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

第十五回 桓王登基 王室鄭國生嫌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河故事 本章︰第十五回 桓王登基 王室鄭國生嫌隙

    書接上回,話說王室和鄭國互換人質後,倒是安靜太平了幾年,到了公元前720年,在位五十一年的周平王崩了,當時,天子死了叫崩,諸侯死了叫薨。

    平王崩了,大周朝得有一個新天子呀,當時中央最高執政官是鄭莊公鄭寤生和周公姬黑肩。

    說到這里,咱們就先介紹一下這位周公黑肩,這也是當時的一個大v人物,咱們後面還有許多關于他的故事要說。

    一听周公,大家是不是有些耳熟,前面不是講過周公姬旦嘛,對,這位周公姬黑肩,就是周公姬旦的後人。

    大周朝建立開始,周武王姬發分封諸侯,把他的弟弟姬旦封為周公,大家想想以周為氏,和大周朝等同,是不是听著就比那些衛呀、虢呀、晉呀、蔡呀什麼的牛b,確實是,當時周公姬旦的封地在魯,由他的大兒子姬伯禽繼承,姬伯禽就是魯國和魯姓的始祖,而周武王除了給姬旦封地外,還又給了他一塊食邑,就是大周朝的發家之地岐山,相當于是把老家給這個弟弟了,後來周公姬旦的二兒子姬陳繼承了老爹的爵位,就是第二代周公,也是周姓的始祖,子子孫孫的傳到這輩子,就是後世子孫姬黑肩繼承了周公的爵位。

    好,又回到咱們的故事,周平王掛了,兩位輔政大臣鄭莊公和周公黑肩就商議,趕快請太子登基呀,太子在哪呢,咱上回不說了嘛,還在鄭國當人質呢。趕忙派人接回來吧,同時鄭國的世子鄭忽也可以回國了。

    話說這大周朝的太子姬狐,回到首都,還沒等即位當上新的周天子,就哀痛而死,也薨了,對姬狐死了叫薨,因為他還沒登基,所以不能叫崩。

    那麼這位姬狐這一年多大歲數呢,史書上沒有記錄,不過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周平王即位時已成人,在位51年,所以姬狐當時也有將近50歲了,在古代年近半百,怎麼算也是一位老人了,作為王室太子還要去諸侯國做人質,再加上路途奔波,沒等到登上權利巔峰就掛了,也是位悲劇人物,所以朋友們,愛護生命,好好活著,拖死敵人,比什麼都重要。

    太子姬狐也掛了,按照周王室的繼承順序,由他的兒子姬林即位,當了新的周天子,這位就是周桓王。

    就從後世給姬林的謚號就知道這位周桓王是個猛人,這不剛即位,屁股還沒坐穩,就先和鄭莊公干上了。

    當時周朝天子葬禮制度是天子七月而葬,就是天子崩了以後要七個月才能下葬,為什麼要等七個月呢,因為天子死了,所有的諸侯國都要來參加葬禮,當時交通不便,向諸侯國報喪,和諸侯國來奔喪路上就得幾個月時間,所以就定的是天子七月而葬,不過這回姬林家里的喪事更隆重,因為爺爺和爸爸都死了,所有全天下的諸侯們都來了。

    先到的是虢公忌父,這位老兄大家還記得嗎,周幽王時的佞臣虢公石父的兒子,前幾年周平王就是想讓他分鄭莊公的權利,結果給嚇得逃回家的那位。

    這回又來了,還來的最早,禮數周到,是個好同志。

    周桓王就找虢公忌父和周公黑肩來商量“朕的父親,在鄭國為質多年,一回來就病故了,肯定是在鄭國受了不少委屈,那鄭伯又是我爺爺一輩的,怎能對我恭敬,我還是想讓虢公來接替鄭伯的職位,不知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周公黑肩說︰“鄭伯為人刻薄,不是忠順的臣子,但是我們大周朝能東遷洛邑,倒是鄭國和晉國的功勞最大,如今大王想剝奪鄭伯的權利,恐怕沒那麼容易,還要從長計議呀。”

    桓王姬林到底是年輕人,血氣方剛,見周公黑肩這樣說,有些不耐煩,打斷他的話說︰“鄭伯居功又如何,朕決不能坐而待斃,就這麼定了。”

    第二天早朝,周桓王就對鄭莊公說︰“愛卿是朕祖父一輩,如今朕實在不敢差遣,要不愛卿還是回家休息,頤養天年,這樣大家都輕松。”

    鄭莊公一听這話,氣得滿臉脹紫,心想,這孫子,他爺爺都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好,爺爺我就不伺候了,但嘴上卻說“老臣年老體衰,早就該辭職了,謝謝大王體恤。”說完就轉身而去,憤然回了鄭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方便以後閱讀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第十五回 桓王登基 王室鄭國生嫌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第十五回 桓王登基 王室鄭國生嫌隙並對听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