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九十五章 扶弟魔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北城二千 本章︰第九十五章 扶弟魔

    “敢問先皇口中的不穩是指……”

    桂王朱常瀛小心翼翼的開口,而朱由校也是好奇自己弟弟說的局勢不穩是什麼。

    至于朱由檢、他不可能把奢崇明會造反的事情說出來,只能對朱常瀛三人道︰

    “眼下、遼東建虜步步緊逼,不出意外的話,來年便會發動對遼戰事。”

    “這……”惠王朱常潤剛想說與他們關系不大,但想了想還是沒能說出口。

    但下一秒朱由檢又道︰“平定遼東之後,朝廷才有余銀為三位叔叔修建王府,隨後就藩。”

    朱由檢這句話、就讓三人喜出望外了。

    一般來說、親王的王府都是有封地的地方官府負責的,但眼下遼事艱難,加派餉銀壓在百姓和地方頭上,官員們都十分厭惡為藩王修建王府。

    如果朱由檢這麼說、就代表王府的事情就不用他們愁了。

    至于所謂的建虜,在他們看來、也不過是楊應龍之流,不過七八年就能平定下去罷了。

    他們的想法、實際上也是代表了明朝各階級士大夫和百姓的看法。

    雖然經歷了薩爾滸之戰,但是除了遼東的遼人以外,大明兩京十三省的百姓都沒有把建虜放在心上。

    三王紛紛對朱由校兩人作揖道︰“既然如此,那麼臣等便提前拜謝萬歲了。”

    “呵呵、三位叔叔不用客氣,未就藩的日子,就在京城繼續休養吧,每年一萬石的俸祿會折換成銀子正常發放的。”

    朱由校擺手,而站在門口的王承恩也在三王走出後,送他們出了勖勤宮。

    “弟弟為什麼不讓三王提前就藩?”

    當三王被送出宮,朱由校忽的看向了旁邊的朱由檢。

    “哥哥難道就想嗎?”朱由檢反問,隨後兄弟二人相顧一笑。

    朱由校坦然道︰“我大明眼下宗藩已經成為了一個問題。”

    “皇考估計也是看出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沒有在登基之後安排三位叔叔就藩。”

    “不過即便自我等開始停止外派藩王,但天下的三十位藩王還會延續下去。”

    “雖然朝廷已經定額俸祿一百五十萬兩,但藩王的子孫卻會無盡的繁衍。”

    朱由校的話,已經算是站在這個時代前沿的眼光了,不僅僅是他,便是萬歷和泰昌也重視到了宗藩的問題。

    因此從最開始定額一百五十萬兩,再到後面陸續放開朱氏皇族子弟的科舉、明朝已經在改變了。

    不過這樣的改變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那三十位已經就藩藩王的不可逆。

    朱元章、朱棣沒有定下爵位世襲遞減的制度,因此導致了除非藩王無子,也沒有外藩世襲,不然藩號永遠都是存在的。

    類似秦王、晉王,很多王爺實際上都經歷過藩王無子,但卻從旁系繼承了藩王王位。

    <a id=".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大明發展到眼下,宗族子弟接近十萬,按照最低的奉國中尉兩百石俸祿來算,每年最少要發兩千萬石糧食,才能養活他們。

    但是萬歷賣了一個乖,就是直接定額一百五十萬兩,不管以後多出多少宗藩子弟,反正每年只有一百五十萬兩,怎麼分全由藩王和宗藩子弟討論。

    這麼一來、朱氏子弟們就倒大霉了。

    由此開始了明朝宗藩子弟沒有俸祿領,甚至過的還不如乞丐的悲慘時期。

    這個時期延續到了現在,已經接近三十年了。

    由于是宗藩子弟,養濟院不接收他們,他們只能成為了藩王的佃戶,更有甚者直接成為了明代唯一的強制乞丐。

    不能做生意、只能參加應試這一條路子。

    朱由檢對于這一切十分明了,更是知道,各地的親王和郡王過得十分滋潤、往下的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還能有口飯吃。

    再往下的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可以說就是等死了。

    偏偏這個群體的人數還是最大的,眼下宗室子弟十萬人,這三個爵位的子弟最少就有九萬人。

    因此、如果能搞成世襲遞減制度,那麼宗室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但唯一的問題就是、要弄世襲遞減制度,就必須得罪藩王。

    為了避免藩王造反,只有保持強大的軍事才能將世襲遞減制度弄上正規。

    可問題是、眼下大明朝連二十幾萬人的後金都解決不了,更別提解決宗藩問題了。

    要是能解決宗藩問題,收稅都能輕松收上來。

    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中央集權能力的不足,而想要強化中央集權,就必須讓天下見識到中央的實力。

    所以朱由檢在朱由校說完話後,便對朱由校道︰

    “哥哥、燕山大營的七衛一營預計十日之後就能招募滿員,這麼一來、哥哥手下就有了四萬多精銳人馬。”

    “我這次來京城、除了幫哥哥穩定那毒婦死後的局勢,其次便是要和哥哥說這件事。”

    說到這里、朱由檢把他想裁撤密雲、懷柔、昌平、通州一帶衛所,營兵,換七衛一營上去駐守的事情詳細的告訴了好皇兄。

    尤其是把當初朱元章、朱棣時期的衛所軍屯糧食數據報了出來,並說出裁撤這三十四衛、十六所、三營之後所能節省的銀錢。

    節省軍餉最少五十萬兩,增收一百五十萬畝耕地,每畝收三成糧,一年便增加九十萬石左右的糧食。

    不過這樣的舉動,實際上等于變相把九邊之一的薊鎮裁撤了三分之二,只留下了永平府和順天府的薊州、遵化。

    但裁撤之後,不僅沒有損失薊遼的實力,反而增強了薊遼的實力。

    “你有把握嗎?”

    朱由校眼神陰晴不定,在衡量了半天後, 地向朱由檢詢問了這個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朱由檢點了點頭︰

    “最多兩個月後,七衛一營就足夠換邊!”

    “好!”听到這話、朱由校也點了點頭道︰

    “既然這樣、接下來的事情你不用擔心了,只要拿到中旨、直接派兵接管便可!”

    朱由校十分了解、用御馬監的四衛一營和羽林三衛替換薊鎮兵馬,這種事情內閣一定不會同意。

    所以他要做的很簡單,那就是直接越過內閣,用中旨先斬後奏。

    只要兵馬安全換完,那就不存在薊鎮兵馬,內閣也就無話可說。

    這手段、曾經的明武宗朱厚照也用過類似的,不過他是直接叫京營和邊軍換防,而朱由校是要直接裁撤薊鎮兵馬。

    不僅如此、在裁撤的兵馬中,還包括了上直二十六衛的通州衛、大興衛和燕山三衛。

    想到這里、朱由校補充了一句道︰

    “弟弟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卻遺漏了一點。”

    “如弟弟之前說過的一樣,上直二十六衛是我大明皇帝之依仗。”

    “既然如此、便不能裁撤通州衛、大興衛和燕山三衛,甚至連石匣營、鎮魯營、建昌營也不能裁撤。”

    朱由校想的比朱由檢更遠,他雖然不懂軍事,但卻懂得萬歷皇帝教授他的政治手段。

    裁撤編制很容易,但重新建立編制卻很難。

    保留下燕山三衛和通州衛、大興衛的編制,這就代表朱由檢手上又多了五衛三營的兵馬。

    加上七衛一營,總共就是十二衛四營,全部滿員可有兵七萬九千兩百人。

    朱由檢听到了好皇兄的提點,也後知後覺道︰

    “哥哥說的不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永平和薊鎮的兵馬也應該要抓緊。”

    “倒不如直接派人調任薊遼總督,隨後動用雷霆手段接管長城延邊關隘城池、用七衛一營的兵馬填充薊鎮?”

    “好!”朱由檢的話一說出來,朱由校頓時眼前一亮。

    這麼一來、除了裁撤的衛所,那麼薊鎮就能保持八萬六千兵馬,而七衛一營能保持四萬二千二百。

    十二萬八千二百戰兵的編制只要滿員,再想裁撤京營和上直二十六衛就簡單了。

    到時候完全可以按照朱由檢計劃中,將北直隸衛所裁撤的想法直接進行,整個北直隸都會在朱由校的牢牢掌控下。

    朱由校沒有擔心朱由檢是在架空自己,更沒有懷疑他要篡奪皇位。

    他還是和原來時想的一樣,自己的弟弟是想著幫自己,才會想出這些想法。

    至于朱由檢、朱由校都不擔心,他就更不擔心了。

    有歷史在前面放著、況且只要不舉兵造反,他基本上是不可能死的存在。

    哪怕就是造反,三服以內都頂多關押鳳陽高牆罷了。

    關押鳳陽高牆,還是眼下皇帝的親弟弟,未來皇帝的唯一親叔叔,諒鳳陽的太監也不敢難為他。

    這麼一看、這不比歷史上他自掛東南枝強太多?

    對于朱由檢來說、反正自掛東南枝才是他最差的結局,其他的他都可以接受。

    所以在好皇兄指出編制不能廢後,他才敢提出讓人坐上薊遼總督的位置。

    “薊遼總督的人選,就由你來推選吧……”朱由校笑著開口道。

    “好”

    朱由檢還在迷湖、也不管朱由校說了什麼,下一刻就說了“好”,等他反應過來才尷尬道︰

    “哥哥、我已經管了七衛一營,再塞進來薊遼總督,那我……”

    他想說他的兵權太大了,但是卻被朱由校抓住了手。

    朱由校眼神對他很溫柔,嘴角帶著笑意︰

    “弟弟是我帶大的,若是旁人要害我,我信。”

    “但是弟弟要害我,我不信……”

    看著好皇兄的模樣,朱由檢咽了咽口水。

    “對了!”朱由校突然道︰

    “內閣的大臣上疏,要在明年初選秀女。”

    “到時候不管多忙,你都得來京城幫忙。”

    “我?我能幫什麼忙?”朱由檢愣了愣,自己難不成還要親手選出自己的嫂子?

    可是萬一自己不知道張嫣是誰,把自己嫂子錯過了怎麼辦?

    “你且來就是。”朱由校拍了拍他的手,讓他放寬心,但朱由檢怎麼也寬心不起來。

    不過趁著好皇兄對他提要求,他也趁機說道︰

    “來是可以來,不過我有一件事要哥哥你答應。”

    “且說來听听。”朱由校笑著回應。

    朱由檢見狀、便把燕山所的事情告訴了他,順帶說出了自己要去國子監選教習的事情。

    不過對此,朱由校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對門外喊道︰

    “來人!”

    “萬歲……”听到有人叫喚,隨行的司禮監小太監走到了門口,朱由校也下旨道︰

    “命人傳話國子監,皇五弟所需一一切人手,全部允諾。”

    “奴婢遵旨”小太監老老實實回禮,而朱由校見狀也轉頭對朱由檢笑道︰

    “另外再從內帑撥銀十萬兩給皇五弟。”

    “這不行、太……”朱由檢一听連忙就要拒絕。

    他雖然眼下缺銀子,但不可能薅好皇兄的羊毛,畢竟好皇兄比他還缺銀子。

    而且眼下他已經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完全可以用蜂窩煤收割蒙古人,更是沒有必要讓好皇兄出銀子。

    但他的話沒有說出口,就被朱由校皺眉的嚴肅臉給堵了回去。

    “做哥哥的拿些零花錢給弟弟,不是很正常嗎?”朱由校嚴肅著教育朱由檢。

    “那也沒有拿十萬兩做零花錢的說法啊。”朱由檢哭笑不得,但朱由校下一句話就讓他閉嘴了。

    “怎麼沒有?皇祖父當年對潞王比我對弟弟你還要夸張。”

    朱由校一句話,直接讓朱由檢說不出話來了。

    萬歷皇帝當年對自己的弟弟潞王,只是婚禮就從內帑撥出黃金三千八百六十九兩,青紅寶石八千七百余顆,白銀十萬兩,珊瑚珍珠兩萬四千余顆。

    之後修建潞王府,更是給出了六十多萬兩的超高規模。

    給潞王的安家費就三十萬兩更是叫人咂舌。

    相比較下、朱由校給朱由檢的銀子算是少的了。

    不過看著朱由檢無奈的模樣,朱由校還是笑著安慰道︰

    “這銀子、也不是盡給弟弟花,而是叫弟弟多招募些人馬,萬一之後調兵馬前往了薊遼各鎮,燕山大營中也能有些人調使。”

    他這溫柔的模樣,叫門口的司禮監小太監犯著滴咕。

    這年頭還沒有見過、給人錢還要安慰別人別難受的。

    至于朱由檢、听到這話,心里好受了不少,但那成年人的靈魂還是讓他倔強道︰

    “哥哥放心、等來年,我一定會還上不少銀子的。”

    他沒有說出個具體的數目,因為他怕說出來之後他做不到,畢竟蜂窩煤的銷路到底行不行,他也不知道。

    這底氣虛弱的模樣,被朱由校看得清楚,倒也不揭穿他,只是像哄孩子一樣的拍了拍他的手道︰

    “好好好、弟弟一定可以的,我相信你。”

    “……”朱由檢一時間有些懷疑人生,而朱由校下一句話更是讓他直接破防。

    朱由校一臉認真的說道︰

    “明歲若是定下了皇後,待弟弟十三歲,也為弟弟選一批秀女為王妃。”

    “額……我還不急。”朱由檢實在接受不了。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大明選妃一般不會比皇帝和藩王大,也就是說他很可能會有一個十一二歲的皇妃。

    這玩意對于他來說、跟犯罪沒有什麼區別啊……

    “弟弟這模樣,難不成是害羞了?”朱由校見他這樣,只以為是害羞,還調笑道︰

    “到時候若是可以、一次性給弟弟把正妃和次妃都選了!”

    “饒了我吧!

    !”朱由檢只能憋屈的大喊,惹來朱由校的大笑。

    那笑聲傳出勖勤宮,向外散去,所有讓人十分好奇,兩兄弟是聊了什麼,為什麼會笑得這麼開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兄朱由校》,方便以後閱讀家兄朱由校第九十五章 扶弟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兄朱由校第九十五章 扶弟魔並對家兄朱由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