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報紙,就已經將天下人的眼楮和耳朵,都給攥在手里了。
簡直就是拿住了朝廷的咽喉命脈!
報紙要刊登朝廷大事,肯定是要三書六部同意的,否則根本就拿不到文書原件,也就無法解釋清楚那些事件的來龍去脈。
密探們詳細走訪過,也調查過,但無論怎麼查都查不出來問題。
這時候,李二陛下也琢磨過味兒來了。
不管陸恆有什麼手段,總歸他敢放出要多少有多少這種話,就一定有點把握在。
李世民一向知道,陸恆那小子手段層出不窮,不知道從哪里學來的這麼多貨。
恐怕,在听到報紙的用途時,兒子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水有多深。
沒有李世民這位當朝天子鎮場,報紙出現後不過半年,就只有兩個下場。
要麼陸恆、李承乾因此被上疏彈劾。
要麼,五姓七望下場,強行讓報紙的發行渠道歸于世家!
“你,很不錯。”
李世民罕見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夸了一句︰
“好好干,朕覺得這報紙,大有前途。”
如果放在以前,李承乾會為父皇的夸獎大為歡欣鼓舞。
但他現在不會了。
雖然每個少年都很期待父母的肯定,不過現在,他更想要得到陸恆的肯定。
畢竟,陸恆總是有源源不斷的手段拿出來,而且樣樣都足夠震撼。
人有慕強心理,現在的李承乾,已經將陸恆當做了自己努力的目標。
同齡人的強大,比父親要更激勵人前進。
李承乾拱了拱手,道︰
“兒臣知道了。”
“噢,還有件事……”
“最近要忙著籌備書局,兒臣估計會有段時間沒法回東宮住,朝中要是有什麼事,就讓何公公找兒臣傳話便好。”
李世民點點頭,擺手道︰
“好,你也是時候干點自己的事業出來了。”
“先前朕給你的令牌,不用還回來,拿著出入也都方便些。”
“去吧!”
李承乾拱手告退,在門外宮人的幫助下,搖著輪椅緩緩離開。
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李二陛下不禁陷入沉思——
是真長大了啊。
………………
正月一過,便是二月二。
大唐現在還沒有龍抬頭的說法,不過百姓們口口相傳,二月二是迎富貴的日子。
書局開業,也就選在了這一天。
現在,陸恆手里產業有三家,一是酒樓,二是醫館,三則是這家書局。
酒樓那邊,一次性就可以蒸餾出足夠一個月的量,交給陸家專門的掌櫃管理就可以了。
至于醫館,陸恆之前抽出了一段時間,帶著游憐兒去東郊一起給流民看病,孫思邈老爺子也因此認識了這小姑娘。
現在有孫思邈暫時坐鎮,游憐兒打下手,正好也能讓他在長安落落腳。
“陸兄弟,站在這兒發什麼呆?”
程處默看陸恆在門口站著不動,過來拍了拍他︰
“趕緊準備準備,過會兒咱就得開業啦!”
“關鍵時刻,你可不能慫,我和我爹都喊了不少朋友來捧場,你也跟著一起接待唄。”
陸恆茫然地回頭看他。
喊朋友來捧場???
這書局的目標客戶,根本就不是那些上流社會的人吶!
“……趁現在還沒開業,你趕緊讓他們別來了。”
陸恆無語道︰
“等會兒若是一群達官顯貴上門,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還敢進這門嗎?”
“把客戶都給嚇跑了,咱這麼便宜的書賣給誰啊!”
程處默也很茫然。
怎麼,新店開業,自己找人來捧場,還找錯了嗎?
氣氛略顯尷尬。
正此時,何德推著輪椅上的李承乾過來了。
“殿下,您可算是來了!”
程處默像是找到了能做主的人,跑過去哭訴︰
“我只是想咱們這書局開業時不那麼冷清,就想著找些親朋好友來熱熱場,也好吸引路人進來看看。”
“可陸兄弟他喊我把人勸回去!”
“話都已經說出去了,這會兒喊人家別來,咋行呢!”
但程處默萬萬沒想到的是——
面對自己告的狀,李承乾很是贊同地點了點頭。
“書局原本就不是為了賺錢開的,何必要熱場子。”
“處默,你還是去跟他們說一聲,不必過來了,這邊地方也小,擠來擠去的成什麼樣子,又不是酒樓。”
程處默啞然。
半晌。
他只能垂頭喪氣地答應下來,然後就自己出去通知那些人了。
等他回來之時,書局已經正式開張。
門口,還掛著李二陛下親筆手書的匾額。
天下書局!
而門邊則是擺放了一塊不大不小的木板支在那里。
木板上寫著寥寥數語。
“書局開業大酬賓,全場所有書籍,統統一百文一卷!”
沒人吆喝,沒人捧場,書局門口看起來十分冷清。
程處默很懷疑,他們今天能不能賣出去哪怕一本書。
但很快,有個瘦弱的少年在門口徘徊許久,而後走進了書局。
“這邊的書,真的是一百文一卷嗎?”
門口的陸恆沖他微笑。
“當然,一百文一卷,若是買得多,五卷賣你四百八十文。”
這是打折嗎?
這是打骨折!
“如此大事,若不提前告知與您,恐有差錯。”
李二陛下沉默良久。
他現在終于深刻地意識到,兒子已經長大了。
思及此處。
李世民向兒子深深看了一眼︰
“要拉上朕一起摻合報紙這事兒,是你的主意吧。”
李承乾恭敬拱手道︰
“回父皇的話,確實是兒臣提出來的。”
若是有人動了歪心思,在其中夾帶私貨,煽動天下讀書人……事情,可就大條了。
如果將此作為前提……
報紙是陸恆提出來的,但就照那小子的脾氣,肯定不願意讓自己壓過一頭,這也管那也管。
可李承乾不一樣。
“又是陸恆搞的鬼吧?”
李世民搖搖頭,無奈道︰
頂天了,他也就是因為打架厲害出了點名。
不過既然沒有什麼問題,李二陛下也不打算深究,等日後陸恆想說時再問,也不遲。
“這件事,不論你們願意不願意,還真得朕摻合才能辦成。”
“否則,光是要打通三書六部,僅憑你這太子殿下的名頭都不夠啊。”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