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1626

第二十四章危言聳听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青蟲月二 本章︰第二十四章危言聳听

    第二十四章危言聳听

    王穿此時信心大振,他知道朱由校本來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所以對于這些看似荒唐的話反而有與人不一樣的理解。

    “回皇上,不知能不能給小人一張紙,這樣或許小人能說得明白一些。”

    王穿昨夜把自己所說再想了想,但這種空間扭曲的事很難講得清楚,若是有道具或許就要更容易讓人明白一點了。

    “好,朕就給你。”

    朱由校說完,自己走到後面他做木匠活的地主隨意拿了一張紙,王穿一看,心里明白。

    這個朱由校還真是個人才,因為王穿看到後面朱由校的工作台上堆滿了畫好的圖紙,看起來朱由校也是一個理科男,做木匠也非是一時愛好,而是有著遠大理想。

    王禪從魏忠賢手中接過紙來,不忘點頭哈腰的致謝。

    “皇上,自我大明朝前以來的年代時間其實並不是一條直線向前的,而一條由曲線,像這樣的一條曲線。

    如果再加上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實世界里的東南西北上下,可稱之為空間,那麼時間與空時同時存在同時消失,在三百九十六年後的年代稱之為時空。

    時空就像這紙一樣,是以一個弧形存在,當我們此時的大明朝與三百一十九年後以及三百九十六年後的時空無意之中重疊之時。

    而且這三個時空的不同地方重疊在一起,也都發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的強度就會以一種形式擊穿時空之間的界限,可以打通三個年代不同的時空,從而讓三百多年後的倭人,以及小人來到了此時的大明朝。

    而王恭廠所出現的一些異像其實非是大明朝所有,而是另兩個年代所有,包括大爆炸所形成的蘑菇雲。

    所以我和那些倭國人其實也非是同一年代,因為我是在江南附近一處鋼鐵鑄造廠發生大爆炸,卻無故出現在了大明朝。

    而那些倭國人則是因為一場另外更大的爆炸才會出現在此。”

    王穿用紙一邊扭曲著,也是邊點明了三場大爆炸的時間與地點。

    許多人會認為必須要在同一個地方,其實這就反而不可能了,在時空之中,同一個地方很少能重疊的。

    只有達到一定條件,時間與空間的扭曲讓不同地方不同時間才有可能形成重疊的一條線,也就是最近的時空穿越點。

    王穿說完了滿懷信心,可此時連朱由校都一臉懵逼的看著王穿,更別說其它人了。

    唯有一人十分欣喜,那就是魏忠賢,因為他知道王穿說得越是玄乎,此事就越難辦,更沒有人能反駁如此荒唐之事,也就沒有人可以統領來查探此事了。

    雖然大家大部分都不會相信,但至少在心里都會留下這樣荒唐的概念,受王穿所說的影響。

    那麼最後唯一能解此事的或許也只有王穿了。

    而王穿說自己是一個從三四百年後穿越而來的人,在大明朝肯定不會有什麼後台背景,這樣一個三無人員,自然是魏忠賢最喜歡的了。

    片刻之後,還是朱由校嘿嘿一笑打破了此時的僵局。

    “王穿,你當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朕受你一說,似乎也覺得此事當真如此。

    其實你所說的時空朕有時也會想,只是你並未把其中關鍵說得清楚,那就是時間其實是相對的。

    我們是人,有人的時間,如果是螞蟻有螞蟻的時間,甚至于一只蚱蜢也有它們的時間,在他的一生里從來沒有冬天,所以一年只有三季,這在莊子里有所敘述。

    朕雖然沒有深入研究,但你所說其實與道學十分相似,若說換一個說法,這似乎就是一種道的境界。

    只是既然你說你是三百九十年後的人,那朕想問問你,我大明朝還有多少時間?”

    王穿此時一愣,而所有人也都是一驚。

    大家向來不會有朱由校這種想法,就算有也不敢提。

    可此時卻由朱由校來提,這卻也是大忌,而且說明朱由校已經相信了王穿。

    王穿清楚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也明白魏忠賢跟他說過的,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可王穿也不怕,反正他知道這些人都活不了幾年了,多說一些又能如何,先保命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皇上,我大明朝萬代春秋,不可讓這個小子胡說,以咒我大明朝國運。”

    黃立極此時也是想阻止王穿亂說,這才進諫朱由校。

    “我知道你們還不信王穿,可朕卻信了,而且你們也不必忌諱朕剛才所問,就好像人都是要死的一樣。

    通觀歷史,朝代更替也非是什麼忌諱之事。

    當年始皇帝說要千秋萬載可也二世而亡,大漢天子如此本事,也不過三百年,大唐又如何呢,江山輪流坐,我朱家也不可能一家獨大呀,此是明理。”

    朱由校說完十分期盼的看著王穿。

    “回皇上,皇上剛才所言是至理明言,自三皇五帝以來,還沒有超過千年的王朝,就像人一樣有生就會有死。

    不過大明朝還有百年光景,皇上不必擔心,此時小人怕是因為受大爆炸影響記憶力也不如以前了,許多事也記不得了,更何況現在小人來到時四百年前,也沒敢胡說今朝之事,還望皇上見諒。”

    朱由校一听,臉上一笑,而其它人也都松下心來,百年光景,那是後人之事了。

    “皇上,此子之言玄之又玄,不可全信,也不可盡信,既然他知道這些,那就讓再說說這些倭國人來做什麼的,既然是四百年後之人,當然知道這其中的事了。”

    星還是不完全信,當然他卻已經改了口,只說是玄之又玄,畢竟讀書人有誰不讀老莊的,更何況明朝還有一個聖人王明陽,說是得道成仙的儒聖,而此時的大明朝朱學也是十分盛行。

    若把王穿所言與道家所傳相聯系,其實也不難理解。

    在莊子里有言,一棵大椿樹以八千年為一春,八千年一秋。

    而相傳孔子的傳說故事里也有一年三季的說法,其實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時間是相對的。

    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時間觀念。

    蚱蜢是因為只活三季,所以它永遠不會知道一年還有冬天,大椿樹呢,八千年一春,若依人時間觀念來算,于大椿樹一年就是三萬二千年。

    可細數人類世界的有史記載尚不過八千年,也就是說,八千年一春之後會有不同的變化,而人至少現在也無法區別開來。

    “趙愛卿,你是擔心這個王穿也有什麼圖謀,我覺得不會,但魏卿說過,你對此事的分析有獨到之處,不如一起說說,更何況依你而言三次大爆炸在不同年代發生,想來你知道其它二次的原因,那我王恭廠大爆炸難道就沒有一個原因嗎?”

    朱由校此時也是引導著王穿,已然不再懷疑,但他卻也不能讓其它人懷疑。

    “既然皇上問起,那小子就算是拼著一死也就說一說。

    不過關于此次大爆炸因為時隔太久,四百年後基本沒有詳實記錄,所以後人對于王恭廠大爆炸也只是謎一樣,小人之所以能得出結論是因為小人親自來了現在的大明天朝,親自體驗,若是幾位大臣不信,小人也沒有辦法。

    關于王恭廠大爆炸必然也是人為之因,若王恭廠沒有發生爆炸,其它年代的兩次大爆炸也不會與此次大爆炸重疊。

    而且我知道乾清宮在皇宮中軸之上,與西南角的王恭廠相距甚遠,而所經過的地方房舍卻並無大的坍塌,可卻在乾清宮發生重大坍塌,此非是偶然,必定是有人陰謀詭計,欲圖謀害皇上。”

    王穿先把陰謀論說清,此時所有人臉上都布著驚恐。

    因為王穿所言這是大家都認可的,先不論什麼穿越,可乾清宮倒塌之事這是事實,任何人都看得出非是偶然。

    “你接著說,此事朕心里清楚。”

    朱由校此時對于王穿更喜歡了,畢竟能在此時說如此真話的人其實不多了,甚至一個都沒有。

    而且分析得十分準確,這一點朱由校這個天才當然明白。

    如果說大爆炸的震動一直傳過來,那中間的那些房舍也必然像乾清宮一樣倒塌,可中間的只是受損,而乾清宮卻是完全倒塌,這自然是有人故意弄的了。

    “此事影響大明朝的還有其它幾點。

    其一,剛才皇上及幾位重臣都說過,此陰謀當與此時的後金有關,想袁大將軍此時鎮守寧遠,有紅衣大袍相助,這才阻止了後金,讓後金無法踏足中原,可若是少了彈藥,這就會削弱我大明守軍的實力,後金可以趁虛而入。

    其二、那些倭人當然也是有備而來,當然此事小子也不敢完全肯定,因為能算得此三次大爆炸會重疊之人已然聰明絕頂,世間少有。

    依小人所記,倭國一直想借朝鮮來攻伐我大明王朝,若我大明朝發生內亂,那麼此正好是一個機會。

    我大明朝要抵抗後金入侵,又要防著倭國借朝鮮攻擊我大明天朝,若後金與倭國聯合就更是難料了。”

    王穿此時把內患與外憂都說得清楚,顯然比之剛才其它人所料更深遠。

    後金在東北,與此時的朝鮮半島相連,而倭國一直進攻朝鮮,讓人也是不得不深慮。

    若說有人與後金與倭國勾結,那麼大明天朝就危在旦夕了。

    所以王穿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深默了,而且是帶著一種恐懼的沉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1626》,方便以後閱讀天啟1626第二十四章危言聳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1626第二十四章危言聳听並對天啟1626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