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一視同仁
魏忠賢的府邸,王穿是第一次主動來找魏忠賢,而魏忠賢也正好在府上。
此時王穿坐在客座之上,而魏忠賢坐于主坐之上慢慢悠悠的喝著茶水。
塔讀<小^說.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整個寬大的大堂里也只有王寬與魏忠賢兩人。
就連大堂院外也少有見人,當然王穿知道京城內,除了皇宮之外,防衛最為嚴密的怕就是魏忠賢的府邸了。
雖然看不見人,但卻不代表著沒有人,許多暗樁子其實就藏身于這院落的前前後後,隨時隨地保護著大明天啟的九千歲。
王穿此時也並不著急,見魏忠賢在喝茶水,自己當然也是端茶喝水。
而魏忠賢見王穿也在喝茶,這才微微一笑道︰“統領大人今日如此得閑,看來是禮部選秀的事辦得順利,這才會來本督府上,想來統領大人不會只是來此喝口茶的吧?”
王穿一听,知道自己的行蹤始終在魏忠賢的掌控之中,但也並不生氣,也不覺得驚奇,反而十分欣慰。
由此說明自己在魏忠賢眼中依然算得上一個有用的棋子,若是換了其它人,怕是連跟蹤的興趣都沒有。
“來見督主自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了,而且來時的路上,竟然還遇一個算命的老先生,說我今日利見大人,所以在下一想,此大人當是魏督主,所以這才會匆忙趕來,不會叨擾到魏督主清休吧。”
王穿到也誠實,也不繞彎子,而且也間接的奉承了魏忠賢。
能成為別人命數里的大人,此當然是一件好事了。
首發&︰塔>-讀小說
“沒想到統領大人竟然還信命理之數,到是讓本督意外,不過說來到也讓人不得不信,統領大人說是從四百年事來此,一開始本督還不怎麼信,但現在本督到是完全信了,統領大人就好像是專門來大明天啟朝鋪助皇上的,自你來之後,雖然大爆炸之事讓皇上寢食難安,可遇事化事,到也慢慢的順暢起來,說明統領大人是我大明天啟的福將呀。”
魏忠賢的嘴巴一直都是如此討好,不論是對著皇上還是像王穿這種地位身份相差甚遠的人,他都會毫不吝惜的奉承于人,只是王穿到也不會就真的相信魏忠賢會真的覺得他是一員福將。
“督主過獎了,我可不是什麼福將,相反卻是給人帶來禍事之人。
原本董會東安身立命,若是換了其它人此時怕還在武館之內傳教著他的鐵臂神拳,可正是因為在下的追查這才讓他無路可走,想來他此時魂歸故里,自然會怪罪在下,讓在下好生不安呀。”
王穿明知而言,知道魏忠賢與董會東以及秋月夫人,董可威的事,卻反而說得並不知一樣,其實他也只是想借此來說監斬一事。
“統領大人到不必為此愧咎,想王恭廠數萬名百姓無故身亡,小皇子也死在其中,這個董會東就難逃其咎,縱然是統領大人不追查到他,想必他這一輩子也會因此而內咎而死,他是必死之人,只是什麼時候死而已。”
魏忠賢說得十分坦然,于他而言所在死于朝黨之爭之人都不值得同情,大家都是為了權勢爭斗而死,而權勢爭斗原本不是你死即我活之態,只要死的不是自己即可,何必在乎別人的如何死呢?
更何況,若董會東是此案的制造者,那麼確實不值得同情,畢竟因為一個人的私人恩怨讓數萬人陪葬,實在是罪大惡極。
王穿一听,當然也是反應過來,若是王穿再固執于此,或許就會暴露那一晚的事。..
“說得是,想想京城的百姓,在下也是氣憤難平,不過這些百姓之事怕也不能完全算在董會東頭上,若是如此,難道說我與那兩千倭人不知是要感謝于他呢,還是罪責于他?”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歡迎下&載pp免~費閱讀^。
王穿此時也是借董會東,借大爆炸把自己與倭人引出,而且是作為同一類引出。
魏忠賢一听,自然知道王穿今日來此地意圖了,不會選秀之事,而是為了那些倭人。
“看起來統領大人今日來本督府上是為了三日後午時監斬倭人之事,只是不知道統領大人難道是有什麼新的想法了嗎?”
魏忠賢開門見山問起,這到也省了王穿主動提及。
“到也沒有什麼,只是自知道董會東死後,在下這兩日也是精神恍惚,有如行尸走肉,想一想來大明天啟的這十幾日,心里既有對皇上,對督主的感激之情,同時也想到了那些一起無故來此地倭人,說實話他們與在下其實並無兩樣。
除了那些被救走的倭國女人之外,這些倭人也是在三百多年後那一場大爆炸的受難者,既然有此奇緣,若是就這樣殺了他們,讓在下覺有些不忍。
想想自己,其實他們也可以在我大明天朝安居下來,做些普通的百姓,過著與大明天朝百姓一樣的日子,想來再過四百年後,他們的子孫後代也不會再是倭人,而是同化成我大中華的子民,與其它子民一樣。”
王穿還是感同身受的為這些倭人說著情,畢竟這也是實話,同時也是玄靜之所以反對他監斬這些倭人的原因,而玄靜之所以會對王穿失望,是覺得王穿只是覺得這些人是倭人而非是大中華國人,就區別對待,對于這剩余一千多倭人的性命熟視無睹,這體現了王穿內心的不仁與毫無憐憫心,更無對天下蒼生一視同仁的情懷。
而這種情懷與仁善正是成為聖人所應該具備的,先對一小部分的世間百姓普有仁善,再對更大的範圍的百姓具有仁善,到最後對于天下百姓一視同仁,視天下百姓為芻狗,從一視同仁變成天下百姓不仁,以成就至仁。
不成小仁,自然無法成就大仁了,“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身份證-563743675
“統領大人的意思是不想監斬這些倭人,想把他們放了嗎?”
魏忠賢冷冷一笑,此時已然明了王穿的來意了。
“不錯,在下確實有此想法,只是知道此事是督主用來引倭國刺客出現的好良機,而且也得皇上同意,那日在下未深思熟慮也是誤導了皇上,知道此時欲改變此事,實在為難,故才會來尋督主幫忙,看是否有妥協的余地。”
王穿此時也承認今日來的目的,但也知道要想讓魏忠賢出爾反爾,而且違逆持上的旨意,這件事確實太過難了。
但知難而退非是王穿的品性,更兼之剛才算命先生說得對,要堅持信念,不能左右搖擺。
更重要的一點,他要讓玄靜明白其實他非是一個無情無義,對天下蒼生有私之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