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金榜降世,祖龍求我監國

第136章︰蓋壓大唐,無出其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听九歌 本章︰第136章︰蓋壓大唐,無出其右!

    听完王勃的詩句,李世民也是欣然點頭。

    “詩詞清新自然,是不同的大唐風景,朕亦很喜歡,可賞五千金。”

    點評完王勃的詩詞,李世民便將目光看向了嬴長歌。

    “長歌,你的詩詞可創作好了?”

    嬴長歌一雙眸子蘊藏著笑意,平靜走到雍和宮中間。

    “听完四位的詩句,長歌真的是自愧弗如啊,但是已經答應了諸位,那我只好獻拙題詩一篇。”

    嬴長歌目光輕輕掃過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微笑了笑。

    對于這四人,他是深感佩服的。

    因為四人確實都是初唐時期的天縱才子,能在歷史上留下名篇佳作已經驗證了他們的才學,即便是在這個綜武世界,他們才學和名氣都不能被武學而掩蓋。

    相比之下,後世真正能夠超越四人才氣的詩篇,寥寥無幾。

    說罷,嬴長歌在袖口中拿出一張卷好的白紙。

    “這是長歌公子寫好的詩文?為何不朗讀出來?”

    “大唐氣象之詩文,自當由唐人而歌!”嬴長歌朗聲道。

    王勃,駱賓王等人看著嬴長歌手中白紙寫好的詩文,有的神色倨傲,不屑一顧,有的充滿好奇,覺得有趣。

    “拿給我來看看!”

    李世民讓太監將嬴長歌的詩文拿來。

    他心中很好奇,嬴長歌才情才學到底如何。

    敢放言一挑王楊盧駱四位大唐英杰,到底是狂妄自大,還是真的具有才學?

    當拿到嬴長歌的詩文後。

    徐徐打開白紙,看著上面的詩文。

    李世民瞪大了眼楮,捏著長須的手都一停,整個人都被這首詩給吸引了。

    細細品味嬴長歌這首詩文,他感到全身毫毛都豎立起來,像是品味到了一杯醇厚回甘的美酒。

    <a id=".biqol/55435/">《控衛在此》</a>

    尤其是細細咀嚼其中的詩句,他覺得他自己的精神都被詩詞中的意境感染了,精神穿越了時間,仿佛能隔著千載時間長河眺望整個大唐。

    大唐的氣象是什麼?

    是盛世繁華嗎?

    是縱俠任氣,十步殺一人嗎?

    是塞外大漠長河,沙場點兵嗎?

    這些的確都是大唐的氣象,可都太單薄了,能夠代表大唐的氣象,是天上的月亮。

    “陛下,陛下。”

    看著李世民失神的樣子,大唐文武群臣都驚呆了,這篇詩文有那麼好嗎?

    竟然能讓皇帝李世民都愣神,精神被詩文吸引。

    “陛下,此首詩文如何?”

    李世民被群臣聲音叫醒後,由衷道︰“蓋壓大唐,無出其右!”

    嘩!

    一瞬間,雍和宮內大唐文武群臣嘩然了,如同沸水炸開了鍋。

    他們幾乎難以相信,嬴長歌的詩文竟然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李世民可不是不通文學的莽夫皇帝,他對于詩文方面具有極高的造詣和鑒賞能力。

    在外人眼里,李世民一向的形象都是能戰善戰,可實際上,他博覽群書,自身也創作過一些名篇佳句。

    但現在李世民竟然給出了如此高的評價?

    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四人臉龐上出現巨大的動容和震撼,幾乎不敢相信。

    他們對自己的才學極其自信。

    可是現在,李世民親自開口,表示嬴長歌的風華蓋壓四人!

    李麗質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懷疑听錯了。

    如果不是顧忌自己公主的形象,這時她已經第一時間沖上去搶走嬴長歌的詩文,來一睹為快了。

    李世民注視著嬴長歌,目光布滿欣慰與驚艷︰“長歌,你真的讓我很意外!”

    嬴長歌之前在大秦的所作所為,他也是早就有所耳聞。

    但是他沒想到,竟然有年輕人,能夠在具備學識,創造力,而且能力在同輩超群的情況下,還有如此才情。

    當初他覺得,嬴長歌身為金榜第一,可能僅僅是因為實力強,天賦高。

    但現在看來,嬴長歌,的確有這個能力!

    嬴長歌,當數九州年輕一代最頂尖的存在!

    “你們應該都很好奇,長歌詩文具體如何。”

    “不如就讓大唐第一才女尚秀芳大家,給你們清誦這篇詩文!”

    李世民讓人將詩文交到尚秀芳手中,尚秀芳看完這篇詩文,震驚的神情也和李世民相差無幾。

    許久後,尚秀芳精神從震撼中回味過來後,柔情似水的凝視嬴長歌。

    “能夠清誦如此美的詩文,秀芳此生無憾!”

    話音落下後,尚秀芳蓮步輕移,走至雍和宮城牆邊,用婉轉引人的嗓音將詩文清誦而出。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僅僅開篇四句,一副至美風景畫面就仿佛出現在大唐群臣心中。

    他們從唐宮中望去,俯視著長安城內穿過躍馬橋下的江河,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沒有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是啊,春天的時節,月光灑在江面,波光粼粼,光芒隨著浪花起伏、傳到遠方。

    月光如此溫柔,哪一片春江看不到月色呢?

    “江天一色無縴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月色朦朧,江天一色,不染縴塵。萬籟寂靜,唯有一輪明月陪伴,可是誰最早在江畔看到了明月?

    江上的明月又是從哪一年開始照耀岸上的行人?

    古往今來,更迭了多少朝代?更換了多少新人?人生代代各不同,唯有江月,年年相似。

    這個時候,當這些詩句清誦而出的時候,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四人臉上動容了。

    若說前面的詩文,以他們的文采都可想到,做出來。

    可這些詩文,他們根本就無法想象,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去想象過。

    這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提問,仿佛跳出了時間長河外,獨望明月,思考人生的意義,生活的哲理,甚至于浩瀚的宇宙,人類的歷史。

    就像是屈原所作天問,對宇宙,對空間,對自然提出疑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這種意境之高,格局之大,遠遠超出了他們。

    這才是大唐的景象啊!

    繁華之下,有無數人普通的生活,遠行游子,愁苦的女子,邊塞的士卒,也是大唐女子的丈夫。

    ……

    整首詩詞誦完,大唐文武群臣沉默了,雍和宮內氣氛安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金榜降世,祖龍求我監國》,方便以後閱讀大秦︰金榜降世,祖龍求我監國第136章︰蓋壓大唐,無出其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金榜降世,祖龍求我監國第136章︰蓋壓大唐,無出其右!並對大秦︰金榜降世,祖龍求我監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