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璀璨時代

第859章 群雄匯聚,暗流涌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執筆新夢 本章︰第859章 群雄匯聚,暗流涌動

    華娛璀璨時代!

    ——華藝兄弟。

    “璀璨時代是要搞衍生產業啊!”華藝兄弟集團園區,王忠雷走在鋪陳著鵝卵石的林間小道,發出一聲長嘆。

    長嘆有驚訝,亦有皺眉之下的愁緒。

    娛樂圈的新聞,特別是電影行業的動靜,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公司網絡營銷部就會第一時間上報而來。

    之前看到《天幕兵臨城下》開始路演的消息,他尚還不以為然,以過往市場情況來看,電影在路演階段的起步式宣傳是掀不起多大浪花的。

    能掀起浪花的階段,一般都集中在點映階段和預售階段,因為這兩個階段是要觀眾花錢的。

    也只有觀眾花錢了,才能有依據在電影上映前判斷出這部電影的潛力,然後開始大力的營銷和炒作,讓這份潛力盡可能最大化爆發。

    萬萬沒想到,《天幕兵臨城下》只通過一場路演,就在網上鬧出了不小的輿論,抬高起了這部電影的市場價值。

    輿論不算大,僅限電影圈、影迷圈和粉圈,遠沒達到破圈之勢,更沒達到全民皆知的地步。

    可饒是如此,這也有點不正常。

    一場路演連續兩天就幾千名觀眾罷了,相比全國13億的人口,相比如今網民已有近3億的用戶,幾千名觀眾能干嘛?

    一人說一句話也只是在網上打個水漂,最多搞出點漣漪,談不上能掀起什麼浪花不浪花的,更遑論並不是每一個觀眾都會上網發表觀點。

    但就是這樣,就是靠這幾千名觀眾,第一場路演就把《天幕兵臨城下》帶火了。

    後來才知道,這幾千名觀眾只是引子,真正助推的是網上那些蹭熱度的自媒體、小媒體,還有一批影評人。

    能讓大大小小自媒體蹭熱度,那肯定要有盡可能多的電影話題才行。

    當看到公司營銷部收集起來的報文,喲呵?這電影的話題還真的有點多,細細數來少說也有一二十個。

    但一部電影能有一二十個話題?這是什麼鬼電影?

    按常理講,一部電影一個主題元素,營銷的話題圍繞這一個元素來炒作就行了,怎麼可能產生這麼多不同元素的話題?

    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兩種可能,要麼這部電影是胡搞瞎搞的,東拼西湊出來諸多元素引發大討論;要麼這部電影創新程度高,新穎的元素多從而引發網民熱議頻頻。

    通過觀察公司報文,很顯然的是,《天幕兵臨城下》屬于後者,這部科幻的創新程度很高,所以引起很多網民的討論和猜測,且電影質量也不錯,不然不可能幾乎是一邊倒的利好風向。

    電影還沒看過,因此不作評價。

    讓他最上心的則是那一個熊貓手辦話題,確切的說是電影周邊。

    這一個話題,以及其中有圖有據的描述,無不都在告訴他一件事——璀璨時代要搞電影衍生產業!

    “電影行業都還沒走穩,就想齊頭並進搞衍生,也不怕撐死!”王忠雷詛咒了句。

    “有微娛和龍游在,撐不死。”王忠君淡淡道,相比于王忠雷偶爾控制不了的情緒,他這個當哥哥的就顯得更加沉穩。

    王忠雷一怔,無奈的緩緩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些許嫉妒。

    起初不知龍游的存在,那是因為璀璨時代還沒暴露。

    自從璀璨時代去年集團化,並將龍游大股攏入懷中,關聯企業的信息就在工商網顯露出來了,一查就能知道是怎麼回事。

    自那時,他們行業資本圈才知道,龍游這個吸金頁游平台是璀璨時代的產業。

    前有微娛,後有龍游,集中在一家傳媒娛樂企業頭上,這對他們來說就有點降維打擊的感覺。

    而且他們兄弟倆堅信,這龍游也是楚軒這小鬼頭給弄出來的,畢竟有開創微娛的履歷在前。

    楚軒啊,當年是他們的人,這樣的一個大才送給了王金花作嫁衣,這讓他們兄弟倆當初一度跟吃了屎一樣難受。

    但如今多說無益,目前的重點是,璀璨時代通過這場電影路演引發的輿論暴露出來的東西,對它們華藝兄弟在電影行業的地位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璀璨時代要搞衍生產業,這雖只是他們初步的猜測,但透過輿論看其行跡讓這份猜測的可信度近乎百分百。

    手辦怎麼來的?先要申請版權,再去公安備案,最後去玩具廠定制。

    給觀眾送禮物有必要搞這麼麻煩麼?送給觀眾什麼禮物不好,非要搞如此繁瑣的流程去送一份手辦?

    那其中肯定就另有目的,且這個目的就很明顯,在路演階段把手辦炒熱,然後上映期間及以後賣囤貨,那這就是在搞電影衍生的周邊產業!

    如果說,璀璨時代僅靠電影來玩所謂的“引領行業”,他們給予重視但並不是很在意。

    你想搞科幻,靠科幻來“引領行業”,那麼願意跟玩的、佔據市場部分份額的人群,你總要去花時間分享、合作什麼的,這時間不可能短,五年八年的能不能成都還是個問題。

    因此,他們也就能在其中充當重要角色,在學習和模仿過程中去搶市場份額,這同樣也屬于正常競爭,所有電影公司都有機會。

    但現在璀璨時代要搞衍生,那這一切就徹底變樣了。

    一部科幻電影要制作好幾年,在制作科幻的空白期,無數個變數沖擊市場說不定就會抵消掉觀眾對科幻的熱情。

    但如果在這個空白期中,把電影衍生出來的周邊、游戲、動漫等放進市場,那就等于是璀璨時代的科幻能無時無刻的影響觀眾、影響影迷、影響市場。

    這才是王炸!

    真要這麼搞,那他們這些電影巨頭全都要低璀璨時代一頭。

    因為他們沒有財力這麼玩,也沒有電影讓他們去搞衍生,只能坐看璀璨時代一步步壯大。

    雖然這只是基于輿論情況的猜測,雖然目前璀璨時代只冒出這麼玩的一個苗頭,但有一句話說的好,任何對自己有威脅的事物,就要在剛冒頭的時候把它給按倒,不然等它成長起來那就沒他們的戲了。

    “過段時間你去一趟長沙吧。”王忠君說道。

    王忠雷愣了愣,點頭道“好。”

    璀璨時代擁有微娛,擁有這個最大的宣傳出口,若是胡亂的去搞事情,這無異于以卵擊石,或許也會引火燒身。

    不管如何猜測,總得去親眼看看電影的模樣才能分析出更多信息,也才能盤算出更好的辦法進行有可能的反制。

    當然,這一切也許是他們猜測錯誤,也許是他們自疑過重,或許網上的輿論是虛假炒作,或許這部電影壓根就是一部國產垃圾呢?

    雖然這可能性很小,但他很希望就是如此。

    這一切,都需要去長沙路演中找到答案。

    ……

    ——光線傳媒集團。

    “引領電影新領域的存在。”辦公室里,董事長王常田念叨著,目光看著電腦屏幕中的影評。

    這位影評人老魏很出名,至少在電影界是很出名的。

    這些年來,各大電影公司的電影都被他噴過,同樣各大電影公司的電影也都被他贊過。

    這說明對于這個影評人來說,好就是好,差就是差,不給任何人面子,只就事論事。

    這就造就了這個老魏在電影影評方面的公信力,受到了很多影迷觀眾的關注和喜歡,只看他在微娛上那兩三百萬堪比三線明星的關注量,就知道這個人的影響力了。

    一個影評人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很不一般了。

    所以,這個老魏對《天幕兵臨城下》的評價如此之高,讓他這位電影圈頂級資本多少有些側目,若是別的影評人這麼說,他或許認為這是炒作,但這個老魏的文章這麼說,他第一時間相信璀璨時代的這部電影估計是真的很優秀。

    “他們該急了吧?”王常田忽然笑道。

    今年國慶檔,華影的《建國大業》,華藝的《風聲》,香江吳宇森的《1949》,成天的《時空戰警》,都是大投資電影。

    拋開《建國大業》不提,這是官方電影,有特殊待遇。

    被業內預估能打的,也就剩下的這三部,再加上一部《天幕兵臨城下》。

    如今《天幕兵臨城下》是率先路演的,野心很大,提前兩個月就開始路演了,那投入的宣傳資源有多大可想而知。

    這也就算了,估計誰也沒想到,就一場路演而已,這部電影就搞出了不小的輿論,而且還獲得了專業影評人的超高評價,並被大量媒體競相轉發報道。

    這樣的一個情況,將會在一定程度上覆蓋掉其余電影的宣傳,也側面反應出了這部電影的市場價值很有潛力,從而吸引各大院線資本的目光及青睞,進而影響到最終上映的排片。

    如此一來,各大國慶檔電影資方肯定會急,這是他能輕易想到的情況。

    他的光線傳媒也有電影在國慶檔上映,但他不急,他的電影是從海外引進的《鐵臂阿童木》,對標的是兒童市場,跟同期電影的競爭力度不強。

    之所以引進海外電影,是因為他的公司今年沒拿得出手的好貨,而作為大陸電影巨頭之一,總要在電影大檔期安排一部作品來炫炫自己的存在感。

    能夠從海外引進的電影很多,但要引進大制作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且人家海外制片方願不願意也是一回事,故此就找了一部動畫電影。

    兒童市場也不錯,票房市場不算很高,但也不算差,且他是代為發行,可以說是零成本就能拿到幾個百分點的票房分成,屬于是純賺的結果。

    雖然遠不如正常制作上映的大爆電影賺得多,但代為發行主打一個穩妥、穩賺。

    這一個國慶檔,他也就屬于是看戲的,看那些電影競爭來競爭去,也是挺有意思的。

    不過,華藝兩兄弟能看出來的東西,他這個同層次的人當然也能看出來。

    “要搞衍生?”從輿論話題中,他看到那個熊貓手辦,也聯想到了璀璨時代要做什麼,怪不得提前兩個月就路演宣傳,宣傳電影是其一,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周邊商品做鋪墊,原來如此。

    王常田翹起二郎腿,默然思索。

    璀璨時代要搞衍生,他倒沒有華藝兩兄弟反應那麼強烈。

    華藝畢竟是國內電影龍頭企業嘛,璀璨時代要搞這麼一出來嚴重影響他們的地位了,那他們反應強烈很正常。

    王常田則沒什麼抵觸情緒,一是璀璨時代若把華藝搞下去了,他光線傳媒也能趁機搶蛋糕;二是在大陸市場上,璀璨時代和華藝爭一爭二誰當老大另說,但在海外資源和渠道上,這兩家都要叫他一聲大哥。

    雖然華藝也有海外渠道,不然當年就合作不了《功夫之王》了,雖然璀璨時代也有豪萊塢渠道,听說還跟一家豪萊塢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但比起他光線傳媒的日韓和歐美業務來說那也差了許多。

    面對璀璨時代和華藝之間有可能的激烈競爭,他更多的是抱以看戲的打算,對于璀璨時代搞衍生什麼的,也影響不了他光線傳媒海內外的大局發展。

    但他還是羨慕的,璀璨時代是真特麼有錢,豪萊塢的衍生產業模式是說搞就搞,即便虧了也有微娛和龍游頂著,這就是財力上的底蘊啊!

    哪像他們這些公司,想要把盤子搞大,那就要冒很大的風險。

    王常田搖了搖頭,把雜念拋去,璀璨時代搞不搞得成一切還未知,以觀後續罷“去長沙玩一玩,想來會踫到些老朋友。”

    輿論帶給他對電影的興趣更大,什麼叫引領新領域的存在?他倒要去親眼看看是什麼情況。

    而且他能猜到,不止他有興趣,肯定還有同行朋友感興趣,興許這長沙一行能見到不少“老友”也說不定。

    反正他的動畫電影在今年國慶檔沒有競爭性,听听那些“老友”對璀璨時代這部電影是個什麼反應鐵定是挺有趣的事。

    王常田拿電話讓助理訂機票,忽然停頓了下,眼里出現很是揶揄的神情道“好像成天的《時空戰警》也是科幻,還是引進的豪萊塢科幻吧?……這下國慶檔好玩了,國產科幻k豪萊塢科幻,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

    ——成天嘉禾娛樂集團。

    看這名字就有點不對勁,既有大陸的成天,又有香江的嘉禾。

    這是因為在去年年中的時候,成天娛樂成功收購香江嘉禾電影公司,兩者合並為了成天嘉禾娛樂集團。

    作為大陸電影企業三巨頭之一,華藝第一,光線傳媒第二,它成天娛樂一直是老三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華藝和光線傳媒的主業就是電影,而成天娛樂既搞電視劇又搞電影,事業發展的重心一分為二了,那自然在電影行業就比不過老一和老二。

    作為資本,誰都想更進一步,誰都想往第一的位置爬。

    香江影業的勢弱,就讓大陸資本看到了機會,成天娛樂就是尋求機會者之一。

    嘉禾影業的頭牌就是誠龍,誠龍離開嘉禾跟英黃合作之後,嘉禾的業績一蹶不振,在去年終是被成天找到機會收購了90股份絕對控股並跟成天娛樂主體合並。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嘉禾好歹也是曾經的香江電影巨頭,即便沒落但全套的影視工業、專業人員團隊及電影庫存資源等,也是一筆不小的底蘊,非常有價值。

    之所以成天娛樂有錢一次性就買下了嘉禾,是因為成天娛樂背後的老板是島國資本。

    換句話說,成天娛樂是日企,那其在大陸的成分和目的就令人浮想聯翩了。

    且目前又控制了香江的嘉禾,那若是它要在文化影視上搞點事情,造成的意識形態上的影響就很大了。

    但對于董事長武科波來說,目前最頭疼的是《時空戰警》,還有《天幕兵臨城下》。

    在合並嘉禾這件事上,集團一整年都在處理資源合並的事,並沒有拍新電影,那在今年的檔期就沒電影安排了。

    正如光線傳媒王常田說的,作為大陸電影巨頭,電影大檔期沒自家發行的電影,這在行業里頭就等于是落了下乘。

    這就是所謂的偽名聲,或者說是為名聲所累,但很多資本就是很看重這個,每個大檔期都有自家發行的電影,那就能證明自家公司的強。

    基于這種普通人難以理解又不切實際的高傲,它成天嘉禾同樣也和光線傳媒一樣引進了一部海外電影,作為自家公司上國慶檔的代表作。

    和光線傳媒的動畫片不同,成天嘉禾引進的是一部大片,還是豪萊塢的一部科幻大片——《時空戰警》。

    說是大片,那是針對國內來說的。

    這部《時空戰警》投資也就4000萬美元,在豪萊塢壓根不算什麼,且是已經上映過的,全球票房只有8000萬美元,屬于是虧本的狀態。

    正因為是虧本的,制片方當然想要在票房上回本,這恰好就被成天嘉禾選中了,以大陸發行和宣傳的誘餌成功拿下了這部電影的國內發行權。

    在豪萊塢的三流片子,這放到國內就成大片了,上半年一經宣傳還引發了市場不錯的反響。

    一听說是豪萊塢電影,不少觀眾就有了期待,某些崇洋媚外的“專業人士”和某些“公知教授”也跟打了雞血一樣,電影還沒看就胡吹亂吹。

    對于成天嘉禾來說,這原本是一件好事。

    然而,《天幕兵臨城下》的出現,一場路演引發出的當前具有真實性的反響,打亂了成天嘉禾對《時空戰警》在宣傳和鋪墊這部電影上的節奏。

    和光線傳媒代發行《鐵臂阿童木》不同,成天嘉禾代發行《時空戰警》是付出了對賭代價的。

    好說歹說也是豪萊塢大片不是?即便在豪萊塢頂多算三流的作品,但以西方資本的高傲程度,就算想要華國市場回本也不會輕易給出代發行權。

    跟成天嘉禾的對賭協議就是,保證《時空戰警》在國內市場能有2000萬美金以上的票房,也就是大概14億多一點的人民幣。

    若達成了,票房分成就有10。

    若沒達成,票房分成就是5,外加把沒達到的票房份額補齊給海外制片方。

    這協議很霸道,但成天嘉禾簽了,這是來源于對豪萊塢大片的自信。

    近些年來,但凡引進國內的豪萊塢大片,不管在豪萊塢本土市場火不火,但都在國內市場有很不錯的票房成績,很少有撲街的大片。

    而且,國內的電影面對豪萊塢大片,這些年來在票房上從沒贏過。

    14億而已,以去年《赤壁》創下記錄的32億票房來看,今年的票房上限只會更高,一部豪萊塢大片搞出個14億票房真的不難。

    但是現在,忽然就增加了游戲難度,且也許是噩夢級別的難度。

    若沒有《天幕兵臨城下》,整個國慶檔就只有《時空戰警》一部科幻片,這獨角獸一樣的存在以豪萊塢特效的質量,別說14億了,搞個2、3億都沒問題。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有個攔路石在原定的計劃中插了進來。

    “瑪德!放在哪個檔期不好,偏偏放在國慶檔!!”武科波愁緒萬分。

    璀璨時代的《希望》珠玉在前,當年能拿下戛納金獎就證明了它的優秀。

    特效也是璀璨時代的優勢,從這幾年璀璨時代那些有特效的電視劇所呈現出來的質量就可見一斑。

    不說特效技術比豪萊塢強,這是不可能的,但也顯然是被觀眾廣為認可的。

    再加上如今輿論的利導,想來《天幕兵臨城下》必有優異之處。

    要知道,同檔期的電影必定競爭激烈,可如果是同檔期同題材同類型的電影,那就不是競爭激烈不激烈了,那就可以說一個競爭慘烈。

    同樣是科幻,若質量相當還好說,產生的結果就是觀眾分流。

    觀眾一旦分流嚴重,那他的《時空戰警》還能不能達標14億,他對豪萊塢大片再有自信也是在心里打鼓。

    可若是……

    《天幕兵臨城下》對他的《時空戰警》造成碾壓局面的話……

    那被碾壓的票房結果可想而知,大概率會血本無歸!

    而他成天嘉禾血本無歸的代價就是,賠償豪萊塢制片方2000萬美金!

    “槽!不可能的,想什麼呢。”武科波冒出冷汗,旋即笑了笑,把這個可笑的思緒打消。

    《天幕兵臨城下》再優秀,那也是國產科幻,一部國產科幻怎麼可能跟豪萊塢大片拼?

    即便《時空戰警》只是豪萊塢的三流科幻,那也不是國產電影能比肩的。

    在他想來,就算《天幕兵臨城下》再優秀,最多也只會對他的電影造成些分流結果。

    至于碾壓?

    至于國產電影碾壓豪萊塢電影?

    那是做夢!

    “華國電影永遠不可能勝過西方電影!”武科波有很強的媚外觀念,看起來是被西方洗腦的很嚴重,他這個董事長也不知道是“真董事長”,還是島國資本的“代理人”。

    “不行,還是要去看看什麼情況。”武科波神神鬼鬼的,前一刻還很堅定西方必勝,這一刻又自我懷疑了起來。

    “給我弄一張《天幕兵臨城下》的觀影券,再買一張去長沙的機票。”武科波打電話吩咐人辦事,和華藝王忠雷、光線傳媒王常田一樣,決定去長沙的路演對這部電影一探究竟。

    觀影券只在路演途中發放,但對他們這些大佬來說,即便遠在千里但搞到一張觀影券不是難事。

    若是讓路演中的楚軒和劉藝妃知道,自己的電影經過就這麼一場路演,就被電影行業三巨頭的大老板給盯上了,也不知一路開開心心跟路人互動、路演的夫妻倆會有什麼想法。

    還不止如此,香江的吳宇森導演,包括其余國慶檔電影背後的導演、資本,陸陸續續往長沙匯聚。

    其中還有些“公知教授”,亦有偽裝成觀眾的“收了錢”的影評人。

    華國影壇有史以來,從未出現過一部電影還在路演就“群雄匯聚”的局面,這本該是首映禮才會出現的情況,卻是前跨好幾個階段提前發生了。

    從這一點上來看,《天幕兵臨城下》就值得被載入電影史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璀璨時代》,方便以後閱讀華娛璀璨時代第859章 群雄匯聚,暗流涌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璀璨時代第859章 群雄匯聚,暗流涌動並對華娛璀璨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