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54章 第 54 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MM豆 本章︰第54章 第 54 章

    錦昌侯爵府里。

    侯爵夫人和陳行辰祖孫二人這麼對望著, 若有所思——不會這麼巧罷?

    陳行辰臉上有些掛不住,方才他可是一口咬定說“那不成”的。

    “祖母看好的,是哪家的姑娘?”

    陳行辰心里還在窘急, 但侯爵夫人心里卻已經猜到了七八分——她這個孫兒平日里要麼在家, 要麼去府學, 或是去景川伯爵府,認識的姑娘一個手都能數得過來。

    她喜滋滋笑笑, 故意道︰“那你看上的又是哪家的姑娘?”

    陳行辰臉上露出緋色,道︰“祖母只管說心儀的孫媳婦是誰家姑娘,再看孫兒點不點頭, 自就曉得答案了,何須還要打趣孫兒哉?”

    興許只是他一廂情願, 陳行辰可不敢貿貿然把心上人說出口,大慶朝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最大的尊重。

    “罷了罷了, 我不為難你。”侯爵夫人繼續逗孫兒道,“我還是去問問你二哥罷, 他的婚事也沒著落呢。”

    陳行辰趕緊張開手,攔住了門口,焦急道︰“祖母, 可不興臨時變卦的。”

    侯爵夫人見孫子這般火急火燎, 樂得大笑,才肯告訴他︰“我看上了裴家的四丫頭。”又繼續分析道,“以你的性子, 尋常的女子未必能懂你的心思, 只怕平日里說話山南海北, 前言不搭後語。這英丫頭不同, 她讀書習字,又與你一般,有自己的喜好……”

    結果,陳行辰根本沒听後面那一長串的分析,哈哈地湊到侯爵夫人跟前,問道︰“祖母何時替我去說親?”

    侯爵夫人一愣,點了點孫兒的頭,道︰“敢情你早就琢磨好了。”

    “孫兒確有這個心思。”

    侯爵夫人卻道︰“此事還急不得,一來你二哥已經在說親了,你做弟弟的要余些時間給他,不好搶在他前頭,二來裴家小子剛中鄉試解元,來年你參加春闈後,選在杏榜公布前去說親納采,更顯誠意。”

    陳行辰想了想,道︰“祖母說得有道理。”

    既然是求娶心儀的姑娘,自然應當選最有誠意的時候,也不差這幾個月。

    侯爵夫人又道︰“你要繼續抓緊功課,為自己的姻緣添個好彩頭。”

    “孫兒省得了。”

    ……

    近來,英姐兒的醫理學問進步飛速。

    她本就有基礎在,早些年盲目摸索的經驗並非徒勞無用,就好似一段長長的路,一直摸黑前行,如今有人亮了盞燈,才發現自己只差最後幾步。

    田司藥傾囊相授。一則裴若竹有恩于她,二則她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女官,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需要有個靠山庇護一二。

    不過,田司藥是個實踐派,知曉如何診斷,亦知曉如何開藥,但問及詳細醫理,她也只懂些醫書里寫的。

    英姐兒需要結合田司藥的經驗,自己再去琢磨藥方中每一味藥所起的作用。

    這也是她最感興趣的地方。

    有時恰好遇到婦孺向田司藥求醫,英姐兒還會坐在簾後旁听、切脈,記錄病人的癥狀,積攢了厚厚一本筆記。

    ……

    這日,英姐兒提著食盒來到弟弟的院子,與弟弟敘話。她每每跟弟弟說起醫理困惑,弟弟雖不能為她詳細解答,但會提供一個方向,她順著這個方向去研究,總能有所收獲。

    她也愈發信服弟弟。

    今日,她提了個疑惑,言說為何有的藥丸非要就著溫黃酒服用,若是換溫水服用,則藥效大打折扣。

    這黃酒作藥引,其功效在何處?

    她查閱醫書,只找到“行藥勢”寥寥數句,未能找到更詳細的說明。

    裴少淮听後,思忖片刻,言道︰“我平日里上街,只曾見過藥店里用黃酒泡藥材,不曾听說過白水泡藥,且藥酒愈泡色澤愈濃郁,興許姐姐可由此入手研究。”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

    又道︰“我還听說,山海關以北有一種酒叫燒刀子,入口辛辣如燒嘴,大舅那樣的酒量,都說他喝不下八兩。此酒並非釀出來就如此之烈,而是反復火燒蒸餾,甄斗收集而得,我以為此法對于姐姐研究醫理或許有用……興許藥效也是可以通過酒物來萃取的?”

    言罷,取紙張畫了個簡圖給英姐兒,又解釋了一遍。

    英姐兒若有所思道︰“酒愈蒸愈烈,藥愈熬愈濃……我試試。”

    聊完以後,裴少淮見姐姐還帶了食盒,遂高興問道︰“姐姐又給我做甚麼好吃的了?”

    英姐兒抽回思緒,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險些說漏嘴,道︰“你上回不是說喜歡吃桂花蜜釀藕嗎?我又做了一些送過來。”

    裴少淮納悶道︰“我何時說我喜食蜜釀藕了?我怎不記得了?”

    相對于甜口,裴少淮更愛咸口。

    “是嗎?你不喜歡嗎?”英姐兒掩飾道,“是津弟喜食甜口,我記岔了。”

    “親弟弟你都能記岔?”

    幸好食盒里還有一碟香酥丸子,外酥里嫩,正是裴少淮愛吃的,英姐兒把慌圓了過去,道︰“甜的咸的都有,弟弟挑喜歡的吃罷。”

    正好此時,長舟進來道︰“少爺,是陳三公子來了。”

    英姐兒听後,款款起身,告辭道︰“既然弟弟還有訪客,多有不便,我先回去了。”遂離去。

    ……

    陳行辰不光來了,還叫人扛了許多藥植過來,連著陶盆帶著土的。他一進門便歡喜道︰“淮弟,你上回同我說缺這幾樣藥植,我都給你找到送來了。”

    裴少淮再次納悶道︰“我何時跟你說過我缺這幾樣藥植了?”

    “啊?是嗎?你沒說過嗎?一定是你記錯了,你說過的……”陳行辰打哈哈道,“就我與你討論勾三股四弦五那回,你一再囑咐我的。”

    說得煞有介事。

    裴少淮苦想,還是沒想起有此事。

    “嘿,我來得正巧,又有口福了。”陳行辰嫻熟坐下,又嫻熟取食蜜釀藕,吃得起興。

    看了此情此景,裴少淮豈還會不明白,笑著自嘲道︰“一個說我喜食甜口,一個說我缺藥植,敢情你們把我當個工具人了。”

    “何為工具人?”

    “隨手拿來使的,不是工具是甚麼。”

    陳行辰也不臉臊,反倒頷首道︰“淮弟這個形容倒也貼切。”

    ……

    ……

    東陽府玉沖縣里,裴秉元帶著各鄉里正最後一次巡看堤壩、農田。

    粟米、糙麥田里一片金黃,收成喜人,秋風吹來,麥穗起伏成浪。

    堤壩上的柳樹已經長成一片,根系牢牢鎖住堤壩,讓堤壩變得更加穩固,可以預見來年春風習習時,堤壩一路柳枝青青隨風撫,會是何等愜意的景觀。

    遠處的半山上,一棟棟房屋依山而建,蜿蜒的坡道一直往下走,連著成片的良田。

    覆沙地里,成片的白油麻已經結籽,綠葉變黃,只待著秋燥將慢慢它們曬干,農戶們便可以敲白麻籽了。

    農戶們種得很用心,顆顆蒴果圓潤飽滿,如小拇指般大小,捏開後里頭全是白麻籽。

    唯獨有一小片田與其他不同,此時中秋已過,這片田的白油麻才剛剛拔高開花,顯然趕不上結果收成,一年的勞累都要白費了。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唯獨這片田耽誤了?”裴秉元有些氣惱,問負責這片區域的里正。

    那里正趕緊上前解釋道︰“回知縣老爺,這一戶人家春耕的時候耽誤,等到快入夏才播種,比別人晚了一個月,我已經教訓過了,他們來年不敢再犯。”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

    “春耕秋收,二十四節氣不可耽誤,失了幾日都會影響到收成,何況是差了整一個月,豈可糊涂至此?”

    裴秉元又對其他里正說道︰“你們也要一起吸取教訓,春耕時候多盯緊一些,別叫有些農戶不識時節,犯了糊涂,一年的辛勞可就都白費了。”

    “是。”諸位里正應道。

    看著收成喜人的白油麻田,裴秉元心情舒暢了許多,喃喃道︰“今年白油麻的收成至少翻了兩翻,壓榨成油後,可以通過東陽府碼頭賣到京都城里,百姓們可以歡歡喜喜過個好年矣。”

    ……

    裴秉元回到縣衙,申大申二來稟報道︰“老爺,都收拾妥當了,後日可按期啟程回京。”

    裴秉元眼中露出不舍之色,道︰“我省得了。”

    又問道︰“都同衙官們說過了罷?我期滿離任之事不要聲張。”

    申大道︰“都說過了,只有縣衙里的人知曉老爺離任。”

    “好。”

    離任已成必然,裴秉元打算靜靜離開。接手知縣位置的是賀縣丞,舉子出身,來玉沖縣衙一年了,也是個實干的。

    申大又稟道︰“小的打听到,賀縣丞、林主簿和諸位衙差,明晚打算宴送老爺。”

    裴秉元想了想,道︰“他們這兩年日子才好過一些,別叫他們破費了……你們去買些酒肉回來,今晚在縣衙後院里聊作餞別罷。”

    “是。”

    ……

    朝廷已經下旨,令裴秉元回京復命。他這幾年確確實實做出了功績,一個被大水沖垮的縣城,黃沙覆蓋,百姓衣不遮身食不果腹,短短數年,能治理得井井有條,恢復秩序,百姓安居樂業,此事並不容易。

    那些進士出身的,未必能有幾個做到如此。

    工部派人巡檢督查各地治水工程,玉沖縣的柳樹堤壩大受贊譽。

    戶部派人到玉沖縣登記戶籍、量測良田、估算糧產,所造的黃冊年年翻高,人丁日益興旺,亦上奏贊譽裴知縣治理有功。

    加之,東陽府知府、府丞每年上奏稟報全府上下一年功績時,玉沖縣每每排在首位。

    裴玨任吏部尚書,掌管文官的任免、升降、調動等事務,但裴秉元升官回京之事,他動不了任何手腳。因為裴秉元這份功勞,已經呈至天子案前,任是誰都搶不走、抹不掉。

    裴秉元此番回京必然受賞升官,至于會委派甚麼官職,到何處赴任,尚未可知。

    ……

    兩日之後,縣衙院里,行當都已經收拾好了,裴秉元即將登車離去,他與昔日同仁們一一道別,心中情緒十分復雜。

    這里是他為官的開始,雖然苦了一些,但是足夠充實。這里讓裴秉元明白了為官不是之乎者也,而是為民謀福。

    三輛馬車出了大街,駛上官道,漸漸遠去,有些破舊的府衙變成了一個小黑點,官道兩側是成片的麥田、白油麻田,裴秉元撩開車簾布,再看一眼這片土地。

    等到馬車即將駛出玉沖縣轄內,在驛站大道上,各鄉里正們帶著父老鄉親們列隊站在道路兩側。

    看到知縣老爺的馬車慢慢靠近,即將離去,有的百姓忍不住哭出聲,里正厲聲喊道︰“都不許哭,知縣老爺這是高升,我們要歡歡喜喜的。”

    每個百姓手里拿著一支芝麻花,等到馬車經過的時候,百姓們笑著,紛紛拋出芝麻花,拋出祝福。

    裴秉元不敢撩開車簾,坐在車廂內已是滿眼婆娑,熱淚盈眶。

    幾支芝麻花穿過車簾布,落到裴秉元身上,他舉著一節一節開花的芝麻枝,終于明白——

    原來里正、百姓們早知道他會離任,那一片才開花的芝麻田,是他們故意推遲播種的,為的是給知縣老爺送上最後的祝福。

    芝麻開花——節節高升。

    這是玉沖縣富余的開始,也應該是知縣老爺步步高升的開始,即便有萬分不舍。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方便以後閱讀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54章 第 54 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54章 第 54 章並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