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

第四十六章 備守 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向家崽 本章︰第四十六章 備守 上

    再就是先前安置在代王府的難民,各村頭領經過商量終于決定跟隨著老陳頭前來拜謁天子。

    崇禎听說難民們打算留下來協助守城,自然大喜不已,開心的同時還不忘向孫宣懷眨眼,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前人誠不欺我也。

    “陛下行事雖說有些魯莽,卻做成了一件卑職從未做到之事,百姓過去常說當今天子混賬,實乃大錯特錯。”此話一出也不知是褒是貶,要不然怎麼說王進朝一大把年紀還是個參將,這張嘴沒少得罪人。

    親身犯險絕非他所願,但這麼多年來,明軍敗于建虜之手就好比家常便飯般尋常,僅是知曉要對上建虜便盡皆膽寒,個個未戰先思逃又如何能有勝算。

    有奇怪的臣子就有奇怪的君主,崇禎听了反倒頗為受用,現如今誰說真話他便欣賞誰,正視失敗的過去,直面犯下的錯誤。

    興許是軍中待久了耳濡目染,借著從士兵處學來的土話,崇禎答曰︰“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如此笑話一出,連同王進朝在內的隨行眾人紛紛大笑,打心底覺得咱萬歲爺親近。

    隨著熱血褪去,崇禎逐漸心生余悸,若是那人的刀再低一些....,想到此不禁又摸了摸自己的天靈蓋。

    敵人自東向西而來,府城東門自然首當其沖。所以崇禎選擇在東門布置四千戰兵守牆,並打算將所有火炮、弓弩全部投入在東面,作為直面兵鋒的主戰場。

    二堡一鎮不失則大同北面無虞,崇禎因此大膽地不在北門布置兵力防守,僅留些城牆斥候觀察敵軍動向。

    西門一千南門兩千,剩下的與團練營合並,留作城中預備,機動支援各處戰場。

    “把沿著城牆內最近的這一圈建築全部拆除,將清理出來的巨石、粗木囤積起來做守城之用,此事就交給陳老。”

    鐵生見老爹半天沒反應,連連咳嗽提醒。老陳頭見著周圍人都看向自己,趕忙站起身大喊︰“是!”

    見萬歲爺笑著擺手示意自己坐下,老陳頭才彎下腰小聲向鐵生問道︰“兒,萬歲爺剛才說了些啥?”

    崇禎看向王進朝,再度開口道︰“清理出來的空地,朕要作為城中第二道防線。”

    王進朝疑惑不解,何為第二道防線?崇禎解釋道︰“就沿著這一圈,挖個半人高的坑道,盡量寬些,外側連接城牆,內側擺上拒馬。”

    照著描述,王進朝在腦中將畫面構思了一番。如此看來,即使某處城牆失守,也可以借著坑道以及拒馬將入城的敵軍阻截在此一線,前後夾擊將其滅之。

    王進朝會意,若有所思地點頭稱是,這些都是陛下現學的?

    “建虜的車和火炮都不容小覷,你們要將所有的老弱婦孺安置在城西一塊,住處撿現成的用,主要是將城中這片空出來。”

    此舉自不必多說,照顧好家眷男人們才能放心守城參戰,眾人齊聲應是。

    “孫宣懷,宋獻策。”

    “在。”二人聞身站起。

    “孫宣懷,朕擢你為大同府知府,理大同政務。明日開始收繳城中所有糧草,經由府衙統一調配後按人頭每日分發,你擬個章程出來。”

    “臣接旨。”孫宣懷淡然自若,作揖接旨。

    “宋獻策,朕把隨軍醫官交給你,傷兵照料之事可能辦好?”

    “謝主隆恩!”宋獻策扶地大拜,崇禎接著道︰“若是人手不夠,可招募些女眷給醫官打打下手。”

    “全听萬歲爺的。”

    崇禎特意給了眾人一個各抒己見的時間,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想法,眾人開始還顯得有些矜持,直到陳鐵生站起來說道︰“萬歲爺!還有水,咱得多囤些水,小心韃子往河里投毒!”

    崇禎听罷鼓掌道︰“好,說得很好!”

    鐵生傻兮兮地笑,撓著後腦瓜子一屁股坐下,老陳頭滿臉得意地左右努了努嘴,瞧著沒,我兒!

    “咱家男人今兒真俊!”鐵生的媳婦抓著鐵生的衣服夸個不停,鐵生沒空理她,腦子里不停盤算還有沒有其他能給萬歲爺說道的。

    鐵生二愣子起了個好頭,眼紅萬歲爺夸贊的其他人紛紛想方設法提些建議,會議瞬間活絡起來,不再是崇禎一人發號施令。

    宋獻策和孫宣懷象征著“士”和“商”,楊伯賢和老陳頭代表了“工”和“農”,王進朝所領餃的“兵”。今日能讓這各行各業匯聚一齊,心甘情願地與自己這個“君”共同商討大事,來之不易。

    盡管這些人看上去難免有烏合之眾的嫌疑,但其中暗含的欣欣向榮之意,在王朝末世不可多得,恰似枯木逢春。

    今日所商討皆圍繞城防展開,守城二字說起來簡單,無非士兵登牆固守而已,但若想守住守好,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遠遠不止于此。

    趁著所有人匯集于此,崇禎大手一揮,議事。

    既然是戰時,會議地點便安排在軍營中。士兵們奉命清理出一片場地,在四周點燃篝火,場地中央擺上桌椅,崇禎一人獨坐桌後。

    因事先未做準備,所有參議的人都只得席地而坐,然而無人為此不滿。雖說簡陋了些,但形式可不一般,這是御前听政!

    難民們的位置稍稍靠後,但這並不影響老陳頭,平日不離手的煙袋此刻掛回腰間,盤著腿正襟危坐,瞅了瞅旁邊的兒子兒媳,嘿,老來得意。

    崇禎看向穿著形色各異的眾人,儼然對應著城中目前的各個階層。

    經過白天的開門泄民,府城本地土著走了十之七八,余者多是孤寡老弱經不起長途跋涉,干脆留下。加上難民以及守城軍戶,府城內現存的人丁總數不過七萬。

    一路行去,遇上了前來復命的團練營等人,孫宣懷了結縉紳紛亂後,帶著府衙里辦事的文員緊隨其後。

    從兵力上看,在吸納了部分順軍降卒後,崇禎目前可以調動的數目在一萬六七。分了姜喧三千,正趕赴渾源州,馬鷂子王城帶走大部分夜不收精騎向西,北面的二堡一鎮防線分走了五千。

    掐指一算,府城之內可用于守城的戰兵不過八千。

    王進朝隨行在側同樣與有榮焉,輕松的表情背後是自己的鎧甲內襯已然被汗水沁濕,顯然一路上沒少提心吊膽。

    “陛下。”

    軍心士氣重要非常,崇禎不得已之下,只好選擇由自己來做這個先頭表率,在軍中樹立起天子不畏建虜的榜樣,借此來提振士兵膽氣,打消其心中恐懼。

    望著萬歲爺凱旋而歸,見證了事情經過的城樓守兵們高舉手中的兵器,齊聲歡呼萬歲。

    崇禎听王進朝呼喚自己,拽著韁繩靠近了些問道︰“何事?”

    王進朝用手指輕輕將鼻頭上的汗珠擦去,拱手道︰“卑職佩服。”此話听著有趣,崇禎笑著反問他佩服個甚?在大同呆得久了,說話都帶些山西口音。

    (a)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第四十六章 備守 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第四十六章 備守 上並對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