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工作上有著並不算多的接觸,因為不是第一匯報人,所以每次見面,林雅蘭最多也只是點點頭打個招呼︰“單總,您好!”,僅此而已。
至于對方回不回復,有沒有看見,有沒有听見,林雅蘭也不會因此介意。
最近一次兩人的接觸,是十月份針對區域十一月的營銷策劃方案內容的溝通,由于平台策劃人手有限,能獨立寫方案的人只有林雅蘭自己一個人。
所以一般都是她和項目策劃經理開會梳理項目情況後,踫一個基礎策劃方向,再由自己來撰寫。
然後向區域營銷總監、分管區域營銷領導、區域總經理匯報後,再向總部執行副總裁匯報。
所以,一直以來,林雅蘭對這個單明一直保持疏離態度。
第一是因為他非自己直屬領導,無需直接對接匯報;
第二是因為這個人有非常嚴重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有一次因為一個項目,一位營銷負責人和他直接聯系了,結果被他點名批評說是“越權溝通”。
對此,林雅蘭的做法就是順從他意,盡可能避免單獨和他接觸。
既然從hrbp嘴里已經知道,營銷策劃總監劉敏是由單明一手安排的,而王力平的態度又不明朗,林雅蘭心想,此時此刻,自己唯一能溝通的就是john了。
畢竟自己當年校招的時候,是john親自面試的,後來也是john把自己推薦給jason的。
思慮再三,林雅蘭決定直接和john聊一聊自己目前的處境,看看他是什麼態度和想法,能不能獲取到他的支持。
或者通過他,取得jason的幫助。
于是他通過微信給john發了一條信息︰老板您好,我是否能在您方便的時候,在電話中就目前工作困局和您溝通匯報一下?
立刻,林雅蘭收到了一條回復信息︰可以。我半個小時前剛下飛機,現在正在去往華東區域公司的路上,等我到了辦公室告訴你。
joe的總部鷺城,每個月不定期會到滬城。
林雅蘭本來想在電話中向john做匯報溝通,沒想到他這會兒正在來華東區域公司的路上,當面溝通匯報當然效果會更好。
雖然進入職場十年了,但是遇到比較棘手的事情時,林雅蘭有時還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為了避免向john匯報時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亂了方陣,她在本子上寫下了匯報題綱︰
1、入職後基本情況,晉升後工作情況;
2、突然出現一個新的上司及目前狀態;
3、公司的用人法則,是否還是遵循能者上;
4、請john給予指導建議。
本以為需要等待很久,沒想到林雅蘭剛列完題綱,就接到john通過微信發來的信息︰到我辦公室來吧。
林雅蘭步履忐忑,攥著寫了“匯報題綱”的本子和筆走到了總經理辦公室門口。
john正站在辦公桌前向她招手。
等林雅蘭走近一些,john說︰“我一會兒要見一個客人,所以我們得抓緊時間,好吧,告訴我,你遇到了什麼困局?”
于是,林雅蘭按照事先準備的“匯報題綱”簡要而快速地和john做了一番陳訴。
john耐心听完後,問道︰“我要問你幾個問題。第一,你曾經在晉升的時候,職能定崗確定是營銷策劃第一負責人嗎?”
林雅蘭回答說︰“是的,我確認。”
“好!第二,新來的總監現在的定位確實在你之上?”
“是的。”這兩個字剛說出去,林雅蘭心中的委屈忽然油然而生,眼淚便開始在眼眶里打轉。
“第三,你和總部分管區域營銷的領導沒有過節嗎?或者是什麼時候不小心得罪了他,你自己還不知道?”
“沒有。”說完,林雅蘭又補充道︰“我自己覺得是沒有的,因為我和他之間工作接觸不是很密切。不過這只是我個人判斷,不能肯定別人是否對我有不好的評價。”
是的,林雅蘭不是個善于隱藏情緒的人,也許是因為她有些自視清高,不屑鑽研于領導的溜須拍馬,也許是因為她只在意工作本身,而忽視溝通表達,或許她無意中得罪過他、但自己不曾意識到……
為了給自己的情商找補救,林雅蘭又說︰“不過我不明白,我服務的是公司,並不是服務于某個特定的人。對工作來說,我可以說從未有過私心,而且是全心全意付出的。”
john點點頭︰“這點我是相信的,而且全公司的人都相信。不然我也不會給你時間來對我說你的工作困局。你要知道光華東區域公司就有兩三百號人,人人都有困局。”
“謝謝john。”
“不用謝我。我今天還不完全清楚造成你所謂的工作困局的情況,但是我想和你說兩點。
第一,我認為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員工,在我這個層面,在我代表的公司管理層層面,我是不會勸退你的,無論誰要勸退你,我也是堅決不同意的;
第二,我以工作二十多年的職場經驗告訴你,並不是說一個優秀的人就不會遇見不公平,職場有競爭,也有斗爭的。你且安心先干著。我要到會議室去了,客人正在等我開會。好嗎?”
林雅蘭只能連聲說道︰“好的,謝謝john!”便起身準備離開。
john又叫住她︰“雅蘭,還有一句話你記住,某些所謂領導分管區域營銷的任命文件還沒正式下發!你一定要穩住,好好干,調整好心態,要經受住考驗,說不定沒多久,被考驗走的另有其人。”
john的這番話大有深意,總部分管區域營銷的領導雖然到職一段時間了,居然還沒有下發正式任命文件?
這不由讓林雅蘭想到之前有同事談論的博弈論。
博弈論是兩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
林雅蘭心想,既然公司還沒有人來和自己談話,“勸退”也只是hrbp听某些人嘴上那麼一說,不如听取john的意見先穩住自己,看這事態如何發展。
沒想到第二天,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逆轉的地步。
和john談話的第二天,hrbp一早就把林雅蘭叫進了王力平的辦公室。
“咱們都很熟悉了,我就不拐彎抹角了,開門見山吧,公司決定,希望你自動離職。”王力平看著林雅蘭直接說道。
林雅蘭感到很詫異︰“請問理由呢?”
“第一你不听調配,第二你工作能力不夠。”hrbp在一旁急忙補充。
林雅蘭苦笑一聲說道︰“我向來對工作積極面對,無論是領導讓我做的和沒有吩咐做的,我都主動去保質保量完成,何來不听調配?
能力不夠更是可笑,我從入職十幾年來,能力有目共睹,就拿今年做的案例來說,在總部的營銷方案中就上榜三次,優秀匯報一次,還做出了一個多億的銷售業績,這都是我正確的營銷策劃和努力開拓渠道而做到的,請問,什麼才叫能力夠?”
“在你晉級的2016年里,區域所轄項目僅有兩個月銷售業績達標,項目策劃離職率高達43,難道不能證明你能力不夠,不能為項目賦能嗎?”hrbp咄咄逼人。
“說到銷售業績,你干脆再往前數好了,在我入職前,華東區域公司從成立開始達標過幾次?再說我的晉升是在2016年的10月份,是營銷策劃負責人而不是營銷總監,憑什麼我要為2016年全年的業績指標完成直接負責?
關于人員的離職率,是你作為hrbp管控不到位,是你的失職,你反而來質問我?”林雅蘭據理力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