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巨商

146章 群眾的力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羅夫子 本章︰146章 群眾的力量

    在朝會上,對童貫的問題趙佶只言片語未提,蔡京也沒有主動提醒官家。說明八王爺的分析很到位,趙佶對童貫依然信任,不想動他。

    這天下午,蔡府來了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是新任開封府同知的秦檜秦大人。

    秦檜今年只有二十八歲,身高有一米七五,看上去身材修長,五官也算長得周正,只是眼楮是一雙三角眼,鼻子略帶鷹勾,給人以精明能干,而又有些陰險的感覺。

    秦檜見到蔡京後,二人略為寒喧兩句,秦檜便搶先發言︰“小子早就想來拜訪太師,因身邊俗事太多,一直沒有機會。這次再不來,下次就只有到老家去拜訪你老了。”

    蔡京不屑地哼了一下道︰“怎麼,你們就那麼希望老夫退下來,好上王大人上位?”

    秦檜冷笑道︰“太師如果再同童樞相、王相等人鬧意氣之爭,可能今後的朝堂就不是你們的天下了。以太師之精明,難道看不出來,趙重陽以十五歲的幼齡位列宰輔,又是軍功高高在上的定邊侯。你們幾個再不聯手對他采取制衡,他再往上升一下,就是一品。整個朝中就只有你太師、高太尉、童樞相位列一品,到時你們三個人誰讓位?恐怕首先官家就想到的是你老太師,因為你也年過七旬,已經到了告老還鄉的年齡,官家之所以沒有動你,主要是你想到你有一些弄錢的辦法。比如杭州知府是一個大肥缺,官家不可能親自開口問翰林院那批想外放掌實權的翰林們︰你們誰願出錢十萬貫,那個五品官就是他的了。但你可以暗中操作,並且把大部分錢給官家,自己背上賣官蠰爵的惡名。

    現在可不一樣了,你再會弄錢,弄得過那個號稱神童的人嗎?這次滅西夏一戰下來,僅私下獎勵全體參戰官兵,他本人就出了兩百萬貫,給朝廷減少了多大的開銷?所以這次他在奏章里,亞根就沒有提重獎有功人員,撫恤戰死的將士。因為他已經代朝廷出了。既然有了一個更大的金主,加之你也確實老了,所以到時動的人一定是你。”

    此話說得很有蠱惑力,又一針見血擊中要害,讓蔡京無法反駁。他沉默了一會兒,方才問秦檜道︰“依你之見,老夫應該如何應對?”

    秦檜道︰“他現在戰功在身,也是實打實的定邊侯,急切間很難動搖他的地位。現有上中下三策,說出來太師任選。

    上策,想法讓官家招他為駙馬,一旦與公主成親,他就不能承擔任何實職,就只能當一個逍遙侯爺,最多官階上升到一品,多領幾個奉祿錢。前不久那金兀術不是派人留下話,明年春天要與官家挑選的駙馬爺比試文武雙藝嗎?誰贏了誰就是茂德帝姬的駙馬。估計現在你和官家都沒有良好的對策。現在不如讓令公子體面退出,建議官家指定趙重陽為駙馬,代表大宋參戰。為了大宋的臉面,不管趙重陽心中願不願意都必須出戰。

    中策,奏請官家在西南或東北再設立一個大都督府,遠離京師權力中心,官家需要人時,讓他鞭長莫及,有能力也用不上,這樣他就沒有了立功和表現的機會,十年八年後,其意志消沉失去進取心之後,就不會對大人父子構成威脅了。到時蔡攸、蔡兩位公子早就獨擋一面,爬上高位了。最好設在西南一帶,戰事少,讓他安安穩穩的當個閑耍的逍遙侯爺。

    至于下策,當然就是什麼也不管,任其坐大,最終取太師爺而代之,掌管大宋朝綱。

    當然,太師爺要順利達成上策或中策,肯定少不了童樞相和王相爺的鼎力相助,加上太尉高大人是你親家,自然不會撤你的台,就一切都好辦了。所以,童樞相的去留,對太師爺也是有影響的。”

    秦檜說了半天,最後終于道明了這次來拜訪的目的。

    蔡京對秦檜的分析和上中下三策還是比較滿意的,決定選上策依計而行。最後,他對秦檜說道︰“看來你和趙重陽各有所長,你善于合縱連橫。謝謝你的提醒,我會盡力保住童大人的位置。並且明天就讓官家宣布解除蔡與公主的昏約。”

    秦檜見目的已達,就告辭回去了。

    秦檜走後,蔡京讓下人備轎,他要進宮去見官家……

    趙重陽封了侯的次日早朝,趙佶就頒發了聖旨,這次大戰中的各有功人員封爵的封爵,升官的升官,並象征性地讓三司省和戶部湊五十萬貫錢交給趙重陽,給各位侯爵和伯爵修府第,並獎賞有功人員。

    趙重陽代表西軍將士接旨謝恩。

    接下來,趙佶終于提到了童貫私下與西夏達成協議,問大家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童貫的一干死黨早就得到了消息,這次由剛從淮西路回京的楊戩打頭︰“啟奏啟官家,其時當時童樞相也是一種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減少西軍的份亡。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次打仗都要銷耗國家許多錢糧。所以,這件事童樞相雖然沒有經過朝廷和官家同意,也是情有可原。”

    “附議。”“附議。”……“附議。”

    楊戩一提出,他們所有的親信立即附合,最後蔡京也表態附合。

    只有耿直的李綱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如果這件事不作處理,樞相今後不知道還會背著官家和朝廷作出何種驚人之事。上次,童樞相听信折可求一人的片面之詞,就調動十萬以上的大軍去圍剿楊家軍,可最後的原因,居然是折可求害怕忠心耿耿的楊家將訪礙他投降叛國的事,故意要逼走或逼反楊家軍。這件事朝廷還沒有給個說法,又發現了他私下與敵國簽定合約之事。這兩件事情童大人都有賣國叛國久嫌,請官家三思。”

    趙佶道︰“各位愛卿,童貫對大宋的忠心無須懷疑。朕也認為這兩件事他辦得欠妥。這樣吧,罰他一年的奉祿吧。好了,此事到此為止,退朝。”

    宗澤、張叔夜、趙重陽等人都還想爭辨,可是皇上不給機會。幾個人都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無可奈何地走出了皇宮。

    趙重陽回去後,立即把朱武、汪老頭、陳東等人找來商議對策。最後,趙重陽吩咐眾人如此如此,大家領命,立即去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一千多太學生和京城的許多士子直接圍在宮門外,每人手里拿著一份東京晚報,高呼︰“嚴懲賣國奸賊童貫!”“童貫滾出東京!”……“童貫不死,國無寧日!”

    幾千學者將宮門圍得水泄不通,要上朝的大臣被賭在了外面。不知是誰發現了童貫的坐轎,呼啦一聲圍了上去,將童貫扯下了官轎。

    “打死你這賣國奸賊!”“你殘害忠害,與折可求狼狽為奸!”……“楊家將何等忠勇,你竟然要派重兵剿殺!”

    一部分士子大聲呼口號,一部分將《東京晚報》(增刊)發給前來看熱鬧的市民。市民們看了增刊上朝廷對童貫事件的來龍去脈及處理結果,當即有德高望重的石姓舉人帶頭,大家按血手印,上萬民書,要求朝廷順應民意,把童貫趕出朝堂,流放千里!

    皇宮外的抗議活動,早被當值的太監傳給李彥和梁師成等大太監。

    趙佶正在大殿傍的一間小房間內等待文武百官到齊後,他就上金殿設早朝。誰知等了好一會兒,都不見文武百官到來,正要遣人去宮外問原由,李彥和梁師成兩人一同前來報告︰“外面幾千士子抗議,要求皇上和朝廷嚴懲童貫。現在童大人已經被士子們拖出官橋,一頓猛揍,生死不知。士子們又听說楊戩和王黼在朝堂上幫著童貫說好話,為他開脫,正在圍攻兩人。

    這是士子們提的條件,皇上若不答應,他們今天就不離開。”

    “將童貫抄家,公開審理他的罪行,太學生將派代表參加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審迅,明證其罪。楊戩和王黼與童貫沆瀣一氣,互相勾結,應予嚴懲。請皇上快速定奪,遲則童大人性命難保,楊王二位也可能遭受池魚之殃。”

    這趙佶是一個最無主見的皇帝,平時一干大事,都問蔡京、童貫等人,現在要作主,他一時那里作得了主。就問李彥和梁師成怎麼辦,二人和楊戩、王黼的關系猶其好,害怕皇上久不答應,楊戩他們性命難保,就讓皇帝快速發一道聖旨,答應士子們的請求,馬上讓高𠫂S志ヵ  岬募搖?賜 岬熱松說彌夭唬 說彌鼐拖熱錳 降骼恚 緩蟛湃沒嶸蟆br />
    趙佶讓梁師成代寫了一道聖旨,用了玉璽,趕緊去宮門外傳旨。

    士子听了聖旨後,確定皇上已經下令查抄童府,並把開封紳士們上的萬民書一並交給了二人,才陸續散去……

    文武百官將童貫三人救起時,一看奇了怪了,童貫只是受了些皮外傷,遠沒有楊王二人傷勢嚴重。秦檜只是個五品同知,沒有上朝的資格,當時過來看了三人的傷勢,心里道,這是一場有預某的行動,童貫馬上要接受三堂會審,所以是輕傷,而另外兩人只是幫童貫說了些好話,反而受了重傷。這是在警告大臣們,不要偏坦童貫啊。

    眾大臣上了殿,行了禮後,趙佶問大臣們對今天之事有何看法。

    一位武將答道︰“本朝不殺士大夫,優待士子,所以這些士子們一遇到看不慣的事,就要站出來鬧。現在他們又受到新近出現的《東京晚報》盅惑,這次鬧得特別凶。”說完將自己手里的一份《東京晚報》(增刊)讓太監傳給皇上御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世巨商》,方便以後閱讀亂世巨商146章 群眾的力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世巨商146章 群眾的力量並對亂世巨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