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

    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媯鄉弒母一桉還未冷卻,剛剛抵達河中府不久的公檢法,再度成為當地人們的關注焦點。

    而這一回的關注度是遠勝于之前,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問題,同樣也是一個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問題,它還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

    尤其是在河中府,只要事關鹽利,那就無小事。

    不過基于弒母一桉,公檢法贏得不少百姓的好感,這輿論還未躁動起來,因為許多百姓相信皇庭會給予一個公平的判決。

    可越是如此,皇庭的壓力就越大。

    因為販賣私鹽,本就是違法,這國家法律,是明文規定的。

    百姓卻抱有這種心理,可以說是在無形中在干預司法。

    皇庭。

    甦轍將一份起訴狀親手交予張斐,但神情卻顯得很是疲憊。

    張斐接過起訴狀,正準備詢問一二,忽听得甦轍又言道︰“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止一個。”

    “嗯?”

    張斐好奇地看向甦轍,“甦小先生此話是何意?”

    甦轍緊鎖眉頭道︰“這公檢法雖好,法制之法也引人向往,但也許出現的並不是時候,反而會使得許多問題更加尖銳。”

    張斐愣了愣,笑道︰“沒有想到這小小一桉,竟然讓甦小先生任地沮喪。”

    甦轍道︰“正是此乃常見的小桉,才令人感到沮喪。不瞞你說,如果我不是檢察長,我是絕不會起訴這鹽戶的,因為罪不在他,可他卻要面臨死刑。可惜我是檢察長,我必須要依法行事,這令我感到非常無奈。”

    說到這里,他稍稍一頓,又繼續言道︰“然而,如這種事卻又是稀松平常,比比皆是,且千奇百怪,那些人可以找各種問題來刁難我們。在我看來,政法清明之前,司法也難以有所作為。”

    他雖然擔任檢察長,但骨子里還是儒家思想,他認為錯是在朝廷的政策,而不是在鹽戶,如果他是知府,他肯定會采取另外的手段去解決這個問題,就如同蔡延慶一樣,根據不同情況,給出不同的應對方式。

    但是身為檢察長,就沒有操作空間。

    明文規定,人贓並獲,這要不起訴,那檢察院還不如關門。

    要知道這種事,對方信手拈來,算不得什麼,但是卻讓整個公檢法如坐針氈,雙方的斗爭成本不成正比,是毫無勝算可言。

    這令甦轍對于整個公檢法都產生質疑,他也跟許止倩一樣,認為政法若不清明,執法就是助紂為虐。

    鹽政剝削百姓,律法對百姓趕盡殺絕。

    在如此苛刻的鹽政下,百信只能販賣私鹽為生,但律法又給予重刑,十斤就是死罪。

    這不合理。

    但要改,得從鹽政改起。

    鹽政不改,這法就成了惡法,執行惡法,是毫無快感可言。

    “原來如此。”

    張斐點點頭,又道︰“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確不止一個,沒有道理一條道走到黑,但是大刀不可能當繡花針用,繡花針雖小,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人人手上都拿著大刀,總要有人去拿繡花針。”

    甦轍想想也是,司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瞧他一眼,道︰“那你打算如何應對?”

    “我還得評估。”

    張斐揚起手中的起訴狀,“這份起訴狀在我手中還沒有超過一炷香工夫。”

    甦轍突然想起什麼似得,“你不是有判例權嗎?你能否改變鹽法,十斤私鹽,就得判以死刑,這實在是太過嚴重,也難以執行。”

    用最嚴厲的法,判最平常的事。

    這顯然是不對的。

    其實宋朝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改進,以前是五斤,如今已經提升至十斤。

    可十斤也就四百五十文錢,扣除成本這些,對于那些鹽戶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張斐問道︰“不知甦小先生認為該給予怎樣的刑罰?”

    甦轍思忖半響,不禁苦笑道︰“就以鹽戶當下的狀況,一點風吹草動就有可能讓他們家破人亡。”

    就說那黃桐,在警署里面,關上個一兩個月,不給予任何處罰,也有可能傾家蕩產。因為他得交十二萬斤鹽給朝廷。

    張斐笑道︰“我先看看再說。”

    甦轍點點頭,又道︰“但是這份起訴狀沒有什麼值得看的。”

    “那就是你們檢察院不夠努力。”張斐半開玩笑道。

    甦轍苦笑地點點頭,“但願如此。”

    送走甦轍後,張斐立刻召集他們的智囊團,也就是蔡京、蔡卞、上官均、葉祖恰這四小金剛,以及許止倩這個狗頭軍師。

    “這顯然是一個陰謀。”

    蔡京道︰“在學生看來,只要開庭,無論如何,都屬吃力不討好,正好朝廷不是派了元大學士來主管鹽政麼,我們何不將此事轉到那邊去。”

    上官均點點頭道︰“這鹽戶著實可憐,判他死刑,著實不妥,而原因是在于鹽政的,以及鹽法苛刻,這解鈴還須系鈴人啊!”

    “如果事事都其它官署推,那還要我們公檢法作甚。”

    葉祖恰哼道︰“這就是違法之事,理應由我們皇庭來判決,鹽政也是違法行為,我們何不順藤摸瓜,將此桉擴大化,趁機整頓鹽政,看他們還敢拿這種事來刁難我們不。”

    蔡卞點頭道︰“我贊成葉兄所言,若是每家鹽戶都能夠拿到四十五貫錢,同時朝廷又以合理的價格收購他們手中剩余的鹽,他們也不會去販賣私鹽。”

    “萬萬不可。”

    蔡京忙道︰“咱們初來乍到,實力孱弱,而那些鹽官、鹽吏權勢滔天,如果順騰摸瓜查下去,可能是沒有盡頭的,甚至可能查到京城去,到時肯定判不下來,朝廷只能判我們有罪。自古以來,這種事是比比皆是。”

    蔡卞哼道︰“如果事事都瞻前顧後,那咱們來這里作甚?”

    蔡京當即反駁道︰“凡事都得徐徐漸漸,急于求成,往往只會潰不成軍。”

    葉祖恰道︰“但委曲求全,換來的只會是得寸進尺。”

    上官均道︰“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總比不自量力要好吧。”

    這四小金剛立刻分成兩派,是爭吵不休。

    許止倩面露掙扎,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痛苦油然而生,不免看向張斐,只見張斐還是上課時那個招牌動作,背靠著桌子,雙手抱胸,沉吟不語。

    過得好一會兒,四小金剛爭得是口干舌燥,不免又同時望向張斐。

    “老師,你打算如何應對?”上官均問道。

    張斐一怔,抬頭看向他們,過得一會兒,他才道︰“你說得都是法外之話,我們是司法人員,手里拿著的是《宋刑統,而不是《孫子兵法,這律法都還未說明白,你們講那些有的沒的,是不是想得過于長遠。”

    說到這里,他側身拿起桌上的起訴狀,揚了揚,“我問你們,這份起訴狀有沒有問題?”

    四人同時搖搖頭。

    “有沒有問題?”張斐再問道。

    四人忐忑地望著張斐。

    張斐長長嘆了口氣,“你們平時在干什麼?”

    四人委屈地癟了癟嘴。

    上官均問道︰“老師認為這起訴狀有問題嗎?”

    張斐道︰“當然有問題,我從未見過如此粗糙的起訴狀。”

    “啊?”

    幾人同時詫異地看向張斐。

    張斐道︰“這份起訴狀上並未有明確說明,黃桐所賣之鹽,乃是私鹽。”

    “???”

    幾人听得是一頭霧水。

    許止倩道︰“黃桐自己都承認了。”

    張斐道︰“黃桐承認有什麼用,這得看證據。”

    “這這就是私鹽。”

    蔡卞道︰“國家法律規定,鹽戶的鹽,只能買給朝廷,不能私下賣給別人。”

    “但如果是朝廷不收呢?”

    “這不大可能吧?”

    “我說得是如果。政令是規定,鹽戶手中的鹽必須出售給朝廷,朝廷必須收購這些鹽,反過來說,如果朝廷不收購這些鹽,這些鹽是不是也將不適用于必須出售給朝廷,不可能一句話,還分兩部分算。那這還算不算私鹽?”

    “?”

    四小金剛听得頭都是大,還能這麼算嗎?

    張斐又問道︰“起訴狀上面有沒有說明這些?”

    “呃沒有。”

    “還有!萬一是官府允許黃桐出售這些鹽,你們要記住一點,這是政令,不是法律,律法是販賣私鹽違法,但是什麼是私鹽,根據目前的條例,官府所允許的就是官鹽,不允許的就是私鹽。”

    “啊?”

    “你啊什麼?這是不是要去查明?”

    “是。”

    “另外,朝廷有沒有規定,以多少價格從鹽戶手中收購這多產的鹽?”

    “好像是沒有具體說明,但這跟此桉有什麼關系?”

    “怎麼沒有關系?朝廷規定鹽戶多產的鹽,是必須要賣給朝廷的,朝廷也必須要收購這些鹽,這不是義務上繳,那麼就要遵循買賣原則,理應是要付錢的,多少都要支付。

    但如果朝廷不願意支付一文錢,這等同于朝廷主動放棄這些鹽,那麼又回到之前那個問題上面,當朝廷主動放棄的鹽,怎麼判定屬于私鹽,還是官鹽。”

    “這麼查的話,豈不是會將此桉擴大化。”

    蔡京疑慮道。

    “不會,我只是要判定這些鹽到底是官鹽,還是私鹽。”

    說著,張斐將那份起訴狀,扔給蔡京,道︰“退回給檢察院,並且告訴他們,這是我們皇庭見過最粗糙的起訴狀。順便再送點筆墨紙硯給他們,這賬就記在我個人名下,告訴他們,別太吝嗇筆墨紙張。”

    “是是。”

    蔡京訕訕點了下頭。

    現在難道不應該一致對外嗎?

    怎麼還窩里斗了。

    他們走後,許止倩便問道︰“你想干什麼?”

    張斐笑道︰“我要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他們也寢食難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法官》,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法官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法官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並對北宋大法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