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巨商

17章 解元九歲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羅夫子 本章︰17章 解元九歲半

    趙重陽回到家里,首先來到了火器坊。凌家三父子已經把手雷、石雷、鐵皮雷造出來了。趙重陽每樣都檢測了一下它們的威力︰手雷是用火藥制成的,威力雖不及後世的手榴彈厲害,但落在人群中,還是可以給敵人造成傷害。石雷、鐵雷是用酒精棉制成的,威力比手雷大得多,戰場上如果用投石車�出,無論是功城掠地,還是守護城池,都將給敵人以最大的殺傷力。火箭的試驗還在研發階段,估計還要兩個月後才能制成穩定的產品。前不久,王鎮南根據年前的計劃,又到甦州、杭州等地以趙重陽趙公子的名義,買了幾百個家奴回來,分了三十個十二歲到十五六歲的到火器坊,給他們打雜,當學徒。其他要害部門也各分了些青年男女去。孔武有力的家奴就分到各地保鏢隊去當保鏢。

    看火器坊基本上步入了正軌,趙公子又于次日來到了劉家村,去看鐵器坊中的幾個技術骨干,是否已經基本解決了燧發槍的制作技術。年前,趙重陽就將造燧發槍的小作坊取名為槍炮坊,隸屬于鐵器坊下面。現在他們已經造出了四支燧發槍的樣槍,兩支是有堂線的。因為要等趙重陽驗收後,作了技術改進,才能每天定量生產。所以,制出後一直沒有量產。

    趙重陽立即讓木工坊做了幾個移動木靶,將火器坊帶過的彈藥和這邊準備的鐵砂,裝入槍筒,用約量由少到適量,測出最佳用藥量。用了散裝火藥,又用顆粒狀的。雖然是第一批造出的實驗槍,但因為槍管是用鋼材制作的,性能穩定,稍為加大用藥量,也沒有造成槍管的炸裂。經過一過小時的試射,測出沒有堂線的最大射程達到150米,有堂線的達到了200米。有效射程無堂線的70米,有堂線的100米。

    趙重陽趙公子根據剛才使用時的經驗,指出了幾支樣槍的不足,提出了改進的方案。並特別強調,槍管內部一要光滑。

    鋼鐵的冶煉技術也日趨成熟,冶出的熟鐵質量穩定,雖然產量比最初翻了兩翻,但還是供不應求,幾乎都是需要者直接找到趙家莊或劉家村來采購。當然來采購的不僅需要鐵,包括其它的鐵器、布、紗、紙也一並采購了。所以,趙重陽讓他父親安排人分別在趙家莊和劉家村修了客棧,為前來提貨的人提供方面。路途遙遠,又擔心路途不安全的,只要商家願意出保鏢的費用,兩個村都可以派保鏢隊直接把貨物安全押送到商家的老家。

    冶鐵的技術主要掌握在第一批老師傅身上,而煉鋼的關鍵技術主要掌握在趙重陽的二外公和兩個舅舅以及幾個家奴的手里。

    把鐵器坊的一些事情作了安派後,趙重陽提前幾天就了南京府城。這次趙重陽沒有住到原來的趙家總店,而住到了飄香酒樓為自己準備的住處。他在這里把自己關起來溫習了三天功課,第三天下午,他大姐夫周代富到酒樓來找他。

    現在周代富對他的這個小舅子的能力,是真的領教了,不僅對趙重陽送給他千金難求的寶劍贊不絕口,就是對趙家造的好喝的白酒和管錢的香水也羨慕得緊,幸好他老婆是趙重陽的親姐,需要香水時直接在店里拿來用。否則,就是老婆和女兒用的香水,也會將他們周家搞窮。此外,趙重陽送的蘸水筆,實在是快速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東西,過年回到家里的這段時間,他用蘸水筆摘抄和寫文章,寫字頻率何止提高一倍。他今天來找重陽,就是想來問一些學習上的事情,順便對他贈送自己好筆,明顯的提高了學業表示感謝。

    郎舅二人見面後,趙重陽問他訂客棧沒有,如果沒有這里比較寬�,可以過來一起住。周代富說,客棧已經訂好,不便退了,反正也住不了幾天。趙重陽吩咐服務員準備好飯菜,端到住處來,他和姐夫一同用飯,當然周代富免不了喝兩杯。用過飯後,二人又討論了一學習上的事情,周代富才告告辭回家。

    次日就是初五,眾學子到府學學堂去參加抽簽,熟悉考試環境和考場……

    府試一共進行了三天,趙重陽自我感覺良好。雖然他對寫八股文極為反感,對寫古體詩詞也不是特別喜愛。但因為基礎和功底在那里,所以寫出的無論是詩詞還是文章都是不錯的。如這次考的詩詞是讓考生自己寫一首古詩或詞,來產闡述自己平生的願望或體現自己的志向。趙重陽以《風化石》為題,將自己年前的偶然之作寫到了答卷上︰如今變成礫石灘,默默無聞躺山澗。回首平生無憾事,曾于絕壁壘昆山。

    當閱倦的老師看到他的這首詩時,有兩位認為只是一般的言志詩,志向算不上特別崇高。李綱本是朝中重臣,雖然因為沒有迎合皇帝,被貶到南京府來當了個小小的知縣,但他下地方時,皇帝還是怕他在地方受到地方勢力的打壓,放不開手腳,暗中賜了他尚方寶劍。而南京府的提學早就欽佩他的學問和為人,讓他也來參加此次閱卷,共同完成為國家取士的任務。李綱李知縣看了這首詩後,說道︰“這首詩,是一位功成名就的高潔之志,晚年歸隱山林,在臨終之時的絕筆。一句‘回首平生無憾事,曾于絕壁壘昆山’,敘述了一位曾經為國舍身忘死的英雄志士,哪怕曾經在絕壁為國家壘起了昆山,使我們華夏的脊梁得以再次挺起。絕壁壘山,何等危險之事,但他和他的追隨者辦到了。難道諸君認為這樣的志向還不夠高潔嗎?如果我們每一位在坐者,臨終的時候都能夠自豪地說,我一輩子沒有什麼遺憾的事了,因為我已經為國家的崛起付出了最大的力氣。所以,我認為此詩在這次的試卷中,應算一等一的佳作。”其他幾位閱倦老師听李綱這麼一剖析,都認為此詩確實不錯。這樣,趙重陽這篇並不算特別優秀的七絕居然得了高分。

    這個時代,對士大夫太優惠了。一旦中舉,自己就真正的踏進了士族的門坎,成了士大夫的一元。雖然,趙重陽提倡士農工商一律平等,但從秦漢以來,一千多年形成的固有觀念,不是誰說改變就輕易改變得過來的。所以,既然暫時改變不了這種等級觀念,趙重陽就只有先爬上高處,取得了各種特權後,再慢慢地改變人們的觀念。因此,趙重陽還是盡量強迫自己將八股文章練得得心應手。敏捷的反應、敏銳的洞察能力,辯證的思維方法,加上超越這個時代上千年的見識,使得趙重陽的策論堪稱寫得精彩,這次毫無懸念,獲得了真正的頭彩!最後,考試成績總匯,他毫無疑問地取得了府試第一的名的好成績,成了一個受到大家追捧的解元。

    但當府學的教授將他的名字與登記的資料對照時,發現今年的解元只有九歲半,這可是至唐開科取士以來取上的最年輕的一個舉人,除此之外,從來末听說在十歲以前就有中舉人的。這也太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了,9歲多的孩童,大多數都還在啟蒙階段,四書五經也才開始接觸,誰知這家的孩子,竟然在一眾高手中脫穎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放榜的這天,南京府學的大門前萬人空巷,人頭攢動,大家都爭著看榜。這次全州共取了230名舉人,佔全部考生的六分之一。趙重陽和趙安用不著擠到前面去就已經知道結果了,因為大家都在議論,這一次考第一名的解元是一個叫趙重陽(對外登記注�_際裕 硬揮謎員敬ㄕ飧雒鄭┐男『  橇俳 氐囊桓魴︵悴擰br />
    更令人驚奇的事還在後面,陳永福老師再次令人刮木相看。他教的學生6個秀才參加舉人考試,居然全部都中了舉。臨江縣這次取了12名舉子,他的學生佔了一半。除了趙重陽中了第一名外,黃鳳明考中第三名,謝正元中了四十三名,趙元貴中了四十五名,趙本華中了四十六名,只有胡淘書,名次稍靠後,考了一百二十二名。王振南的兒子這次也考得很順利,考上了第六名。

    周代富這次能考上舉人,並勉強進入前一百名(九十八),確實是多虧了小舅子發明的蘸水筆,寫起字來又小又快,以往要抄四五個時辰的學習精要,現在只需一個時辰就完成了,這樣一邊抄一邊記,節省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加之,趙重陽這次府試高中頭名解元,成了全州有名的才子,具說許多有待字閨中的女兒的大家族都準備前來遣媒提親了。只是一打听,這次的第一名才子才九歲多,那些人家才作罷。

    周家再也不敢嫌趙重陽家門坎低,趙家這次不但一門中了三個舉人,而且謫系小兒子還取了第一名。所以,周家決定交好趙重陽家,周代富的爹周大善人破天荒的在府試成績公布了的第二天派驢車來接,將趙重陽請到周家去慶賀,祝賀兩郎舅雙雙考上舉子。

    周府在南京城東門外八里處的周家集,離趙家碼頭只有三四里路遠。一想到周家以往的作派,趙公子是很不想去,但考慮到大姐在周家的地位和臉面,還是決定親自去一趟。

    這次,他們還把和趙公子同住在一起的趙本華、趙雲貴、黃鳳明、王達平等人也邀請了去。這幾個人這次發揮得不錯,都比周代富考得好,去了後周家也非常覺得有面子。席間周代富父子頻頻向眾人敬酒,喝的是周代富上次從趙家帶回來,他們還沒有舍得喝的高度酒。並不斷夸獎趙重陽年少才高,是古往今來少見的少年英才。

    趙重陽見周老爺子的態度大為改觀,便有心幫周家一把。並且周家曾經也是這南京府有名的豪門旺族,這些年雖然已經衰敗了,但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周家在南京東門外的影響力,還是無人可比的。趙重陽知道他們周家也有紙坊和酒坊及紡織作坊的,便問了他們的生產情況和白酒銷售情況。周老爺子說︰“白酒的銷售量雖然穩定,但利潤不高。紙坊的生意又下跌了,南京城今年新上市了一種新式紙,不但紙質光潔,且潔白無瑕,幾乎把南京城外銷的大宗交易都搶光了。”說罷,搖頭苦笑了一下。至于紡紗和織布作坊的生意,也有些縮水。(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世巨商》,方便以後閱讀亂世巨商17章 解元九歲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世巨商17章 解元九歲半並對亂世巨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