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

    原來此巷名為錄事巷,里面是妓館、書鋪林立。

    這也不是一個奇葩的組合。

    而是北宋的風俗。

    其實從律法上來說,北宋對于這種行業,是有一定的法律禁止,主要防止逼良為娼,同時對于官員也有一定限制。

    自齊國到如今,也有千年之久,統治者們也非常清楚,這東西就沒法完全禁止,又何必掩耳盜鈴,只能給予適當的規範。

    另外,北宋是一個商業社會,這方面是非常繁榮的。

    至于為什麼書鋪會和勾欄瓦舍混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下文人都好這一口,而文人又是當今社會的消費主力。

    典型的例子,就是那狀元樓外的麥秸巷。

    這狀元樓就是供各地舉子居住的地方,可樓外就是京城非常有名的煙花之地。

    汴京大大小小的妓館,多半都是建在文人出沒比較多的地方。

    錄事巷是汴京最大的書店街,而且又是在相國寺外面,人流量相當多,這里出現妓館、青樓,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只能說張斐大驚小怪,沒有見過世面。

    這世面,他確實沒見過。

    沒有這些勾欄瓦舍,青樓妓館,那就不算是高檔地區,如那殺豬巷可就沒有什麼妓館,因為那邊可都是一些屠夫。

    既然是文人所好,要服務于文人,那就得投其所好,導致北宋的藝伎,但凡出名的,個個都是才華橫溢,文采不弱于男子,是受人追捧,很多如許芷倩這樣的大家閨秀,也都結交這些藝伎。

    這就是為什麼許芷倩行走于這煙花之地,也沒有引來太多的側目觀望。

    反倒是張斐一開始覺得有些尷尬,可見人家許芷倩坦蕩蕩,也就漸漸放開,眼珠子開始到處亂瞟,先探探路,看看哪家好,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行到一半,胭脂香味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撲鼻而來的墨香。

    張斐舉目望去,但見前面是書鋪林立,文房四寶,古琴字畫,滿目琳瑯,令行人是應接不暇。

    又見不少書生才子,文人墨客穿梭于各店,流連忘返。

    “你看,但凡門前招子上寫有一個‘狀’字的,就是你要找得店鋪。”

    許芷倩指著前方道。

    這種書鋪就相當于律師事務所,全名叫做“寫狀鈔書鋪”。

    張斐抬頭看去,數得一會兒,道︰“好像也就七八家,不是很多呀!”

    許芷倩道︰“這已經不少了。因為如這種店鋪,都是茶食人開的,他們與官府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他們也比你們珥筆之人要更加規範。”

    “是嗎?”

    張斐問道︰“有何不同?”

    許芷倩道︰“就拿官府批示的公文來說,批給你的公文,那只是批給你個人的,但你若想開這種書鋪,就必須再去申請一道公文,這道公文,是批給書鋪的,每間書鋪都必須記錄在案,同時每隔三年還得接受官府的審查。”

    “想不到這麼規範。”

    張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其實就是律師事務所與律師的區別,律師執照是要考取的,但你擁有律師執照不代表你就能夠開律師事務所,這還得接受政府的重重審查,不是想開就能開的。

    得要有資格。

    茶食人也是如此,因為茶食人一般是作為官府的補充,茶食人的狀紙,能夠幫助官府省略許多工作的。

    對于案情的了解,直接看他們寫得狀紙就行了,就不需要再派人去調查,因為茶食人是要對狀紙負責任的,如果狀紙出問題,茶食人也要受到牽連,珥筆之人就不需要,所以一般來說,他們是不敢亂寫的。

    這能夠幫助官府節省不少公費,要知道目前政府的財政那是一塌糊涂,是能省則省。

    既然要求這麼嚴格,當然就少。

    如此說來,我還得去申請一道公文才能夠開律師事務所,天吶。張斐有些頭疼,問道︰“也就是說珥筆之人也必須得上這書鋪找生計?”

    許芷倩道︰“能力出眾的珥筆之民可以上這些書鋪做事,但大多數都在那邊的巷子里面。”

    說著,他手指向不遠處的一條小巷子,這小巷子還有一個專屬名字,名為珥筆胡同。

    張斐瞅了眼那小巷,就那寬度,只能擺個小攤位,店鋪是不可能開得了,道︰“其實我們珥筆之人也能夠寫狀紙,還能夠上堂辯護,為什麼地位相差這麼大。”

    許芷倩解釋道︰“茶食人與官府關系密切,若僅僅是寫狀紙,大戶人家也更願意找茶食人,珥筆之民需要上堂辯護才能夠賺得更多的錢,這也導致官府並不喜歡珥筆之民,許多珥筆之民還是得找茶食人來寫狀紙爭訟。”

    “原來如此!”

    張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茶食人是幫官府解決麻煩的,老爺們當然喜歡,而珥筆之人是要為官府添加麻煩的,若要爭訟,官府要多出官府當然不是很喜歡。

    這就導致一些案件,珥筆之人需要借這些大書鋪之名,用他們的名義去敲開官府大門,然後再進行訴訟。

    久而久之,許多厲害的珥筆之人就直接被這些大書鋪給招進去。

    可見這些大書鋪是具有壟斷性質的。

    聊著聊著,張斐與許芷倩來到那條小巷子前,果不其然,見里面擺放著十余個攤位,幾乎攤主的帽檐上都插著一支短筆,不過生意好像不太行,許多人都在打著瞌睡。

    “小哥,寫狀紙麼?”

    一個珥筆之人上前來,一臉熱情地詢問道。

    張斐問道︰“多少錢?”

    那珥筆之人道︰“那得看小哥你打得是什麼官司,若只是普通的錢財糾紛,且數額不大,就只需要一百文錢,貴一點可就得需要更多的錢,若還需要咱幫忙上堂,那就得一兩貫錢。”

    就目前的行情,書鋪的狀紙,一張大概在一百八十文左右,珥筆之人相對要便宜許多,因為他們承擔的責任比較少。

    一分錢,一分貨。

    張斐皺眉道︰“才這麼一點啊!”

    珥筆之人思維多敏捷,一听張斐這話,頓時生疑,“小哥,你不是來寫狀紙的吧?”

    張斐笑道︰“我們是同行,我也打算在這里開個攤位。”

    那珥筆之人頓時神色一變,道︰“小哥,咱作為前輩,可是要勸你一句,你現在還年輕,趕緊改行吧,這行可是不好做呀!你看他們,都在打瞌睡。”

    張斐呵呵道︰“你休要欺我,咱們這一行,那是屬于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可別讓咱逮著一個。”

    “吃三年?”

    珥筆之人翻了個白眼,都懶得理會張斐,轉身回到攤位上去了。

    一百文一張的狀紙,你吃個三年給我看看。

    是你沒本事好麼。張斐不屑地撇了下嘴,回過身去,向身後的許芷倩道︰“要不先找個地方坐坐。”

    許芷倩道︰“不去書鋪看看?”

    張斐搖搖頭。

    不得不說,他心里有些失望,錢少地位不高,特麼上限還低,做到極致,也就是那樣,連上流社會的尾巴都抓不住。

    許芷倩沒有勉強,帶著張斐去到相國寺里面,又尋得一間比較僻靜茶棚坐下。

    “看來你經常來這里?”

    坐下之後,張斐隨口問道。

    許芷倩權當沒有听見,只道︰“你打算好了沒,是自己開攤位,還是先到書鋪里面歷練一番。如果你打算自己干,我可以借些錢給你度日,如果你打算去書鋪,我也可以幫你引薦。”

    她並沒有忘記帶張斐來此的目的。

    “多謝許娘子的一番好意。”說著,張斐搖搖頭道︰“不過你說得,我都不想做。”

    許芷倩輕蹙黛眉︰“都不想做?”

    張斐點點頭道︰“若是去書鋪干活,那還不如答應你爹,跟你爹去大理寺混。”

    許芷倩頓時驚訝道︰“我爹想讓你進大理寺,而且而且還被你拒絕呢?”

    張斐嗯了一聲︰“這你總該相信,其實我也不想一直住在貴府。”

    許芷倩自言自語道︰“看來爹爹是年紀大了,連君子和小人都分不清楚。”

    這女人真是記仇!張斐也不在意,笑道︰“至于說在外面擺攤,倒不是不行,只不過你也看見了,那麼多人待在那里,這買賣可並不好做,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他是想創業的,但現實就是書鋪壟斷一切,自己單干,也得通過書鋪上訴,等于受制于人,開書鋪就更加麻煩。

    許芷倩疑惑地瞧了他一眼,只覺有些費解。

    但凡是個正常人,首先肯定是選擇進大理寺,最次也應該是選擇進書鋪,這人倒好,都不選,倒是想著在巷子里面擺攤。

    “許娘子。”

    忽听一人輕聲喊道。

    張斐偏頭看去,只見一個提著菜籃子的大嬸正站在三步遠偏著頭打量著許芷倩。

    “是曹大娘啊。”

    許芷倩立刻站起身來。

    “真是許娘子,俺還怕認錯人了呢。”

    曹大娘見沒認錯人,趕緊上前來,直接從籃子里面掏出兩個大瓜來,給許芷倩遞去,“許娘子,這俺家種的瓜,可是甜呢。”

    “是嗎?”許芷倩笑問道︰“不知這瓜多少錢?”

    一旁的張斐見許芷倩笑靨如花,心道,原來這婆娘會笑呀,也就是說,她僅僅是針對我?

    曹大娘頓時就急了︰“俺哪能要許娘子的錢,當初要不是許娘子教俺們一些律法,俺家的瓜田早就被那黃員外給奪走了。”

    許芷倩笑著點點頭道︰“那行,我就收下了,多謝大娘。”

    那隨從立刻上前來,收下那兩瓜。

    “不謝!不謝!”那曹大娘擺擺手,又道︰“再過一陣子,俺家新酒就釀好了,到時俺再給許娘子送點去。”

    許芷倩笑著點點頭道︰“芷倩在此先謝過了。”

    “不謝!不謝!”

    曹大娘連連擺手,又瞧了眼張斐,道︰“行,俺先去賣瓜了,不打擾許娘子了。”

    “大娘慢走。”

    曹大娘前腳一走,許芷倩立刻就向青梅使了個眼色。

    青梅立刻追了過去。

    許芷倩坐了下來,忽見張斐盯著自己,蹙眉道︰“你這麼看著我作甚?”

    “啊?”

    張斐一怔,隨即笑道︰“我只是沒有想到,許娘子還經常去教這些村民們有關律法的知識。”

    許芷倩道︰“這很稀奇麼?以前我爹也經常教他們律法知識。”

    “是嗎?”

    “嗯。”

    許芷倩點點頭︰“他們可沒有錢請你們這些珥筆之民,若能懂得一些律法,在許多情況下,也可以保護自己。”

    原來在她小時候,許遵剛好是處于上升期,經常調往各地當官,她也都是跟著,而許遵非常痛恨那些大地主魚肉百姓,但現實就是許多事情,他也無可奈何,故此只要有空閑,他就下鄉親自傳授那些百姓律法知識,讓他們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避免上當受騙。

    許芷倩是耳濡目染,而且也跟隨許遵學習律法知識,後來他爹爹沒空,她就代父前去。

    這也是為什麼許遵這回沒有帶許芷倩去登州,就是因為許芷倩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許遵就覺得不能再帶著女兒到處亂跑,但是許芷倩也沒有閑著,還是堅持去跟周邊百姓講解律法知識。

    過得片刻,許芷倩見這廝沉吟不語,目光急閃,問道︰“你又在打什麼壞主意?”

    “我在打!”

    張斐猛地一怔,咳得一聲,問道︰“在許多情況下,能夠保護自己?許娘子此話未免有些夸張了吧。”

    許芷倩輕輕一嘆︰“總比一點也不會的要好。”

    “差不了多少?”

    張斐笑著搖搖頭,道︰“敢問許娘子,如他們這種村民,一般都是跟誰產生糾紛?”

    許芷倩道︰“多半都是跟那些大地主。”

    “這不就結了。”

    張斐道︰“別得我不敢說,但是律法方面,我倒是能夠說上幾句,懂得一些律法和精通律法,是不可同日而語,那些大地主可以雇佣精通律法之人,來為他們掠奪更多的田地,你的這種做法,只能讓他們得到極其有限的保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許芷倩見他說得頭頭是道,又將自己的努力貶低一無是處,當即哼道︰“那依你之意,如何做才能夠保護他們?”

    張斐笑道︰“如果有一個英俊帥氣,年輕有為,精通律法,且充滿正義感的珥筆之民保護他們,豈不比他們自己學習律法要更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法官》,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法官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法官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並對北宋大法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