封狼居胥的偉業,取決于皇帝的用人水準和將帥的領兵作戰實力。堡宗對此很有想法,可以寫出至少三萬字的論文,比如論花錢的藝術,比如我與草原美人共同探討的一百零八種姿勢,比如論叫門的三十六種聲調和七十二種站法,又比如如何絲滑地解決權臣的十大注意事項與三十六計中計,簡而言之︰外斗外行,內斗內行。

    “唐傅,魏公,某準備于旬日之後,在柳浪聞鶯宴請各家主事之人,你們怎麼看?”李元嬰沒有問李靖和歐陽詢、虞世南,他們歇息三五日便會離開府邸,游覽江南各處,開啟逛吃之旅,順手帶走晉陽小包子。

    明萬歷年間,揚州知府郭光復舍直改彎,把古運河一百多米長的河道變成一千七百余米,成功抬高水位、馴服急流,留下三灣抵一壩的水工奇思的同時,也讓揚州城又添了三分旖旎風光,更加坐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誰都別想攔著改造工程,身為魔王,用再多的手段,別人的評價也只會是︰不愧是大唐魔王之首,不當人子!

    至于他是不是真的不當人子,政事堂諸位最有發言權,他們不彈劾,李二鳳不追究,他就依然是逍遙自在的食俸萬石滴大唐親王。海內外咸稱聖人的名頭,留給李二鳳去當就好,高處不勝寒,容易被派發傷風感冒外加發燒套餐。

    唐儉沉吟片刻,溫聲說道︰“既然王爺準備于旬日之後才宴請,蜀岡那里是否更合適些?登高望遠,既能得見揚州城繁花似錦,也更容易讓他們明白什麼叫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此計甚妙。”魏徵眼神微轉,對付士族世家的最好辦法,從來都是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剩下的那些家族,態度處于模稜兩可之間便好,讓他們自行揣測,他們會做出最適合家族發展的決定。不是陛下當年捶其余幾路反王的時候,他們的結局只能是二選一,可他們手下那群幕僚和重臣,絕大多數選擇的都是歸順大唐,其中便包括他自己。“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李元嬰默默在心里接了後面那一句,當然,听魏徵他們說話絕對不能只理解表面意思,後面一章說的內容是︰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所以,罷黜百家之後,舉孝廉成為世家做大做強綿延幾百甚至上千年的基石。隋唐時期的科舉……說實話,若不是姓黃的私鹽販子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世家依然會在唐末宋初的動亂中,以執棋人的身份攪動風雲。

    “府城西北四里,岡阜連亙幾數百里,淮之不能合于江也,又隔江與金陵相對,上更有蜀井,相傳地脈通蜀也。”虞世南微微晃著頭掉書袋,輕聲感嘆道。“仁壽元年,文帝下詔,于全國建塔三十座,以供養佛骨,揚州建棲靈塔,塔高九層,宏偉壯觀,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

    滕王作詩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確實沒錯,只是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不論是金陵還是揚州,寺廟的勢力都不容小覷,那些六根清淨之人,比士族世家更難溝通。

    只因為,他們通常不說人話,不光不說人話,他們還手里有地心不慌;不光手里有地心不慌,還信眾特別多;不光信眾特別多,還涵蓋了從士族到庶民,從耄耋之年到垂髫稚子,不光比煉丹畫符的道門受歡迎,還比儒家更親民。

    蕭皇後的高祖,居功至偉,先後四次舍身佛寺,以至于到受梁禪稱帝的南陳,舍身佛寺為皇帝的必修之道……魏周兩位武帝確實滅過佛,前者詔諸州坑沙門,毀諸佛像,後者說不過和尚又恨道士不爭,干脆下詔,佛道兩家一起滅。只是他們的手伸不到江南,就是北方也沒有全部納入輿圖。

    澤州青蓮寺慧遠和尚獨挺出與帝辯駁,厲聲謂︰“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簡貴賤,陛下何得不怖?”帝怒言道︰“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

    帝卒滅佛法。遠乃潛隱汲郡西山,諳誦法華、維摩等經,以期遺法之不墜。至隋興,遠始出,于洛邑大開法門,遠近望風來歸,復為文帝所重,敕任洛州沙門都。

    不知道滕王是否亦有,不辭地獄諸苦的魄力?

    “哦哦,棲靈塔?”李元嬰對另一個名字更熟悉,大明寺……陛下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容嬤嬤嗎?咳咳咳,串台了,大明寺最有名的僧人名字叫鑒真,就是那個執著東渡六次的大和尚。“既然有佛骨在里面,不好改為道觀,曾聞有僧人名慧昭,喜歡預言別人的禍福,而且每言必中,非常神異,當尋訪他來坐鎮棲靈寺。”

    停頓片刻,補充道︰“易乾曰︰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當建言吾家二兄,改名為大明寺。”

    虞世南和歐陽詢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大明的解釋辣麼多,滕王選了個最傷人滴解釋!

    魏徵和唐儉相對無言還有些凝噎……原來真的是錯覺,滕王還是原來那個以雪埋人的滕王,只是他用的方式,比雪埋還狠還無情……我們聊了個寂寞呀!

    李靖抬頭望天,總比托塔天王好,暗戳戳地諷刺不叫諷刺,那叫留面。

    蕭鍇的心情瞬間明媚了起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蝦仁豬心哪家強?揚州府里找滕王!

    晉陽公主左顧右盼︰大家的表情有一點點……詭異?

    沅孺人牡丹悄悄朝樂伎們打了個手勢,歡快悠揚的曲調響起,歌伎歌喉婉轉地唱到︰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兄唐太宗》,方便以後閱讀家兄唐太宗第484章 選了個最傷人滴解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兄唐太宗第484章 選了個最傷人滴解釋並對家兄唐太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