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巨商

109章 楊家軍那些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羅夫子 本章︰109章 楊家軍那些事

    卻說,西軍折可求手下將領楊懷玉,因為受到上司的不公正待遇,反出軍營,舉家上了太行山。

    西軍統帥樞密使童貫不但不主持正義,為楊懷玉平反,反而听信折可求一面之詞,執意調動大軍平叛。誰听劉延慶和折可求共出動十萬大軍圍巢太行山,被楊懷玉手下幾員大將利用地形以逸待勞,各個擊破,或伏擊,或火攻,或水淹,殺得進攻太行主寨的各路人馬人仰馬翻,落花流水,一月不到就損失了三萬五千人馬。同時,丟失戰馬兩萬匹,盔甲、器械、糧草更是不計其數。一場大戰下來,太行山楊家大寨巋然不動,不但未受絲毫損失,反而憑空得了無數軍用物資。

    童貫、折可求、劉延慶三人進攻失利,欲退兵又怕被滿文武嘲笑,欲進攻又失了銳氣萬無取勝的把握。三人就一直接兵不動,在營帳里悶悶不樂,喝悶酒。

    就在三人進退兩難之際,忽然聞有種師道、種師中二人派來的勸和人員到來,他們不但持有種師道、種師中兄弟二人的勸和文書,還持有聖旨和尚方寶劍……

    卻說種師道、種師中兄弟二人接到楊懷玉的文字書信後,知道楊家軍實在是冤屈,便有心為楊懷玉開脫。同時,二種也從書信中看出了朝廷的危機,如果樞密使童貫和朝廷真的只听信折可求的片面之詞,必然會使忠良寒心,逼得楊懷玉帶著一萬多楊家兒郎扯旗造反,到時倒霉的是百姓,削弱的是大宋的國力。

    何況楊家軍歷來驍勇善戰,朝廷的軍隊是決計不是對手的。把朝廷的軍隊打得越慘,楊家軍回歸朝廷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兄弟兩人踫頭後一合計,便立即將自己的意見寫成奏章,派快馬立即送往兵部,直接交給兵部左侍郎宗澤,由他代為上奏朝廷,一定要安撫好楊家軍,赦免他們的過錯,承認他們的軍功,撫恤陣亡將士。如果他們願意留在西軍,請把他們暫時劃歸種家軍代管,讓他們自成一軍。

    但兩位種帥派出的快馬終歸慢了幾天,到達京城時,童貫的平叛命令已經發出,他自己已帶著一干親信衛兵督軍去了。

    這天早朝,當宗澤將種師中的隨軍參贊交給他的奏章及楊懷玉的飛雲堡之戰的情況說明上奏宋徽宗時,宋微宗當即問宗澤對這件事如何看。

    宗澤道︰“臣听說這楊懷玉是開國之初著名的幾大將門之一的楊家將的後人,其先祖楊繼業有大功于國家,曾受封令公。雙龍會上當時的楊家大郎、二郎、三郎曾分別假扮太宗皇帝、八王爺和鐵衛,三兄弟一同為國捐軀,替主喪命。太宗皇帝感念楊家大恩,曾賜楊家玄鐵寶刀一把,留下御言︰持刀者除謀反外,其余罪行一律赦免,這就相當于賜了楊家一塊免死金牌,與柴家的丹書鐵券是一樣的效用。

    臣听聞楊懷玉在西軍中,頗善治軍,且素懷忠義之心,所言折可求公報私仇之事多半屬實。這折可求打壓忠良,不但有功不賞,反而想借機治楊懷玉的罪,奪了他的兵權。這才逼著楊沂中和楊再猛兩位青年將領出手的。而楊懷玉在兩員年青將領的保護下,沖出中軍帳,逃回本部駐地時,折可求又不斷派兵追殺,至使楊家第一猛將楊再猛戰死。

    楊家雖然舉家上了太行山,但並沒有打出反叛的旗號,只是要求懲罰折可求,。其闖關之罪楊家有玄鐵寶刀是可赦之罪,朝廷實在沒必要派兵圍剿。所以,童樞相調西軍圍巢楊家軍實在是小題大做。至于他是不是收了折可求的好處,有意將楊家逼反坐實所有罪行,就不得而知。

    我認為楊家只是不滿折可求,並不是真的要造反。只要朝廷派人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楊家軍一個公道,赦免他們的其它罪行,對折可求該罰的罰,對楊家該獎的獎。

    所以,我認為種帥兄弟二人的建議可行,陛下可讓人擬旨,就以種家軍營中的隨軍參贊為天使,派他帶人去與童貫和楊懷玉打招呼,讓雙方不要輕舉妄動,童貫無論輸贏都立即撤兵,楊家軍就地駐扎,事情清楚了再對他們作出適當的安置。”

    宗澤話音剛落,王黼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楊家軍從駐地逃回老家河東時,沿途穿州過府,使朝廷這一路的兵馬損失殆盡,而他們卻一路招納亡命,人馬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據說,上太行時,他們已經有了十萬之眾。這不是想聚眾造反是什麼?”

    趙重陽作為開封的代理知府,只是免強有資格參加早上的朝會。但在一眾文武中官階低,站在後面,一般是沒有發言權的。但听了這個話後,忍不住心里的憤怒,從眾文武中出列跪下道︰“啟奏官家,王少宰單以人數多,超過了十萬之眾,就判定楊家要謀反,這未免太武斷了。臣認為,宗澤大人分析得有理。楊家如果要造反,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帶兵投降西夏,不但可以獲得高官厚祿,還可借西夏之兵,滅了折可求。當然,有人會說,他們害怕河東的族人遭到滅族之禍。二是回到河東後,可以舉族投靠大遼,一樣不但可以得到高官厚祿,並且還無後顧之憂。他們在太行山的大寨離宋遼邊境不足兩百里,他們如果有心要投靠遼國,邊關住守的那些將士能夠把他們攔下嗎?”

    這時,蔡京發言了︰“官家,老臣也認為王相之言太過武斷,不如就依宗大人之言,一面派人安撫好楊家軍,一邊派人到飛雲堡了解情況,查明事實真相。”

    趙佶是沒有什麼主見之人,見附合宗澤意見的多,就同意了宗澤的意見,讓人擬好聖旨,交付與西軍中來的那位參贊。為了怕童貫自恃權重官高,不肯奉皆,還讓那位參贊帶上尚方寶劍,讓他便宜行事。時間緊迫,那位參贊次日就就帶著一幫人出發了。

    接下來,就議論派人去西北飛雲堡了解調查事情的真相問題。

    剛才趙重陽出言反對王黼的意見,支持宗澤的觀點。讓這家伙很沒面子,他懷恨在心。趙佶讓大家討論去西北的人選時,他靈機一動,向趙佶進言道︰“陛下,開封府的趙大人年少有為,可以派往西北了解飛雲堡的戰斗實情。”

    這蔡京正要開口推薦趙重陽,听王黼居然主動先提出,心里道︰“這小子是睚眥必報之人,剛才受到趙重陽的搶白,這次肯定沒安好心。既然你想達到目的,我就要給你設置點難處,為這小子要點好處,好還他送厚禮之情。”想到這里,蔡京見官家正好把眼楮看向他,于是向前一步奏對道︰“陛下,這趙重陽雖然是兩榜狀元,能力出眾,但畢竟還不到十五歲,恐身體經受不住這千里爬涉之苦。”

    王黼見蔡京反對他的意見,忙申辯道︰“這年輕人嘛,就是要多吃些苦,受些磨難,今後才能擔當重任。”

    蔡京道︰“楊太宰這愛才之心是沒有錯的,只是這是一伴苦差事,讓一個新出道的年輕人去處理,辦好了是分內之事,辦不是要受處罰的。大家都知道,這件事如果調查屬實,折可求輕則降職,重則免官。所以他必定要千方百計的阻擾,或派人恐嚇,或派死士半路截殺都有可能。以往朝廷派往西軍查訪的欽差,哪一個不是灰頭土臉的回來的?如果王大人認為這是一件美差,不若讓你在翰林院任閑職的佷兒王太品去。反正翰林院里人多,編修國史少他一個人也無所謂。如果王翰林願意去的話,無論成功與否我都建議吏部將他的品級上升一級,從從六品升到正六品,這樣他就可以直接外放知州了。”

    “這可怕不行,我家那小子身體太單薄,確實受不了那個苦。”王黼急了。

    蔡京道︰“官家看出來了嗎?這到西北去調查了解事情真相是一件相當危險之事,你看這滿朝文武沒有誰敢主動請纓。這件事讓趙重陽去不是不可以,但總得要許他些好處,給他些權力,他才好放開手腳去做。”

    趙佶把眼楮看向其他文武官員,包括那些身居高位的武官,也沒有人主動站出承擔此事。知道此事可能真的只能落到趙重陽這只初生牛犢身上。于是開口說道︰“那丞相看給他什麼樣的權力,完成後又許些什麼好處合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世巨商》,方便以後閱讀亂世巨商109章 楊家軍那些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世巨商109章 楊家軍那些事並對亂世巨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