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詭異人生

1284、羅生門(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白刃斬春風 本章︰1284、羅生門(下)

    梵音灌耳!

    哪怕是昏睡中的張方,亦被這無有停歇的誦經聲灌入了性識之中,其跟著在牆角坐定身形,滿臉胡須的面孔上卻流露出與鑒真一模一樣的表情,他雙手合十,跟著誦經︰“眾生無邊誓願度……”

    甦午置身于這仿佛汪洋大海般的梵唱當中。

    他身外顯映諸色光輪。

    ‘八識心王’自行運轉開來。

    那梵唱是汪洋大海——他的自心亦是汪洋大海!

    兩座汪洋大海轟烈沖撞,誰也無法奈何誰半分,且在今時,甦午八識心王之中,一棵由群龍虯結而成的巨樹撐天而起,那巨樹托起了一輪明晃晃的太陽——巨日懸空之際,無邊梵唱所化的漆黑大海終被蒸干!

    甦午看著牆角形容枯槁的鑒真,神色平靜,開口說話。他的話語聲終于壓過了誦經聲︰“我曾听聞佛門修行之中,有一門叫做‘打破虛空,見神不壞’的成就。

    乃指僧侶在長久熬煉體魄,錘煉精神,步步精進以後,能有機會直接以大勇力摧破‘虛空’,得見‘真空’,觀見法性盡頭的‘真神’——依佛法理論而言,萬般法性盡皆歸一,無數佛陀——如毗盧遮那佛、藥師如來佛、寶相佛及至三世諸佛百千如來,其實統統皆是‘佛’的化相。

    而武僧打碎虛空,便能見到此‘佛’,且能觀見此‘佛’而不壞自身修行。

    其實鑒真師傅將完整神韻銘刻于自己的肉殼之上,大抵也與武僧精進肉殼,以肉殼來蘊養精神,將肉殼作為‘渡河’的舟船的修行相似。

    不過你的修行比之‘打碎虛空,見神不壞’還是差了太多。

    你不能見得法性根本里的‘佛’了,只是在不斷證見自我的‘執念’——若只是執著于證見自我的執念也就罷了,你卻還要將自我執念強加于他人之身,這便是邪見了……”

    四周的梵唱聲徐徐平靜下去。

    角落里的鑒真雙手合十,神色冷漠,沒有變化︰“執念造化了貧僧,貧僧證見‘我執’,以‘我執’成佛,這是應有之義。”

    若非有執念存留于軀殼之中,若非有那般強橫的執念強行將那般凶怖可怕的神韻緊緊‘粘合’于尸身之上,鑒真卻等不了數千年,或許在肉身死時,他便也就徹底‘死’了。

    這般情況下,甦午也無意去勸解對方放下執念——那是叫對方趕快去死。

    他只是不喜鑒真再將其本身的執念,強加于他的身上,從前他沒有余力反抗鑒真,今時情況卻與從前大不同。

    “當下我們所赴之‘唐朝’,與真正的‘唐朝’或有諸多不同。”甦午听著四下的梵唱聲平息了下去,他盤腿坐在小廟門口,緩緩出聲言語。

    此時,屋頂被揭去大半瓦片的小廟里、甦午領著江鶯鶯、陶祖、洪仁坤與鑒真各據一方,張方自行躲在另一側角落里,佔據了第三方的一個位置,他被那陣梵唱聲‘喚醒’,神智迷茫混沌之際,又被英俊青年人的話語聲喚回魂兒來,徹底清醒。

    他縮在牆角,听著那英俊青年人徐徐言語,卻對其口中所言,一句也听不明白。

    而甦午這番話也不是為了說給張方听的,對方听懂或听不懂都不影響︰“鑒真師傅或許不知,我此次走入‘唐朝’,其實在我預料之外。

    也或者說,進入‘唐朝時空’的方式,在我預料之外。

    ‘想爾’欲于人間立‘天庭’,是以匯集天下名山大川與唐朝有涉之因果——傳聞巨唐鎮押天下萬詭,乃以天下萬川大岳作為囚牢,以天地龍脈囚禁群詭,是以這些自古而今不曾移換的名山大岳,本就與唐朝牽連密切。

    今時天子乃是‘李氏’,尊奉‘老子’為先祖,追封其為‘太上玄元皇帝’。

    老子又是‘道門’之始源,想爾自‘道’中化生,如此卻也再沒有比唐朝更適合他演化地上天庭的時期了。

    想爾在現實中匯集了天下名山大岳,專等一個契機,能令他將天下名山大岳之因果移轉至唐朝——而我便是那個契機。

    我受了他的算計,原本要與他通往唐時來。

    但此般局面完全在他操控之中,實非我本願,我便強行將那些名山大岳之中,與我有涉因果之故舊親友,都拖入了這‘巨唐時代’中,借此混淆天機,擾亂因果。

    與我隨行之人中,今時尚有兩位同伴不見影蹤。

    而且我首要解決之事,亦非鎮滅鬼佛,而是須首先封押‘想爾’。

    我這般說,鑒真師傅可能听得明白?

    鑒真師傅可知今夕是何年?”

    與甦午通往巨唐時代而來的人,尚有丹加、卓瑪尊勝失落在外,不知去向,她們在鬼夢中開設的店鋪,如今亦是緊閉大門。

    而與甦午因果有涉的陰喜脈灶班眾人、鬼騾大青、初玄、嬰初、柳飛煙等等,都被拖拽到了當下時代,他亦需趕緊尋回眾人的影蹤——這是他當下要做的首要事。

    尤其是那些隨著名山大岳被一同帶入想爾演化的世界中的現代人——他們是否也隨著名川大岳一同涌入了這方其實是由模擬器開闢的、與真實歷史或有差別的巨唐中來?當下仍是一個未知數!

    甦午當下面臨的事情,千頭萬緒,每一件都頗為棘手!

    鑒真听完甦午所言,轉眼看向了縮在旁邊角落里,盡力地減弱自己存在感的張方。

    他未有言語,但張方已知其意。

    張方看著俱朝他看過來的眾人,訕笑了幾聲,開聲道︰“今下正值開元五年,聖人英明神武,勵精圖治,使萬姓安居樂業,海內萬家祥和,萬邦來朝……月前某還听聞,有吐蕃高僧‘金剛三藏’不遠萬里,前往長安拜見聖人……”

    “開元五年……”

    甦午念頭轉動。

    當下乃是唐玄宗即位以後的第二個年號,亦是‘開元盛世’之由來。

    不知在當下時期,‘想爾’是否顯現影蹤?

    “今時天下之厲詭,可曾被朝廷強力壓制?

    又是以何法來壓制厲詭?”甦午看著張方,出聲問道。

    張方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甦午身上的山文甲冑,向甦午恭敬行禮,而後回應道︰“聖人欲治詭,詔令出長安。

    大德高僧、得道高真群起而出,俱往長安獻策。

    今時有高道名‘羅公遠’者,早赴長安而去,其在先天年間,伴隨太子左右,常有神異之舉。

    小人先前所稱‘吐蕃僧金剛三藏’,亦是為聖人獻治詭之策而來。”

    “原來如此。”甦午點了點頭,倒未想到他而今正趕上巨唐鎮押萬詭的開端之年。

    他垂下眼簾,一時若有所思。

    鑒真在這時嘴唇翕動,他的聲音直接傳入了甦午心識之間︰“‘現世東流島’之因果,亦被拖拽到了當下時空當中。

    你久不曾往東流島去看我,應當不知道東流島情形如何了……

    ——貧僧在舊年間以眾多‘殺生石’鑄煉了一副牢獄,欲以此牢獄禁錮鬼佛,但此獄後來沾染‘玉藻前’之死劫規律,依附我之執念,已不能困縛鬼佛,反而有禁錮貧僧肉殼之相。

    貧僧便以此牢獄鎖鏈,貫連東流島,禁錮東流島之詭。

    使詭于夜間活動,而生人于白日活動。

    此即‘百鬼夜行’之由來。

    但後來這牢獄鎖鏈在貧僧為等候你,沉寂尸殼之後,遠渡重洋,復歸‘故土’,貧僧殘留心識,有感它被一個讀書人所掌握,‘地藏獄’落在他手里,也不算埋沒……

    那讀書人死後,‘地藏獄’便跟著沉寂。

    經過歲月輾轉,與‘十滅度刀’相互勾牽,最終再入東流島,與當時‘燭照神宮’之中某個巫女侍從產生了因果牽扯……

    與此同時,井上晴子在你離開以後,尋得‘十滅度刀’,將之背負在身,她因而能保持性靈不滅,為了能始終維系‘十滅度刀’的線索,亦為免于‘十滅度刀’提前復甦,我將背負此刀的井上晴子亦封藏在了‘羅生門之詭’中。

    我的尸身便在羅生門中。

    但‘十滅度刀’在劫變牽引之下,于羅生門中脫離,亦為那‘燭照巫女侍’所得……

    至到現世,巫女的願望已經抹滅了大半的島民……

    你此下如不前往東流島去——便徹底與十滅度劍擦肩而過了。”

    鑒真心識落定,便以一副冷漠木訥的神色望著甦午,他身周翻騰的黑暗里,隱約浮現出一張張充滿惡意的面孔。

    它們仿佛在等待甦午做個選擇。

    ‘十滅度劍’于當下情形尤其有用。

    不論是鬼佛、想爾,亦或是那潛于虛空之間,充塞無限大之虛空、與‘天怨神韻’相連的紫紅根系,應對它們,‘十滅度劍’或許都能派上用場。

    更何況,此劍若是復甦,再度化為‘玉藻前’,于今下時空中的人們而言,又是一重巨大的打擊。

    是以鑒真當下言語,無疑是在向甦午明示——不論他原本打算做甚麼,想要去何地,而今都須先前往東流島,取得‘十滅度劍’才能再行打算其他了!

    鑒真的執念,再一次佔據了上風!

    “那便先往東流島去!”甦午皺著眉頭,如是開口回道。

    他看著鑒真那張古井無波的面孔,仿佛看到那張面孔之後流露的充滿偏執的笑容。

    “善哉,善哉……”鑒真雙手合十。

    甦午看向牆角落坐著的張方,神色平和︰“閣下獨自在這荒郊野廟之中,怕是不安全,待今夜過去,還是趕快去尋人煙密集之地罷,此處不宜久留。”

    “多謝郎君叮囑,小人記得了!”

    張方連忙點頭,見廟內幾人有從此間脫離的意思,他暗下里松了一口氣——于他而言,這幾人卻似比厲詭更可怕凶怖一般。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詭異人生》,方便以後閱讀我的詭異人生1284、羅生門(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詭異人生1284、羅生門(下)並對我的詭異人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