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二三七章 勒石燕然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木允鋒 本章︰第二三七章 勒石燕然

    哈拉和林。

    “這些狗東西跑的真快!”

    張輔恨恨地說道。

    好吧,這里已經空了。

    當然,不是說真正沒人了,實際上還有大量老弱婦孺,但額勒伯克和他的汗廷主力,全都已經在兩天前就匆忙離開,就是因為跑的太匆忙,所以大批缺乏快速行動能力的老弱婦孺被拋棄。

    或者也可能是後者很清楚,他們離開這里就會餓死在逃亡路上。

    因為他們沒有馬。

    草原上並不是全都有馬,事實上馬對他們來說也很寶貴,明末時候很多牧民甚至都沒有馬可騎,所以只能騎牛。

    根據我大清滅內喀爾喀部時候俘獲的記錄,可以推算一戶牧民平均起來也就一匹多點的馬……

    平均。

    也就意味著不可能戶戶都有。

    然後就是個位數的牛和幾十只羊。

    而家有萬貫,帶毛不算,各種傳染病,還有黑災白災,隨時可能讓他們失去所有牲畜,而失去所有牲畜的結果就是餓死。所以牧民吃肉那也是極少數時候,牲畜只要還能活,就要讓它活著,除非重大節日或者有客人是不會宰殺的,絕大多數時候是乳制品和狩獵。另外更重要的是糧食,這就是為什麼明朝可以用互市來威脅他們,因為糧食相比起牲畜,是最穩定的食物來源。同樣這也是目前會寧墾荒區一片和諧的重要原因,墾荒隊給周圍牧民帶去了穩定的糧食來源,可以讓他們不至于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牲畜死亡然後全家餓死。

    牧民……

    這時候牧民其實很苦的。

    當然,這也是他們選擇南下劫掠的主要動力。

    窮山惡水出刁民。

    “這樣看阿魯台是為了掩護汗廷的撤退,所以不得不迎戰我們。”

    楊豐說道。

    阿魯台兵敗逃走了。

    草原上除非運氣極好,或者像李靖那樣,持續不停追擊幾千里,否則想打出殲滅戰很困難,情況不利的時候逃走太容易了。

    不過阿魯台損失也很慘重,明軍斬首五千。

    俘虜……

    沒有俘虜。

    那種情況下誰會要俘虜

    “大王,怎麼辦,咱們追還是不追”

    譚淵問道。

    “追啊,當然要追,很快就要到春天了,一旦草原上春草長起,這些游牧部落就分散游牧,那時候咱們就算累死,也沒法把他們清剿干淨,只有這種時候他們才會聚集。額勒伯克無非就是去找瓦剌,瓦剌四部主要牧區在天山以北和金山一帶,咱們干脆直搗金山。從這里向西到烏里雅甦台然後去科布多,再從科布多轉向金山南麓,那里就是綽羅斯部主要牧場,額勒伯克最寵信的那個浩海達裕就是綽羅斯部首領,距離這里大概有兩千多里。

    額勒伯克肯定去他那里。

    咱們只要去那里,就算不能直接找到,也能引誘他們迎戰,然後一戰殲滅,以正常行軍的話也就是二十來天。”

    楊豐毫不猶豫地說道。

    當然,額勒伯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朱棣去看看西域。

    春天的阿爾泰山下……

    人間仙境啊!

    至于烏里雅甦台這些地方目前叫什麼,這個他也不知道,實際上目前明軍所用很多地圖,就是根據他的腕表衛星地圖手繪。因為腕表屏幕實在太小,很難保證精度,所以楊豐讓劉姐那邊給他分成一塊塊更精確的圖片然後畫師再照著畫。

    畫完之後拼接。

    拼接完再以其為基礎,繼續繪制不同區域,不同等級的地圖。

    而朱元璋那里,則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

    這項巨大工程因為楊豐經常離開京城,所以直到去年才最終完成,不過也帶來一個問題,因為很多地名在大明並沒有目前使用的,畫師直接就是按照地圖上標注,所以目前大明地圖上,會出現很多穿越了的地名,至于修改的問題,需要等到大明一塊塊開拓之後。

    比如會寧大多數都改了。

    “兩千多里咱們已經在草原長驅三千多里,大使還要再向前兩千多里這就一路連累加凍,死了兩百多人,再繼續向前不用敵人進攻,咱們自己就得累死大半!”

    孫恪說道。

    “人家紅巾軍一幫步兵,都能轉戰萬里,這才五六千里,你們一群精銳騎兵總不能比不上一群徒步的挖河民夫吧

    再說這冬天眼看過去,江南估計都草長鶯飛了。

    很快就暖和了。”

    楊豐說道。

    “要說再向前倒是能撐住,但咱們的彈藥未必能夠。”

    周興說道。

    這個和唐朝酷吏同名的,其實是朱元璋後期對草原的主力,這些年他一直坐鎮開平鎮壓兀良哈,和坐鎮甘肅的宋晟,是朱元璋最重要的兩個柱石。不過他年紀稍微大些,原本歷史上因為藍玉等人之死,也有點心灰意冷,學湯和稱病回家,倒是安安穩穩老死家中。

    “就算沒有彈藥,咱們用弓箭也一樣。”

    譚淵很興奮地說道。

    然後一幫人看著朱棣。

    朱棣明顯也很糾結。

    從感情上他是很想繼續,這是鑿穿整個草原,窮追六千里,如果能夠俘獲額勒伯克,那就是戰神級別的威名,和李靖這些一樣直接躋身武將的巔峰。

    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啊!

    但理智也的確在告訴他,帶著一幫沒有後勤補給,而且已經長驅三千多里的士兵,再繼續向前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而且再向前也不同于之前的,無論捕魚兒海,土拉河還是哈拉和林,其實都是明軍之前曾經作戰過的,清楚這一帶的情況。但再往前就是明軍沒有踏足的,雖然有楊豐的地圖,但地圖這東西並不能真正展現實際情況,更何況他那是六百年後的地形。

    誰知道現在什麼樣

    六百年。

    足夠很多河流湖泊出現變化了。

    草原行軍並不是想怎麼走就可以怎麼走,因為不能遠離水源,尤其是在這種干旱草原。

    馬匹得大量飲水。

    所以得沿著河流行軍,比如臚胊河就是他們之前進軍的依托,就算沒有河流,也得在湖泊間跳躍,一個湖泊到另一個湖泊,比如他們從開平北上到捕魚兒海,但再往前就是完全陌生地域了。

    不小心會全軍覆沒的。

    更何況前面還是目前蒙古各部匯聚的核心區。

    這可不是東部早就被大明一次次征討清理干淨了的。

    “大王,有我在你怕什麼若大王此番成功,其功可比衛霍,大明則永絕後患,天下萬民無不銘記大王之功績,不就是距離遠點,咱們三千里都殺過來了,還在乎兩千里更何況天氣即將轉暖,也不用擔心嚴寒,至于彈藥省著點也夠用,再說就像老譚說的,咱們不用火器也能打贏。其實西域並不缺硫磺硝石,到了那里之後都可以自己造。”

    楊豐就像個小惡魔般在蠱惑著朱棣。

    他還很有深意地看著朱棣。

    朱棣皺了皺眉頭……

    所以,如果他能成功,那他佷子還真就沒法動他了,畢竟這功勞實在太大了,如果他佷子要收拾他,會讓天下軍民寒心的。

    同樣如果那時候,他要是反抗的話,也很容易獲得民心支持。

    “各部查查還有多少彈藥,若有五成就追!”

    他說道。

    張輔等人趕緊查彈藥去了。

    “但返回怎麼辦就算咱們人可以吃肉,馬匹,駱駝,也得要足夠的飼料,光吃草也不夠啊!”

    孫恪說道。

    “返回

    返回干嘛要走這里

    從綽羅斯部到哈密衛才一千里出頭而已,到嘉峪關也就兩千里,進了嘉峪關就不缺糧食了。”

    楊豐說道。

    的確,回來不用走草原……

    不過他還是要走草原的,他得回來帶著自己的奴婢回去,但朱棣的大軍直接向甘肅就行,這時候明軍已經完全控制哈密,甚至在那里還有一個全部漢人的守御千戶所。實際上楊豐一直鼓動朱元璋在哈密直接搞個都指揮使司,然後管理嘉峪關外所有羈縻衛,但老朱暫時還顧不上,畢竟大明這些年開疆拓土太多,國力也有點消耗較大。

    最終各部檢查過之後,數張輔部彈藥最少,目前大概還剩四成。

    他那種戰術這是必然的後果。

    周興和孫恪部最多。

    他們居然還有七成。

    雖然明軍深入草原三千多里,但實際上總共打了兩仗,一仗還是突襲人家營地,根本沒大量使用火器,和阿魯台部交戰只有張輔部是以火器為主,其他各部都是騎兵對攻,最多駝城進行了些防御戰。

    平均過五成。

    這就可以了。

    朱棣又下令各部重新整理,挑出五千騎兵護送傷兵和陣亡士兵,押著被俘的老弱婦孺和大量牛羊,一同返回土拉河的營地。

    等開春後直接南下開平。

    至于剩下的總共兩萬兩千明軍則繼續追擊。

    五天後。

    “你這是要把咱們帶到何處”

    張輔看著他們的向導,然後晃著手中指南針。

    這時候天氣已經開始轉暖,甚至草原上的積雪都有些融化,估計再有個十幾天,就可以看到綠色,在零下三十度長驅三千多里的明軍,明顯都看出精神振奮了許多。實際上他們的確已經很疲憊,雖說不至于影響戰斗力,但在馬背上顛簸這麼久,人的體力消耗也很大。說到底明軍終究不是蒙古騎兵,後者屬于和馬背幾乎一體的,他們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一直騎著馬走,明軍這種程度,就難免有些疲憊了。

    但久違的暖陽,卻讓此刻這支已經踏上完全陌生地域的遠征軍,終于心情都振奮起來。

    “怎麼了”

    親自指揮前鋒的朱棣催馬過來。

    他把中軍指揮權交給周興,自己在最前面,以確保士氣,畢竟保證士氣的最好辦法,就是統帥在最前面。

    他們並不安全。

    現在屬于深入蒙古核心區,不排除會再次遭到伏擊,雖然在時間上蒙古各部的確來不及集結,但這種陌生地域誰知道附近有沒有蒙古部落他親自帶領前鋒,中軍交給周興這種老將,孫恪部在側翼警戒,整個大軍雖然減慢速度,但卻在草原上抱成團滾動向前。

    “大王,他把路帶偏了。”

    張輔看著並沒理他,反而在看著腕表的楊豐。

    後者緊接著抬起頭,然後從自己包里拿出望遠鏡,在前方風蝕的岩石上搜索著……

    “大使,你在找什麼”

    朱棣疑惑地說道。

    楊豐依然沒理他,而是再次舉起望遠鏡,緊接著催動戰馬,然後徑直沖向右邊一片岩石,朱棣和張輔面面相覷,兩人隨即跟著過去,楊豐最終在一塊岩壁前停下,在那里仿佛很感慨一樣,看著這塊已經嚴重風蝕了的岩壁。

    “你到底找什麼”

    張輔說道。

    “看看這上面有什麼”

    楊豐指著岩壁說道。

    朱棣和張輔疑惑地看著,很快他倆就發現,盡管風蝕嚴重,但這塊岩壁上依然能夠分辨出,它居然刻著很多字,甚至基本上都能辨認出來……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明,登翼王室……”

    他們身旁已經響起了楊豐的聲音。

    朱棣愕然看著他……

    “……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御。理兵于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三萬。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絳天。遂陵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溫禺以釁鼓,血尸逐以染鍔。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里,野無遺寇。于是域滅區殫,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

    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

    其辭曰︰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咴L溴闐庳 亟紓 饃袂鸛飩 海 醯墼剄庹褳蚴潰 br />
    楊豐最終念完了完整的內容。

    朱棣一臉震撼地看著他。

    “勒石燕然,這居然是真的”

    然後燕王殿下緩緩說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方便以後閱讀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二三七章 勒石燕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第二三七章 勒石燕然並對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