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絕對不敢和大魏為敵!”
苴羅 馬上表明自己的立場,至少在這幾年內,不敢站在大魏的對立面。
听著曹操的話,可以單挑所有北方和西北的國家,他明白大魏確實有這個能力,哪怕再多一個東部鮮卑也沒有壓力。
如果大魏害怕,在這時候,早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去修補和各國的關系。
曹操又說道︰“你們東部鮮卑,打算怎麼辦?”
苴羅 來之前,就得到過步度根的吩咐,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是請求可以跨過邊境,現在只能妥協而說出第二個方案︰“我們不過邊境,直接在草原上攻打西部鮮卑。”
“如此最好!”
曹操微微點頭,又問︰“你們這樣做,不會無緣無故,一定有所求,但所求的又是什麼?”
苴羅 已經想好了理由,拱手道︰“我們求的,是與大魏和平合作,希望和大魏通商。”
“哦!”
曹操有點意外,沒想到北邊的胡人,還對商業看得如此重要,問道︰“文政覺得如何?”
郭泰說道︰“我們大魏,物產豐饒,請問鮮卑有什麼?”
“我們有戰馬,牛羊!”
草原上的東西確實不多,苴羅 有點謙卑地說道︰“鮮卑的物產是沒有大魏的多,但戰馬大魏一定很想要,另外牛羊,以及羊皮,羊奶、牛奶等,我們多的是,在遼東東部,遼西北部,我們還有豐富的木材和石料,都可以作為交易。”
他的話說完,抬起頭又看向曹操,充滿了期待。
郭泰想了想道︰“似乎可行!”
“我建議,戰事結束之後,可在漁陽以北,兩國邊界,設立一個貿易區,兩國通商,不過這個前提是,苴羅 王爺沒有欺騙我們大魏,是真心要幫我們。”
他說著便往苴羅 看去,有點鋒利的眼神,仿佛能看穿苴羅 所想的一切。
苴羅 不敢與之對視,馬上拱手客氣地說道︰“我們鮮卑,絕對不會,也不敢欺騙大魏陛下!”
既然郭泰說了可行,曹操沉吟了片刻道︰“這件事,朕準了!但朕也有條件,你們東部鮮卑,必須是真心幫朕,攻打軻比能的時候,不是隨便應付,否則朕馬上從遼東和遼西出兵北上。”
“我們絕對不敢!”
苴羅 當即高聲說道。
他們的第二個方案,取得曹操同意,距離成功,算是邁出第一步。
“你們先退下吧!”
曹操揮一揮手,讓苴羅 離開。
此時,荀𨘥@潘檔潰骸氨菹攏 既餃 鷯ο時埃 岱裉 嬉飭耍砍疾幌嘈牛 蕉雀 幌胍 ㄉ毯獻鰨 歡 磧型寄保 擋歡 換澈靡狻! br />
賈詡也是這麼想的,無奈道︰“文政你答應得太快了。”
“我當然知道,他們有所圖謀!”
郭泰不以為然道︰“等到打完仗,什麼貿易區,還是以我們為主導,我們想怎麼辦,那就怎麼辦,一切由我們說了算,哪怕真的要舉辦,我們是否盡力去辦,也是未知。”
荀攸皺眉道︰“文政這麼說,會消耗我們的信用。”
這些話,和他的理念不太符合。
郭泰解釋道︰“國家外交,是無形的戰場,打仗可以用各種計謀,外交上也能,何況我們大魏是強國,必須要有強權,鮮卑本就不懷好意而來,我們用點手段反擊很正常。”
滿寵問道︰“若是鮮卑帶著誠意而來,我們這樣做,有損大魏的形象。”
“如果步度根真的有誠意,我們再適當讓利,即可挽回!”
郭泰解釋說道。
他們一听,貌似又是道理。
弄清楚步度根在背後要玩什麼手段之前,他們玩點手段,似乎合情合理。
要是鮮卑帶著誠意而來,大魏也可以給點誠意。
“文政說得對!”
曹操听了他們的對話,認真地思考了一會︰“我們作為大國,有強權,何須怕了區區鮮卑。”
郭泰點頭道︰“強權這種東西,有和不用,是兩回事,偶爾用一用,可以震懾宵小,到時候把北方和西北各種胡人,打得服服帖帖,再用強權來鎮壓,他們不敢不服我們的大魏。”
程昱又問︰“這場仗若是打完了,如何處置數量龐大的胡人?”
郭泰想了想說道︰“這個簡單,我們大魏初立,百廢待興,全部接管他們的領地,難度還是很大,但可以要求他們割地賠款,賠償戰爭損失,成為大魏的附庸,定期上貢,不過河套地區,長城以南,河西走廊和祁連山等地,必須全部收服回來。”.
“文政這個做法,比我想的還要狠。”
程昱思考了一會,便哈哈笑道。
曹操贊同道︰“先按照文政說的去做,一切的結果,等到打完這一仗再說!”
“是!”
他們齊聲說道,沒有別的疑問了。
——
苴羅 他們,回到了洛陽居住的驛館。
“我們無法越過邊境,最好的計劃已經失敗,大魏確實不容易對付。”
泄歸泥輕聲說道︰“郭泰似乎一眼就看出來,我們不一定帶著誠意而來。”
苴羅 點頭道︰“曹操能取代大漢,不是沒實力,身邊謀士的能力,要比我們鮮卑的厲害,不過第二個計劃,也可行!單于在我們來大魏之前,已經同意了。”
泄歸泥有點不解道︰“父親,我們不一定要幫大魏。”
“不!你考慮的,還不全面。”
“幫大魏的好處,要比幫軻比能他們的大!”
“大魏不怕軻比能等人的聯軍,如果我們幫他,公孫康會馬上從遼西打上來,大魏絕對有實力打敗我們。”
苴羅 分析說道。
泄歸泥又問︰“如果兩不相幫,只是觀望呢?”
苴羅 搖頭道︰“那麼我們鮮卑,會失去一個大好的機會。”
“父親說的是,和大魏打好關系的機會?”
“沒錯!”
苴羅 羨慕道︰“大魏,無論什麼都比我們鮮卑好,不管是衣著布匹,還是日用工具,又或者食用、飲用的食物,特別是文明和軍事方面,是我們鮮卑一直比不上的。”
“他們治國,有儒學等。”
“打仗,又有兵法和更強的武器。”
“規範國民,也有一套完整的律法。”
“我們鮮卑,都沒有這些。”
“我和單于商量過,把大魏的東西,全部學習回去。”
他們的思想覺悟,甚至是目光,十分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