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

    如今趙頊要接見張斐,也不需要那般遮遮掩掩,畢竟趙頊在課堂不止一次夸過張斐,要嚴格來說,趙頊就是張斐的學生。

    召張斐入宮,問問這學問方面的事,有何不可。

    “真是沒有想到,一個小小自主申報,就令朕的大臣們,惶恐不安,皇城內也是怨聲載道啊。”

    見到張斐,趙頊是連連夸贊。

    雖然張斐事先跟趙頊就解釋過,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想到,這個自主申報,威力會這麼大,弄得很多人都不知所措。

    至今只聞抱怨聲,而不見彈劾的奏折。

    這是非常稀奇的。

    趙頊都情不自禁的為此點贊。

    張斐極為謙虛地說道︰“官家過譽了,這凡事開頭難,對于我們而言是如此,對于他們就更是如此,但唯一不變還就是這人情世故。所以用不多少年,他們就又能在這自主申報中,混得如魚得水,跟現在沒有多大的差別。歷史上這種事也發生過很多回。”

    趙頊思索一會兒,點點頭道︰“言之有理啊,這古往今來,未有一法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如此說來,看來這世上是沒有長久之法?”

    張斐沉吟少許,道︰“那得看官家如何定義這長久之法?”

    趙頊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如果官家的長久之法,是指一成不變的律例,那是沒有的。因為法到底是防守的一方,是先有矛,才有盾的,若沒有人偷盜,自然也不會偷盜法。

    法不怕被人攻擊的,因為肯定會被人攻擊的,就怕被攻擊之後,沒能及時修補,如唐朝均田制的崩潰,就是因為國家沒有及時制定補救措施,以至于最終覆水難收。

    而官家規定三年修法一次,其實防得就是這一點。正是因為沒有盡善盡美的法,故此法的關鍵就是在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恆的去修修補補。如果將長久之法視為對法的堅持,那我認為這是對的。不是因為法有多好,而是沒有法,國家肯定也沒了。”

    “貴在堅持。”

    趙頊稍稍點頭,又是感慨道︰“這恰恰又是最難的。”

    張斐笑道︰“故此至今也沒有人做到。”

    “這都是因為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啊!”

    趙頊若有所指道。

    張斐不禁神色一變,心想,要玩這麼大嗎?

    趙頊稍稍瞄了眼張斐,又道︰“張三,你可知朕今日為何突然召見你?”

    張斐沉吟少許,“可是因為那宗正寺趙知事?”

    趙頊稍稍一愣,道︰“你已經猜到了?”

    張斐如實道︰“當時並沒有,可是在李豹走後,我確實有想到可能是官家吩咐的,因為如這種事,李豹不可能不先跟官家匯報。”

    趙頊笑著點點頭,“不錯!正是朕讓他去問�智牷@還愕幕卮穡 故橇鈹抻行┬饌獍 !br />
    張斐嘿嘿笑道︰“不瞞官家,其實一直以來,我也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也可以說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趙頊呵呵兩聲︰“這你就謙虛了,王文善、王鴻、谷濟的下場,至今可都還歷歷在目。”

    張斐遲疑片刻,道︰“其中除王鴻外,那不管是王文善,還是谷濟,我也都未將他們往死路上逼,我也從未主動去招惹他們,反倒是他們處處想置我于死地。”

    “這倒也是。”

    趙頊稍稍點頭,又問道︰“那你可知朕為何要這麼做嗎?”

    張斐搖搖頭道︰“這我真不大清楚。”

    趙頊又問道︰“你沒有問你岳父?”

    張斐道︰“還沒來得及。”

    其實他回去之後就問了,但是議論宗室,這種事還是比較敏感的,張斐也摸不清趙頊到底在想什麼,他自不會將許遵給供出來。

    趙頊點點頭,神色一變,頗為嚴肅道︰“我朝承唐制,規定五服之外的宗室子弟,停發祿賜,改分田畝,令其自立根生,從此也不再出現在皇室族譜中。此符合禮制,且太祖也曾對此有過警告。

    但時至今日,許多五服之外的宗親子弟,兀自留在京城,享受著厚祿,也令他們不求上進,貪圖享樂,同時也給予國家財政造成沉重的負擔。”

    張斐小心翼翼地問道︰“官家希望改革宗室?”

    趙頊目光堅定地點點頭,“朕派人計算過,如果不進行改革,再過些年,這宗室所造成的負擔,將會成倍的增加。”

    張斐表示理解地點點頭。

    其實宋朝目前還不算負擔太重,要跟明朝比的話,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只是說明朝王爺都在地方上,皇帝是眼不見,心不煩,但宋朝的宗室基本上都養著京城,皇帝是能夠直接感覺到財政帶來的壓力。

    而且不同于明朝的是,那趙匡胤早就想到這一點,在最初立法的時候是有這方面的防備,就國家制度而言,養太多宗室,還就是不合法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趙頊是沒有說。

    他爹宋英宗其實就是宗室即位,因為仁宗無子,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其他宗室就感到非常不爽,認為不應該輪到他爹,他爹得位不正,再加上他爹身體不好,性格又比較懦弱,常常受到宗室刁難,盡管他爹是再三安撫宗室,但換來卻是更多的不滿。

    趙頊自小目睹這些宗室如何欺壓他爹的,而這也必然會影響到他的權威,再加上宗室給財政帶來極大的負擔,而他是要錢打仗的,這種種原因聚集在一起,使得他非常渴望進行宗室改革。

    “可此乃官家家事。”張斐略顯猶豫道。

    “這帝王哪有家事。”

    趙頊苦澀一笑,又道︰“朕在剛剛即位之時,就曾試探過,但是朝中許多大臣都是反對宗室改革。”

    張斐不禁好奇道︰“他們為何反對?”

    “禮制!”

    趙頊嘆道︰“他們認為這麼做,將會破壞儒家的親親之道,他們甚至還主張恢復西周宗親制度,如果要恢復西周禮制得話,如今五服之外的宗室子弟都將會被算在里面的。”

    “啊?”

    張斐對此很是無語,要說皇帝維護宗室,那是理所當然的,但要說大臣去維護宗室,他就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趙頊笑道︰“看來你是對此是真不了解。”

    張斐搖搖頭道︰“我是真不懂。”

    趙頊道︰“你不是常常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張斐突然雙目一睜,“他們是怕與他們息息相關恩蔭制度也受到影響。”

    趙頊點點頭︰“正是如此,如果朕要對宗室制度進行改革,削弱宗室的待遇,他們能不擔心嗎?”

    這宗室制度跟恩蔭制度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大家同屬統治階級,只能你多一點,我少一點,但不能你有,我沒有。

    你家親戚都能享受福利,那我們兒子享受一點福利,這不過分吧。

    反之,如果宗室福利減少,皇帝肯定也會削弱恩蔭制度。

    這是必然得。

    “確實!”

    張斐點點頭,又道︰“其實這錢還是小事,關鍵這會令人喪失進取之心,使得國家官員雖多,卻無可用之才,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又得不到應有的機會。”

    “說得好!”趙頊點點頭,又道︰“不過你法制之法,又讓朕看到希望。你應該知曉那五服制罪?”

    張斐搖搖頭道︰“不知道。”

    趙頊驚訝道︰“你身為珥筆,你不知道此罪名?”

    張斐很是尷尬道︰“我一般都是需要的時候,再去看看宋刑統。”

    “你連背書都不會嗎?”趙頊也覺得太離譜了。

    你一代宗師,連這麼有名的罪名都不知道。

    張斐小聲道︰“可以查閱,我為什麼要背。”

    “?”

    趙頊無語地搖搖頭,又解釋道︰“親屬相犯,以卑犯尊者,處罰重于常人,這關系越親,處罰就越重;若以尊犯卑,則處罰輕于常人,關系越親,處罰越輕。之所以這麼規定,就是你所言的禮法合一。

    但是你的法制之法,是要將禮法分離,禮只是作為參考,如此一來,將會削弱禮制,朕就有機會對宗室進行改革。”

    這禮法合一,就是宗室改革最大的攔路石,他們反對的時候,肯定不能將恩蔭制度,講得還是道理。

    這禮法禮法,其實就是禮教治國,那十惡之罪,全部是脫胎于禮教。

    雖然有出五服的規定,但是在司馬光、歐陽修這些禮教派看來,皇室應該做出表率,是要超額去遵守禮制,下面的人,才會去遵守禮制。

    皇室就應該做得更好。

    但是法制之法的出現,讓趙頊看到希望的曙光,根據法制之法,法是必須要遵守的,而禮只是作為參考。

    這就給他提供宗室改革的理由。

    張斐思索片刻,道︰“我絕對支持官家這麼做,這種厚祿制度,不但會增添國家負擔,同時還會令宗室喪失進取之心,那些家道中落的大家族,不都是因為子孫後代貪圖享樂嗎。”

    趙頊點點頭︰“朕正是這般想的,朕也經常鼓勵他們去參加科考,甚至于去經商也好,但是收效甚微啊!”

    能躺著吃飯,誰特麼願意努力啊!

    趙頊又道︰“而此次募役法已經觸犯到宗室的利益,雖然宗室不在其內,但是他們的許多親戚多半都被算在里面。而據朕所知,他們將許多田地就寄放在親戚家或者自己僕人家里。故此朕希望借此事,敲開宗室改革的大門,同時也能夠彰顯朕變法的決心。”

    老子直接拿自家人開刀,就問你們怕不怕。

    在趙頊看來,這一石二鳥之計。

    張斐略顯猶豫道︰“但不管是王學士,還是司馬學士,都曾叮囑過我,讓我別做過頭去了,以免樹敵太多,得不償失。”

    “這就是朕找你來的原因。”

    趙頊說著,又道︰“而且,你不用擔心王學士,朕早就與他已經談過這個問題,他也是支持朕進行宗室改革的。”

    張斐思索好一會兒,道︰“我認為官家暫時還是得隱藏這方面的想法,畢竟募役法已經引起很大的怨言,如果將兩件事放在一塊的話,必然會被人利用,分化宗室,使得官家腹背受敵,可能真的會得不償失。”

    趙頊微微皺眉,稍稍點了下頭,以為張斐讓他先緩一緩。

    哪知張斐話鋒一轉︰“但如果官家答應的話,可將那趙知事算入募役法中,用來殺雞儆猴,順便通過打官司凸顯出宗室制度對財政造成的負擔,那倒是可行的,如此也能為司法立威。”

    趙頊精神一振,“你打算怎麼做?”

    張斐一本正經道︰“給他們上一課,讓他們深刻了解什麼才是法制之法。”

    在張斐的計劃中,這個自主申報,其實就是稅務司成名之戰,故此肯定是要殺雞儆猴的,但他也真沒有想過拿宗室來開刀。

    他對于宋朝宗室的情況,並不是非常了解。

    因為宋朝的問題主要是三冗,宗室只是一個比較次要的問題。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趙頊要將宗室也拉進來一塊整。

    這。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個有點遠,但如果能夠做到宗室犯法與庶民同罪,那立威的效果也比他計劃中要好得多啊!

    但是這得重新部署,拿宗室開刀,就不能那麼隨意。

    好在目前時間還夠,雖然李豹他們已經查到,有些人會謊報財務,但若只是謊報的話,這個罪名不是很大,檢察院可能都不會搭理的,更別說去罰款。

    一定是偷稅漏稅成為既定事實,才能夠去控告他們。

    目前這稅都沒有定,一切都還為時尚早。

    就連那些大臣們也都只是嘴上抱怨,畢竟什麼都沒有定下來,上奏彈劾都嫌早啊!

    所以,這統計工作是進行的相當順利,百姓也是非常配合,從未見過這麼溫柔的計算戶等,雖然中間有一點小磕小踫,但那都無傷大雅。

    而在開封縣、祥符縣展開統計工作後的第七日,新上任那批輔警得到一些經驗之後,張斐就開始針對整個開封府進行布局。

    畢竟他是要趕在夏稅之前,完成全部的統計工作,以便于在征收夏稅之際,將第一筆免役稅給收上來。

    于是他從警署中抽調出三百名骨干成員,也就是最早一批警察,又帶著三千輔警,其中包括八百文職人員,前往其余十四縣進行財物統計。

    而剩余的兩百名骨干則是帶領新招上來的兩千輔警,以及汴京律師事務所珥筆,繼續對在開封、祥符兩縣進行統計。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法官》,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法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法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並對北宋大法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