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

第007章︰覆杯即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田夢頑 本章︰第007章︰覆杯即愈

    黃藥師一邊小心翼翼地倒著藥汁,一邊不急不慢地說道︰“這邊只提供一劑中藥的代煎服務,超過一劑的話,都需要自行回家煎煮。而其中標記‘急煎’字樣的,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不可死守教條。”

    “所以,事急從權,麻黃湯也無需按照原方所述,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再納諸藥,對吧?”張景隨著話問道。

    “麻黃不先煎,這個和是否急煎關系倒不大,麻黃只有用量超過二兩,也就是30克的時候,才需要先煮去上沫,以免發散太過,令人心跳加速,甚則汗漏不止。”

    張景听了連連點頭,果然不愧是國醫堂,煎藥的老藥師也絕非等閑之輩。

    本來還想著向黃藥師再多多請教請教的,不過惦記著高熱的患者,不能耽擱。

    于是先行別過,雙手端著保溫藥杯便快步向休息室走去。

    推開門,張景便發現女患者半躺在沙發椅上,明顯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

    不過,當看見張景時,女患者立即強打起精神,興奮道:“藥煎好啦?”

    “嗯,不過現在還有點燙,需要再稍等兩分鐘。”

    張景邊說邊將藥杯放在旁邊的小茶幾上,並將杯蓋擰開,以便盡快冷卻。

    “現在還是很難受吧?”張景俯下身子,關切地問道。

    “對的,還是全身都很酸疼,怕冷也很厲害,而且頭腦暈乎乎的,特別想睡覺。”女患者聲音听起來,也有點軟綿綿的。。

    “嗯,別擔心,這副藥喝下去,身體就舒服了。”

    “好!我也是听朋友說這里的中醫個個都很厲害,然後才特地坐中巴車找過來的,希望沒有來錯。”

    張景很清楚,國醫堂之所以成為聞名全國的一塊金字招牌,靠的絕不是“廣告”,而是確切的療效和患者口口相傳的好口碑。

    “中藥溫度差不多了,你趕緊趁熱全部喝了吧。”

    “好!”女患者接過藥杯。

    “盡可能快速喝完,可能有點麻嘴,不過不用擔心,這是因為里面有一味生麻黃,是正常的中藥味道。”

    女患者又點了點頭,然後將藥汁一飲而盡。

    “現在,你可以把羽絨服的拉鏈往上拉到底,將脖子往衣領里面縮縮。身上有什麼反應,隨時告訴我。”張景繼續交待。

    “好!”女患者又應了一聲。

    約莫兩三分鐘後。

    女患者突然說道︰“我好熱!”

    說完便準備去拉開拉鏈。

    張景連忙制止了她,解釋道︰“知道熱是好事情,馬上就會有汗發出來了,身上的寒氣和病毒也會隨之一起排出。”

    話音剛落,便看見女患者的額頭開始沁出細細的汗珠。

    緊接著,臉上也開始出汗了。

    “張醫生,我真的好熱,感覺全身都在流汗,還是不能脫衣嗎?”

    “是的,再堅持一下,等汗出透了,才能好得更快。”

    正說著,女患者吸了吸鼻子,突然興奮道︰“張醫生,我覺得鼻子好像完全通氣了!”

    須臾,又接連報告“戰況”。

    “頭也不痛了。”

    “渾身關節也舒服多了。”

    “我感覺體溫好像也開始下降了!”

    張景于是也拿手背踫了踫女患者的額頭,確實感覺清清涼涼的。

    不過,張景很清楚,發汗後局部皮膚變涼,並不代表全身的體溫就一定降了下來。

    只有通過腋下體溫計測量,才能作數。

    一念至此,張景連忙對女患者交待說︰“你繼續捂捂汗,我去找根體溫計來。”

    女患者連連點頭。

    很快,張景就向門診的前台借來了一根水銀溫度計。

    捏緊溫度計的尾部用力甩了甩,然後遞給女患者︰“把它夾在腋下,溫度計的頭部位置一定要貼緊皮膚。”

    交待完後,便別過臉去,以免女患者不好意思。

    幾分鐘後,測量時間結束,女患者將體溫計遞還給張景。

    張景雙手小心翼翼地接過,深吸一口氣,然後緩慢轉動體溫計,當看見一條粗線與數字刻度面相交時。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因為上面清清楚楚的示數為︰36.7

    “果然是覆杯即愈啊!”張景沒忍住小聲喊了一句。

    倒是女患者,一時沒明白過來。

    急問道︰“什麼意思?”

    “體溫已經降至正常啦!”張景激動地將體溫計指給她看。

    女患者這才咧開嘴笑了起來,。

    “謝謝!真是太感謝您了,張醫生!”

    “嗨!這都是我老師李漁醫生的功勞。”張景不敢貪功,連忙糾正道。

    “不對,您和李主任都得感謝,說實話,長這麼大,我還沒見過像您這麼有責任心的醫生。”

    看到女患者眼神里充滿了真誠,張景的心里不禁一陣觸動。

    沒錯,這才是醫患者之間應該有的樣子!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醫患矛盾日益突出,傷醫事件時有發生。

    很多人都認為是隨著社會風氣越來越浮躁,患者也變得愈來愈“戾氣”了。

    其實張景倒不這麼認為。

    他覺得,“冷漠”二字或許是其最為關鍵的導火索。

    君不見,這些傷醫事件為何通常發生于綜合性的大醫院嗎?

    而且,傷醫的對象往往又是院內甚至是業內的權威呢?

    其實,這根本與醫術無關。

    基本上,也與醫德扯不上太大關系。

    只不過,西醫由于是循證科學,講究用數據說話,所以會過度依賴各式各樣的檢查手段。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面對的只是一個個病例,而不是患病的人。

    因此,在診治的過程中,不太注重與患者之間的交流。

    因為他們堅信,數據不會騙人,而患者的描述可能帶有很多主觀性,並不可靠。

    在這方面,中醫則完全不同,因為中醫之核心就是以人為本。

    無論是天人合一、取類比象、一氣周流的理論,還是辨證論治的思想,無不是將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

    至于患上各色各樣的疾病,歸根結底,都不過是身體陰陽失衡罷了。

    所以,從最根本的角度來講,只用調整陰陽,使陰陽重新達到平衡即可恢復健康。

    反觀西醫理論,如果踫到只有高熱癥狀的病人。

    無論男女老幼,也無論平素體質如何,必定是無差別處理。

    先用上“退熱藥”草草了事,如果反熱反復,之後才開始所謂的循證治療。

    ……

    “張醫生,我還用再找李主任開點藥嗎?不然回去又燒起來該怎麼辦?”

    女患者的問話,將張景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這個……”張景思忖片刻,接著道︰“和西醫退熱藥原理不同,中藥一旦退熱,通常都不會反復。不過,你可以跟著我一起再去問問李老師,看看需不需要再開點調理身體的中藥。”

    “好的,好的。”女患者連連點頭。

    張景于是領著女患者出了侯藥休息室。

    不過,並沒有直接上樓找李漁,而是先去煎藥室歸還了藥杯。

    “你怎麼還自己送過來了,根本不用的,我每天都會定時去休息室收取。”

    黃藥師的臉上顯得有些詫異。

    其實,他的心里卻暗忖︰這小伙子還真不錯,看來李漁後繼有人了。

    “沒關系的,就是隨手的事兒。對了,黃藥師,回頭有空我想過來向您多多學習,請問可以嗎?”張景禮貌地問道。

    黃藥師大嘴一咧,笑了笑︰“當然行吶,小伙子,難得你這麼看得起我這個糟老頭子。回頭我交待一下負責登記的小同志,煎藥室的大門,將隨時向你敞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第007章︰覆杯即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第007章︰覆杯即愈並對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