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風華盡覽

第二十五章、揣著重金回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半畝南山 本章︰第二十五章、揣著重金回鄉

    當初賣那個點子,也沒期待能有這麼多的收獲,只不過是想要一個平價的磁帶進價,而且談個付款的賬期。

    現在,倒是已經收到了他2萬2的現金,還有那屬于自己的1000盒磁帶。

    這可不比之前拿出了2000,這是20000。

    一大早吃完了早餐,看到朱自強擺出來的兩疊錢,宋陽疑惑地問︰“朱哥,這是?”

    在這個時期,20000塊錢是足夠在不算小的城市里買一套房的。普通的職工家庭除去吃穿用度,純靠工資的話恐怕得攢個數年甚至十年。

    朱自強心里松著氣,調侃道︰“他媽的,有時候覺得你比我會當老板多了。這段時間你沒怎麼催,我自己就忙得跟驢一樣不敢歇。”

    翌日,宋陽準備動身回家了。

    這麼多的企業,全部在圍繞著“全方位調整、減量增效、優化結構、產業升級”的方向進行調整。

    所謂調整,也就是兼並、淘汰,同時自然要減員。

    而宋陽的老家諸市,現在就正位于這種時代的風口浪尖。

    諸市在全國都算是走在前面的,從去年開始就提出進行國營企業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

    宋陽之前軍訓時,就看到過報紙和雜志上對自己老家做法的支持或者反對。

    輾轉到了父親宋國偉所在的棉紡二廠職工院門口,他的裝束很快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呦!宋陽回來了!瞧瞧這精神頭!”傳達室的大爺率先走出了門。

    “熊爺,您身體好呢?”宋陽樂呵呵地問好。

    “嘖嘖嘖,這讀了大學就是不一樣了,比以前願開口了!壯了!黑了!有軍人的精氣神!”熊大爺也是退伍回來分配到棉紡二廠的,現在年紀大了,做著清閑的活。

    去年宋陽考上燕大那會,這職工院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他是名人,現在見他回來,很快就有不少人來圍觀。

    宋陽看在眼里,心中只想著棉紡二廠的情況難道已經很不好了?這下午三四點的閑得沒事的竟有這麼多。

    提著行李走到了家的樓下,宋陽抬頭看了看這棉紡二廠職工院里的筒子樓。

    窗戶外面,被子、衣服隨意地掛著,狹小的單元樓梯口里外,自行車擺得很雜亂。

    進了樓梯上了三樓,長長的樓道里同樣是各種雜物堆滿,尤其是多了不少煤爐鍋灶。濃郁的油煙氣和昏暗的光線條件,讓宋陽不由得感慨此時生活條件的艱難。

    這還是在城里,宋陽家有單位的福利分房。

    宋國偉听到動靜已經站在了家門口,看著歸來的兒子。

    他長著國字臉,膚色有點黑,蓄著須,眼神銳利,此刻在家只穿著件廠里產的背心。

    父子倆對上了眼神,宋陽對他其實有些陌生感。

    他繼承了原身的記憶,但人格、情感終歸是換了一個人。

    但不論如何,這是自己在這個時空的親生父親,于是宋陽走進房間放下行李立刻熱絡了起來︰“爸,我媽和宋雅呢?”

    “知道你要回,出去買菜了。”宋國偉心里念叨的是另一件事,趕緊問道︰“之前在學校,那2000塊錢是怎麼一回事?什麼賣歌?”

    “……確實不是賣歌。”

    宋國偉心中一凜,趕緊喝問︰“到底怎麼回事?”

    宋陽無奈了︰“爸,我剛回家,沒備點西瓜總要讓我喝點水再說吧?”

    “還西瓜……”宋國偉直接指了指暖壺,“自己倒涼白開!”

    于是宋陽一邊喝水,一邊關好了門,隨後才對宋國偉道︰“爸,到里屋說。”

    提著剩下那150盒磁帶,宋陽走進了自己的臥室。

    宋陽家一共只有筒子樓里的兩間房,房中另開了門,隔成了大小四間。

    孩子都大了,所以需要3個臥室,再加上一個飯廳兼客廳,一家四口就窩在總共也不到40平方的空間里。

    做飯在門口,廁所和洗澡是樓里公用的。

    進了宋陽臥室的宋國偉滿腦子都是問號,只見他把帆布包打開了,一面是一盒一盒的磁帶。

    “……這是什麼?”

    宋陽又把已經用了一些的剩余1000多塊錢拿出來放在自己以前學習的書桌上︰“過年在家听你說廠里也要改革,想著以後日子可能不好過了,到學校後開了些竅,後來琢磨了一些點子……”

    把跟朱自強的合作說了說,1000多塊錢的現金在這里,還有那些磁帶也在這里,宋國偉目瞪口呆。

    “……朱哥也挺實在,覺得我這人有想法、可交,所以才額外給了我2000塊。在學校里用了一些,剩下的全在這。1000盒磁帶,他也送了我,850盒交給我的同學帶回去賣了。這批磁帶全賣完的話,一共能夠賺個五六千吧。”

    “……多少?”宋國偉覺得自己听錯了。

    宋陽看了看他,試探著再次說了說︰“之前學校是見到我藏了2000塊錢,出于謹慎調查了一下我是不是敵特。所以這些事,學校也是知道了的,我沒有騙你。我能賺錢了你不高興?”

    “……”

    宋國偉的表情很精彩。

    在明清時期,這里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全國,素有“南甦州、北濰縣”的美譽。

    其中,紡織行業就一直是這里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維方,成規模的紡織企業不少,包含化縴、棉紡織、家用紡織品、服裝等產業鏈中的諸多環節。

    在過去的這十多年里,紡織行業更是成為了整個魯省出口的重頭產品之一,一年的出口額達到數億元。

    石門莊到魯省不遠,其實坐汽車也能到。

    但懷揣2萬多塊錢,想想此時的公路客運安全系數,宋陽怎麼可能做這個選擇。

    這一路上為了安全點,他還一直穿著軍訓時發的常服。

    高大健壯的個子穿著這身衣服,再加上他完全不像個年輕學生的眼神和氣度,真有歹心的人也都自動略過他。

    宋陽的家在魯省維方,這里後來以風箏之都聞名,但其實有著很強的制造業基礎。

    朱自強將他一路送到了火車站,再三叮囑他到家之後回個電話。

    宋陽啞然失笑︰“那還不是因為看到了錢,我可沒逼你。”

    而這兩年來,維方的紡織行業卻處于巨大的變動之中。

    此時,全市縣級以上、成規模的紡織工業企業就有60余家,職工7萬余人,其余各種鄉鎮企業和小作坊更多。

    第三版的最大面值都只有10元,俗稱大團結。

    現在恢復了50元和100元的面值,而且增加了安全線和無色熒光油墨印刷技術等防偽手段。這兩疊錢都是嶄新的,財富的味道一覽無余。

    “你應得的。咱這生意還沒做完呢,你暑假另有安排,肯定要用到錢。等磁帶賣完了,再算算細賬,你那份總不會少于兩萬。”

    錢是新版的第四套紙幣,而且是去年才開始發行的新版100元。

    “你還要坐火車,小心帶好了。如果用10塊錢的,就太多,不好藏!”朱自強解釋了一下再次推過去,“要是不急著用錢,買個bp機,這樣也好聯系。”

    宋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拿起來放到了自己的包里︰“朱哥,你有心了。我暑假確實要用錢,你這邊把銀河音像和磁帶的事打理好吧。有這魄力和勁頭,銀河音像一定會做大的。”

    (o)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93風華盡覽》,方便以後閱讀1993風華盡覽第二十五章、揣著重金回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93風華盡覽第二十五章、揣著重金回鄉並對1993風華盡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