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二八六章 入關?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木允鋒 本章︰第二八六章 入關?

    馬和最終沒讓楊豐失望,他終究還是忠于朱棣的。

    當然,他也沒公開倒戈。

    韓升突襲甦州失敗的同一天,馬和的艦隊突然離開了太倉。

    沒有接到任何命令,也沒說明離開的原因,這支目前長江甚至江浙沿海最強的艦隊,就悄然駛離太倉,然後駛出長江進入大海,至于去向當然沒人知道,但此舉卻讓太倉,金山等衛全都風聲鶴唳。

    畢竟他們如果真倒戈的話,隨時可能在任何一處海岸登陸……

    馬和可是燕王親信。

    而這支艦隊也是燕王親自主持打造的。

    甦州城內的已經可以確認,就是馬和手下的一千水兵。

    雖然他們是水兵,但實際戰斗力並不比神機營弱,當年為了確保到美洲後遇上意外能夠以武力解決土人的抵抗,這支水兵不但全都是最新式裝備,而且幾乎以神機營相同的戰術進行訓練。而馬和的艦隊目前還有八千多水兵,他的那些戰艦還有強大的對岸火炮,一旦他真進攻沿海衛所,以目前沿海衛所的實力,真的很難保證不被攻陷。所以別說太倉,金山等衛不敢動,就是浙江沿海幾個衛同樣也不敢動了,他們可是縱帆船,不但航速快而且幾乎不用在意風向,從長江口用不了幾天就能突襲杭州。

    馬和此舉給甦州的姚善最大限度爭取到了組建團練的時間。

    而長洲,吳縣甚至秘密加入的昆山,吳江,常熟乃至常州,松江等地士紳趁機迅速將一批批倭奴運輸到甦州,同樣也將各種方式獲得的大量武器,包括火器彈藥運到甦州。

    這時候他們的效率極高。

    畢竟這次士紳們是真的為理想而戰了。

    別的不說光一個包稅制,就讓他們仿佛回到了最快樂的大元盛世。

    那個伺候完異族征服者後,就可以肆意奴役百姓的盛世,話說他們很多可是連某種特權都可以行使,這個並不僅僅是咱大清的魯南甦北士紳行使,元朝的浙江士紳也這麼干。異族征服者的必然,畢竟對他們來說不需要在乎面子,他們要的只是穩定的供養,所以他們可以最大限度給那些士紳們對底層貧民的特權。

    這是一種交換。

    換取後者給他們搜刮財富,確保他們的享受。

    而後者得到武力保護,可以盡情搜刮百姓,而不用擔心百姓造反時候自己沒有能力鎮壓,他們的主子會出手的。

    其實就像印度的土王們。

    大明士紳對大元盛世的懷念,也跟印度土王們對大英的眷戀沒什麼區別。

    而就在甦州士紳整軍經武,等著迎戰朝廷討伐的同時,包括浙江在內各地士紳則以各種方式拖住向甦州的官兵,盡可能地給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堵塞運河。

    破壞橋梁。

    甚至勾結土匪燒糧庫。

    ……

    從浙江到直隸,幾乎所有士紳和地方文官,都心照不宣地給進軍甦州的官軍制造障礙。

    文官也一樣。

    他們倒不一定是支持朱允丄�br />
    畢竟這些文官是外地,比如姚善其實是湖廣應城的,他們真正的目的是這種地方對抗朝廷的模式,如果甦州士紳能夠成功,那他們家鄉的士紳當然也可以效仿。說到底所謂朱允𠸊F信檔哪切  魏蔚胤降氖可鴝際強釋模 =ㄊ可鴆幌不犢 懦齪C騁茁穡br />
    廣東士紳不喜歡開放銀行業嗎?

    四川士紳不喜歡取消榷茶嗎?

    直隸士紳不喜歡開放鹽業嗎?

    大家都喜歡那些,只不過暫時還不敢跳出來,但暗中配合,給皇帝制造麻煩是敢的,所以不僅僅是地方上這麼干,就連朝廷部分官員也會暗中配合。

    比如軍需物資的調運時候,一點小小的失誤就會造成重大影響。

    甚至還有地方官員士紳打著犒軍名義直接收買官軍。

    犒軍啊!

    很合理。

    但那麼多酒肉怎麼也得讓將領和士兵耽擱半天吧?

    最終靠著他們的齊心協力,朱允𡝭洩a┌橋沙齙納窕 桓鼉 彩撬羰鼐┌塹奈ㄒ灰桓鼉 尤換 聳 逄焓奔洳諾醬鎪罩藎 倚 鬧嘏諢掛蛭 臥撕穎懷鏈 氯 淌奔湮薹ㄔ說劍 柿 飧鼉氖牆 鹺釵飧叩牡艿 饈侔玻 故敲揮械戎嘏冢 苯酉鋁釙抗Я罩蕁br />
    至于戰斗的結果……

    “吳壽安失敗。

    他的神機營表現其實合格,而且也很勇猛,一度沖上了城牆,但最終還是被趕下城牆,據說甦州士紳湊了數百枚手榴彈,在最關鍵時候靠這批手榴彈把神機營炸了回去,不得不說你當初的大撒手榴彈,到現在還遺禍地方。

    而且吳壽安的後勤隊遭到太湖水匪襲擊,一批彈藥被炸毀,主要原因是知縣帶人犒勞運輸隊,結果從軍官到士兵都喝多了。

    也可能是被下藥了。

    總之幾十名水匪就完成對幾百人的運輸隊襲擊,然後把數十船彈藥放了煙花。

    啊,水匪還是自稱張麻子。

    而且也戴著九筒面具。

    就像你說的,現在真的已經有點荷蘭人反抗西班牙國王的味了。

    皇帝還是太年輕,太急了,覺得他爺爺時候想怎樣就怎樣,他既然是皇帝,當然也要想怎樣就怎樣,但他爺爺是殺出來的,二十多年無數士紳的人頭踩著,自然想怎樣就怎樣,但他沒有這種威懾力,而士紳們又因為你的出現帶來武器技術進步,讓民間可以在最短時間打造出對抗皇權的武力。

    過去士紳面對藍玉這種級別的猛將只能顫栗,現在他們需要的只是端起一支火繩槍。

    別說藍玉,就是常遇春也不過扣動扳機而已。

    火器轟開了皇權。”

    劉姐笑著說道。

    所以罪魁禍首還是楊豐。

    他帶來的各種新東西,無論技術還是思想,都帶來了可以說一場真正的變革,但這種變革也必然是那些士紳們最先開始。

    任何變革都如此。

    那些在一個個鄉村老老實實耕田交稅的老百姓,不可能站在接觸變革的最前面,只能是那些有文化而且消息靈通的士紳們。而楊豐的一系列折騰,也讓皇權的威懾力持續下降,畢竟他都敢當眾拿槍瞄準老朱,從那一刻開始,士紳們對老朱的畏懼其實就已經沒了。但老朱的積威終究還是能撐下去,另外這些年的急速擴張,也的確讓士紳嘗到甜頭,而且各種新技術推廣也讓民間富足,他們也不想鬧起來。

    尤其是老朱一直堅持不改科舉。

    這一點很重要。

    這個老家伙很狡猾的,他知道只要他還在考科舉,士紳們就不會造反的。

    我大清不就是嗎?

    老佛爺面對清末那麼糜爛的科舉都能堅持到自己快咽氣,老佛爺是英明的,她知道只要還考科舉,士紳們就不會拋棄大清,雖然最終她還是沒撐住,但那時候她都已經老的昏聵了。

    不能算她的責任。

    結果廢除科舉沒幾年,大清朝就亡了。

    老朱在這個問題上也很清醒,自始至終不受楊豐蠱惑,哪怕南北榜一事讓他火冒三丈,南方那些進士們一樣是不受影響的。

    但朱允嘑疑a腔透母鎩br />
    這就真的讓士紳們忍無可忍了。

    “他還是不會玩,他現在直接下旨把甦州所有田都分了,以後哪里有士紳造反,哪里的田就分了,保證不用他動手,甦州百姓自己就去把城門打開了。”

    楊豐說道。

    “那樣就是他造反了,你就不怕藍玉緊急回京,然後問他陛下何故謀反?

    他是皇帝。

    他背後是勛貴。

    他敢這麼干,那就是真自絕于天下了,吳壽安說不定會在甦州振臂一呼直接回京清君側的,他們吳家這種侯爵之家,怎麼也得幾萬畝地吧?皇帝能分士紳的田,難道就不能分他們的田?唐朝均田制都知道那些世家門閥的地不能踫,最多也只是把無主荒地均了。

    他敢對士紳不屑一顧的原因,是因為他有勛貴這個基本盤。

    後者忠于他。

    但他敢分田的話,連勛貴也會拋棄他。”

    劉姐說道。

    這個是事實。

    朱允盖堣]荒袷可穡  目憑倬透目憑  駒敢餼褪撬澈蟺難 蠹 攀賈罩矣謁 鋇較衷冢 飧黽 乓廊皇譴竺髯釙空瘟α俊br />
    “所以,這種事情只有我這種不怕死的才敢,你告訴小公主,讓她注意點安全,我總覺得這種局面下,京城肯定要發生點什麼。”

    楊豐說道。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甦州的叛亂持續下去,其他地方肯定有響應,而朝廷的文臣們里面,恐怕會有下一個齊泰。齊泰並不是自己暴露,而是因為楊豐知道他在原本歷史上的角色所以始終盯著他,小公主也是在沒抓到他把柄的情況下告訴朱允捿梩�br />
    如果不是這樣,他說不定還在做兵部尚書呢。

    既然他是這樣,那麼朝廷其他文官里面,有沒有藏的更深的?他們會不會干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皇帝直接弄死?這是最簡單有效的,只要朱允嘑滌躁魽@蘼壑扉 故侵煸啥疾換嵩俑閌裁錘母 耍 吶輪扉σ膊換岬模 扉κ搶現斕姆 媯 換嵫有現斕穆廢摺br />
    總之現在的朱允隁活@嫻囊丫 媼儻O樟恕br />
    但是……

    “趕緊干活了!”

    楊豐喊道。

    他周圍那些用膜拜神明一樣目光看著他的手下們,趕緊開始他們的工作。

    而他們的工作是……

    “你真用玻璃做大棚,搞水稻育秧?”

    劉姐好奇地說道。

    “不然怎樣?這個時代能用的也就只有玻璃大棚了,反正就是成本高些而已,但成本再高,也不會比從幾千里外輾轉海陸運輸的高,再說燒玻璃又不貴。”

    楊豐說道。

    好吧,他在搞水稻化。

    他這片墾荒區可是五常,不弄出水稻真對不起這名字。

    因為不可能有塑料大棚,所以只能搞玻璃溫室,現在他就在建設,這東西成本不重要,畢竟他這邊就在自己燒玻璃,沙子不值錢,煤炭自己就開采。而且使用鑄造玻璃來制作玻璃板,其實也沒什麼高端技術,就是弄個拋光的厚鋼板,然後把玻璃熔液倒上,再用上面的螺桿壓著另外一塊拋光鋼板壓出來。

    然後用木頭做出框架,把玻璃一塊塊瓖上就行。

    唯一的危險是冰雹。

    但這個問題用上面加一層活動的木板就可以,一旦要下雨了,把這層木板拉上。

    冬天還可以用來種菜,畢竟這里面溫度不能太低。

    會凍炸的。

    反正就是育秧而已。

    一個生產隊搞一個,解決大米的供應而已,畢竟他不能一直靠賠錢養活會寧的各軍,想讓這里的漢人安心居住,就是得讓他們在這里種出水稻來。雖然春小麥之類也可以種,但這個時代受種子限制,產量根本沒法和水稻相提並論,一個正常也就一石半左右,一個在這種地方恐怕得四五石起步。在這種產量差距面前,付出的這點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關鍵就在于從南方運輸到會寧都成本已經極高了。

    本地生產成本再高還能超過從南方海運到毛口崴,再陸路輾轉運輸到松花江上,然後再水運過來?

    如果以成本算,一石在南方采購只需要寶鈔一貫的稻谷,運輸到這里的真正價格,應該是六到七貫,只不過楊豐根本不是商業,他運到這里的大米是配給制供應。

    不收錢。

    實際上那些墾荒隊員,會拿著這些大米和牧民還有漁獵部落交換。

    吃肉可比吃大米強。

    總之成本問題無論如何他都是劃算的。

    玻璃溫室又不是一次性,維護好了可以使用幾十年。

    這樣就更低了。

    不過這種模式也只有他這種集體農場能搞,其他別說是個人,就連會寧那些軍戶都搞不了,畢竟軍戶也僅僅是以家庭為單位,而這樣的溫室可不是家庭能承擔的起……

    “你有這精力和投入,在哪兒不比在這兒強,非要跟這種零下三十度的地方糾纏?”

    劉姐說道。

    “廢話,我這屬于科技鎮妖,只要我能把這里變成農耕區,以後也就不會再有那些亂七八糟勢力崛起,然後入關了!”

    楊豐說道。

    “然後換成你入關了?”

    劉姐說道。

    “呵呵!”

    ……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方便以後閱讀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二八六章 入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二八六章 入關?並對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