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若就這麼將自家女兒白白交出去,楊氏也絕不甘心!
過了良久。
豫章公主是皇後養在膝下的,哪怕不是親生女兒,地位也十分尊崇,理論上同樣是長孫無忌的外甥女。
少女,當然是當朝豫章公主李明玉。
楊氏是見過世面的人。
正因為見過大世面,經歷多,所以她更清楚這兩人的身後站著什麼樣的人和勢力。
在看清楚腰牌之後,楊氏已經明白了眼前這對年輕夫婦的身份。
陸恆想了想,說︰
“因為我覺得洛陽是個好地方,準備帶家里人出來玩玩。”
“而且在洛陽也只是暫住,接下來,我們還會去別的地方走走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嘛!”
“我拿出來的那些技術、糧食,也不是憑空得來的。”
“多看看這大好河山,也更有利于開拓思維找靈感,好教導學生不是?”
這借口有點拙劣,但楊氏卻無法反駁。
眼前這少年人雖然年輕,可功勞,卻是實實在在的。
從改進制鹽方子,到長安聞名的醫館、酒樓,加上那紅薯土豆等物……
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便聲名鵲起。
陸恆說自己要出游找靈感,誰能說他在找借口?
猶豫了很久。
楊氏終于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可照兒一個女兒家,跟著你們,能學些什麼?”
“她不是男子,學到了知識還能去科舉,去入仕。”
“姑娘家,嫁個好人家才是正道啊!”
一听到她說嫁人,陸恆就想起歷史上武照一個小女孩十四歲就入了宮,嫁給三十多歲的李世民,而且還根本不怎麼受寵。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們都知道武照是個怎麼樣的姑娘。
不僅天性活潑、聰敏過人,而且雙商都高。
簡直難以想象是什麼樣的經歷,才把她變成了那個手段陰狠毒辣的一代女皇。
宮里是吃人的地方,出身宗室的楊氏不可能不知道,可她還是堅持要把武照送進李世民的後宮。
李世民女兒都比武照大幾歲了,嫁給他,算是嫁了個好人家?
這特麼是親媽發言嗎!
陸恆想發火,但被邊上的李明玉給按住了手。
李明玉面色也不是很好看。
不過她還能保持冷靜。
“夫人,這話倒是挺沒道理的。”
“如今跟著我夫君當學生的,只有三個。”
“一個是我,一個是小照,還有一個則是當世藥王孫思邈老爺子。”
“先不提小照將來會嫁給誰……”
“能有這樣的同窗,這樣的人脈,難道她以後還愁找不到好郎君?”
“您若不放心,等回到長安後時機成熟,我會親自向父皇介紹小照,請父皇給她一個封賞,或是將小照收為異姓宗室女。”
“不論如何,她的前程,都比在這洛陽城里死關著要強。”
“您說呢?”
楊氏心里一驚。
這位豫章公主提到陛下……
難不成,是已經知道了自己原先的打算?
可不管她知不知道,這事兒都已經黃了。
公主親口說要為照兒求封為宗室女,那陛下怎麼可能會再將照兒收入後宮?
于情于理都絕不合適啊!
同時,她也听出了李明玉話里的另一層意思。
如今這位陸駙馬的學生只有三個,除了照兒之外,其余就是公主與藥王,往後或許還會有更多別的顯貴。
同窗就是人脈。
看起來,他收徒也沒什麼禁忌,男女老少皆有。
若再有個什麼皇子、世子當徒弟……
女兒前途無憂啊!
思及此處,楊氏登時抬起了頭,滿臉笑意道︰
“既如此,那敢問二位還要在洛陽城里呆多久?”
“我這當娘的,也想知道知道你們往後的行程要去哪里,不然照兒才十三歲,我如何放心得下呀!”
李明玉正要說他們去江南的準備和行程。
但這回,是陸恆把她的手按住了。
陸恆沖楊氏笑了笑,道︰
“我們再過陣子,就要回長安了。”
“長安和洛陽離得近,夫人如果不放心,大可以過來看她。”
李明玉愕然看向丈夫,整個人都驚呆了。
回長安?!
她可是知道,自己一家都是出來避風頭的。
這才多久?一個月都不到,就要回去了?!
陸恆看了眼李明玉,心里感嘆——
果然都是群人精啊!
當時離開,只是因為長安局勢不好,他擔心家里人的安危,所以才會暗中行動來到洛陽。
“公主,駙馬,你們想要帶走照兒,這事我已知道了。”
“不過你們為何會出現在洛陽城?”
“《長安報》在洛陽也有賣,上面曾刊登過陸駙馬的消息,按理說,您如今應當在長安的禁軍軍營里頭才是。”
“前些日子的報上,還剛剛夸贊過你臂力過人,甚至親自率領禁軍進行了演習,將吐蕃使者團嚇得立即回了老家。”
“如今拖家帶口來到洛陽,卻是何道理?”
她忽然開口道︰
她得罪不起。
這件事情除了李二陛下、李承乾還有老程他們,外人都是不知道的。
可如今,楊氏通過《長安報》上的消息,就提出了這個有些戳人肺管子的問題……
更何況……
盡管洛陽與長安一樣,住著許多高門望族。
而那少年,則是先前以一己之力在長安城里掀起過滔天巨浪的駙馬,陸恆!
照他們兩人的身份,想要帶走一個國公家的女兒雖然不容易,但如果這個國公已經去世,而恰好這個女兒又不在國公府里,那事情就變得好辦多了。
可要說這城里誰的權力最大、地位最高,自然是皇後的親哥哥、國舅爺。
趙國公,長孫無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