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

    當然,目前還只有商人在唉聲嘆氣,因為商人對于貨幣的變化,肯定是最為敏感的,這是母庸置疑的。

    連續幾日,客戶逐漸減少,他們就馬上能夠感受到恐慌和危機。

    尋常百姓還得過些時候才能夠感覺得到。

    話又說回來,這也是得益于宗室和恩蔭一事,暫時先告一段落,導致許多人的目光開始投放到坊間。

    一看這形勢,許多人也開始有意識的縮減貨幣消費,而他們這些人本就是京城的貨幣消費主力。

    他們開始收緊,商人立刻就能夠得到回饋。

    除商人外,王安石、韓絳也都離開感受到,因為其它州縣,剛剛開始征收這免役稅,已經有人在抱怨,這手中沒有多少銅錢,能否讓其它貨物替代。

    所以王安石今兒倒是沒空上張斐這來道賀,其實若無要事跟張斐商量,他也沒有打算來,搬家可不是什麼人生大事,他和司馬光都非常不喜歡這種場合。

    此時王安石正在宮中與皇帝趙頊單獨議事。

    王安石首先將這個情況告知趙頊。

    趙頊已經知曉,也正準備找王安石商議,如今王安石主動提及,他也就裝作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王安石立刻道︰“臣以為這十有八九是朝中那些權貴心有不服,故而又出此招,妄圖激起民怨,以此來反對免役稅。

    可想而知,一旦在征繳秋稅時,百姓必須要用糧食兌換錢幣,而如果那時錢幣價格相對較高,這必然會使得百姓心生怨氣。”

    趙頊當即怒道︰“真是豈有此理,官司打輸了,他們又出此下策,還有完沒完。”

    王安石卻是以一種非常輕松的語氣笑道︰“區區一場官司,又豈能讓他們心甘情願交這麼多稅,而且,他們肯定還會擔心,到時秋稅會怎麼算,故此他們才會趁著秋稅之前,開始反擊,讓官家和臣有所忌憚。”

    這種麻煩,都在他的預期之中,他非常不希望趙頊為此感到心煩意亂,使得趙頊的決心受到動搖。

    沒事的!

    這都是預計之中。

    趙頊就問道︰“先生可有解決之策?”

    王安石道︰“在臣看來,以他們的財力,還不至于說在短短數日之內,就能夠掀起這股風浪,這主要還是因為市場上錢幣本就不足,以至于他們稍有動作,便出現錢荒的現象。

    臣也一直在關注我朝的錢幣,而錢幣的缺乏,也使得我朝財富難以得到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朝廷增鑄一百萬錢幣,所獲得的收益,是能夠達到數百萬之多。”

    趙頊問道︰“數百萬?”

    王安石解釋道︰“好比說,一些客戶想要購買田地自己當主戶,但是由于他手中缺乏錢幣,只有糧食,得先將糧食買了,換得錢幣,才能夠去購買土地,可結果好不容易將糧食賣了,所看中的田地也讓人買走了。

    再者說,商人之間做買賣,由于缺乏錢幣,使得他們只能以貨易貨,這難度可想而知,在江南地區,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但如果有足夠錢幣,不管是朝廷,還是百姓,財富都將會得到增長,這就是臣所言的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趙頊點點頭,“故此先生的意思是,增鑄錢幣,來緩解這番危機。”

    “即便不出這事,朝廷應該增加鑄幣,以此來改善財政。”王安石又道︰“但是增鑄貨幣需要時日,不能解燃眉之急,臣建議由朝廷先下令,撥銅鑄幣,然後以交子的形式先投放到坊間,到時錢幣鑄完後,可以交子兌幣。

    其實以交子購買貨物,要比錢幣更為方便,更能夠促使民間交易,同時中間還可多增發一成。另外,司農寺收上來的錢幣,也得及時放出去,不能囤積在倉庫里面。”

    趙頊稍加考量後,便點頭道︰“好吧,就依先生所言。”

    正如王安石自己所言,這並非他的應對之策,而是他早就打算好的,他要玩理財,首先一點,就是百姓手中錢幣,這樣才能去理財。

    都是貨物的話,這就沒法理。

    另外,王安石是來自江南地區,不是北方人,江南是普遍缺乏錢幣,這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且他也看到其中原因,如果用充足的貨幣,將會有益于江南財政,而江南財政乃是朝廷財政的重中之重。

    司馬光懟他那什麼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他都沒有想過用這一點去反駁,其實這個才是最有力反駁。

    其實只要玩好貨幣,以北宋制度的基礎,商業必然會變得繁榮。

    既然允許土地交易,就必須要用足夠的貨幣,去支撐這個交易。

    王安石早就打算好增發貨幣,而且也早就想到用紙幣,因為他認為,北宋的銅也比較貴乏,難以支撐他整個改革體系。

    故此這事發生之後,王安石是一點也不慌,他早就看到錢幣缺乏的事實,只不過你們將這現象給加劇了,這反而給他提供增發貨幣的理由。

    .......

    然而,這經濟的不景氣,也沖澹不少張斐搬家的喜悅氛圍。

    來的人是不少,但人人都聚在一起,談論這錢幣緊缺的事,這錢幣缺乏,商人是最苦的。

    整個新宅子里面是一片愁雲慘澹。

    好在張斐都已經習慣了,他每回搬家,總會遇到一點事,只要不受到皮肉之苦,他就非常滿意了。

    律師不怕被逼逼,就怕直接上手。

    當對方不講法律時,律師就是一個廢材。

    此時張斐正與前來道賀的李豹在後院的沙發上交談。

    李豹當然也沒有帶來什麼好消息,反而是告訴他,對方現在更加瘋狂的用糧食吸走百姓手中的錢幣。

    “更嚴重的是,這坊間的銅器也在急劇變少,如無意外,他們應該想化銅鑄幣,等到秋收時,百姓手中錢幣嚴重貴乏,他們可能會用劣幣再將百姓手中的糧食收走,到時征繳免役稅時,可能會收到很多劣幣。”

    “他們有鑄幣的權力嗎?”張斐問道。

    “當然沒有權力,京城也很少發生這種事,但是在地方上,許多大戶人家都常有鑄幣,如果百姓都非常缺乏錢幣,這時候鑄幣可以發大財。”

    “嗯。”

    張斐雙手枕頭,背靠在沙發,翹著二郎腿,在這里,他終于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姿勢,思索半響,他突然問道︰“听說鹽價也在上漲?”

    李豹稍稍一愣,旋即回答道︰“雖然目前來說,鹽價上漲的比較厲害,但估計也就是一陣子的事,畢竟朝廷其實並不缺鹽,只是由于私鹽突然停滯,使得開封府暫時缺鹽,而那些合法鹽商看準時機,抬高鹽價。”

    說到這里,他又補充道︰“但也有可能,有人會借機生事,故意哄抬鹽價,給予朝廷壓力,畢竟這事起因,就是因為上回那場官司。”

    張斐問道︰“稅務司手中目前有多少私鹽販的消息?”

    李豹想了下,道︰“好像是兩個。”

    “才兩個?”

    張斐微微皺眉。

    李豹低聲道︰“咱們當時也只是要嚇唬人,故此我們也只是各方面都調查一兩個,以備不時之需。”

    張斐點點頭,“那你能不能在短時日內,給我拿到所有私鹽販的消息。”

    李豹道︰“其實這些私鹽販大抵都相互認識,我們可以借那兩個,查到其他的私鹽販,但是要查到他們的罪證,可就非常不容易辦到。”

    張斐道︰“不要罪證,我只要找到他們的人,最好是能夠查到他們手中有多少鹽。”

    李豹點頭道︰“這應該沒有問題。”

    對于稅務司而言,這人倒是好找,難度在于證據,畢竟公檢法下,證據才是關鍵。

    這也是人家懼怕稅務司的原因。

    就不知道稅務司的證據都是上哪查到的。

    ......

    與李豹交談過後,張斐又來到前院,此時賓客早已經散去,畢竟如今是多事之秋,他們店里也都很忙,不可能在這里待上一整日,相互倒到苦水,比比誰更慘,然後就回家去了。

    偌大的庭院里面,就只見一人坐在桌旁,吃著張家秘制的火鍋,身後站著三五閑漢,流著口水,看著他吃。

    能有如此氣勢的,唯有曹棟棟。

    張斐走上前去,坐了一旁,瞅著曹棟棟面無表情,專注吃肉,似也不太開心的樣子,不禁問道︰“衙內,你怎麼也悶悶不樂,是被那些商人傳染了?還是說,小馬不在這里?”

    曹棟棟瞥他一眼,將杯中酒飲盡,嘆道︰“有啥開心的,如今人人都畏懼稅務司,可沒有人再將我們皇家警察放在眼里。”

    原來這小子是在怪事務所搶走了他的風頭。張斐這才反應過來,笑道︰“這稅務司就是收稅的,在收稅時期,要不談論稅務司,那談論什麼。”

    曹棟棟哼道︰“難道抓陳小二,也是稅務司的責任?”

    張斐笑道︰“那怎麼辦?你也去抓一個通緝犯回來。”

    曹棟棟又喝的一杯,委屈道︰“咱可不是抓不到,咱也有手段,可是...可是咱偏偏有個爹,這做啥都得瞻前顧後,可真是太沒勁了。”

    說著,他又向瞟向張斐,“听聞最近有人舉薦你去西北建設公檢法?”

    張斐錯愕道︰“你都知道了。”

    曹棟棟道︰“你能否帶著咱一塊去?”

    張斐一臉問號道︰“你想去西北。”

    “想啊!”

    曹棟棟道︰“在這里老是被我爹看著,出個什麼事,一幫叔叔伯伯就上我家來了,好幾回都是讓我跪著說話,我這一身手段都沒出使,這要是去了西北,那可就咱說了算,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是爹命,咱到時也將稅務司的活給干了。”

    你這家伙真是閑得蛋疼。張斐突然靈機一動,道︰“目前也只是說說,你還當真了。再者說,警署給稅務司的職責並不重合,警署其實有很多事可以忙的,只是你不去干而已。”

    “啥事?”

    曹棟棟急急問道。

    張斐道︰“就比說這私鹽,又比如說侵佔官田、民田,這可都是警署的職責,這屬于侵佔他人利益,屬于違法行為,而不是稅務司的職責,你應該知道,這些罪名都還是檢察院主動去調查的,而不是稅務司提供的。

    如今這事鬧得這麼大,你們警署可以給點部署,去查查這些鹽店,查查鹽販,稅務司到底也只是要錢,而你們是可以直接要命,人家也會怕你。”

    “對啊!這我怎麼沒有想到,我就光顧著想著去捉拿通緝犯。”曹棟棟听得眼中一亮,立刻站起身來,“不與你說了,我現在就回去部署。”

    “喂,現在都快放衙了,陪我喝幾杯再走啊!”

    “改日再喝。”

    曹棟棟的聲音,已經是從門外傳來。

    “這臭小子!”

    張斐笑罵一句,旋即又給自己倒上一杯酒,端著酒杯,暗自思忖著。

    “張三。張三。”

    “啊?”

    張斐回頭看去,只見許止倩走了過來。

    “怎麼就你一個人,衙內呢?他方才還在這里。”

    “剛剛回去。”

    張斐道︰“你來的正好,陪我喝上幾杯。”

    “好啊!”許止倩坐了下來,又問道︰“對了,你在想什麼,想得這般入神。”

    “沒...!”

    剛說一個字,張斐突然轉口道︰“止倩,如果官家真的派我去西北,你贊不贊成?”

    許止倩一愣,道︰“那得看你,若是你有把握的話,那我當然是贊成的,但你若是沒有把握,那你就還是別去,西北要是出亂子,那可不是小事。”

    張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許止倩又問道︰“你之前不是說肯定不會去的嗎?怎麼?官家還是希望你去?”

    “不是!”

    張斐搖搖頭,道︰“只是如今這情況出現一點變化。”

    許止倩道︰“是關于錢幣的事嗎?”

    張斐點點頭。

    許止倩好奇道︰“可這錢幣與西北有何關系?”

    張斐想了想,道︰“暫時我也說不定,看看再說吧。可萬一我真的要去,你們可能就會跟著我吃苦了。”

    許止倩立刻道︰“這苦我到時不怕,我可還想著去外地。”

    “真的假的?”

    “真的。”

    許止倩道︰“我之前就一直跟著我爹爹到處走,原本當初我也要跟我爹爹去登州的,是爹爹見我年紀大了,要嫁人了,就不讓我去了,待著京城有時候真的很無聊。”

    張斐笑著搖搖頭︰“你們這些官宦子女,可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法官》,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法官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法官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並對北宋大法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