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
牛弘,楊素甚至包括一旁的張平在內,心中同時一凜。
牛弘和楊素是不知道齊王又準備搞什麼ど蛾子,張平則是震驚于楊堅居然會將這件事告訴牛弘和楊素。
張平又不是聾子,剛剛楊堅和楊勇所說的事情,他自然听在了耳朵里。
即便是身為宦侍,可楊勇的那等想法,他也能清楚地知曉,這想法一旦傳到了朝廷百官的耳朵,會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果不其然,楊堅的話才剛剛說了一半,牛弘便臉色大變,高聲勸阻道︰“陛下!不可啊陛下!
自古以來,為官者,便是替君王牧守一方百姓,如今不過是負責管理鹽井的鹽工,齊王殿下竟也要為其封官,實乃是離經叛道之舉!
<a id=".si/112/112444/">《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a>
陛下三思啊!”
楊堅微微皺眉。
他知道牛弘身為吏部尚書,對此事一定不會輕易同意,但也沒想到牛弘居然會對此事這麼敏感。
自己才剛說一半啊!
偏頭看向楊素,楊堅輕聲道︰“左僕射以為呢?”
楊素聞言,拱手向楊堅作了一禮,道︰“回陛下,臣覺得,齊王殿下初心是好,但行為還是有些不甚妥當。
如果按齊王殿下所言,讓那些鹽工匠人也可做我大隋的官,豈不是相當于在告訴世人,即便是販夫走卒,也可以做我大隋的官吏?
這置朝堂百官于何處?置那些世家門第于何處?
而且,一旦如此,臣恐擔心會使得天下百姓對我大隋的官員從此失了敬畏之心。
一旦民不敬官,那官又何以替天子牧守四方?臣以為,此法……恐禍國矣!”
說完,楊素再次向楊堅深深一拜,“請陛下三思!”
楊素的說法就比牛弘更具有說服力,尤其是他口中的那句恐禍國矣,更是讓楊堅想不忌憚都不行。
他想名留青史,這二十余年更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孜孜不倦地努力著。
若是真在他手中禍了國,那豈不是二十余年的努力都付之一炬了?
可如果什麼都不做……那鹽務監又怎麼辦?
楊堅感覺自己自從登基至今,從未都沒有如今天這般糾結過。
楊素深知楊堅的猶豫和擔憂,此時再次出言道︰“陛下,臣以為,對于鹽務監,朝廷可以提高那些鹽工匠人的薪俸,並遣派良家勛貴子弟前往鹽務監任鹽務監察使。
如此一來,既可以保證這些鹽工匠人對鹽務一事盡心盡力,亦可監督那些偷奸耍滑之人。”
牛弘听著楊素的話,張了張嘴。
雖然對于楊勇的提議,他心里是十萬個反對,但對于楊素的提議,他心中還是不怎麼贊成。
尤其是什麼良家勛貴子弟……現在大興城中的勛貴,絕大多數都是楊素一黨。
往鹽務監里面安插勛貴子弟的人,怎麼看都有些別扭。
可一想到楊素的地位,以及楊素背後的存在,牛弘就默然了。
……
入夜。
齊王府內,搖曳的燈火和夜空中的星光相和,偶爾幾聲蟋蟀的低鳴響起,讓偌大的王府中更添幾分靜謐。
而就在這一片靜謐之中,身上只裹著單衣的楊勇在尚伯隴的低喚聲中,從東配殿的榻上爬起,腳步匆匆地趕奔書房。
王府的迎客一般而言,要麼在東邊的東福軒,要麼在西邊的嘉樂堂。
一些極為重要的客人,則是在王府的正堂迎接。
需要楊勇去書房迎接的客人,少之又少。
書房內,一身黑色斗篷的人影早已等候在此。
听得書房的門聲響起,黑色斗篷人下意識地轉過身去,見得楊勇,斗篷人連忙摘下了頭上的帽子,迎了上去,率先作禮。
“殿下。”
楊勇已經吩咐,讓尚伯隴帶人守在遠處。此時他將房門掩好,便轉身將斗篷人扶起,語氣半是激動半是疑惑。
“張公公不必多禮,快起來。”
說著,楊勇還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位熟悉的斗篷人,問道︰“張公公今夜怎地如此急來見小王?可是有什麼大事發生?”
“殿下所言不錯。”張平臉色鄭重,此時直點頭道︰“殿下今日剛剛出宮,沒過多久,吏部的牛尚書以及左僕射便入了宮,陛下還和他們兩位談及了殿下所奏之事……”
張平沒有廢話,當下便把白天的事情說了一通。
楊勇的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
“父皇當真說了,此法是小王所提?”
“千真萬確!”張平重重點頭,“奴婢親耳所听,絕無半分虛假。”
“父皇最後應了左僕射的提議?”
“應了,不過陛下沒有直接答應封官職,但卻讓牛尚書擬了名單。”
張平沒有加入自己的見解,全是實話實說。
楊勇的臉色仍然沉著,但心中還是松了些。
張平說完,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楊勇,輕聲道︰“奴婢今日所見就是這些了,殿下若無他事,奴婢就先告退了。”
張平只是一個內常侍,能在大晚上冒著宵禁的風險來齊王府給自己通傳消息,已然是極為難得的事情了。
楊勇就算是對楊堅的這番舉動再怎麼不理解,此時也不會怠慢張平。
走到一旁的桌桉邊,從桉下的小櫃中取出幾塊金餅,楊勇將其遞到了張平的手上。
“一點小玩意,小王明日會差人以公公您的名義,再送些小玩意到公公的老家。
此等厚恩,小王日後仍有重謝。”
張平面色一喜。
自己手中的這幾塊金餅,倒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但是楊勇口中,以自己的名義送些小玩意給自己的老家,那意義就不一樣了。
像他們這種絕了子孫根的人,已經沒了蒙蔭後代的想法,人生這輩子為數不多的追求,就是能夠光宗耀祖一番。
除了升官發財以外,給老家送金銀財寶,顯然就是最好的光榮耀祖。
“奴婢謝過殿下。”
將楊勇遞過來的金餅接過揣到懷里,張平彎身又向楊勇行了一禮,隨後帶上了斗篷上的帽子,告辭離去。
看到張平從書房離開,守在遠處的尚伯隴,此時快步走了過來。
“殿下……”
“去叫杜參軍過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