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一部人馬現在還沒有歸隊?”在淅瀝的雨聲之中,孫傳庭被手下稟報有一隊明軍尚未入城。
“回稟督師,是官總兵的人馬。”下邊的戴松連忙出聲到︰“官總兵帶著自己手下的寧夏兵們追擊闖寇去了。”
“成何體統!”听到了戴松的匯報,孫傳庭難免怒道︰“窮寇莫追,窮寇莫追。官撫民打了二三十年的仗了,連這個都搞不明白嗎?”
“這種事情你為什麼沒有早一點來匯報?”孫傳庭斥責到。
“屬下也是剛剛得知。”面對著孫傳庭的指責,戴松不免感到一絲委屈。因為他之前一直都在左晉的隊伍里充當督戰隊一職。
“你馬上去給我把他攔下來!告訴他,李自成手下的高一功部可是沒有現身過的!”孫傳庭焦急的說道。要知道如果官撫民手下的寧夏兵們要是就這樣被闖軍埋伏了,那麼明軍的人數可就要從四萬再削減下去了。
以三萬的人馬去對付李自成剩下的兵馬,孫傳庭沒有這個自信。更何況闖軍在南線可是還有田見秀這一號人馬的。
“是。”戴松應了一聲匆忙離去了。
看著戴松離去的背影孫傳庭將桌上的那一杯熱茶端了起來,但他旋即又放了下去。他在會客廳中焦躁的踱起步來。
“來人!喊左總兵來!”孫傳庭對著院外的親兵們傳話到。
戴松的人馬在向東急行了一刻鐘之後,找到了仍在汝水邊明軍的寧夏步卒們。據他們所說,官總兵已經繼續追擊李自成的大 去了。
沒有辦法,戴松一行人只得繼續前行。他們在更加南面的地方終于找到了官撫民。不過之前那位雄心壯志的官總兵此刻已經狼狽的不成樣子了。
在大雨之中官撫民身正騎著一匹傷痕累累的戰馬沿著汝水緩緩向戴松處行來。官撫民那堅固的肩甲直接被打掉了,在其身上也淨是些氣味濃重的鮮血。
不由分說,官撫民在剛才經歷了一場血戰。
“官總兵……”看著眼前的景象,戴松一時間也不好說話。作為副將的他只是簡單的陳述了一遍孫傳庭的命令,至于責備的話語戴松決定讓孫傳庭自己說去。
“唉….”官撫民忽地深深嘆了一口氣,他從自己馬匹的後背上解開繩子將一塊黃顏色的布料丟到了戴松的手上。
“帶我去見孫督師吧。”官撫民的語氣低落,顯然他知曉違背軍令的後果。
官撫民回營之後的責備自然是必不可免的,孫傳庭在訓斥了其一頓之後將其降級留任。其實按照孫傳庭的性子來說,他此刻相當想將這一位不听號令的總兵給直接押下去的。但是明軍此刻也難有比其更好的人選,所以一來二去孫傳庭也只能雷聲大雨點小了。
待到官撫民離開房間之後,孫傳庭撇了一眼官總兵用寧夏騎兵性命換回來的那一件戰利品。
那是闖王李自成的大 。
“哼。”孫傳庭冷哼一聲。在他看來這東西用來上奏給朝廷表功自然是必要的,但是用這東西去換掉一千騎兵的性命孫傳庭還是認為虧本。
“通知自指揮使以上所有將領,馬上來縣衙商議進軍事宜。”孫傳庭向著戴松吩咐到。他要趁著闖軍剛剛撤回襄城立足未穩之際,馬上攻克這一闖軍的大本營。
“孫督師,我軍糧餉的足數還供多少天的開支?”在會議上左晉直接明了的問道,這不僅僅是他想搞明白的也是在場眾人都想明白的。
面對著左晉的發問,孫傳庭驟然感覺到在場眾人的視線都聚集到了自己的臉上。他忽地想起當年自己詢問左晉用兵第一要義的時刻了。
“糧餉還有半月有余。”孫傳庭一字一句的和在場諸位將領說道︰“不過陝西,和山西的糧食已經由洛陽轉運過來了。”
“那就好啊!”
“這下有把握了。”
隨著孫傳庭的發言,衙門里面的眾人熙攘了起來。在他們看來只要有了糧食,這仗就沒有打不贏的道理。
“那我軍何時進軍呢?”鄭嘉棟詢問到。渾身澆濕的他站在人群中實在有些異樣,但這也沒有辦法。他是在大雨中匆匆趕回陝縣的,而剛一到城樓下他便接到了孫傳庭的命令。
“轟隆隆!”在衙門的窗外驟然響起一聲驚雷,在霎那之間天地一時為之失色。
“明日清晨。”孫傳庭冷靜的說道。
“噠、噠、噠。”衙門中原本的幾位丫鬟走上前來,將衙門里的燭光點起。隨著大雨的傾盆而下,烏雲非但沒有消散相反還愈發濃密了起來。
“明天?”高杰詫異道︰“孫督師,這是否太過急躁了。我軍剛剛打完一場大戰,按理來說應當休息數日再行推進的。”高杰的話說得恨隱晦,畢竟他以前當賀人龍手下時放松士兵的手段便是劫掠百姓。
“現在河南大雨連綿,多耽擱一日就是多消耗一天軍糧。休息什麼的,還是等到拿下襄城之後再去商議吧。“
“對了!左良玉和秦翼明這兩個家伙現在到那里了?”孫傳庭扭頭對著副官戴松問道。
“這......”面對著孫傳庭的這個問題,戴松也為難起來了。自打數日前開始秦翼明就沒有回孫傳庭消息了。
而左良玉更甚,往湖廣去的哨兵竟然沒有一個回來的。要說是被闖軍給截留了,一次兩次到還說的過去。但是戴松他已經陸續派了快十批人馬了,而且走的都是不同的道路。戴松十分懷疑這些人馬恐怕是到了的,但是被左良玉給扣住了。
至于左良玉為什麼要扣住這些人,戴松也搞不明白。他估摸著應該是這位平寇大將軍畏闖如虎。
“嗯?”見到戴松久久不肯回話,孫傳庭稍有些不滿了。
“哦。”听到孫傳庭的冷哼聲,戴松連忙緩過神來。“秦將軍的人馬此刻還在商洛附近,但左將軍嘛......”
“左良玉怎麼了?”孫傳庭蹙眉問道。
“屬下無能,自上周開始聯絡左將軍的法子便失效了。派出去的人沒有一個回來的,連信鴿也是。”
听過了戴松的回答孫傳庭不免感到一絲怒氣上涌。如果左良玉現在就在大帳之中,他生吞活剖其的心都有了。
老成的孫傳庭還不了解左良玉這家伙在想什麼嗎?他想養寇自重!左良玉想利用闖軍給自己多攢下一些家當,這樣以後他無論是封官還是投闖底氣都更足一點。
“算了,此事先行帶過。我們來細講一下出兵的事宜,這一次我不希望還有人擅自用兵。“孫傳庭意有所指的說到。
“左晉!”孫傳庭隨後喊道。
“屬下在。”
“你部戰損最為嚴重,此次出兵你部為後衛。”孫傳庭嚴肅吩咐到。但促使孫傳庭如此下令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有些擔心左晉的立場。
隆三喜回信說左晉特地遣人將唐縣殘存的闖軍家屬送還到闖軍人馬手中去了。這對于孫傳庭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雖然他自認為左晉應當還是不會投靠闖軍的,但事情總有萬一。孫傳庭不敢擔此風險,尤其是在此鋼絲之上。
“屬下遵命。”左晉馬上應到。
“董學禮,高杰听令!”
“屬下在......”
孫傳庭的會議一直持續到深夜才堪堪結束,當左晉一行人離開衙門時陝縣的大多數房屋都已經熄燭了。
“轟隆隆!”在左晉一行人的遠處又是一道閃電。而在短暫一亮之後迎來的便是震天響的雷聲,這雷聲就像是有數百門火炮一同在耳邊齊響一樣。
“呼......”左晉長呼一口氣,他拾起自己的雨傘自顧自的離去了。他與孫傳庭手下的大多數人都處不太來,這絕非是左晉不通人情世故。
相反,左晉相當明了人情之中的彎彎繞繞。但是,他就是不樂意與高杰一伙人為伍。畢竟在左晉的心中道德的一面依舊存在著,左晉希望且渴望一個平等世界的到來。
“嘩啦啦。”雨水打在了左晉撐起的傘上,他騎著馬一路有昏暗的正門走了出去。在路過一戶人家時,他恍忽听到了一戶人家的哭泣聲。
<a id=".biquge.name"></a>
“呵。”左晉苦笑一聲。只要大明對百姓的壓迫依舊在,哪怕是蕩平了闖寇又能怎麼樣呢?百姓依舊生活在水火之中。
百姓一代生一代,但代代又有什麼奔頭呢?無非是娶妻生子,但這樣一個世道,這樣一個朝代。就算將孩子生下來又有什麼用呢?
無非是多一個奴隸罷了。
與孫傳庭的銳意進發不同,此刻闖軍上下都還被戰敗的陰影所籠罩著。大軍離開陝縣時還有三萬余人,但抵達襄城時由于軍心渙散士兵逃跑的只剩下兩萬余人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連闖王周邊的將領們都不得不開始懷疑是否大明真的天命未盡。兩次對孫傳庭的用兵闖軍都是優勢兵力且糧餉充足,但卻盡數落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白旺們想不明白了,他們不能理解孫傳庭為什麼可以每每在關鍵時刻殺出一道人馬來截斷他們的退路。光有悍勇而無謀略的白旺們只能將失敗的原因寄托于天命這一虛無縹緲的詞匯上。
如果不是天命未盡,那麼怎麼能說通孫傳庭的大勝呢?
闖王李自成也意識到了隊伍中的這一種危險思想,所以一回到襄城他便即刻組織起了一場軍事會議。他希望可以重新整合大家的思想,至少不應當繼續頹靡下去。
“闖王,我以為我軍應當避其鋒芒。不如暫退至汝陽一帶與田大人合兵,這樣我軍至少兵力上仍然對孫傳庭有優勢。”還未等李自成發言,在人群中的李過便搶先提議道。他自認為用手上現在的這兩萬敗兵去對抗新勝的明軍無疑是以卵擊石。
“是啊,闖王。我們還是暫且避其鋒芒吧!”李自成身下的諸位將領們紛紛點頭,他們也認為繼續呆在襄城無疑太過冒險。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不能後撤。”李自成環顧諸位將領後說道︰“襄城歷來便是河南的重心,一旦放棄這里再想回來可就難了。”
“諸位可以想一想,在荒原之中如果大家遇上了一群狼該怎麼辦。是跑嗎?不,你跑不掉的。只要你轉身,狼群便會意識到你與其他獵物並無不同。而一旦我軍撤入汝陽,南面的左良玉他們馬上便能意識到我軍的真正實力。到時候就算可以在兵力上抗衡孫傳庭又有什麼用呢?”
“左良玉可是號稱有二十萬兵卒的。一旦這一只豺狼反應過來了,我們又有那些隊伍可抽離出去和他對抗的呢?還是說諸位真的認為左良玉不過是一個懦夫?”
“要我說左良玉恰恰是這些明軍將領里面膽子最大的,因為他想的是裂土封王。之所以左良玉對咱們如此忌諱也是如此,他不希望自身的實力有一絲一毫的損失。因為他每多一路兵將,他之後在崇禎面前便可多提一份要求。”
“可是闖王,如今軍心潰散,士兵們大多都在談論投降孫傳庭的事宜。一旦孫傳庭的隊伍圍上來,恐怕弟兄們等不到左良玉,就要被孫傳庭這家伙拿去邀功了。”人群中的一位小將急道。
李自成目視著眼前的小將說道︰“之前退回襄城的時候我就听到有不少的士兵在談論投降孫傳庭的事情。其實我以為這種事情沒有什麼好商量的,人都有一顆想活命的心嘛。到時候投降把我的人頭砍了去就可以了。”
“闖王……”听到李自成這樣說話,下方的諸將無不出聲阻止到。
“你們把這話告訴大家就可以了,沒有什麼好忌諱的。不過我認為這件事情還可以緩一緩,待到我軍真的退無可退時我李某人絕不會吝惜這一顆腦袋。”
“各位相信我嗎?”李自成突然一轉語氣說道。
“當然相信。”
“那麼,我們就守在這里吧。”李自成面朝的眼前眾人說道︰“馬上派人告知劉宗敏,要他即刻截斷孫傳庭與山、陝各地的運糧通道。”
“讓我們看一看大明是否真的天命未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