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中的新型火銃,這是朱元璋第一次接觸到‘小’的概念。
在之前,朱元璋對于火器這一塊的思路,就是‘大’。
火炮威能不夠怎麼辦。
那就造更大的火炮,用更多的火藥,自然威能就上來了。
朱元璋能夠取得天下,火器上的威能,功不可沒。
尤其是對于蒙元騎兵,雖然是殘余勢力,但朱元璋的軍隊,也是以農民軍為主。
能夠屢戰屢勝的關系,就是在于火炮鎮壓騎兵。
大量的火炮輪番傾瀉,巨大的聲響濺射的傷害,都能讓騎兵的駿馬受到極大的干擾,從而一舉殲滅敵軍。
火藥司對于火器的研究,也只是一直按照朱元璋的思路往這方面走。
火銃的構造完全就是火炮的構造,只是為了更加方便攜帶。
但這火繩槍,尤其是在火藥司的太監講解完後,讓朱元璋意識到,如果這火繩槍真的能造出來,說不準可以完全代替弓弩手的存在。
敏隊的戰爭意識讓朱元璋知道火繩槍的重要性。
“傳咱的諭旨,吩咐所有的工匠,必須在最短的天數內,將這火繩槍給咱造出來。”朱元璋沉聲吩咐道。
“臣遵旨。”
這一刻的朱元璋,突然理解了大孫,為何總是想要打這打那的沖動。
因為現在的朱元璋,同樣也有這般沖動。
如此利器,如若真有大孫講述的那般威能。
還有什麼敵軍,能夠阻擋得了?
攻城有大炮,野戰有火繩槍,朱元璋已經感覺到,當這些火繩槍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將會給敵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
京師秦王府。
朱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