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之時,隨著每日應該商討完的國事被處理完畢。
李二端坐在龍椅之上,也是照常問道︰
“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情奏報,如若沒有的話,今日就到此退朝吧。”
本來只是隨口一問,可沒想到一名站在百官隊伍之外。
負責監察朝臣早朝禮儀的青袍小官,卻是突然手上捧著一本奏疏站了出來,大聲誦道︰
“臣台院御史李純有事奏報!”
站出來的這官員雖然身上穿著的只是低級官員的青袍。
可他這樣一個御史,卻突然在這時候出來站出來。
還是引得朝堂之上的不少大佬都像他投去了目光。
雖然被朝野上下的一眾大佬注視著。
但這名名叫李純的御史卻是沒有絲毫的怯場。
直接走到朝臣正中的過道之上。
對李二大聲奏稟道︰
“臣御史李純,彈劾駙馬陸恆妖言惑眾、誤人子弟、收攏人心、圖謀不軌!”
在說完他給陸恆安上的多項罪名後。
李純又將手上奏折打開,大聲誦讀了起來。
奏折里面寫的不是別的。
全都是他認為的陸恆犯下的一條條滔天大罪。
主要總結起來也就是以下幾條。
其一,陸恆此人心懷叵測,在長安城外興建學院,打著免費供應餐食幌子收攏人心,應是有著不軌之心。
其二,陸恆所興建的學院之中,不僅沒有不教授學員們愛國忠君的正道,反而還在散播一些聞所未聞的歪理邪說。
而且由于學院之中的學員眾多,陸恆此舉不僅誤人子弟,還其心可誅。
並且除了這兩條,就連陸恆以前在朝堂之上打人。
在市井之中操縱物價等等罪名。
李純也全都給他一股腦寫上了。
反正到了奏折的最後。
就一個勁的在強調,若是不誅陸恆此獠,那簡直是天理不容。
而如果不查封了陸恆傳播歪理邪說從而誤人誤國的學院。
那大唐就將國之不國。
不得不說,李純手上的這封奏折。
寫的那是相當華麗,若是拋出掉里面是在彈劾陸恆的種種大罪。
在場的不少官員估計都要給他拍手叫好了。
畢竟像是這樣既能引經據典,又還辭藻華麗的奏疏。
那也是不如何多見的。
但就因為李純的這封奏疏之中。
參的是陸恆此人,在場的所有人。
哪怕是五姓七望這幾大世家里巴不得陸恆馬上就死的朝臣。
也全都擺出了一副屏息凝神的姿態。
就看龍椅之上的李二打算如何處理了。
但事實上,就還在這名名叫李純的御史宣讀自己手中的奏疏時。
李二雖然臉色還是如常,但其實心中卻已經是開始緩慢的積蓄怒火了。
因為大唐此時的御史台不比後世。
除去掌管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整個御史台之中一共只有六人。
而這六人,那都是李世民親自挑選出來的。
基本要求那就是要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並且具有一定的培養潛力。
畢竟御史一職,向來就是位卑而權重。
但凡能在這個位置上干的好的。
以後那都是能成為朝廷之上的肱骨之臣的。
而像是這樣的官員,李二是不可能沒有任何印象的。
就好比他眼前這個正站在百官之間侃侃而談的李純。
李二就清楚的記得,此人雖然是出之太遠李氏的旁支。
但早在如朝為官之前,就已經有了清正知名在外了。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
就連這樣一個素來又正直之譽的年輕官員。
居然也會投到魏王門下,甚至還敢站出來直接為魏王沖鋒。
沒錯,作為一個對于自己的朝堂有著十足把控力的皇帝。
李二在這封奏折還沒讀完之時。
就已經能確定這就是魏王李泰一伙人,在試圖攻擊陸恆了。
畢竟雖然五姓七望的人,前不久才剛在陸恆手里吃了虧。
但那些老油子,可是用不出來如此幼稚的招數的。
雖然心中已然極度不悅。
但御史台的職責就是彈劾百官與權貴。
所以李二也一直就這麼安靜的听著李純念完了手上的奏折。
這才環視了一圈朝堂之上的眾大臣,同時沉聲問道︰
“諸位愛卿如何覺得?”
宰相左僕射房玄齡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臣覺得御史李純此番彈劾不實,還望陛下遣人詳查。”
房玄齡說完後,另一個宰相右僕射魏征也站了出來。
他的性子向來比房玄齡強硬,因此說話也更直白一些。
“陸駙馬學院之中的教材,臣也看過,雖然頗為新穎,但絕不是歪理邪說。”
兩位當朝宰相都直接反對此封彈劾後。
朝廷之中的其他官員也是紛紛站出來附和。
全都是一口咬定御史李純的彈劾不實。
在听完一眾官員的看法後。
李二又將目光轉到了禮部尚書王 的身上。
直接點名這個自己指派給二兒子李泰的老師道︰
“教育一事理應歸禮部管理,禮部對此有何看法?”
王 的臉上沒有任何波動,直接出列拱手行禮後說道︰
“老臣愚鈍,有辱陛下問詢。”
“不過陛下既然點了老臣,老臣正好也有一事要奏稟。”
說著,王 從自己的袖兜內摸出了一封奏疏。
就在朝堂眾人還以為他也要來彈劾陸恆之時。
王 卻是用蒼老的聲音緩緩說道︰
“老臣今年已然六十有七,承蒙陛下看重,位居朝堂十數年。”
“只不過老臣近日甚覺年老體衰,精力不濟,再難處理諸多事務。”
“所以特此請求陛下放老臣歸鄉告老。”
“老臣在此敬謝聖恩……”
“嘶……”在听到王 此時站出來,居然是要告老回鄉的。
朝堂之中的許多人,不由得都由衷倒吸了一口涼氣。
王 對于魏王的重要性朝堂之上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若是連他都告老回鄉了的話。
那這朝堂之上,只怕是頓時就要迎來大洗牌了。
別的不說,魏王一脈的官員,今後的日子恐怕是就要難過了。
就在一眾朝臣都倒吸一口涼氣的同時。
李二也是端詳著這個從自己登基就陪伴在自己身旁的老臣。
過了許久,這才緩緩開口,
“愛卿雖然年歲已高,但身體卻向來強健,何須生出告老之意?”
“若是最近身體抱恙,朕也可以前排御醫前往問診。”
“所以愛卿還是將這份告老的折子給帶回去吧。”
事實上,這也不是李二真的想挽留王 。
而是根據如今的規矩,重臣請辭或者告老的時候。
皇帝也必須展現出想要挽留的意思來。
不然那即是皇帝失儀,也算是折辱了大臣。
所以李二哪怕是說些場面話,也是必須要強行挽尊一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