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

第九十八回 鄭厲公秋後算賬 齊桓公召開盟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河故事 本章︰第九十八回 鄭厲公秋後算賬 齊桓公召開盟會

    書接上回,話說鄭厲公鄭突在齊國的幫助下,重新奪取了國君的位置,又回到了闊別十七年的都城,為了安定民心,總得找個人來為鄭儀之死背鍋,因為再怎麼說,鄭儀也是當了十四年的國君,要是國君都能被這麼隨隨便便殺了,那以後要是也有人這麼對自己,不行,得在面子上把這事蓋過去,

    最好的背鍋俠,就是二五仔傅暇了。

    鄭突心想“這老匹夫,據守大陵十七年,像個看門狗似的,把我防的死死的,真是子儀的狗腿子。而這次,為了活命,貪生怕死,才投降了寡人,而且還把子儀殺了,這家伙的心可夠黑的,這種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狗賊決不能留。”

    這麼想著,嘴上卻說“傅暇刺殺國君,其罪當誅,來人呀,把那弒君謀逆的傅暇,滿門抄斬,家產沒收!”

    哎,要是大家都知道以後要發生的事情,那傅暇會不會還在戰場上投降呢,還是拼死一戰,當個烈士呢。

    或許這就是貪生怕死之人的悲哀吧。

    殺了傅暇,鄭突又來找原繁的麻煩了,這原繁也是鄭國的公族,算起來也是鄭突的叔叔。

    這天朝會,鄭突對原繁說“我失去君位,逃亡在外十七年。你作為我的叔父,這十七年里,有幾次機會你都可以幫我,可你從來就沒幫我做過任何事情,而是任由高渠彌和祭足把持朝政,一點都不為我考慮,你這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

    原繁說“回稟主上,我原繁一直做著宗佑這個職務,負責管理公族的祭祀。國家社稷,咱們這一支的爵位繼承都是按照祖宗章法傳統來的。作為臣子,忠于國君是我的職責和本分,不能有二心,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子儀做國君十四年,我作為臣子只能一心一意。若是我一邊做著子儀的臣子,一邊又想著擁立主上您回國復位,那不是對國君有二心嗎?先君莊公一共有八個兒子,按理說都有繼承權,若是每位公子都用高官厚祿許諾朝臣,使朝臣有二心,那國家不是亂套了嗎。”

    見原繁這麼一番慷慨陳詞,鄭厲公鄭突竟然有點無言以對。

    不過這位原繁也確實是有個性,從朝堂回家以後,就找了根麻繩,上吊自盡了。

    只是不知道如果他不自盡,鄭厲公鄭突會不會放過他。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原繁的自盡讓鄭厲公心里有所感觸,對他的其他即位叔叔,叔詹、堵叔、師叔都沒有追究什麼十七年不幫助自己的事,反而是繼續任命他們為大夫。

    好,鄭國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北方諸侯的霸主齊桓公齊小白志得意滿,就和管仲商量再召開一次諸侯大會,管仲說“君上剛開始您的霸業,做事情不要太高調,還是要簡便為政。”

    “哦,那怎麼個簡便法呢?”

    “陳國、蔡國、邾國自從上次北杏之會後,一直听從您的號令,對您忠心不二,曹國雖然上次沒有參加北杏之會,但是這次咱們伐宋,他也跟隨著一起去了的,我的意見是,這四國就不必再勞煩他們奔波,前來參加盟會了。這次盟會只召集宋國、衛國、鄭國就可以了,地點嗎,為了這幾家參會的諸侯國方便,就選在衛國吧。”

    于是,齊桓公采納管仲的意見,在衛國的鄄(juan)城組織了一次小規模的盟會,參會諸侯有齊桓公齊小白、宋桓公宋御說、衛惠公衛朔、鄭厲公鄭突,另外大周王室也派了大夫單蔑來參加這次盟會,用實際行動表示對齊桓公的支持。這次盟會歷史上稱為鄄之會。

    這次大會真是一切從簡,連莊嚴的歃血儀式等省了。

    但是雖然儀式從簡,可各諸侯國卻看到了齊桓公豁達的氣度,包容的心胸,博大的構想,高遠的志向,都覺得跟著這樣的盟主有前途。

    于是,大家都要求盟主再組織一次規模宏大的會議,讓還沒有入盟的國家也可以加入會盟,找到組織。

    齊桓公當然也很高興,這就是做大哥的感覺,一呼百應。

    于是齊桓公又在宋國的幽城組織了一次盟會,這次是舉行了隆重莊嚴的歃血儀式的,參會國家有宋國、魯國、陳國、衛國、鄭國、許國、滑國、滕國等諸侯國。這次會議歷史上稱為幽之會。

    而且不論是北杏之會也好,鄄之會、幽之會也好,參會諸侯都沒有帶兵車到會場,也就是這些大會的主題都是和平、發展,歷史上將這些盟會稱為衣裳之會,當然除了衣裳之會之外,還有帶著軍隊召開的盟會,就是兵車之會。

    歷史上記載齊桓公九合諸侯,其實這個九字,也不僅僅是說齊桓公組織召開了九次諸侯盟會,而是強調次數之多。這是咱們古文的一種修辭手法。

    其實,歷史上有記載的齊桓公組織的諸侯盟會共有十五次之多,其中衣裳之會有十一次,兵車之會有四次。可見這愛開會的傳統就是從齊桓公齊小白這開始的吧。

    參加齊桓公盟會的諸侯國都集中在北方地區,從現在的行政區域來說,就是河南、山東等地。

    當時的華夏大地上的諸侯國,還有西北的秦國和晉國,這兩個國家的故事也是東周時期的重頭戲,咱們後面會詳細來講;東北還有燕國,這個國家在當時屬于偏僻之地,隨著齊桓公的霸業不斷發展,很快燕國也會加入到齊盟陣營之中。

    但是在南方的長江流域,卻有另一個大國楚國。

    咱們前面講過,楚國的歷史和由來,作為祝融氏後代的楚國人,歷來就有著不屈不撓的性格可開拓精神,這些年,楚國在南方不斷發展壯大,蠶食鯨吞著周邊的國家,大周天子為防範楚國而分封的漢東諸國早已土崩瓦解。

    楚國和中原諸國沒有了屏障,當然也就開始不斷向北方擴張了。

    在位統治了楚國五十一年後,楚武王熊通,壽終正寢了,接替他做楚王的是他的兒子熊貲(zi),他的謚號是楚文王,當然這謚號都是在他死了以後才有的,為了便于大家記憶,咱們這故事里也就這麼稱呼他。

    楚文王熊貲,繼承父親的遺志,不斷向北擴張,第一個倒霉蛋就是息國。

    這息國可是因為夫人太美麗而遭受到厄運,具體是怎麼的呢,咱們下回再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方便以後閱讀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第九十八回 鄭厲公秋後算賬 齊桓公召開盟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第九十八回 鄭厲公秋後算賬 齊桓公召開盟會並對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