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再次起航

【職業危機】第二十二章 資本的魅力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海魂0817 本章︰【職業危機】第二十二章 資本的魅力

    從2010年開始,隨著技術實力的不斷壯大,公司的行業大客戶項目越來越多,主要涉及政府、金融和運營商,要想同時承接幾個大項目,資金壓力越來越大了。

    雖然有銀行的幾千萬貸款,還有銀行的項目保理,供應鏈金融和硬件設備廠商賬期的支持,但行業客戶的回款都得在30天到60天,有的甚至更長。

    尤其遇到了銀行還貸的月份,有時候不得不放棄眼看已經到手的項目。

    根據企業長遠戰略發展規劃和市場競爭的需求,公司里本來一貫穩健的高層們,不得不開始關注和討論如何進入資本市場的話題了。

    一個偶然機會,季樂斌等人接觸到了幾個做投資方面的人,其中包括怡海投資的投資人張斌。

    一開始,讓dnx各位股東感覺很不可思議的是,絕大多數做股權投資的,都會給投資對象描繪出一個燦爛輝煌的夢境。

    他們常常表現出比這些在it職場上馳騁了十幾年的將士們,更了解這個行業和領域,眼光看的更遠。

    並且給出的遠景是五彩繽紛的,似乎只要陽光一照,立刻就光芒萬丈,而這些投資人就是那一縷陽光。

    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幾個投資人一次次在酒桌上和洗浴中心里輪番對季樂斌一班人進行猛烈的洗腦、鼓動和游說。

    在強大的利益誘惑下,dnx的股東們開始動心了,開始進一步了解有關企業資本運作的相關事宜。

    確實,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出現流動資金緊張、銀行還貸等來自內外部多重壓力的情況是很正常的。

    如果要想把企業做大,離不開良性的資本運作。

    而資本運作這條路,不僅能讓企業照到溫暖的陽光,更能讓企業看到希望的曙光和未來的生命之光。

    讓dnx股東們感到興奮的是,怡海投資的張斌,當年對dnx的初步估值已經達到了五個多億……

    使得每一位股東閉著眼楮都能清晰的看見天邊美麗的一道彩虹︰五年時間,每個人的股份都翻了十五倍不止。

    這在創業初期想都不敢想的……

    五個多億的估值,似乎一下子讓dnx的股東和高層從迷茫和困惑中看到了一條陽光大道,終于明白資本運作的規律和魅力所在。

    而張斌和之前接觸幾位投資者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他表現出更專業,更嚴謹,從來不對投資對象畫餅充饑,也不夸夸其談,更關注項目的盈利模式。

    尤其不像其他投資者整天追著你,讓人有時候不得不懷疑他們的投資動機。

    張斌對季樂斌說︰“從一個好的項目上,能看出一個創業者的戰略眼光,事實上,投資人投的就是創業者的戰略眼光。不著急,等你們想明白了再入場。

    如何想明白,首先得自己說服自己,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不能證明自己,拿什麼證明給投資人,怎麼說服投資人?”

    直到後來季樂斌才發現,其實張斌比誰都著精明,他不過玩了一套欲擒故縱的把戲,施了緩兵之計的伎倆而已。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市之後的套現和金蟬脫殼……

    那些年,華夏許多像dnx一樣發展不錯的it民企,在高速發展過程中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都遇到了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也都在尋求這樣一條沖出突圍的陽光大道。

    問題是,當初誰也想不到這個夢境今後有一天會破滅,更想象不到有一天會通過去金融杠桿的方式破滅。

    回過頭想想,即使當初有人想到了,那又怎麼樣?

    實業一旦披上資本的外衣,似乎一夜之間讓所有的人腦洞頓時開竅了︰原來,錢還能這麼賺法!

    任何人也抵御不了資本運作的巨大誘惑,尤其對于那些整天給員工和房東打工的it民營企業老板們來說,這種賺錢的方式實在太誘惑人了。

    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能跟錢過不去?

    難怪有人說︰不入it行業不知道天有多高,不出it行業不知道地有多廣。

    在a輪投資中,每個股東賣掉手中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就可以套現五千萬,收回創業的本金和利息。

    接著引入b輪投資,再進入運作估值,再套現,接著c輪投資……

    難怪很多人說︰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

    不過,季樂斌和dnx的所有股東,在三輪投資進入的過程中,一致堅持不套現,而是不斷並購以達到進一步擴張和佔領市場陣地的目的。

    公司上市之後,資金一下子充足了,但業務的跟進和拓展需要周期,沒有那麼快。

    在這種情況下,控股和並購相關的企業,就成為了不少華夏上市民企在經濟景氣度較高的時候,企業迅速發展的方式。

    以往踏踏實實的跟進一單一單銷售項目的做法,周期太慢了,已經滿足不了公司高速發展的要求了。

    只要成功並購一個企業、或控股一個公司,就能將並購和控股公司的年銷售額合並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給dnx帶來少則幾千萬,多著幾個億的年銷售收入。

    如果並購和控股十家這樣這樣的企業,一年就能增加少則幾個億,多著幾十個億的銷售收入。

    而且整個並購和控股的過程,比銷售項目的談判過程簡單、直接、明了,用不著低三下四看客戶的臉色行事。

    只要做好股權變更、資金投入、利潤分配方案和團隊整合就行了,而且被並購方和被控股方還把你當做救星侍奉著、哄著、供著。

    當然,如果控股和並購與自身主營業務相關或者優勢互補的企業,這確實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比如,一個軟件開發的企業,當它上市之後,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並購和控股一些資質較好的,軟硬件集成能力強的企業,或者有著廠商強大背景支持、渠道資源和市場銷售管理能力強的硬件銷售企業,或者是有行業客戶背景和資源的企業,甚至是對自己有著潛在威脅的競爭對手。

    反之亦然,對于系統集成商或有自身過硬產品的企業,可以並購和控股在應用軟件開發方面有實力的技術性企業。

    這樣一來,就能快速彌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掃清市場障礙,擴大市場陣地,鞏固自身在行業的領先地位。

    但絕不是盲目擴張,尤其向自己不熟悉、沒有核心優勢的陌生產業和領域擴張。

    因為那些增量的投資及新產業的回報,往往與能預見的現金流相距甚遠,這就給上市企業資金鏈帶來難以預估的潛在風險。

    季樂斌本來就是一個善于思考、創新意識很強的人。

    很多想法在沒有進入資本運作前,之所以沒有付諸實踐,並不是因為團隊執行力的問題,大部分是因為資金不足。

    但就在上市之後,一夜之間,失去了控制,膨脹了!浮躁了!

    近十年來企業高速發展所蘊含的巨大潛能,恨不得在一夜之間要全部噴發出來似的。

    這也是許多民營企業上市後出現的狀況。

    2010年,dnx最多才六十多人。

    進入資本運作到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五年內擴張至近兩千人。

    到了2017年底,dnx在全國的員工已經達到三千八百多人。

    回過頭來想想,其實,從2016年底開始,dnx的資金已經開始吃緊。並購之後企業賬面上的流動資金已經不多了。

    再加上由于華夏政府一些行業部門的主管人員變更,原來計劃和已經實施的項目,不僅不能按原計劃進行,不能按時進行驗收,不少正在進行中的項目還出現了重新審核甚至推倒重來,比如華夏電力項目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生再次起航》,方便以後閱讀人生再次起航【職業危機】第二十二章 資本的魅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生再次起航【職業危機】第二十二章 資本的魅力並對人生再次起航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