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

第171章 佩劍著白衣,掌律法雷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南瞻台 本章︰第171章 佩劍著白衣,掌律法雷霆

    第171章 佩劍著白衣,掌律法雷霆

    太玄京北門。

    天還未亮,城門早已洞開,今日的太玄京和往日並無區別,城門口有許多車馬通行,也有諸多城防軍正在盤查通行之人。

    其中有衣衫襤褸者,也有乘華貴車駕者,亦有騎馬而行者。

    一位身著黃衣的十四五歲少女,正冷著臉,牽著黃鬃馬入了玄都。

    她黑色長發梳出一個辮子,辮子末尾還插著一只黃花簪。

    黃花簪似乎真就是用一朵黃花制成,黃花鮮艷,花香撲鼻,卻並無絲毫枯萎之象。

    她牽著馬走在玄都,黃鬃馬上卻還有一位氣質自然,仿佛攜著一縷清風的青年人。

    那青年人坦然坐在黃鬃馬上,手里還拿著一枚紅色的葫蘆。

    奇怪的是,這青年人看似只有三十余歲,可是垂落而下的頭發卻已蒼白。

    十四五歲的少女牽著黃鬃馬,白發青年人就坐在馬上,時不時喝一口紅色葫蘆中的美酒。

    酒香撲鼻,二人看起來這也十分奇怪。

    可不是為何,守城門盤問來往行人的城守軍卻似乎不曾看到他們二人,任憑這兩人一馬,走入玄都中。

    那少女入了玄都,不知想到了什麼,神色忽然柔和了許多。

    她左右四顧,看著熱鬧的早市,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據說太玄都中繁華,僅僅次于天上明玉京,七襄,這里尚且偏僻了些,等入了城中,自然能看到更繁華的景象。”

    那白發青年喝了一口酒,臉色越發紅了,搖頭晃腦道︰“我們這次前來太玄都,要嘗遍太玄都的美酒才是,否則就是白來一遭了。”

    被稱之為七襄的少女並不回頭,道︰“你陪我來看玄都,就是為了飲盡玄都美酒?”

    白發青年下意識點頭,旋即似乎又反應了過來,笑道︰“大伏聖君既然派遣李觀龍與那爛陀寺佛子前來燭星山,又不曾強行拿你,我自然要來太玄京中還禮。

    而且……對于北闕海龍宮之事,大伏總要一個交代,我如果不給大伏聖君一個交代,你就回不了家了。”

    少女皺了皺眉頭,低聲道︰“我爹乃是……”

    話語至此,她忽然沉默下來,眼中露出些悲意,既然又轉頭看了黃鬃馬上的白發青年一眼,詢問道︰“宗主……�猺O    訓讕筒慌魯霾蝗Х耍俊br />
    白發青年隨意一笑︰“我若想走,既便是這太玄京,都攔不住我。”

    “可我會拖累你。”少女眼瞼微垂︰“據說母親專程為我前來太玄京,請許多人為我求情。

    放在往日,以她的身份又何至于求人,我終究拖累她了。”

    白發青年看向那少女的眼神,越發柔和︰“你是我的徒兒,為你走這麼一遭,無妨的。”

    黃衣少女皺眉,反駁道︰“我不曾拜你為師。”

    白發青年哈哈一笑︰“你以前是我的徒兒,哪怕歲月已經頗為久遠,終究確有此事。

    所以哪怕歲月變遷,斗轉星移,在過往與未來的長河里,我都是你的老師,你不用質疑。”

    黃衣少女有些固執︰“我不是你的徒兒,我是虞七襄,年歲不過十五,何來以前?”

    白發青年此時卻並不反駁,他抬頭看了看灰暗的天空,又遠遠望向哪怕光芒朦朧的清晨,也能看到的太玄宮。

    他仰頭喝酒,品著喉嚨的酒香。

    虞七襄牽馬而行,忽然道︰“據說玄都天才無數?”

    那白發青年想了一陣,輕聲道︰“少年人中,無人能比得上你。”

    他聲音清冽,隨意開口,仿佛化作一陣微風。

    若有極強的修士看到這位白發青年,也許會驚異于他如若清風一般的自然氣魄。

    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

    看此氣魄之余,若能見到這白發青年腰間所佩的一枚令牌,也許太玄都滿城,都會如臨大敵。

    只見那枚看似平平無奇的青木令牌上,赫然寫著二字。

    “敕封!”

    虞七襄牽馬而行,望著太玄京地上整齊的青石磚,她思緒紛擾不由想到……

    也許母親車駕也曾碾過這塊青石磚,駛過這條街道,帶著擔憂和希望,一路入太玄。

    “只是可惜,此生第一次前來太玄,卻不是和母親一起……”

    殿前玄台。

    一片氣魄浩蕩。

    呼風刀刀身入地,漆黑刀鞘前的平平無奇,卻又因諸多熾熱眼神落于其上,而顯得越發神秘。

    武道之試參試者共計八人。

    時值此刻,已經有三人上前,想要拔刀出鞘。

    其中有修為高深者,已修成先天氣血,骨骼、血肉已如同珍寶一般,尋常寶物刺不破他們的皮膚。

    他們的血液落地,極為沉重,如若鉛汞一般,可輕易滴穿鋼鐵。

    這般強橫的武道修士,卻仍然無法完全拔出呼風刀。

    最不凡者,拔刀出鞘不過一尺四寸。

    由此可見,為武道之試試眼的呼風刀,雖然只有一關,但其難度,絲毫不低于喚雨三關!

    廣大殿前玄台上的景象,頗有些奇怪。

    周遭宮闕樓閣上,都有許多雙眼楮正在注視著殿前試盛況。

    可與此同時,他們也看到方才元神試優勝者,卻不得入太乾殿中!

    陸景舞龍街上殺李雨師之事,他們自然已經知曉。

    這些修為強橫的觀戰者們,也自然能感知到陸景身軀之前,一股龐然威壓橫立。

    那等威壓如若龍尸橫前,莫說是化真修為的陸景,哪怕是換做他們,也根本無法朝前一步!

    “陸景沖動殺李雨師,本來有理,如今卻變做無理。

    正因如此,少柱國才能在殿前以氣血威壓鎮壓于他,這等威壓是在無聲無息間詰問陸景的罪責。”

    “說來這陸景倒也膽大包天,殺了李雨師,就坦然走進皇宮中,參加殿前試,甚至輕而易舉奪了喚雨劍……他的元神天資、劍道天資稱一句天驕,也絕不過分。

    甚至連南府小姐……”

    諸多人竊竊私語。

    看向那隨意坐在台階上,正低頭看著那柄呼風刀的陸景的眼神,也各有不同。

    “陸景以這等劍道鋒銳之勢,得了喚雨劍,這確實是他的生機……這等天驕之姿,若是輕易死了,反倒可惜!”

    “陸景天資不假,可是他殺了李雨師……又觸犯了大伏律法,七皇子、少柱國、褚國公都想要以律法斬他,但有天資又如何?”

    元神流轉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正在看著陸景。

    遠處朝陽大盛,天已經亮了。

    日出華光,落在這殿前玄台上。

    剎那間,一道雄渾氣血忽然爆發開來……

    卻見一位身著短衣,面容清瘦的少年,緩緩走向呼風刀。

    那少年身具無雙氣魄,他獨身行走,眾人看向他時,卻覺得眼前少年是一頭曠古大象。

    大象氣魄凝聚,如同山岳一般,一步步走來。

    這少年正是褚家客卿相過河。

    他來自南召,不久之前才牽馬入玄都,後來成了褚家客卿。

    據說相過河幼年時,在南召得獲奇緣,于靈、博二山中,各自看到一座象祠。

    這兩座象祠,供奉著一頭象神。

    相過河身為南召部族之民,入象祠參拜。

    親眼得見象靈之骨。

    一性執其大象,火里燒成白雪,水中養就紅陽,玉嬰神變跨鸞鳳,飛入西江月上!

    這少年武道天賦自不必多言,觀象骨成勢,練就一身神象紅陽骨,骨骼剛硬無比,血肉也如同神象一般。

    他入了太玄京,還引起還引起褚國公府和太子少傅爭搶,最終入了褚國公府邸,成為了褚家客卿!

    “南召小國,竟然也能出這樣的天才。”

    觀試者中,有人輕聲自語。

    相過河一路走來,明明渾身象骨霸氣非常,身上氣血也有野性,但不知為何,他眼中卻十分中正平和,就好像是一位讀書多時的書生。

    “不知相過河,是否能夠拔出呼風刀。”

    仙游公主頗為好奇,她身旁的盛姿,眼中卻仍有擔憂。

    按照過往規矩,陸景既然得了優勝,可入太乾殿,可是如今,太乾殿前卻有氣血威壓攔路,作為優勝者的陸景……此時卻不得入殿宇。

    一旁安慶郡主看到盛姿眼中的擔憂,沉默幾息時間,仍然出言安慰道︰“我倒覺得此時的陸景頗為灑脫,不得入殿宇中,也可端坐殿宇之前,周身的氣魄絲毫不弱。”

    盛姿看向陸景。

    南禾雨、葉舍魚也不時看向陸景。

    但更多人的目光,卻落在已經來臨呼風刀之前的相過河身上。

    就在眾人猜測時。

    站在呼風刀前的相過河,忽然看了一眼陸景,又看了一眼陸景腰間,不知是在看玄檀木劍,還是再看喚雨劍。

    然後……

    這位南召少年在竟然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遠遠朝陸景行了一禮……

    那禮儀頗合規矩,竟然是一道弟子禮。

    受書樓影響,全天下的讀書人,都以雙臂大開,繼而雙掌交迭,彎腰行禮作為禮儀。

    可如今這南召少年身著短衣,卻行此禮儀,顯得有些怪異。

    而他行禮的對象,竟然是陸景……

    褚家派人圍殺陸景,這少年卻又向陸景行禮……倒是有些奇怪。

    就連陸景心中都有些疑惑,卻也回禮。

    相過河至此,周身氣血流轉,竟然發出一聲象吟!

    象吟如若來自古老的時代,蒼茫、宏大、古老。

    相過河先天氣血流動,翻翻滾滾,竟有一股強大到極致的陽剛之意。

    一種武道精神從這先天氣血中凝聚出來同樣蒼茫而宏大。

    這時的相過河,軀體周遭空氣都已經完全被蒸發。

    在眾人驚嘆中!

    相過河伸出手掌,握住呼風刀柄!

    呼……

    狂風嘯聲再度卷動而起!

    無堅不摧的狂風化為刀意,帶著毀滅、肅殺、吹去一切的不朽精神,壓向相過河。

    相過河武道精神轟鳴,如若一顆紅陽高照,紅陽之中,又有一只古老大象睜開眼眸。

    重重精神夾雜著浩大的先天氣血不斷流轉,想要轟然鎮壓呼風刀上的刀意。

    而此刻的相過河,已在拔刀!

    刀出一尺!

    如若龍卷一般的死寂刀意從呼風刀上襲來。

    相過河神色不變,硬扛而起,氣血更加熾盛。

    “確實出彩。”殿宇中有年老將軍點頭道︰“觀象骨成勢……但其中卻融入了一股中正氣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坐在前排的盛如舟眼神微動……

    “這位少年扛著景行先生的素踵,一路從南召入太玄,路途漫長,那匹素踵馬卻能安然入玄都,可見這少年的不凡。”

    眾人思緒紛紛。

    遠處的陸景眼中也流露出些饒有興致來。

    “象骨不動如山,想要鎮住其中的刀意……卻只能鎮住其中的死寂,肅殺……只怕還不夠。”

    陸景不由微微搖頭。

    遠處注意著陸景的南禾雨,看到陸景的神色,神色不由一滯,又看向相過河。

    呼風刀出二尺二寸!

    肅殺刀意猛然間變得狂暴無比……而這殺氣如潮的刀意里,帶著一種莫名的宏大意志。

    相過河神色凝重,他全身上下氣血縈繞彌漫,卻又被這肅殺刀意攪動,消散而去。

    他身上已然有血色綻放,不知多少細密的傷口,出現在他身上。

    可相過河眼中並無恐懼,他就這般站在呼風刀之前,仍舊拔刀!

    “意志堅定,武道精神已融入氣血……”

    遠處始終閉著眼眸的徐行之,身上氣息越發隆盛,他左手握拳,竟有一股雷霆之勢閃爍于他左手。

    自他身軀、骨骼、意志中散發出來的氣勢,竟然已經如同一重重浪潮,肆意拍打。

    人們也已經注意到徐行之,眼中不由更加期待……

    “不知相過河能拔刀幾許?徐行之久在邊關殺敵,已養成雷霆之勢,他也許比相過河更強……”

    人們這般揣測之時!

    呼風刀刀意仿佛已經能夠吹塌山岳。

    強如相過河,此時身上無數青筋暴露,嘴角露出鮮血,身上細碎的傷口已然數不清數量。

    錚!

    一聲鳴響!

    呼風刀瞬息沉寂,刀意消散殆盡。

    因為相過河已然松手!

    “咳……咳……”他不斷喘著粗氣,又深深吸了一口氣,閉起眼楮,穩住自己搖晃的軀體。

    直至十幾息時間之後,相過河才緩緩睜開眼眸,運起一絲僅剩的氣血,朝後走去!

    “三尺四寸!”

    眾人還未曾從呼風刀剛才凝聚出來的刀意中反應過來,直至這道聲音響徹虛空。

    他們的目光這才落在相過河背影。

    相過河步履闌珊,可此間卻無人敢小覷于他。

    哪怕來自南召小國,亦有這般威勢!

    “褚家這位年輕客卿,倒是有些大氣象。”

    殿宇之前,太子也同樣看著相過河的背影,輕笑低語,他身上一股澎湃意志昂揚,方才相過河武道精神想要鎮壓呼風刀,令他自身殺生菩薩法亦有所動。

    褚國公並不曾回答太子,反而看向仍然站在殿前玄台,正閉目養勢的徐行之。

    他微微眯起獨眼,道︰“虎父無犬子,徐行之在邊關已經養出一條殺道,肅殺死寂正合他意……他如今正在養勢,養至巔峰便可拔刀。

    太子……徐行之比起相過河更強。”

    太子同樣不動聲色。

    正在這時……卻突然有一位頭戴高冠,手持玉笏的朝官踏入殿宇之中。

    “內務龍台官。”

    始終沉默的李觀龍抬起頭來,看向那龍台官。

    滿朝文武似有所覺,也都不在討論殿前玄台之勢。

    徐行之還未曾出手拔刀。

    剩下幾人……都敵不過相過河,也不必注目太多。

    那龍台官一路躬身踏入太乾殿中,一絲不苟行禮,這才高聲道︰“刑部、大理寺、京尹府開案……元神試優勝陸景,犯下私刑殺人罪責,如今正在殿宇之前,三司奏請內務龍台,是等到殿前試之後?又或者令寺虎、赤獅入宮中將陸景捉拿歸案?”

    龍台官低頭稟報,殿宇之中越發寂靜。

    文武百官並不敢直視上首,只是恭恭敬敬低頭等待。

    那珠簾以內,卻悄無聲息,姜白石臉上笑意不改,盛如舟、鐘于柏等人眉頭皺起。

    李觀龍仍然端坐于玉案之前,威嚴面容沒有絲毫變化。

    褚國公卻朝著下首文武百官處,隨意掃了一眼。

    恰在此時,那珠簾之後一道隨意的聲音傳來︰“眾卿以為如何?”

    殿前之試,本來規制之上,就並不拘束,任憑百官討論。

    如今珠簾後的聖君道出此言。

    殿宇中略微沉默幾息。

    始終不曾開口的盛如舟突然嘆息一聲,道︰“陸景得了元神試優勝,可證其天資,雖私刑殺人,但卻又事出有因,少年沖動之下難免犯下罪責……”

    而方才褚國公目光所及之處,卻立刻有刑部侍郎鄭元邁步而出,恭敬行禮,道︰“三司開案,寺虎,赤獅都已靜候殿前玄台之前,陸景無視律法,當街私刑殺人,是為大罪…

    陸景天資自然極好,可他無視律法,身為書樓先生卻不服王道教化,肆意行事,犯下大罪。

    若是今日因為陸景天賦而對其網開一面,反倒不妥,律法公義蕩然無存。”

    鄭元又向盛如舟行禮︰“盛大人大約不知陸景罪責……”

    他說到這里,從袖中拿出一卷卷宗,攤開高聲道︰“陸景與死者……李雨師之間,素有恩怨,李雨師同樣沖動,糾結好友蕭樓將軍圍殺于陸景!

    又持劍反抗殺四十二人,此事無可厚非,即便是在我大伏立法中,也稱得上一句有情可原!”

    盛如舟冷哼一聲,道︰“這便是我口中的事出有因,有人圍殺陸景,陸景難道還不能反抗嗎?”

    鄭元搖頭。

    “這樁事里,玄都李家也有罪責,等到此案結束,刑部與大理寺自然會遞上奏折,參玄都李家一個管教不力之責。

    可此案關鍵在于,陸景一路追殺李雨師直至舞龍街。

    舞龍街上諸多將軍勸其報官,以大伏律法為自己主持公道,李雨師也曾跪地求饒,大恐怖之下也有懊悔,李家霧凰小姐親自出來求情,甚至爛陀寺佛子蓮厄大師也曾出言相勸,說明其中厲害。”

    鄭元說到這里,眼中似有厲色︰“可陸景許是仗著自身名望,仗著自身天資,也仗著自己乃是受人敬重的書樓先生,不過大伏律法,故眾人相勸,拔劍殺人。”

    “此案極為簡單,便是陸景私刑殺人,李雨師縱有罪責,也有律法處置。

    陸景為泄胸中之氣殺人,便是犯下大罪,若不嚴加處置,往後恐有人仗才殺人,以武亂禁,自然應當拿入大理寺中,等候庭上定罪。”

    刑部侍郎鄭元面無表情,一字一句開口。

    盛如舟听聞鄭元話語,卻冷哼一聲,正要說話。

    卻又听下首百官中,有人高聲道︰“陸景尚且年少,李家公子想要殺他,少年人沖動之下難免意氣行事,自然稱得上情有可原!

    如今正值北秦與我大伏征戰,征戰之年總要開一些先例,陸景劍意之盛,哪怕是我這終年修劍之人,也不免心生感嘆。

    這樣的人才不顧其中緣由,說殺便殺……對我大伏而言,難道是一件好事嗎?”

    眾人齊齊望去,卻見鐘于柏身穿五品朝服,站起身來,高聲開口。

    他面容儒雅,言語卻頗為鋒銳,目光直視刑部侍郎鄭元,眼中毫無懼色。

    兵部侍郎在這大伏,乃是從三品官制,是真真正正的朝中要員!

    而鐘于柏這麼一位兵部司郎中,論及官品,比起侍郎而言,整整低了四個品級,手中所持權柄更不可相提並論。

    可是……當鐘于柏昂首直立,反駁兵部侍郎,在場文武百官卻並不覺無理!

    鐘于柏雖然只是一位小小郎中,可他曾是安槐知命,修持歲寒、松柏二劍,曾經獨坐安槐國都,一身元神修為強橫無端,是一位真正的元神強者。

    如今朝中也有議論,據說鐘于柏不久就要被下放到西北道,撥亂反正西北道之勢!

    此等恩澤,自不必多言。

    鄭元听到鐘于柏話語,卻不急不怒,道︰“陸景天資雖盛,但卻無視大伏律法,這等人物成長起來,心中若無持國之念,又能對我大伏起到什麼助意?”

    眾多官員紛紛附和。

    鄭元又道︰“于柏大人所言也有道理,畢竟……以我之念,本來想要以私刑殺人之罪,斬了陸景。

    可方才陸景元神試上,確實極其出彩……這樣的少年天驕就這般死了,確實可惜。

    正因如此……我方才又與幾位大人商議,倒也可以念及陸景之才,念及他元神劍意天資,從輕發落,讓他在獄中讓他心性,養一個十幾載,殺一殺他心中戾氣,自然可效力于大伏!”

    鄭元看著身前,就此開口。

    殿宇中再度變得安靜起來。

    有太子常侍皺眉說道︰“陸景之所以這般出彩,他的劍意之所以能夠這般鋒銳,便是仰仗于他一身氣性!

    他一介少年,若是在牢獄中關他十幾載,他一生氣性被消磨殆盡,便是放出來,過往的鋒芒也早已消失不見,又能起到什麼用?”

    他話語至此,許多人的目光忽而變化。

    陸景元神之試表現太過出彩,再加上北秦與大伏之爭,朝中很多原本在此事上中立的朝臣,也都覺得若是這般斬了陸景,未免太過可惜。

    只是礙于少柱國李觀龍之威勢,不曾多言!

    而鄭元方才之語,看似是惜陸景之才……

    可實際上卻稱得上殺人不見血。

    陸景一旦入了刑部大牢之中,自然有人關照于他。

    也許不久之後便會暴斃而亡。

    即便有太子、盛如舟、鐘于柏等人看顧,可身在刑部大牢,不消一年,他一身鋒芒就會被消磨殆盡,變得痴痴傻傻。

    而在這之後,許多事情就變得簡單了。

    一位痴痴傻傻的天才,也將無人關注,最終也許會病死在牢獄中,也許會不堪忍受牢獄之災,自殺而亡……

    朝官殺人,尤其是得大義之後,並不一定要見血。

    這時,很多朝官目光,也不由落在另一人身影上。

    那人……正是不久之前才回到京城的神霄將軍陸神遠。

    陸景……是陸神遠之子,即便在訣書之後,陸景與九湖陸家已然絕了關系。

    可是,陸景身上終究流淌著陸神遠的血脈,而最近陸神遠也要受聖君重用的消息甚囂塵上。

    陸神遠為陸景求情,無人會說什麼,也許還會有朝臣對因此而轉變對此事的態度。

    可此刻的陸神遠卻端坐在桌案之前,閉起眼眸,不言不語……

    似乎陸景之事,與他無絲毫關系。

    盛如舟隨意看了陸神遠一眼,微微搖頭,心中暗道︰“一切卻听聖君裁決……陸景乃是元神試優勝,按照過往規矩,陸景可在殿前面聖,道出自己心中所求!

    無數人求官,陸景求一個恩赦……”

    盛如舟想到這里,卻又看到遠處的李觀龍。

    李觀龍氣息穩重,臉上無悲無喜,哪怕是在這能人無數的大伏朝會中,他的氣魄也仍然宏盛!

    “只是……聖君想要以七皇子與太子一同磨練,玄都李家死了李雨師,若聖君饒了陸景,陸景必然站在七皇子對立面……李觀龍心中也不知會如何想。”

    “更重要的是……大伏諸多朝官,又會怎麼想?”

    盛如舟想到這里,不猶看了一眼那朦朧的珠簾之後,

    剎那間,這位太樞閣次輔大人猛然反應過來……

    “聖心難測,我顧慮的這些,也許在聖君眼中並不算什麼……”

    正在盛如舟沉思之時。

    鄭元再度向上首行禮,道︰“微臣之見,皆依大伏律法,還請聖君裁決。”

    珠簾之後並無聲音傳來。

    倒是坐在最上首的姜白石,卻隨意道︰“老朽也見過陸景幾次,心中倒是有些疑問,想要問一問陸景。”

    姜白石話語一出。

    原本籠罩在太乾殿門庭的朦朧霧氣消失不見。

    不論是殿前玄台上的參試的眾人,還是諸多觀看殿前試的人們,俱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太乾殿中的文武百官。

    他們正在疑惑。

    姜白石的聲音,卻從殿宇中傳來……

    “陸景。”

    陸景似有所覺,轉過身去。

    姜白石就坐在最前的玉案前,對陸景道︰“你為何要殺那李雨師?”

    年老的姜白石,問出的話頗為直接,並無絲毫的婉轉。

    諸多人听到姜白石詢問,俱都沉默,去望向陸景。

    陸景站起身來,向太乾殿一絲不苟行禮,這才站直身軀,也不理會身後正在拔刀的一位參試者,認真回答道︰“陸景……不得不殺。”

    陸景聲音不疾不徐,平靜道來。

    頓時之間,一道道充斥殺意的目光,就落在陸景身上。

    難以想象的鼎盛氣魄頃刻之間壓落而來,幾乎想要叫陸景壓垮。

    那刑部侍郎鄭元朝前走了幾步,只是陸景怒聲喝道︰“陸景!李雨師曾經跪地求饒,十余位將軍求情,蓮厄大師攔你,你皆不為所動,無視律法,拔劍殺人……

    如今,你卻說你不得不殺?

    李雨師乃是少柱國胞弟,這般人物說殺就殺,若是尋常人的人命在你眼中,豈非一文不值?”

    鄭元高山大喝。

    陸景卻隨意瞥了他一眼,道︰“我便是覺得,李雨師的命,不比我的命貴上多少,我才怒而殺他。

    這位大人,你可知道李雨師前來殺我,不論成功與否,與我而言,便是一樁死局?”

    陸景目光掠過文武百官,低聲道︰“因為李雨師手握權柄,那是玄都李家三公子,便可屢次殺我!

    因為李雨師出身高貴,便覺得我這等白身,不要落于他掌中,受他掌控,否則便要殺我。

    因為李雨師在這朝中,有位居雲端者照拂,他前來殺我,我卻不能殺他。”

    “便如我所言,這件事情不論結果如何,對我而言皆是死局。

    他前來殺我,我若力有不敵,便會橫死當場,我死之後……這位大人,你可會在這朝堂上為我鳴冤,讓李雨師償命?”

    鄭元正要說話。

    陸景卻又搖頭道︰“我一介白身,便是有些天賦,也不曾成長起來,我生死與否,對這太玄京中的事,並無影響,我的性命也許會沉入塵埃中,犯不起什麼波瀾,鄭元大人听聞我的事,也許只會一笑而過。”

    “李雨師前來殺我,若我跪地求饒,我是否能夠不死?”

    “李雨師前來殺我,我有些底蘊,拔劍自衛,才有了這一線生機……我追殺于他,也曾給過他機會,只要他們不再殺我,我便不會殺人……

    可他們卻要逼我放下胸中氣性,卻要辱我手中之劍,卻要令我心中浩然氣魄生出瑕疵,要讓我成為廢人!

    而在這之後,李雨師依然會前來殺我。”

    陸景身上猛然間,一股浩然氣魄綻放金光,原本壓在他身上,讓他覺得無比沉重的威壓幾乎在瞬間,就被這浩然正氣抗衡。

    陸景變得越發輕松起來︰“正因如此,我不得不殺李雨師,不殺他我氣性難平,不殺他往後也許會有許多人因他、因我而死。”

    朝中百官頓覺匪夷所思。

    他們看著陸景,眼中滿是不解……

    盛如舟和鐘于柏也皺起眉頭,望著陸景。

    他們方才為陸景求情,只說陸景年少沖動,意氣行事,憤而殺人……

    可現在的陸景,卻坦然說自己不得不殺李雨師,言語之間,並無提及“沖動”二字……

    而那鄭元卻冷笑一聲,道︰“律法之下自有雷霆,又豈容你狡辯。

    李雨師事後要殺你,你報官便是,大伏律法自然可以護持于你,懲處惡人,你難道不信大伏律法?

    明明是私刑殺人,又為自己套一個不得不殺的說辭,就能夠逃脫雷霆之裁?”

    鄭元話語至此,又轉身像上首珠簾之後的聖君行禮。

    他正要說話。

    “陸景深信大伏律法。”

    陸景卻道︰“正因如此,我在典籍中看到先例,大伏有佩劍白衣,可鎮不平!

    諸位大人,陸景雖為少年,心中卻有凌雲志,自覺可持大伏雷霆律法,也覺可著白衣,配長劍。

    今日我參加殿前之試,奪其優勝,便想要效仿先例……面聖取白衣!”

    ……

    ……

    ……

    陸景徐徐道來,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沉穩。

    可听在眾人耳中,卻不亞于山岳崩滅,河流決堤。

    文武百官看向陸景的眼神,就如同是在看一位狂妄而又不知輕重的少年。

    方才高聲質問的鄭元,竟然也有些不知所措,怔然之間注視著陸景。

    直至幾息之後,鄭元才反應過來,皺眉說道︰“大伏四甲子以來,只有一人身負律法雷霆!

    陸景,你可知曉那是什麼人?”

    陸景搖頭︰“不知。”

    鄭元道︰“那人十歲元神入神火,曾入鹿潭,以仙人之骨鑄造劍匣,又入仙境,奪天上劍仙五千柄仙人劍,鑄造神術、白鹿二劍……

    其人不知有多少名動天下之事跡,陸景,你覺得你能與他相提並論?”

    朝中,就連姜白石、褚國公、南國公等等一眾強者都凝望著陸景。

    遠處,南禾雨、葉舍魚默默無語,盛姿微微張嘴,望著陸景的背影。

    就連殿前玄台上,徐行之听聞陸景之言,身上氣魄猛然間大盛,變得越發宏大。

    陸景听聞鄭元質問,卻依然身姿屹立︰“陸景尚且年少,少年意氣強不羈,虎肋插翼白日飛!

    即是少年,未來自有著許多可能……

    大人,你又如何知我未來,就不如過往白衣?”

    鄭元深吸一口氣,張了張嘴,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反駁,心中只覺陸景狂妄。

    正在這時……

    那殿宇中,卻傳來一聲輕飄飄的話語。

    “陸景,憑一柄喚雨劍,憑一個元神試優勝,還不足以向聖君提請,不足以身配白衣。”

    陸景看去,說話的竟然是盤坐于玉案前,方才始終一語不發的李觀龍。

    李觀龍氣勢收斂,但看在陸景眼里,卻如同一條龍中之龍!

    他遠遠望著陸景,道︰“你劍道不凡,胸有氣性,也有果決殺伐,但卻撐不起律法雷霆。”

    陸景朝李觀龍一笑,側頭問道︰“少柱國三十二歲得封柱國之位,意氣風發,坐而觀龍,龍不敢起舞。

    少柱國年少得志,卻覺得我在痴心妄想,既如此……陸景想要問一問少柱國,我如何才算有資格向聖君提請,身著白衣斬不平?”

    文武百官全然沉默。

    李觀龍道︰“最起碼,你要走入這太乾殿,要面見聖君。”

    他說話時,澎湃威壓仍然阻攔在太乾殿前。

    所有注視這一幕者,俱都可以感知到這足以壓塌山岳的威壓。

    陸景……想要越過威壓,踏入太乾殿……幾無可能!

    而恰在此時……

    遠處徐行之,氣魄幾乎已經醞釀到極限,他眼眸開合之間,自有一股殺意彌漫,仿佛滔天大浪,呼嘯而來,又仿佛狂暴龍卷,舞動天地。

    他似乎被陸景氣魄感召,身上醞釀出來的氣勢,幾乎已達到極限,也令人驚駭!

    就連相過河看向此時的徐行之,都不由頷首。

    遠處的仙游公主也撫掌而笑︰“沒想到這次殿前試上,竟然有陸景、徐行之,這兩位蓋世之才。

    陸景雖有些狂悖,但勝在氣性無雙。

    徐行之自小在邊關殺敵,竟然也已經養出這般的氣勢。

    他對這呼風刀勢在必得……”

    仙游公主正在說話。

    听到李觀龍說話的陸景,竟然向李觀龍行禮,道︰“少柱國說的確有道理,我若是入不了這太乾殿,又如何面聖提請?”

    陸景話語落下,忽然轉過身去,昂首闊步下,幾步就下了玉階!

    遠處徐行之正想前行,前去拔刀。

    卻見陸景已經來到呼風刀前……

    “陸景……想要做什麼?”

    這等念頭,幾乎出現在在場每一人心中。

    南禾雨、葉舍魚面面相覷。

    安慶郡主、仙游公主各自皺眉。

    南老國公喘了口氣,褚國公忽然想起,他見陸景之時,陸景體內卻有氣血流動,而且博大非常。

    可是……再宏大,也不過雪山境界,又如何拔刀?

    即便知曉聖君安排的姜白石,都不由微微挑眉。

    可陸景右手,已經落在呼風刀刀柄之上!

    拔刀!

    一瞬間,天地轟鳴,天邊黑霧涌來。

    一種武道精神充斥于陸景氣血,陸景雪山轟鳴作響,濃厚的氣血流通出來,九神持玄法悍然運轉……

    春雷精神躍然而出。

    拔刀!

    刀意隆隆,春雷作響。

    從那呼風刀中,肅殺之氣席卷而來,進而轉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一股萬物生機之象!

    風暴雷霆之後,自有生機盎然。

    然後……陸景神色如常之間,輕輕拔刀。

    四尺九寸的呼風刀……

    竟然被陸景就此拔出!

    轟隆!

    一聲雷霆巨響!

    一道春雷刀意躍然而起,夾雜著原本太玄宮施加在呼風刀上的無匹元氣,以及狂暴氣血力量。

    呼風刀一入陸景之手,好像變得無比溫順,那太玄宮用于試眼的海量氣血,輕而易舉就被陸景調動。

    九神持玄法不斷運轉,春雷刀意橫斬而下。

    劈!

    轟隆隆!

    春雷刀意攜帶雷霆之勢,一閃即逝。

    太乾殿並無絲毫變化。

    陸景右手持刀,左手拔出刀鞘,出刀入鞘。

    他手持呼風刀,腰佩雙劍,不理會徐行之不斷傾瀉而去的氣勢,不理會諸多人的目光。

    就這般……昂首闊步入太乾殿!

    李觀龍不曾說話。

    殿宇中文武百官也不曾說話。

    陸景便如此一路走入太乾殿中,站在殿宇中央。

    行禮……

    原本始終緊閉的珠簾大開。

    崇天帝身著玄衣,眼中露出精光,嘴角含笑,點頭道……

    “不錯!”

    我只想睡半個小時的,這……眼楮一閉一睜,起來早上六點了……更新晚了,今天也就不求月票了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方便以後閱讀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第171章 佩劍著白衣,掌律法雷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第171章 佩劍著白衣,掌律法雷霆並對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