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三百一十二章 冰與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冰與火

    其實在最初決定設立慈善機構的時候,張斐就已經在觀察整個東京汴梁的經濟結構。

    他主要是要找個能夠投入大量資金的買賣。

    如糧食、鹽、酒、糖這些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受到朝廷的管制,而且各地豪強林立,這些買賣是沒譜的。

    算來算去,就只有娛樂行業能夠吞下這一筆巨額投資。

    當時他是有兩個選擇的,其一,投資勾欄瓦舍;其二,投資蹴鞠,組建新得聯盟。

    但是基于如今沒有麥克風,勾欄瓦舍能夠創造影響力里是很有限的,而體育運動就無所謂這些限制,而且還有周邊產品。

    最終他還是選擇蹴鞠。

    他也是故意將王安石的那篇文章與蹴鞠決賽放在一日,就是想看看蹴鞠的這影響力。

    結果很明顯,新政的第一槍,並沒有影響到大家對于蹴鞠的關注度。

    但這並不是說新政影響不夠。

    這一期名士報,在朝中引發足夠大的震動。

    保守派都快將屋頂給罵翻了,認為王安石就是桑弘羊死灰復燃啊!

    而桑弘羊的經濟政策,在宋朝是完全沒有立場的。當初桑弘羊是為武帝提供了財政去打仗,但差點也將自己的國家打崩潰了。

    事實已經證明,這是不可取的。

    但這還真是他們不懂經濟。

    桑弘羊的均輸法和王安石的均輸法,看似相同,但本質其實是不一樣的。

    桑弘羊的經濟政策,就是要啟動國家機器,收刮天下財富,以供國家打仗,這個政策的致命之處,就在于漫長戰爭並沒有為大漢帝國獲取到財富。

    尤其是在消滅威脅之後,仍然在繼續。

    王安石均輸法就只是為了解決東京供需問題,減少其中的耗費,順手賺點點錢貼補一下財政。

    但要說二者不是一回事,那也不對,畢竟王安石的均輸法就是脫胎于桑弘羊的均輸法。

    審刑院。

    “司馬學士,我想回檢察院。”

    範純仁面色嚴肅,向司馬光拱手道。

    司馬光瞅著範純仁一臉肅殺,這心里都有些發毛,“你為何突然急著回檢察院?”

    範純仁道︰“我要起訴制置二府條例司違反祖宗之法。”

    司馬光皺了皺眉頭,“違反祖宗之法?”

    範純仁點了下頭︰“不錯,根據此篇名士報來看,若想貫徹均輸法,發運使將控制整個貢奉制度,不受中央管制,亦不受地方監督,到時他們可以肆意妄為,其中一定會產生貪污。

    然而,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更為致命的是,此將我們大宋祖宗之法,毀于一旦,大權將會集于一衙,其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事先司馬光就已經知曉均輸法的條例,他對于其中部分條例,也感到一些不滿。

    不過,他也認為固定不變的貢奉是不對的,這確實需要改變。

    他對于此法的態度,是有利有弊。

    但目前還未執行,他就覺得還是看看再說。

    但是範純仁是堅決反對這麼干,他一看這文章,差點都沒把王安石罵成竊國賊子。

    因為這麼一來的話,發運使將控制整個國家采購大權,而這又是一個遍布全國的任務,很難去監督這個部門,全都他們說了算。

    而之前宋朝的體系,都是說,你要建立一個部門,必須要先想好如何去監督這個部門。

    比如說總警署的成立。

    這總警署前身是巡檢司,是由步、馬分管,相互制衡,合並為總警署,隸屬政事堂,必須要成立新得機構去監督總警署。

    只不過司法改革,本來就要相互監督的體系在,檢察院、法院、法援署,這兩個官衙和一個民間機構的監督,都可以監督總警署。

    權力還是相互制衡的。

    範純仁對集權是非常敏感的,當時他就欣然接受法援署,目的也是要確保能夠監督總警署。

    但是王安石並未給出一套監督機構,因為王安石要提升效率,他恨透了這臃腫的機構,不得不說,這集權是最為效率的方法,一個人說了算。

    司馬光想了想,道︰“誰說沒有監督,不還有你們檢察院在旁監督嗎?若真有貪污,你檢察院再起訴也不遲啊!”

    範純仁道︰“我不是沒有想過這一點,但是目前全國就只有汴梁有檢察院,然而,這均輸法的貪污,不可能是發生在京城,多半是發生在地方上,而目前這情況,若想在各地建立檢察院,還需要很長一段時日,這根本無法監督。”

    正當這時,又有官吏在外稟報,副檢控甦軾來了。

    這甦子瞻真是會湊熱鬧。司馬光感覺頭疼的厲害。

    甦軾一進門,見範純仁在,不禁面露防備之色。

    司馬光沒給甦軾好臉色看,問道︰“你又有什麼事?”

    甦軾拱手一禮,道︰“下官打算起訴均輸法違反祖宗法度。”

    司馬光瞧他們兩個一眼,都笑了,“你們兩個呀,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甦軾趕忙道︰“司馬學士此言差矣,他是法援署,我是檢察院,一民一官,不能混為一談。”

    範純仁這回真沒有心情跟甦軾爭奪這控訴資格。

    司馬光懶得與他抬杠,問道︰“你憑什麼起訴均輸法?”

    甦軾道︰“首先,這均輸法乃是本末倒置,財政問題在于三冗,而王學士卻在尚未解決的冗官的情況下,又成立一個遍布全國新衙門,這必然又要設立一批新官職,舊官未走,又有新官上任,這反而會增添財政負擔。”

    司馬光、範純仁皆是稍稍點頭。

    說得挺有道理。

    甦軾又道︰“其次,誰來監督這個新衙門?王學士雖然清廉,但他也難以事事兼顧,到時其內部必然會滋生,誤國誤民。

    而當初可是說了好的,他們制置二府條例司,將受到司法監督,我以為檢察院必須要履行職責,除非他們修改條例,解決這些隱患,否則的話,決不能讓新法得以執行。”

    司馬光咳得一聲︰“你們所憂,我已知曉,但目前來說,王介甫就是在名士報上發了文章,還未正式頒布新得政令,到時我會與之交談的。

    此外,你們要記住一點,檢察院可不是御史台、諫院,可聞風上奏,是講究真憑實據,你們所言的貪污,還未發生,這不再檢察院的職權之內。”

    範純仁立刻道︰“這與我回檢察院並無關系。”

    你要回去,那還得了。司馬光嘴上卻道︰“這我到時會奏請官家的。”

    “多謝司馬大學士。”

    “你們先回去吧。”

    “下官告退。”

    司馬光瞅著二人不甘心的樣子,不禁暗自滴咕,恐怕是阻止不了他們。

    如他所料,範純仁和甦軾出得皇城,便就近找得一間茶肆密謀起來。

    “司馬學士顯然不願我們起訴制置二府條例司。”範純仁道︰“我估計他不會讓我回檢察院。”

    甦軾眼中閃過一抹喜色,“真的嗎?”

    範純仁郁悶道︰“甦子瞻,事到如今,我們當以國事為重,你怎還惦記著爭強好勝。你且放心,這官司我不會與你爭得。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到底有沒有權力起訴制置二府條例司。”

    甦軾自信地笑道︰“若以祖宗之法來起訴的話,我們就能拿出足夠的證據,同時我們在朝中也能爭取到許多人的支持。”

    說到這里,他稍稍一頓,“只不過王介甫若是請張三,我們恐難取勝。”

    範純仁點點頭道︰“如今的祖宗之法其實就是張三給定下來的,而他當時之所以能贏那場官司,其中就有一條關鍵依據,就是祖宗之法意在清除弊政,而這就需要變法。目前在貢奉制度中,確實是存有弊政,王介甫的條例,表面上看確有對癥下藥之意,而我們所憂到底是還未發生的,張三一定會在這方面大做文章的。”

    甦軾道︰“你可還記得你當初戰勝張三的那場官司嗎?”

    範純仁點點頭道︰“如何不記得,其實那場官司,張三只是輸在表面。”

    甦軾道︰“我們也可以效彷,我們不求勝利,只求問出,朝廷該怎麼去監督其中可能發生的貪污。”

    範純仁瞧了眼甦軾,笑道︰“今兒名士報才發布的,想不到你已經考慮的如此細致。”

    甦軾只是笑了笑。

    上回輸給李磊,令甦軾燃起斗志。

    在這期間,他一直都在研究爭訟,將張斐的官司翻來覆去的研究,這天才加上努力,就是最完美的答桉。

    而那邊司馬光並沒有去找王安石商量,事已至此,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勸得了王安石,他跑去找張斐了。

    因為範純仁、甦軾他們是要起訴,必須是要找專業人士。

    此時,張斐剛剛回到事務所,還正在考慮如何組建蹴鞠聯盟。

    “違反祖宗之法?”

    張斐驚得站起身來。

    司馬光瞧他一眼,“你這麼驚訝作甚,這不就是學你的嗎?”

    “那那不一樣!”

    張斐趕緊解釋道︰“我當時以祖宗之法相告,那是因為有真憑實據,史家的桉子,確確實實存是有和謀財害命的情況。而如今王學士不過是發篇文章,他們就要用祖宗之法起訴,這不是在扯澹嗎?”

    司馬光立刻問道︰“如何證明他們是在扯澹?”

    “啊?”

    張斐神情一滯,忙道︰“我這只是隨口一說。不過,司馬學士為何這麼問?”

    司馬光嘆道︰“我雖有權成立檢察院,但我卻無權干預檢察院的事務,他們要起訴,我是攔不住的,故此我就想問你,從律法來說,可以用什麼理由來駁回他們的起訴。”

    張斐認真想了想,“他們若以祖宗之法來起訴的話,肯定是能找出一些依據的,故此最好的理由,就是證據不足。”

    祖宗之法,是很籠統的,想要找依據,真是不要太簡單,只能用籠統的辦法去駁回。

    司馬光道︰“證據不足,這個說法難以令人信服,主審官也可以說有足夠證據。”

    張斐點點頭道︰“如果主審官想要受理這場官司,那那說這些就沒有意義。”

    司馬光不禁嘆了口氣。

    肯定是有主審官是支持他們的。

    張斐又道︰“司馬學士可以告訴他們,這官司他們一定輸的,不可能會贏。”

    司馬光呵呵一笑,“怎麼?你以為王介甫會跟他們打這場官司嗎?他們擺明是要給王介甫一個下馬威,王介甫能有好果子給他們吃嗎?而這是我最擔心的事。”

    張斐眼中眸光一閃,緩緩坐了下來。

    司馬光瞧他一眼,“你在想什麼?”

    張斐一怔,“司馬學士,我以為王大學士的新法,其實說得都很有道理,關鍵就在于監督,而這就是司馬學士司法改革目的。”

    司馬光點點頭。

    張斐又繼續說道︰“目前官家是堅定支持王大學士變法,再繼續爭下去,毫無意義,只能等到新法頒布後,拿事實證據說話。故此爭奪的關鍵不在東京,還是在地方上。”

    司馬光道︰“這道理我也明白,故此我才讓他們別這麼激動,但他們只怕不會听我的。”

    張斐道︰“我的意思是,既然如此,留甦副撿在東京干嘛?”

    司馬光雙目一睜,“你是說,借機將子瞻和堯夫貶出東京?”

    張斐點點頭道︰“有王大學士在,這東京是不可能出問題的,如果要監督新法,就必須進行全國布局,如今將人才留在東京,是毫無意義可言。”

    司馬光尋思著,要是將人才都給弄走了,那我怎麼辦?

    張斐看出他心中所憂,又道︰“司馬學士可將那些剛正不阿的官員或者青年才俊給弄出去。但是司馬學士就一定要沉得住氣,確保自己能夠留在朝中,以便給予他們支持。”

    司馬光糾結道︰“但是公檢法這套制度,不是那麼簡單,里面有很多講究的,我至今都未領悟透,必須步步為營,甦子瞻雖有才華,但他性格不拘小節,我盯著他就還行,讓他一個人去,肯定會誤事的。”

    你怕什麼,到時我自會去主持大局的,你以為你是主角。張斐道︰“可是留在他們京城,也沒什麼意義?”

    司馬光道︰“那我寧可無意義地留他們在京城,也不願意讓他們破壞這司法改革,司法若都沒了,那可什麼都完了呀。”

    我也真是醉了,你這性格,要能成大事,就真有鬼了,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紀了,還一步步來。張斐訕訕道︰“我就是提個建議。”

    司馬光內心無比糾結,之前範純仁就提到過這個問題,王安石那邊直接是全國政令,你這邊慢騰騰的,你怎麼去監督他啊!

    但問題是,他常常勸阻王安石,就是認為王安石貪功冒進,未有考慮周詳,結果自己也圖快,那跟他有什麼區別?

    換源app,&nb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思來想去,司馬光突然看向張斐,“要說這公檢法,可沒有人比你更加熟悉。”

    其實京城公檢法的建立,張斐是功不可沒,他只是順水推舟。

    你急什麼,我會去的,只是這時機還不夠成熟。張斐訕訕笑道︰“小店還有一堆事要處理。”

    司馬光道︰“二者孰輕孰重,你是分不清嗎?”

    張斐故作一番掙扎,然後道︰“司馬學士先安排他們去,要是不成的話,我再去。”

    司馬光道︰“如果他們弄得法不成法,你有辦法力挽狂瀾嗎?”

    張斐道︰“我有。”

    司馬光皺了下眉頭,顯得有些猶豫。

    張斐又道︰“如果司馬學士舉薦我去,再加上甦副檢他們,王學士一眼就能看出司馬學士打得是什麼算盤,最好是讓王學士舉薦我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法官》,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法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冰與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法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冰與火並對北宋大法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