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七日來復
“依你的意思是,小宛姑娘非是被劫持走的,而是被人請走的,她還換了一套衣服,那麼這個請她走的人定然是她認識的,而且還是十分信任的人,你覺得此人是誰,其實你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只是不敢確定而已。”
玄靜听完王穿的敘述自然明白王穿所想。
“是,畢竟是小宛姑娘失蹤,可我卻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只是覺得小宛姑娘不會有危險,但我還是準備去一趟秋月樓,去當面問一問清歡公子,但又覺得如此去問必然不會有結果,更何況此時我還不想與這個秋月夫人有矛盾,更不想因此而與魏忠賢有矛盾。”
塔讀小說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玄靜听完只是冷冷一笑道︰“其實你只是不敢確定,並非想去找清歡公子。
若說是清歡公子抓走的小宛姑娘,你自然不必如此著急,因為若他有目的,自然會主動找你的。
可你心里想的是,小宛姑娘必是熟悉之人請走的,而能讓小宛姑娘走的人,其實你心里早有主意,為何又不與我說,難道是又怕我?”
玄靜的話又讓王穿尷尬,說得正是他心里所想。
“你覺得應該是徐夫人或者是妙相神僧請走了小宛姑娘,所以你其實並不想管此事,若是此兩人請走小宛,他們自然不會傷害小宛,所以你並不想真的去管此事,但你又覺得如此難與自圓其說,也沒有確實的證據。
可你又說過一定會找回小宛,所以才會矛盾。
至于說去秋月樓,也非是去找小宛,而是去找鐵臂神猿,董大人被殺一案,還有采花案,以及學童失蹤案,大爆炸案這才是你應該做的正事。
而鐵臂神猿的失蹤你早就知道他去的一定是秋月樓,可你這兩日來猶豫不決,怕的或許是魏忠賢參與大爆炸此事,才會讓你為難。
其實依你此時的局勢遲早會走向事情的另一面,你應該做好準備。
因為你現在明面上得皇上、信王、魏忠賢,東林黨人以及皇後娘娘,甚至是四個老王爺支持,其實都只是權勢的牽制而已。
物極必反,你現在是大明朝最紅的人,可又沒有想過,當此案繼續調查下去必然會有人出來反對,對你不利。
若你有任何差錯將會萬劫不復,更何況你其實還肩負著除魔衛道的重任。
只是這一段時間來小小的成功讓人沖昏了頭腦,甚至有些飄飄然了,人也不如初來之時那般謹慎了。
道家有言,慎終如始。
做一件事的時候,開始時大家都會十分小心,當事情發展之後,就會開始大意起來,心里不能保持開始時的平靜狀態。
而慎終如始其實也是一種平和,從開始到結束保持著同樣的心態,不會因為事情的曲折發展而影響自己的心態,這其實也是心靜的表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且你處理這些事都有些急功近利,想著這些事很快就可以查清,以達到你成你的榮耀。
可你不知行此陰謀者至少布局多年,而且這其中錯蹤復雜,要理清關系都已不簡單了,更何況要查清楚呢?
所以我勸你靜下心來,把整個事慢慢理清,然後再想出突破的地方,而不是急于求成,左右矛盾。”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嘀嗒小說網
玄靜見王穿不說話,也是苦口婆心的勸解著王穿,到像是一個帖心人。
而此時的王穿像一個小學生接受老師的批評一樣,認真的听著玄靜對他此時所面臨的局勢的分析。
而這也是玄靜說得最多的一次,是因為玄靜能體會到王穿此時心里的煩意,也體會到王穿因為這幾日來心里變化及時提醒著王穿,如同當頭一棍一樣,讓王穿再次感覺到了自己的凶險,還有自己所犯的錯誤。
物極必反,此時的王穿已然紅極一時,但這也是危險的召頭,若不能及時悔改,怕是會惹禍上身。
而且一旦急速敗落,會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謝謝靜兒,你教訓得不錯,我是有些飄飄然了,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整個此事觸及了各方的利益,大家都想通過我來達成目的,而這些目的顯然都是不可告人的,若我再不醒悟,別說查清大爆炸此案了,怕是會稀里糊涂的丟了小命都尚不知原因。
幸好我身邊有你,隨時點拔于我,讓我保持清醒。
這七日來,我確實快迷失了方向。”
王穿有些慚愧,此時酒意全無,全心反醒自己,這一點到讓玄靜十分欣賞。
畢竟依此時王穿的身份地位,似乎是超脫于大明天啟而存在,同時這也帶來無盡的危險,能在此時醒悟,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塔讀小說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人在風光之時,又有多少人能听得進友善之人的良言呢?
“易經有言,七日來復,當事到極時,必反。
乾卦本是至陽之卦,可到了上六之時,亢龍有悔,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就是亢龍有回的意思,亢龍需返的意思。
亢龍都必返,何況于人呢?
事情總是往返循環這樣才能生生不息,若知極不返,那必然只會走入死路,失了循環的生機。
現在你就把自己當成初來大明時一樣,小心謹慎,回復本心,自然可以待機而動。
這七日來你所做其實已然觸動到了各方的利益,此時你靜下來,反而可以看清楚這些未知因素的變化,才能采取正確的措施。”
玄靜再次把解決事情的方式說清,而且還把易經中的理論說給王穿听,這也讓王穿看玄靜的眼神充滿佩服。
易經是中國道家文化的基礎,能悟解易的人大都成仙了,只是後世人讀易大都以自身的感悟來讀,帶著自身的目的來讀,卻也失了它最根本的宗旨真義的理解。
就好像後世人讀道德經一樣,都喜歡用這些經典來引出自己成功的依據加以釋義,所以後世大部分人所求,所解的易經與道德經其實都是在有私欲的目的下解,帶著朝代歷史濃濃的氣息,也帶著個人極強的私欲,從而也就帶著統治一層的意願,所以大部分都會與原義相差甚遠,充其量只能成為一種符合型的成功學,成為一部分人道爭行之說,而非是天道之說,甚至與天道與自然之道相背而行,讀之可以成功,可以謀得權勢榮耀與無盡的財富,卻讓靈魂永遠陷入不可解脫的深淵。
塔讀小說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好,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靜觀其變,明日我就帶你去京城外游山玩水,走訪一些高人隱士,說不定還可以找到失蹤三十二個學童的信息,亦或是去找一找紅凌,若能勸服她跟著凌虛子回嶗山也是功德無量之事。”
王穿經玄靜一說,此時心里到是真的放下了,不再去糾結。
若說這些案子里,其實案子都涉及朝堂之爭,權力與利益的糾葛,一時之間必然難與解清。
但這三十二個學童案子卻關乎普通百姓。
王穿認定這三十二人一定會藏身于某處山野之中,所以此時既可游山玩水,同時也可以暗中尋這些學童的遺跡。
而學童失蹤案此時應該是毫無頭緒的,畢竟此事涉及的是妖非人,或許相對而言要比對付人更要難得多了,因為王穿只能依人之所想來斷,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只要妖能化身成人,會和人一樣有人含欲,而所有行為不外乎依私而循即有蹤跡。
“紅凌的事你就不必操心了,她也不會再來尋你索命,她也不會在乎你體內的元丹,這你可以放心了。
現在你可以安心去睡了,難道折騰了一天,你還不覺得累嗎?”
玄靜淡淡一笑,語氣也輕松許多。
“是是是,靜兒也早些睡吧。”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pp,歡迎下載pp免費閱讀。
王穿知道玄靜都是為他好,也不會再有過多的疑問,就連玄靜去找了紅凌與凌虛子,他也不會多問,因為如果玄靜覺得需要他知道自然會說的,不必他多此一問。
此時王穿說完也馬上站起身來,先伸了一個懶腰,再扶起玄靜,到也禮儀有加,先讓玄靜先回去休息。
此時玄靜已是王穿的護身符,若不是玄靜,或許王穿在天啟大明會舉步維艱,可有玄靜如此通透之心相陪著,王穿當然是真的放心了。
七日來復,在鬼谷神謀里有詳述,此章就不再言了,就好像人一樣,其實女人的生理周期也是與七為數,而男的呢則要緩一歲左右,女子七歲即落齒,十四歲即有經血可以生育。二十一、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到了女人人生的最高峰值,也是女人最美麗的時候。而男的一般是二十四、三十一、三十八,但也因人而異。
一般而言七歲是人整體新陳代謝的規律,至死都一樣,所以老人特別是女性的老人最怕的是七七,八四。
中國的易經、道德經所講其實是生生不息之道,所以才會有悔,有回,若是無回,那就違背了自然的規律,人類雖然科技無限發達,可身體依然是自然的,無可改變。
如果說真的會有改變了,那麼也是人類到了滅亡的時候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