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太子

第25章 興安之請賀壽大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塵下散人 本章︰第25章 興安之請賀壽大會

    杭府之行,對于朱見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他向來久居深宮,除卻身邊的師傅外,不曾與外界大臣親近。

    朱見濟對很多人的了解與認知,都是二手三手甚至是不知道多少手的消息了,自己得到的消息是否無誤很值得懷疑。

    事實上,這也是所有領導者的問題,自身精力有限,不可能去耗費大量時間與手下人交流,消息層層傳導,最後變樣。再加上身邊利益集團一個接一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有些甚至是針鋒相對的,朱見濟更需要極力看清他們各自的目的。

    很多人今天願意至杭府赴宴,就是為了看一眼當朝皇太子,不求與朱見濟交好,僅僅是為了讓朱見濟在心底有個印象。

    杭昱明白此事,所以也不可能一直霸佔著朱見濟,等到其他人上來敬壽的時候,便在一旁穿針引線,為朱見濟介紹這是何許人。

    若是和杭昱關系好的,連籍貫出身、科舉年月、任職功勞等事情都介紹清楚;關系一般就只介紹籍貫出身,父祖官職等。關系差的,關系差怎麼可能來賀壽。

    你可能不相信,但是朱見濟自午餐起,一直到晚上,整整一個下午,幾乎就沒有休息過。一撥接著一撥,一輪接著一輪,拜訪之人絡繹不絕,一些人還帶了自家幼女或者孫女外孫女來,目的不言而喻,朱見濟如今可是不曾婚配,不求為太子妃,能夠當個側室也好。

    一下午的職業假笑,笑得朱見濟臉皮抽筋,偏偏還不好離開,誰讓自己有求于杭府。到了晚上,情況也是絲毫沒有好轉,好在晚上天色昏暗,朱見濟即便是不笑,也不似白天這般明顯。

    晚飯過後,是詩文大會,其實,如果若是朱見濟今日沒有來,那晚上的活動就不可能是詩文大會,更有可能是大型的博戲現場,再不濟也是唱唱歌跳跳舞。

    詩文大會不過是士子之間交流的活動,如用典、平仄韻律這些,門檻很高,一般人進去就是听天書。杭昱本身並無多少文采,是個武官,他辦這場大會就是為了朱見濟。若是辦賭博大會,朱祁鈺怕是要從皇宮里面沖出來教訓自家岳父一頓。便是辦歌舞大會,請些戲樓唱曲的來,明天言官也會奏疏累上,將杭昱給罵死。

    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是詩文大會比較好。一方面符合太子殿下高貴的地位,仁厚勤學的太子怎麼可能與凡夫俗子一樣喜歡博戲,聲色享受這些也不該讓太子接觸。另一方面,朱見濟還能夠從中遴選英才,稍微品評兩句,雖說不似漢唐時期那樣直接保舉為官,但是也可因此名動京師。

    詩文大會前,興安找到朱見濟,行禮道︰“陛下只讓老奴用過晚飯,太子殿下且盡興,老奴先行回宮了。”

    朱見濟明日還要去拜祭母親,早就提前與朱祁鈺說過了,今晚在杭府睡一晚,自然是不擔心天晚的事情,而興安可不敢耽誤時辰,是以有此說。

    “公公自回,有勞公公出宮一趟賀壽,路上慢行。”

    興安謝禮,隨後道︰“明日殿下拜祭肅孝皇後,老奴受人請托攜一物拜祭。”

    “是母後的親近人嗎?若是想要拜祭,一同前往便是,何必假公公之手。”興安在宮中地位可不低呀,能夠說動興安的人物,又豈是等閑之輩。

    興安不再隱瞞,正色直言道︰“這是錢皇後請人送來的。”

    “是前廢後汪皇後嗎?”听興安這般說,朱見濟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汪氏,她如今還住在冷宮里面呢,只是如果汪氏想要拜祭的話,根本不必假求于興安,朱祁鈺對她的約束並不深,畢竟汪氏生下兩位公主。

    興安聲音有些低沉,道︰“是上皇錢皇後。”

    朱見濟已經很久不曾感到驚訝了,但是他必須承認,當興安說出上皇二字的時候,朱見濟的瞳孔放大,心髒劇烈跳動起來,耳朵一時間好像也失去了听覺。偌大世界里,嘈雜的環境邊,只能夠听見自己心髒劇烈跳動的聲音。

    當朱見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的時候,下意識地看向了左右人等,離得不近不遠,誰知道听到沒有。

    朱見濟壓低聲音道︰“公公當真是給見濟出了一個難題呀!”

    興安顯得從容不迫,淡定自若,“殿下若是覺得不合適,老奴自會推辭,絕不讓殿下難為。”

    上皇錢皇後,論輩分,朱見濟該叫她伯母。錢氏十四歲入宮,乃是張太皇太後仁宗皇後)欽點的皇後,錢氏之父錢貴曾陪伴成祖、宣宗北征,授金吾右衛指揮僉事。

    縱觀其一生,可謂是坎坷無比,因為沒有生下兒子,受盡了欺負,前太子朱見深是周貴妃的兒子,歷史上奪門之變後周氏甚至想要廢了錢氏的皇後之位。

    錢氏品行純良、賢德,正合大婚之前對她“有貞靜之德,稱母儀之選”的評價。正統十四年,英宗遭遇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錢氏“傾中宮貲佐迎駕。夜哀泣吁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

    對,你沒有听錯,錢氏現在是個瘸子,還是一個瞎了一只眼的女人。

    朱祁鎮自草原回歸,被幽禁在南宮之中,前兩年還好,生活富足。之後因為盧忠告發金刀案,朱祁鈺擔心哥哥密謀復闢,遂將南宮附近的樹木盡數砍斷,還以銅鉛澆灌鎖芯,以重兵把守南宮之外。之前有人說朱祁鈺是個好人,說我在黑他,拜托還要我黑嗎?這些事情不是他自己做的嗎?史書都有記載,去看原文呀!)

    自此之後,朱祁鎮生活困頓,錦衣玉食沒有了不說,吃飯都是從小洞送進去,生活水平直線下滑,為了改善生活,“後至作女紅賣,以供玉食”,錢皇後自家做衣服賣給宮女太監,以換取生活必需品。和後世明朝皇帝作秀一般的做法,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命運給她以最殘忍的厄運,她仍然竭力面對,當真是令人唏噓。

    中國歷史上皇帝四五百,皇後人數更多,但是像錢氏這樣的,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是屈指可數。

    錢氏自己做女工販賣這事,朱見濟自然是知道的,雖然心有不忍,只不過這事朱祁鈺不點頭,誰人敢貿然施以援手。若是惹惱了朱祁鈺,朱見濟這個太子都吃不了兜著走。

    朱見濟不想詢問興安是如何與錢皇後聯系上的,人家願意將這個消息告訴自己,已經是冒了極大的風險。不知道此事有無朱祁鎮的指示,若是有的話,就是一個緩和的信號。

    這段上一輩的仇怨,繼續拖在這里也不是件事。朝臣多有朱祁鎮在位時期提拔上來的,宮里也有很多人對上皇保持同情,上皇一派勢力還是很強大的,朱見濟若是出面請求放寬對南宮的限制,固然會因此交惡父皇,但是卻可以收獲這批人的支持。

    朱祁鈺只有朱見濟一個兒子,再不滿意,最多是斥責一番,也不可能廢太子。這個買賣,並不虧。

    朱見濟的大腦以最快的速度思索此事的利弊,而興安則是靜靜地等候。此事不在小,將直接決定朝廷未來一段時間的政局變動,轉折點便是朱見濟的選擇。

    “既是為母後獻祭,也是一份心意,不好推辭,不知錢皇後送了什麼東西來祭祀?”願意祭祀自然是好事,但是朱見濟希望錢皇後不是心存怨懟,有意詛咒。

    “是個金釵,昔日上皇不曾北狩,今上入宮赴家宴,上皇錢皇後送了一塊金鎖給肅孝皇後,肅孝皇後回贈以金釵。近來上皇衣食困頓,不少珍貴的東西都賣了出去,只是此物錢皇後一直留著,不期听聞肅孝皇後仙逝的消息,睹物懷人,特以此為祭品。”

    興安說了很多,一方面是為了打消朱見濟的疑慮,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言語來打動朱見濟。

    對于興安的說法,朱見濟半信不信,不過這事不重要,只要是個有特殊意義的東西就行,一起扎的草繩都可以。

    興安身後的小太監將一只檀盒送至朱見濟面前,朱見濟打開一看,果然是一枚金釵,一只鳳凰傲立枝頭,金光閃閃。歷經歲月流逝,容顏易老,而此物的光澤卻是不曾削減半分。

    “嗯,本宮一定將錢皇後的這份心意傳達給母後。”

    興安長長舒了一口氣,他最大的任務可算是完成了,“如此,便有勞殿下了。”

    “公公言重。”

    興安起身回宮,而朱見濟則是將這盒子揣入袖中,興安將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了朱見濟,可是不管在誰手里,那都燙手呀!

    之後的詩文大會,朱見濟收拾收拾儀容形態,暫時將這事放在心底,眼前之事雖小也不可荒廢不顧,朱見濟可不想讓人覺得自己不好文學,不學無術。這對于一個太子而言是致命的。

    開始之時,詩詞主題是賀壽,畢竟今天可是姥爺杭昱的六十大壽,朱見濟雖然身份高貴,也不可能脫離這個大背景吧。朱見濟專門請師傅商輅給自己寫了一篇序文,名為《杭公六十大壽序》。原文挺長的,這里列第一段。

    “天佑國家,必有耆碩魁壘之士,以據鼎軸而斡機衡,然後其主不勞,而休美無疆之業,可衍而昌也。自昔有道之長莫如周,周之盛莫如成王,成王時相業草如周公。史稱公相成王五十有八載,而佐嗣王,又十有余年,已乃還政而歸東周,留東周者又七年。蓋公是時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身為太傅,操冢宰之權,而上不疑,周道以降,天下歸德焉。老成人之重國家固如此。”

    商輅這篇賀壽序,開篇將杭昱與周公相比,說杭昱對國家功勞如何大,當然是溢美之詞。杭昱地位高崇不假,但是並無實權,不可能和周公相比。但是歷史上的那些外戚,哪一個名聲好的,若是亂寫,得罪杭昱不說,還惹惱朱見濟。所以,與其得罪人,不如溢美褒揚。

    除此之外,將杭昱比作周公,何嘗不是暗示眼下太子孤弱,杭昱能夠盡到輔佐幫護之功。

    何林靜將這篇序文念得是抑揚頓挫,即便是杭昱不曾讀過多少書,但是周公教成王的故事還是知道的,听得不時點頭,老臉笑得好像一朵花一樣。

    序文畢,再之後就是各人上賀詞,或許里面有幾篇是自己寫的,但是也一定經過無數人的修改,反正以朱見濟的水平是找不到一點問題的,如忌諱避諱等字詞,若是不仔細听,朱見濟也察覺不出來。

    進行有半個時辰,都是在听些這種賀詞,屬實是無聊,繁瑣無味,朱見濟听得都困了,恨不得離開。

    好在不久之後,大家就開始談起風月山水,相互唱和,或是回文,或是對聯,到這里反倒是壽星杭昱顯得有些不自在,因為他基本上听不懂其他人在說什麼,又不好離開,朱見濟看過來便嘿嘿一笑以掩飾尷尬。

    詩文詞句美則美矣,卻有雕飾之意,非得觸景生情才可吟誦而出。一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買了詩詞來在朱見濟面前擺弄文采。朱見濟不去深究,頷首微笑而已,時不時評點兩句,不去得罪人,偶爾再表示一下對某人詩詞的喜愛,就能夠讓場下一群人為之低呼。

    整場詩詞大會,朱見濟比較滿意的是最後一部分。國子監學正林聰,對就是之前那個主張立廢後汪氏為後的人,他起身抒發了一番憂國憂民的情懷,大意是我等如今能夠在此衣食無憂,酒足飯飽,全賴天子恩德,但是四海之內災害頻仍,仍需居安思危,以勤儉為念。

    他作《太平歌》祝願聖朝萬代無疆,其文為︰“中興日月開明庭,垂衣御宇朝萬靈。雞鳴人問龍棲寢,燕坐親談虎觀經。四時玉燭調元氣,萬國梯航皆遠至。雅奏應諧韶音,豫游不事蔓延戲。太平之象復如何,五風十雨禾黍多。小臣拜手陳無逸,願以兢兢保太和。”

    之後眾人詩詞內容以憂國憂民,祝賀王朝為為主題,質量明顯要高一些。但要說特別驚艷,其實也沒有。

    待曲終人散,迎送客人這事自然不可能輪到朱見濟去辦,總而言之朱見濟今日的任務算是完成了,可是累人得緊。

    ps︰加更加了半條老命,寫這一章我看了四本書。序文與太平歌是張居正的,為化用,作者沒有這個本事自己寫,找不到特別合適的,不過估計也沒有人在乎具體內容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景泰太子》,方便以後閱讀景泰太子第25章 興安之請賀壽大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景泰太子第25章 興安之請賀壽大會並對景泰太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