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廢太子

第十七章︰考校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騎驢入劍門2 本章︰第十七章︰考校

    李綱對于自己和楊勇這次相見的可能性做過很多種推測。

    但唯獨這上來就相拜的,是他從未預料過的。

    身形僵持了一瞬,李綱連忙上前將楊勇扶起,道︰“殿下折煞下臣了。

    殿下貴為親王之軀,哪里有向小臣這下官拜禮的?”

    楊勇順勢起身,嘴上卻仍然道︰“李長史雖是小王的長史,但在小王的心中,李長史卻如同小王的老師一般。

    尊師重道,此乃禮制,小王貴為皇家親王,自該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怎可輕廢?”

    李綱曾作為楊勇的太子冼馬,雖不如太子太傅那般尊貴,但卻仍然履行著教導楊勇政務等事情的職責。

    說上一聲老師,並不為過。

    身為老師,不管嘴上是怎麼說的,但心中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對自己多些尊重。

    曾經的楊勇對李綱沒有什麼好感,所謂的尊重自然也是虛話。

    李綱願意繼續履行自己身為太子冼馬的職責,為楊勇說話,那是因為李綱君子克己,有自己的原則。

    可要是說李綱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失望,卻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楊勇這一拜,正是將以往的楊勇錯誤,做了一個彌補。

    李綱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向楊勇躬身回禮,連連道︰“殿下嚴重了。”

    “以往是小王不懂事,不知李長史的一番心意,對李長史多有怠慢。這兩年來,小王除了心中對父皇和母後殘有愧疚以外,對李長史也是深感遺憾。

    小王本以為此生再無感謝李長史的機會,卻不想父皇仁慈,重新給了小王重見李長史的機會,小王心中真是不勝感激。”

    楊勇又對著李綱抒發了一手自己感人的長篇大論之後,向著另一側已經擦拭整理整齊好的桌桉,道︰“長史請!”

    楊勇從見到李綱開始便一直稱呼著長史,而沒有稱呼尚書右丞,目的便是拉近兩人之間的關系。

    李綱嘴上雖然沒說什麼,但心中還是起了一絲波瀾的。

    這幾日朝堂之中已經有風聲傳出,說是齊王楊勇性情大變,待人親切有禮,溫文爾雅,全然不同于以往的囂張跋扈。

    李綱原本對這些是半信半疑的。

    因為在朝堂之中身處高位,他明顯能察覺出,朝堂之上對于楊勇的評價,乃是有心之人可以放出來的。

    有刻意為楊勇造勢的痕跡。

    雖說在永安宮獨孤皇後斂奠的時候,楊勇的表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但畢竟時間尚短,說到底,也看不出什麼。

    李綱今日前來,其實並沒有報太高的期望。

    反正他在朝堂之上能安穩至今,靠的都是自身,而非站隊。

    所以到底是給誰當長史,又被安排到了哪一陣營,對他並沒有太多的影響。

    <a href="https://m.yyxs.la" id="wzsy">yyxs.la</a>

    不過今天這番近距離接觸楊勇,楊勇給他的感覺,確實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那番親切之語,更是令李綱的心中多了幾分暖意。

    “殿下先請。”

    李綱是個很有原則的人,尊卑有序在他眼里是鋼鐵一般不容撼動的事情。

    所以楊勇並沒有做過多的推辭,直接率先便向那擺好的桌桉而去。

    兩人在桌桉前面對而坐,李綱整理了一下衣襟,目光在楊勇的身上游離了一圈,不由地感嘆了一聲,道︰“殿下相比兩年前,瘦了許多。”

    “身在宜秋宮內,反思著以往所做下的錯事,只是瘦了些,小王已是覺得幸運了。”

    “過去之事,殿下還是不要再多想了。”李綱嘆道︰“不知殿下如今從宜秋宮內出來,可有什麼打算?”

    李綱不是高盛道,更不是高家。

    身為尚書右丞,李綱從不理會這些所謂的朝堂黨爭。對于他而言,既然做到了尚書右丞這個位置,首要的,就是該維持好朝堂的穩定。

    而楊勇若想奪嫡,首先破壞的,就是這層穩定。

    而楊勇如果想得到李綱的支持,也得從這方面下手。

    所以楊勇對自己奪嫡之事絕口不提,只是道︰“不瞞長史,其實小王也不知道。

    在宜秋宮內的這兩年,小王思索過很多,深知自己以往做了許多荒唐事。所謂的皇位,其實小王心中已經放下了。

    如果真說小王心中有什麼打算的話,恐怕還是去邊疆,為朝堂,為我大隋鎮守一方,也算是可以為這個天下,盡些綿薄之力。”

    楊勇說這些話的時候,也一直在觀察著李綱的反應。

    在楊勇說到,自己對皇位已經放下的時候,楊勇明顯能感覺到,李綱的心中似是松了口氣。

    正和他之前所推測的一樣。

    心中得意之余,還不免有些小小的落寞。

    畢竟,如果李綱真能全心全意支持自己,那自己的勝算無疑會增加許多。

    李綱吁了口氣,道︰“殿下能有這份心思,確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不知殿下對我大隋如今的情況,如何看待?”

    這番話就是明顯的考校了。

    楊勇雖然被囚禁在了宜秋宮內兩年,但出來這幾日,他也從高盛玉和高盛道的口中,了解到了不少最近的事情。

    加之依靠著自己前世的那些歷史知識,以及自己前身的記憶,對于李綱的考校,回答起來並沒有太多的困難。

    “依小王來看的話,如今我大隋看起來四海升平,但內憂外患,還是存在的。

    內憂暫且不說,光是這外患,便有北方的突厥,東北的高句麗,還有西面的高昌,都是我大隋以後不可避免的強敵。

    更不要說,還有南方的諸多小國,這些人對我大隋都飽含敵視,至今也不曾臣服。

    雖說這些都是癬疥之疾,如隔靴搔癢,威脅不了大局,可時不時騷擾邊境,擄掠我大隋百姓的事,這些小國還是做的出來的。

    而對這些事,如果不加以制止,便會令我大隋的邊境子民離心離德,同時也會助長這些小國的氣焰。

    所以依小王來看,對這些小國,絕不能放任不管,相反,還必須趁著他們實力弱小的時候,及時掐住他們要和我大隋為敵的念頭。

    否則,一旦姑息,等他們日後坐大。到時候再想抑制,難度恐怕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隋廢太子》,方便以後閱讀大隋廢太子第十七章︰考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隋廢太子第十七章︰考校並對大隋廢太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