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81章 第81章重聚京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MM豆 本章︰第81章 第81章重聚京都

    喬允升宴上所言,很快便傳到了喬家二房、三房耳中,聘禮一事已達天听,們豈敢有違。

    們非替喬允升備好聘禮,還備得豐厚,若是單薄了,則有苛待之嫌,畢竟喬父當年罹難時,南平伯爵府的產業可不薄。

    待喬允升後續覲見時,這份禮單呈予天子過目。

    喬允升對叔父笑中帶冷道︰“有勞兩位叔父了。”二房三房拂袖而去,臉色鐵青。

    春日冰雪消融後,日頭漸暖。

    竹姐收到了喬允升叫人送來的“課業”——草擬的禮單。紙上所列數目,足見誠意。

    南平伯求娶竹姐一事很快經由信件傳到太倉州,竹姐在信中隱晦說了自己的意願,裴秉元讀後,喜又不甚喜——原想好好彌補三女的,沒成想,竹姐選了喬家,一個只剩空殼子的伯爵府。

    “官人這般想,怕是沒懂竹丫頭的心思。”夫妻間說私房話,林氏便說得直白,道,“竹丫頭嫁過去後,一門就是伯爵娘子,對上不受公婆拘著管著,對下掌管全府,小兩口又有感情在……這樣的人家,對竹丫頭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又道︰“再說了,這樣豐厚的聘禮,屆時再添上嫁妝,竹丫頭嫁過去吃不了苦頭。”

    一番話打消了裴秉元的疑慮。

    有愧疚道︰“總是女婚事在即了,我這個當父親的,才省得思索姑爺好與不好……”言罷長嘆一聲。

    林氏一邊替輕揉額畔太陽穴,一邊柔聲道︰“官人外任為謀利,所立的功勞,就是子女們最大的依仗。”

    又道︰“們幾個都是聰慧長的,會體諒官人的。”

    婚事基本定了下來,林氏始操持返回京都的大小事務,她和少淮先一步回去,裴秉元則等到歲末,三年考滿時,才能回京復命。是以,竹姐的婚期大抵會安排在歲末。

    林氏安頓好太倉碼頭的生意,又尋來鏢局船隊,把她半年來淘到的好東西悉數裝船,運送回京都——里頭有竹姐的嫁妝和兩位哥的聘禮。

    怠慢不得。

    竟足足三條大船的船艙,才堪堪夠用。

    裴少淮知曉離在即,這兩三個月里,常常拜訪鄒府,與鄒閣老夫婦閑敘暢聊,每每皆十歡愉。

    裴少淮與鄒閣老性格相投,鄒閣老說了半句,便能明白其中深意,應出下半句來。

    可謂“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必先同調”也,鄒閣老為裴少淮解惑,裴少淮文章精,並對日後官途多了幾認識。

    入夏時,鄒府石亭池畔的水蓮,再次從池底淤泥中探出,經池水洗滌後,皎潔盛,蓮香沁人心脾。

    裴少淮久久不能道出辭之言,如鯁在喉,望著池中水蓮出神,此一,春闈殿試入朝為官,不知時還會再來江南之地。

    鄒閣老已出甲子,看得更通透,笑道︰“詩仙有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天下河山之大,此處的水蓮看過一次便夠了,裴小友不必悵……相較于與小友暢談,老夫更盼著能听聞小友名冠天下。”

    鄒閣老一直知曉,只是少年人的路上過客而已。

    無所求的傾囊相授,不老少的文人相惜,鄒閣老等之高潔,想及此,裴少淮眼中清明而泛泛水光,承諾道︰“小子從南居先生身上所學甚多,必所學所思所悟,施之于于國于天下。”

    鄒閣老夫婦露出欣慰之色。

    們的“無所求”,其實也有所求,求的不是少年人知恩圖報、厚禮相俸,也不是少年人金榜題名、達官顯赫,而是求一種情懷的傳承。

    裴少淮能理解到這一層,鄒閣老夫婦就滿足了。

    鄒閣老最後贈給裴少淮兩個字,只見一手負于背後,一手執筆,白發亦瀟灑,下“爭”和“疑”二字,說道︰“老夫從前未能破的這兩個字,盼小友能青勝于藍,逐一破之。”

    這是最後的提點。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裴少淮心中了——爭,黨派之爭也;疑,君主之疑也。

    鄒閣老因此致仕身退。

    “回去罷,北客小公子,杏花枝下,金鑾殿中,只是始而已。”鄒老夫人慈和言道,並一幅畫作贈予。

    裴少淮點點頭,而後三作鞠躬,作辭離去。

    青衣飄飄,身影漸遠,恰似去歲春日里,柳枝下,東風渡少年。

    裴少淮歸家後打畫作,一看,正是副《江口入海圖》,海天交際之處,多了幾抹白日朝霞,筆法揮灑大氣,與其細筆勾勒大不相同,卻又恰到好處融為一體。

    ……

    東林書院里,田永幫裴少淮收拾書案,臉上不舍,不知言。

    拾畢,裴少淮說道︰“田師兄,來年春闈時,京都城里再會。”

    “再會。”田永試圖打趣緩和情緒,笑言道,“若有了新文章,莫忘了江南舊人,北客先生。”

    天下豈有不散之筵。

    走到書院外,竟有一群青袍少年學子前來相送——都是乙丙丁小班的師弟們。

    們手持柳枝相贈,一一言道︰“感謝師兄平日答疑解惑,此去一路順遂,來年金榜題名。”

    感情質樸。

    翌日,裴少淮在父親的相送下,與母親登上北上的官船,返回京都。

    看著父親在碼頭揮手,裴少淮回想起剛剛南下時候,一晃已三年。

    ……

    ……

    裴少淮和林氏從太倉州歸來,全家人出來相迎,歡喜又不免抹淚,自不必多言。

    安頓下來以後。

    裴少淮一一見過親人,再次感覺到時間的流逝。

    少津身上多了幾獨立沉穩,學問、文章步神速,裴少淮一讀,只覺得比起三年前參加秋闈的時候,少津更勝一籌。

    可以料想到,少津今年參加秋闈,大概率可以拿下桂榜解元。

    胞姐英姐與母親細聲說著悄悄話,臉頰微紅,母親不時看了幾眼英姐的肚子。而每每英姐起身行走,姐夫陳行辰就像護衛一樣迎上去,小心翼翼在身後護著,眼神比做算學題目時還專注。

    裴少淮笑笑,無怪四姐夫竟沒急著來找研討算學。

    原本不宜聲張的事,陳行辰這樣明顯的舉止,反倒讓大家伙都猜到了,紛紛捂嘴笑而不語。

    英姐嗔怒輕錘了陳行辰幾下。

    大姐夫徐瞻和大姐,夫妻二人沉穩有度,領著一對女過來。

    言歸長高了許多,彬彬裴少淮問好︰“淮小舅。”

    徐星亦跟著哥哥仰頭喊道︰“淮小舅。”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裴少淮兩小袋金葉子塞們袖袋中,而後抬手,習慣性想捏捏言歸肉嘟嘟的臉頰,卻發現言歸臉廓初顯,又是一個少年長成。

    抬著的手止住了。

    言歸主動湊上前,唉聲嘆氣道︰“雖瘦了許多,可還是勉強可以捏捏的……小舅且當懷舊罷。”

    裴少淮象征性捏了捏,笑道︰“讓我來沾沾咱們雙案首的才氣。”言歸在春日二月、四月里已參加了縣試、府試,連獲兩個案首。

    “淮小舅莫打趣我了。”言歸有害羞道,“不過是今年參加考試的老童生少罷了。”

    三姐從宮中出來,眼神多了幾深沉通透,看家人時又十柔和。

    待大家散去後,她來到朝露院林氏跟前,跪謝道︰“這年,辛苦母親一直替女打算,言語有所不及,盼母親能明白女的感激。”

    未出宮時,林氏往宮里遞錢遞話,出宮後,又替她打算嫁妝,嫡母庶女之間能做到這個份上,十難得。

    竹姐沒有哭哭啼啼,她言語真摯。

    林氏趕緊扶竹姐起身,說道︰“一家人,說這就生了。”

    兩人坐下後,林氏又道︰“我與你雖無血緣之親,你們六個丫頭小子,是親兄弟姐妹。”

    竹姐點點頭,明白林氏的意思。

    翌日,裴少淮帶上禮件,前往拜見段夫子,一徐家,便遠遠見到夫子穿著身水紋色的青袍,腳蹬黑緞靴子。

    夫子亦望,額間的紋路都舒展了。

    過了三年,夫子又老了,是夫子穿著青袍,又好似年輕了幾,精神頭更足了。

    裴少淮眼角濕潤,快步來到夫子跟前,行禮道︰“夫子,學生回來了。”

    “你的文章,我每一篇都有看……好,很好。”夫子道。

    一旁的徐言成打趣說道︰“夫子改穿淺色衣袍以後,家里給做了不少,可夫子最偏愛的,還是少淮你寄回來的這一身。”

    言成還同以往一樣,在少津少淮面前,不由地打話匣子,眉梢一直帶著喜意。

    不光裴家喜事臨近,徐家也喜事臨近了——少津昨夜告訴大哥,大外甥已經說好親事了,是國子監祭酒大人家的長孫女,只待今年秋闈後,便會行六禮娶親。

    大外甥都十八了。

    少淮少津言成三人閑聊時,少淮打趣道︰“好你個大外甥,不聲不吭就把大事給定了。”

    言成把少津拉過來,剛張嘴,少津便意會到言成說甚,連忙捂住言成的嘴。

    兩人打鬧起來,一個耳根都紅透了,一個嬉笑著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少津的秘密,少淮便也听明白了。

    津弟有了心儀的姑娘,對方也有意于。

    ……

    ……

    竹姐既已經和南平伯兩情相悅,其求娶的人家便只能回拒了。

    因楊家夫人誠意最真,投了好幾次的拜帖,伯爵府早在去歲年末的時候,就派人傳話,含蓄地表明了意思,免得耽誤楊家郎。

    楊家夫人是個爽快的,知曉裴老太太身子不適,還特地多問候幾句,言說日方便的時候,再上門造訪。

    得知林氏從江南回來後,楊家的拜帖又送來了。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方便以後閱讀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81章 第81章重聚京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81章 第81章重聚京都並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