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真說

第四百七十章 甦州決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苔上老菌 本章︰第四百七十章 甦州決戰

    滔天大火不到片刻就席卷了整個糧倉。

    火里面發出了劈里啪啦的爆裂聲響。

    唐斌燒完糧草,直接去軍營方向幫助秦明鎮壓官軍。

    官軍原本在睡覺,被梁山夜襲,手足無措,邊上也沒有武器。

    不到兩個時辰就全部投降。

    天亮了。

    秦明和唐斌也完成了對宿州城的鎮壓。

    他們是一支孤軍,深入敵後百余里。

    就算打下了宿州城,也不能久留,一定要在官軍反應過來之前回到沂州去。

    兩人駕馬走在軍營前,看著營中蹲成一排又一排的俘虜。

    “這些俘虜一共有七千余人。全帶走不現實,都殺了又有傷天和,更違反我軍軍規。

    依小弟之見,還是放了吧。”

    秦明也沒有更好的主意。

    以前山寨大量從官軍眾招募俘虜,是因為兵源稀缺。

    現在佔據了大半個山東,根本就不缺願意參軍的良家子弟,沒必要再花時間去改造這些爛透了的兵痞子。

    帶回去也是干苦力的。

    “那就放了吧。”

    兩人上前去,訓話道︰“你們听著,我們梁山好漢,絕非殘忍嗜殺之輩,今日放你們一條生路,但要記住,以後再與我梁山為敵,那就別怪我們手下無情了。”

    領頭的幾個軍官連忙拜道︰“小人等明白了,一定謹記好漢不殺之恩,老老實實生活,絕不再跟好漢們作對了。”

    “知道便好。”

    兩人帶兵出了城。

    馬靈等人則帶著玉蓮去找了王充。

    父女兩人一見面,頓時就抱在一起,痛苦流涕。

    王充知道了女兒在太守府的遭遇,心中更加難受。

    好歹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兩父女再次拜謝眾人。

    馬靈問起︰“你們以後是回大名府,還是去別處投奔。我這有十兩銀子,你們拿著作為路費。”

    玉蓮連忙拒絕。

    王老漢也道︰“我如今臉上帶了金印,女兒也遭了這種罪。

    就算回到家里,不說會不會被官府找麻煩,到時候也沒臉見人了。

    我听女兒說,幾位是梁山上的好漢。

    小老兒早听聞梁山泊仗義疏財,專為天下貧寒百姓提供庇護。

    若是幾位不棄,我願和女兒一道去梁山定居。”

    幾人見狀便道︰“既然如此,那你就跟我們一起走吧。”

    大軍成功搗毀了朝廷南征大軍糧草轉運點中的一個,並且安然返回梁山。

    陸陽對幾人的表現大加贊賞。

    他還听聞了王老漢父女的故事。

    知道王老漢也是個雕刻高手,就讓他去了玉臂匠金大堅的將作坊工作。

    至于玉蓮此女,她有些聰明,又願意學東西。

    陸陽就允許她暫時給學堂的女教習愛蓮姑娘當助教。

    幫愛蓮做些雜務,上課的時候也能一起听課,漲漲學問。

    此次行動燒毀了放置在宿州糧倉的數十萬石糧草,讓官軍的糧草中轉出了一定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並不是非常致命。

    因為官軍之中也有能人,知道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

    宿州的糧草只是大軍糧草的其中一部分。

    而且前線大軍也不直接從宿州運糧。

    宿州接收從應天府而來的糧草,再轉運到滁州。

    滁州把糧草轉運到揚州,再由揚州轉運到前線。

    燒毀了宿州的糧草,只會讓滁州的存糧暫時得不到補充。

    揚州和滁州依舊存放有上百萬石糧草。

    前線大軍十五萬人。

    人數已經有不少折損,但也有十三萬余。

    西軍馬又多。

    前線人吃馬嚼,一天要消耗的主糧、副糧和馬料就接近三萬石了。

    再加上運量隊伍在路上的消耗。

    每日消耗三萬石出頭不是問題。

    一百萬石糧草,足夠前線大軍再用上一個月。

    只要在這一個月內,朝廷把糧道補上,大軍就不會斷糧。

    梁山此次行動看起來取得了大成功,但實際上卻不會對前線的宋軍造成太多的麻煩,至少是短期之內。

    陸陽也沒有什麼再好的主意了。

    四座轉運點只有宿州最好打,其他三座城就不是他能踫的。

    希望能對前線的方臘有所幫助。

    宿州遇襲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東京,也傳到了童貫的帥府。

    不過童貫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宿州本就是四座轉運點中最不重要的一座。

    就算里面存放的糧草被燒了,也不會對自己產生太大的影響。

    朝廷得知以後也沒什麼反應,只是命人迅速調集糧草,再次發往前線。

    這次的轉運點選擇了離梁山更遠的壽州,並派駐了更多兵馬防衛。

    讓梁山就算想故技重施也沒有辦法。

    此次行動雖然沒能打擊到官軍,前線的方臘南軍知道後卻信心大振。

    此刻他們正在進行極為關鍵的甦州決戰。

    甦州的留守是方臘的弟弟,三大王方貌。

    前不久,宋軍連續打破丹徒縣,常州和無錫。

    呂師囊就一直敗退,一直從潤州敗到甦州。

    他手下原本有十二個統制再加五萬兵馬,到現在孤家寡人,兵馬五千不到。

    真是淒慘無比。

    宋軍留下了兩個統制守衛常州。

    轉眼就奔甦州來。

    領軍大將正是王稟、同行辛興宗、姚平仲、郭種荀、楊惟忠。

    共有兵馬七萬余。

    方貌听聞常州陷落的消息以後,就立刻派了六軍指揮使衛忠再帶一萬兵馬前去接應,將宋軍擋在無錫縣。

    卻不想他剛剛派去的兵馬還沒兩天就跟常州敗軍一起回到了甦州。

    呂師囊會同了衛忠與常州將軍許定一起前往甦州求救。

    三人到了堂上。

    連忙下拜。

    呂師囊道︰“啟稟三大王,宋軍來勢洶洶,如洪水席卷。迎敵接戰,拼殺不過,以致失陷城池。請三大王再派兵馬前去收復失地。”

    方貌大怒︰“你這廝喪師辱國,屢戰屢敗,我給過你多少次機會了,你就是不珍惜。來人給我推出去斬了,報來!”

    衛忠聞言立刻向方貌求情道︰“三大王,官軍的主力是西軍,西軍都是慣戰兵馬,其中也不缺勇烈好漢。

    步軍又曾在西北和黨項人拼殺,戰斗經驗豐富,非我軍可比。

    所以才難以抵擋。”

    許定也道︰“三大王息怒,常州陷落也全是金節那廝背主投敵。打開城門放了宋軍進來,要不然不至于到現在這等地步。

    <a id=".01xs.com/xiaoshuo/93281/">《重生之搏浪大時代》</a>

    跟呂樞密的能力實在是沒有關系啊!”

    方貌道︰“那就權且記下你項上這一刀,再給你五千兵馬湊足一萬。給我當前出探哨,弄清宋軍虛實。我自會分撥大將,從後策應。”

    呂師囊連忙拜謝。

    他全身披掛,手持丈八蛇矛,上馬引軍,先出城去。

    方貌這才開始調兵遣將。

    卻說三大王手下有八員悍將,人稱八驃騎。

    一個個都是身長體壯,勇力過人,武藝精道之輩。

    這八人分別是︰

    飛龍大將軍劉。

    飛虎大將軍張威。

    飛熊大將軍徐方。

    飛豹大將軍郭世廣。

    飛天大將軍鄔福。

    飛雲大將軍苟正。

    飛山大將軍甄誠。

    飛水大將軍昌盛。

    方貌欲收回失地,便親自披掛上陣,手持方天畫戟,上馬出發。

    由他自己坐鎮中軍,身後跟隨著八員大將,再後面是整整齊齊三十二員副將。

    五萬兵馬出閶闔門,直奔無錫縣而去。

    前部先鋒呂師囊領著衛忠和許定已經過了寒山寺。

    南軍的行動被宋軍得知,王稟立刻親自上陣,將兵馬調出無錫,前進十余里,直接迎了上去。

    兩軍相遇,旗鼓相望,各自列成陣勢。

    呂師囊一敗再敗,心中始終憋著一口氣,此刻不吐不快。

    他一縱坐下戰馬,挺起蛇矛,便要親自出戰。

    “宋軍主將何在,我乃南國樞密使呂師囊,可敢出來與我交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水滸真說》,方便以後閱讀水滸真說第四百七十章 甦州決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水滸真說第四百七十章 甦州決戰並對水滸真說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