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莫名其妙,從堂堂兵部的駕部侍郎,被突然調任成了這鹽務監所謂的護衛司首司,如果放到其他人眼里,這應該是一場毫無疑問的貶謫,但對于李靖來說,他是沒有想那麼多的。
在他的眼里,他既然被賦予了這樣的職務,就要在這個職務上,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而對于鹽務監護衛司來說,最為重要,也可以說是唯一的事情,就是將這護衛的實力提升上去。
而且這樣的事情,對于李靖來說,也是一項富有意義的挑戰,因為他之前職務,並不允許他做這樣的事情。
如今雖然是護衛司首司,但想要從無到有,將整個護衛司組建起來,也就是和從無到有練兵是一碼事。
而他自小也算是熟讀兵書,對于兵事一道,自然是有著極大的興趣,之前他在兵部只是一個駕部侍郎,算是正經的文職。
如果對于其他人來說,尤其是對于那些只是想在朝廷中鍍個金,以便于自己日後的發展的那些世家子弟,這樣的一個職位確實是他們所鐘愛的。
畢竟要干的事情不多,但俸祿還算豐厚,加上又在京城當中任職,只要表現出無欲無求,不爭不搶的心思出來,基本上到哪里,都是一群人對你和顏悅色。
李靖雖然在外面,表現的也是無欲無求,很是佛系,但實際上,心中還是有著一腔抱負的,如今能夠打著為鹽務監訓練護衛的名義訓練新兵,這也算是和自己的理想相符了。
可是他現在不過才剛剛提出來了一件最為基礎的事情,結果就看到楊勇在那里搖頭,這讓李靖在心中頓時又有些忐忑起來。
可還沒等他說將三百畝的數量減少到兩百畝,就听楊勇說道︰“兩千人的定額,光是三百畝地,未免顯得太過擁擠。
尤其是其中還要有訓練的場所,能夠容納兩千人正常訓練的,怎麼說也得一千畝。
加之還有各種生活起居的,以及這些護衛們隨行的配套,照本王來看的話,最低最低也得三千畝。
不過現在的鹽務監,想要找到3000畝地連成一片,還不能距離京城太遠的,還真是沒有。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這樣吧,本王做主,就先在鹽務監的附近劃出個1000畝,作為護衛司第一批的訓練場所。
之後本王還會派人,在其他地方再劃出兩千畝來,爭取和這1000畝的距離,離得不要太遠。
如此一來,李首司以後的各項工作也才能大展拳腳,李首司,你覺得本王的提議如何?”
李靖直覺得,腦子有點沒反應過來。
三千畝……
那可是三千畝啊!
他之前不過是只想要個三百畝,現在被楊勇這麼一說,直接給自己翻了十倍。
“好……好……”
李靖听著楊勇的話,下意識地點頭,整個人都彷佛靈魂出竅了一般,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楊勇倒是看出了,李靖現在有些神游物外,不禁笑了笑說道︰“其實本王這麼做,也是相信李首司的才華。
如今鹽務監的事務繁忙,本王這邊既要操勞著鹽務監的事情,又要操勞著和北方啟民官貿協定的事情,這麼多事情加在一起,實在是有些抽不開身。
所以這護衛司,其實本王就是打算全交給李首司負責的,而且本王也相信,以李首司的才能,一定能將這護衛司打理的井井有條。
這樣的話,本王既能向父皇和朝廷交差,同時又能免除了一樁麻煩,說起來,本王還是要謝謝李首司才是,至于這些微末小事,本王自然會不遺余力的支持。”
“不敢,不敢當,齊王殿下嚴重了。”
李靖這個時候才回過了神,听得楊勇的話,慌忙從胡床上起身,向著楊勇拱手做禮,聲音恭敬地道︰“臣就是一微末小官,肚子里也沒那幾兩才能,否則也不會一直在兵部碌碌無為。
齊王殿下如此夸獎臣,實在是折煞臣了。
臣……惶恐!”
李靖自從進入了朝廷之後,還是頭一次被人這麼重視,此時不由地有些受寵若驚,甚至此時的李靖,已經開始在心里有些擔心,自己會不會辜負了楊勇的厚望。
在楊勇卻比李靖更相信他自己,甚至他敢說,這如今整個大隋,天下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李靖的真正實力。
說實話,讓李靖這等人物現在幫著自己練兵,已經是有些屈才了。
“無妨,本王做事,向來是雷厲風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本王既然說了相信李首司,那就絕對會支持李首司到底。”楊勇笑著揮了揮手,示意李靖重新坐下之後,方才又道︰“對于這護衛司,不知李首司可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如果有的話,今日不妨都一並說了,本王讓人一起去解決,盡量加快時間嘛。”
“倒是還有一些。”李靖听到有關于護衛司的事,身子頓時坐正了幾分,道︰“如今護衛司的職責,是保護整個商隊,順利在北方通行。
而如果想在北方通行的話,這一路上就不得不要與山賊,或者是馬賊,甚至是外族的小股騎兵作對。
而且因為是有著商隊的緣故,所以即便是護衛,他們行進的速度也不能太快,所以臣覺得,這些人首重的訓練,還應該是弓弩。
只有以強弓勁弩結成陣型,才能在那些馬賊,以及外族的小股騎兵的騷擾和劫掠之下,盡量減少損失。
而且弓弩之物對于山賊也有奇效,如果再讓這些護衛,配合學習短刀,同樣也可以提高他們在近身作戰時的實力,如此一來,整個護衛的戰斗力自然有所保證,整個商隊的安全也能較為妥當。”
李靖說的很有道理,楊勇听著連連點頭。
北方不比于江南,北方大多都是平原,而且又多盛產馬匹,加上如今整個隋朝北方游俠之風盛行,這樣一來同樣也催生了許多馬賊。
而且這些馬賊向來是來無影,去無蹤,專門劫掠商隊,朝廷幾次圍剿,但都被這些馬賊春風吹又生,始終沒有辦法盡滅。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事情,畢竟如今隋朝的剝削實在是太過嚴重,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加上當地的游俠之風,自然就會產生投賊的心思。
不解決根源,光想著剿滅馬賊,是完全沒有用的。
不過隋朝朝廷是顯然不可能解決源頭的,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更加絕妙的計策,那就是不管。
只要我看不到,這些事情就通通沒有發生過,所以他們在後面的多次上報當中,是從來都沒有寫過當地賊寇的事情的。
即便是有些官員寫了上來,也會在中途被人截下,然後將有關于賊寇的事情抹掉之後,再重新送給朝廷。
或者這些事情干脆就由朝廷自己出手,將有關于賊寇的消息通通掩埋下來,之後再上報給楊堅。
這樣一來,楊堅眼前所寫的一切,那就都是歌舞升平,天下太平,而楊堅一旦高興了,那整個朝廷百官自然也都相安無事。
可他們有這個能力可以無視,但李靖和楊勇不能無視,因為他們是要真真實實面對這些事情的,他們必須思考到這些馬賊的存在。
當然,楊勇也可以選擇故意假裝不知道,然後讓這些馬賊成功一次,將朝廷隱瞞這些賊寇的事情捅上去,但這樣一來,無疑會和整個朝廷決裂。
而且這樣的同時,恐怕也不會在楊堅面前撈到什麼太多的好感,畢竟如今楊堅所想要保持的,就是一切穩定,直到自己退位。
如果自己將這種事情捅上去,那可以想象整個朝廷必然要掀起一陣狂風暴雨,這對于一心想要躺平的陽間來說,也是很頭疼的一件事情,那同樣對于自己這個始作俑者,楊堅也不會覺得自己到底是有多麼認真負責。
說不準,還會因為楊勇的辦事不利,破壞了第一次和北方啟民之間的官貿,從而對自己的好感下降,那這一切對于楊勇來說,就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現在最好的策略,就是同樣跟著隱瞞這種事情,但對上隱瞞,不代表也要對下隱瞞,自己做事情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到的。
而想要應對這些騎兵,想要用血肉之軀去抵擋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想組成方陣,也很難,因為這一切的主流的人選,自然都是商隊。
商隊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長,在這麼長的距離之下,想要在發現對方騎兵出現的時候,立刻就將所有人聚合到一起,然後組成方陣,這對于時間的要求實在是有些太過緊張了。
正常來講,商隊也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組成一個夠成功抵擋騎兵沖鋒的方陣,而且如果即便是他們組成的方陣,可這些馬賊,他們所最終的目的。卻並不是要突破方陣,畢竟大家都出來求財的,誰也不希望為了一口吃的,為了一塊金銀珠寶,而搭上自己的小命。
畢竟這些錢財雖然很好,但只有活著才有命花,如果連命都沒了,這些金銀珠寶再多,又有什麼用?
所以一旦他們發現,商隊前面組成了方陣的話,他們就會很清楚地發現這個方陣不好啃,可這樣一來的話,他們就可以將目標打到這些方陣身後的那些馬車上面。
如果是向北方出發的話,那這些馬車子上裝的就是白鹽,如果是從北方往南走的話,那這車上裝的就都是北地的特產。
可無論是哪一種,在這個時代都是絕對的暴利,在這些馬賊的眼中,那就更是閃花了眼一般,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錢。
所以他們不會動這些方陣,甚至最多也就只會派出幾個人,看守方陣兩邊,阻止方陣變換陣容,而大部隊則在後面瘋狂劫掠商隊手中的馬車。
所以想靠單純的大方陣,甚至哪怕是戰車的陣容,也沒有辦法成功克制騎兵。
當然!並不是說這些方法和陣型不好,沒有辦法克制騎兵,而是對于如今的商隊來說,這一點實在是有些難以辦到。
而對于商對這種又長,人數又不是特別多的隊伍來說,唯一的可行性,就立刻幾個人組成一個小隊。
然後有這只小隊負責護周圍的商隊馬車,同時也阻擋從四面八方突擊過來的敵人,可想要阻擋這些人,就需要有一間合適的武器,而對于他們來說,普通的近戰武器並沒有什麼意義。
一來,對于絕大多數馬賊來說,他們或許會騎馬,但同樣也都只是在馬上揮舞著近戰武器,甚至有很多一部分都是馬步兵。
可即便如此,他們在馬上的沖擊力也是很強的,在馬匹的力量加持之下,光靠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和他們進行抗衡的。
而對于那些會這樣板上設計的人來說,如果這邊只是全都是現在武器的話,那他們就可以一直在遠方不斷的消耗。
而因為商隊的限制,這就導致他們並不能帶特別厚重,體積特別龐大的重物,而是最多只能帶上一些輕便的木盾。
可是想要依靠這些木墩成功一直阻止來自于遠方騎兵的威脅的話,這顯然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來,如果真的有攻擊騷擾的話,他們的行軍速度一定會被大大放緩,這樣一來,就會給那些賊兵們一個喘息的機會。
甚至是在那里以逸待勞地等著,這邊體力消耗完之後,再來沖擊一次。
而這一切都會給整支商隊帶去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想要成功單憑幾個人的陣容,就阻止這些人的話,那強弓勁弩確實是唯一的選擇。
而且這一點即便李靖不說,楊勇也會主動朝著這方面發展,因為自古以來,弓弩兵都是整個戰場不可或缺的兵種。
而且當上弓弩兵的人,一般而言,都是臂力比較大的,如果臂力太小,他們連弓都拉不動,自然也談不上彎弓射箭。
正是因為他們臂力大,所以對于他們來說,學習一些近戰武器,也就是得心應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