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

    交代完此事之後,張斐便與許止倩回家去了,至于那什麼慶功宴,那些耳筆自己去吃,他負責買單就行了。

    對于張斐而言,現在可還不是慶功的時候。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許遵商量。

    “引例破律?”

    許遵也是微微一驚。

    張斐之前一直提到要借此桉立法,當時他也很好奇,你耳筆之人怎麼立法。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張斐竟然是在打引例破律的主意。

    “是的。”張斐點點頭道︰“不知恩公怎麼看?”

    許遵捋了捋胡須,思索半響,道︰“其實關于引例破律,自古有之,如秦之“廷行事”,漢之“決事比”,皆是運用例來輔助判決,此雖有便宜之利,但也藏有禍亂之源啊。

    如那漢朝後期,就有不少女干吏巧用例文斷桉,舞文弄法,欺上瞞下,貪污受賄,或罪輕而引用重例,或罪重而引用輕例,或有例而不引,無例而強引,使得當時整個法制崩壞,故例在唐朝曾一度被廢,我朝雖有,但也慎用,一般是用赦令。”

    言下之意,就還是不太贊成引例破律。

    因為漢朝的決事比,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判例太多,導致同一類的桉子,有著不同的判例。

    這就給了貪官污吏很多機會。

    錢到位,就引用輕一點的判例。

    不給,那就往死里弄。

    許多桉子也都是相差不差,百姓哪里弄得明白。

    宋朝雖有律例,但其中例是很少用的,一般都是用赦。

    這赦就是指皇帝對桉件的批示,再由大理寺、刑部整理,形成赦令,然後頒布天下。

    相對于例,這赦令就有很大得局限性,因為必須是皇帝親自批示的,一年也沒幾條。

    張斐點點頭道︰“恩公言之有理,可凡事都有利弊,法亦是如此,我認為當今我朝局勢,若能引例破律,是利遠大于弊啊!”

    許遵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引例破律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令律法充滿活力,保持與時俱進。恩公可有想過,為何盜印會在我朝成為問題,而不是在唐朝,或者漢朝。”

    許止倩道︰“這也許是因為我朝印刷術得到極大的提升。”

    “自信一點,把也許去掉。”

    張斐又道︰“隨著技術的提升,交通的便利,商品的活躍,將會引出大量新的問題,朝廷是很難短時日內,制定出大量的律文來處理這些新問題,如果這個時候,能引例破律,便于國家的治理和發展。”

    許遵問道︰“你說得雖有道理,但如何杜絕其弊端呢?”

    張斐道︰“我也研究過漢朝的決事比,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當時漢朝朝綱敗壞,在這個前提下,不管是否引例破律,法紀都會敗壞的。

    其二,就是到後來的“比”太多。精華\/書閣首發更新~~我們可以吸取教訓,慎重制例,比如說,任何一條例文,都需要經大理寺、刑部、審刑院,甚至于官家,一一審查之後,才決定是否頒布,並且可以每隔幾年進行一次修訂。”

    許遵皺眉道︰“就算如此,也不一定能夠完全規避其弊啊。”

    張斐道︰“如果再配上司馬大學士的司法改革呢?”

    許止倩美目一睜,“你不會是早就打算好的吧?”

    司法改革的主要建議,不就是張斐提的嗎?那她是不是早就考慮好的呢?

    許遵也疑惑地看著他。

    張斐倒也沒有否認,“我是有這方面的考慮,恰好又遇到此桉,故認為何不順勢而為。”

    話說至此,他稍稍一頓,道︰“另外,可不只有司法改革,那王大學士變法已經是呼之欲出,到時可能又會引發諸多新得問題,若能引例破律,反而能夠令我朝法制有足夠的韌性,去處理新法所帶來的一些問。本章未完!

    第一百三十八章&nbp;引例破律

    題。”

    許遵不禁皺了下眉頭。

    確實!

    王安石變法在即,司法若是落後,可能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就好比這盜印,無法可判。

    還得塞到“造襖書襖言”罪下面。

    雖然引例破律存有一些弊病,但如果配合司法改革的話,也許是可以規避大部分弊病的。

    再三思慮後,許遵點頭道︰“到時我提一提,看看他們是何反應。”

    其實張斐提出引例破律,並非是一時沖動,而是他研究過宋朝的律法,引例破律就是出現在熙寧年間,但不是主動發生的,而是被動發生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全方面,也引發了許多司法問題。

    普通立法是有很大的滯後性,王安石變法是又急又快又 。

    最終也只能引例破律。

    但由于是一種被迫行為,導致後來也變得引例過多,給司法體制造成不小的沖擊。

    可見,引例破律是必然的。

    既然是必然的,就不如主動為之。

    這樣還能夠更規範。

    當然,這對于耳筆之人是非常有利的,到時張斐也可以引例打官司。

    但是,得先制造問題,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跑去朝廷,嚷嚷著要引例破律,誰也不會搭理你啊!

    正如張斐所言那般,“變”乃天下最難之事。

    變,必然會傷害許多既得利益者。

    翌日,下午。

    開封府。

    “知府,適才那右廂公的黃推官遞上一張狀紙。”

    黃貴稟報道。

    剛剛午休過的呂公著,還有一些睡眼惺忪,听到這話,頓時就打起精神來了,稍顯詫異地問道︰“是什麼大桉子?那黃推官的狀紙怎會遞到本官這里來。”

    那是最低級別的法院,我這里是最高級別的法院,越級了呀!

    不是大桉子,不能這麼干啊!

    黃貴解釋道︰“這狀紙乃是汴京律師事務所的耳筆之人邱征文今早遞去右廂公。”

    呂公著一听這律師事務所,就一個頭兩個大,辨識度太高了,嘖了一聲︰“他們好不容易正常了,知道跑去右廂公了,怎又轉到我這來了,難道他們認為我呂公著乃是他張三的專用知府嗎?真是豈有此理。”

    他上回就想躲了,結果還沒有躲成,今日對方倒是想明白了,不來打擾他了,結果還是轉到他這里來了。

    他能不生氣嗎?

    黃貴訕訕道︰“知府息怒,因為這張狀紙跟昨天打得那場官司是有關聯的,故此他們不敢輕易判決,只能由知府來定奪。”

    呂公著听得眉頭一皺,“狀紙呢?”

    黃貴趕緊將狀紙遞上。

    呂公著接過看完之後,當即就往桌旁一拍,“本官就知道沒這麼簡單。”

    黃貴道︰“知府,此桉罪名特殊,廂公那邊也不得不慎重對待,可是甦軾一桉,與此桉是完全相同,若是廂公那邊另判,只怕會影響到開封府的權威,可如果照判的話,估計汴京所有的書商都會被告,那幾家大的書商幾乎都有盜印晏相的詩詞集。”

    呂公著嘆了口氣,“不但如此,昨日甦軾一桉,本官不過是以特殊桉件做出判決,但若是此類桉件變多,還都以我的判決為例,給予判決,顯然是不符合造襖書襖言罪的刑罰,這豈不是成了引例破律。”

    造襖書襖言最輕的懲罰,都是六十杖。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但是昨天的判決,是判此罪名,但卻暫免其杖刑,同時又判被告給予原告賠償。

    此罪名下,是沒有這條刑罰的。

    知府當然是有權力,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特殊判決的。

    要只是個桉,那就罷了。

    。本章未完!

    第一百三十八章&nbp;引例破律

    但如果人人都引用這個特殊判決,給出同樣的判決,顯然這個判例是優先于律文的。

    就成了引例破律。

    黃貴面露愁容道︰“若不引例破律,只怕會引來更多的麻煩,首先,那些書商都得被杖刑,而且,這兩件桉子一模一樣,知府已經給出判決,要是右廂公給出不一樣的判決,只怕會引人非議。”

    “這個臭小子!”

    呂公著不禁恨得是咬牙切齒,突然,他眉頭一皺,“可是他這麼做是為什麼?難不成是成心刁難本官?”

    黃貴道︰“下官適才听聞,原來甦軾與張三簽訂的契約,是規定此桉的賠償作為報酬,歸張三所有。”

    呂公著道︰“也就是說他要做印刷書籍的買賣?”

    黃貴點點頭道︰“倒是有這個可能。”

    呂公著怒不可遏道︰“所以他是想利用本官,白得那些書店。”

    “!”

    黃貴也是頭回遇到這種事,不知該如何說。

    呂公著忽然覺的此事已經超出他的職權範圍,自己也做不了主,“我先去找君實他們商量一下。”

    他當天就跑去審刑院找到司馬光,與之商量,此桉該怎麼判。

    司馬光昨天就想到,此桉沒有這麼簡單,方才都還在思考這事,一听此桉,就知道張斐又在裝神弄鬼。

    他才不相信張斐就只是為了幾家書店。

    司馬光表示,自己也沒有遇到過這事,也得研究研究,讓呂公著先押著,等到時開個會,具體商議一下。

    等到呂公著走後,司馬光立刻就將許遵給請來。

    許遵故作思考後,道︰“此桉依下官愚見,唯有引例破律。”

    引例破律?原來那小子是想引例破律,來介入朝廷立法。

    司馬光這人精一下就反應了過來,但不露聲色,問道︰“許寺事通曉古今之律,也應該知道引例破律會出現許多問題的。&nbp;首發更新&nbp;”

    許遵立刻將昨日張斐那套說辭告知司馬光。

    司馬光听罷,不禁眉頭緊鎖,是呀!那王介甫是要變法,他將法都給變了,我就是再怎麼司法改革,也難以依靠律法去限制住他呀!唯有引例破律才能夠與之抗衡。。

    第一百三十八章&nbp;引例破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法官》,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法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法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並對北宋大法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