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628章 帝室與勛貴本就一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628章 帝室與勛貴本就一體!

    朱棣深深地看著朱高煦。

    他再一次震撼于這逆子謀定而後動的本事!

    當年朱高煦監國理政,創設學部任命解縉為學部尚書,引得楊榮、胡儼等一眾縉紳朝臣拼死反抗,甚至不惜借用科舉舞弊一事,試圖將學部拉下馬來。

    最終結果就是,胡儼楊榮等人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被監國漢王爺抓住了把柄,一舉清洗了整個朝堂,甚至將翰林院一眾翰林盡數流放,還罷免了三年一次的科舉大考!

    直到現在,朝廷都還沒有恢復科舉。

    朱棣也曾找過朱高煦,因為他快頂不住士紳的壓力了,想要恢復科舉。

    可這逆子堅決反對,始終不肯松口。

    原本朱棣還以為,朱高煦是在為新學推廣爭取時間。

    畢竟新學根基太過薄弱,哪怕這些年來學部在解縉的率領之下游走各地州府全力推行科舉,可畢竟程朱盛行足有百年,想要短時間內將其取而代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舉行科舉大考,摻雜進新學內容,那些考生學子大概率是考不出什麼好成績的。

    與其如此,還不如索性罷免科舉,再給新學子弟一點時間。

    對此朱棣也無可奈何,選擇尊重朱高煦的意見。

    直到現在,朱棣這才陡然發現,這逆子罷免科舉還有深意!

    “爹啊,科舉遲早會恢復,但不是現在。”

    “新學根基薄弱,想要將程朱取而代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棣點了點頭,不過也提出了意見。

    “蹇義找過朕很多次了,朝廷缺乏人才。”

    “你這混賬又流放罷免了那麼多官員,再不舉行科舉大考,你讓蹇義從哪兒找人補上空缺的官位?”

    “僅靠檢舉制和國子監這兩個來源遠遠不夠,再不舉行科舉大考,朝廷只怕會出現人才斷層了。”

    朱高煦也明白這一點,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他也只能松口。

    畢竟自新學問世至今,已經過去了六七年之久,那些新學子弟總歸得有一點成才的吧?

    “那就考唄,朝廷遷都北京後,就可以恢復科舉大考。”

    “不過科考內容得改改了,必須以新學為主,如此天下學子才會明白朝廷的深意,也可以幫助新學推廣。”

    對此朱棣倒是沒有拒絕,他同樣看那些程朱縉紳不爽,更何況現在得知皇室的最大敵人其實就是士紳階層,那自然更要對其極力打壓了。

    從程朱到新學,雖然只是換湯不換藥,遲早這些新學士紳也會走上兼並田地的老路。

    但是這個革故鼎新的過程,卻足以令士紳階層元氣大傷,朝廷也可趁機推行一條鞭法,將那些被士紳縉紳兼並的田地重新奪回來!

    科舉每三年一次舉行,朝廷實則也只是暫停了兩輪而已。

    不過這六七年的時間卻很是珍貴,不僅是對新學子弟來說,更是對武官勛臣而言!

    朱棣現在也明白了,想要皇權不旁落,想要文武制衡,扶持勛貴武臣勢在必行!

    功勛武將們早晚都會老去死去,而將門犬子的概率遠大于將門虎子。

    名將都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而不是在公侯伯府上嬌生慣養出來的。

    比如朱勇徐欽這等紈褲子弟,你指望他們將來對抗文臣縉紳,那還不如指望自己。

    而反觀士紳文官們,掌控知識佔有田地,上下勾結形成學閥,注定會將知識一代代傳承,底蘊越積越厚!

    再有科舉制度源源不斷地為文臣縉紳提供新鮮血液進入朝堂,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文臣縉紳永遠不會衰亡!

    從此以往下去,不管是開國勛貴也好,還是靖難勛貴也罷,最終都會漸漸腐化衰亡,朝堂話語權也會落入文臣縉紳手中,導致文武失衡,皇權旁落!

    而一旦朝堂話語權落入文臣縉紳手中,自己那些後人又能依仗誰去制衡這些士大夫?

    勛貴成了混吃等死的廢物!

    宗室藩王盡皆外放鎮守一方!

    難不成大明皇帝要走上劉漢的老路,倚靠外戚宦官制衡朝堂?

    可劉漢的前車之鑒就擺在眼前,外戚宦官本就是一條取死之道!

    說到底,真正能夠制衡文臣縉紳的,唯有勛貴武臣!

    “你打算怎麼做?”

    “朕想不通遼東和勛貴之間有什麼聯系!”

    這逆子很明顯讓勛貴將重心放到遼東上面,可是朱棣卻想不明白,遼東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地方雖然朝廷號召百姓遷徙過去拓荒,更有勛貴子弟前去經營,可這麼多年了過去了,效果也不怎麼樣。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遼東乃是苦寒之地,氣候惡劣根本不適合老百姓耕種。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難題,不管朝廷往里面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也是白費!

    朱高煦笑了笑,反問了朱棣一個問題。

    “海上巨利牽動人心,爹應該清楚吧?”

    朱棣臉色微變,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要知道鄭和這幾次下西洋,帶回來的巨利全都進了他的口袋。

    朱棣哪能不知道海上貿易的巨大利潤!

    “如果爹願意分出一部分利潤,帶著武官勛貴一起發財,將他們同帝室永遠捆綁到一起,那勛貴武臣永遠都不會有衰亡的那一天!”

    此話一出,朱棣變了臉色,眯著眼楮看向朱高煦。

    利用海洋貿易,將勛貴武臣與帝室捆綁在一起,以此扶持勛貴武臣!

    這個策略不能說不行,但畢竟有著一定的風險!

    “萬一那些勛貴武臣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呢?”

    這是朱棣最忌憚的地方。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

    可勛貴武臣不一樣,他們本身就出身將門,而且掌控兵權。

    要是再分給他們足夠的財富,誰都不敢保證這些武夫丘八會不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爹你多慮了!”

    “如果論起忠心,武官勛貴反倒比文臣縉紳更值得信任!”

    “畢竟他們都是追隨我老朱家打天下的人,為我老朱家賣過命的人,這大明不只是我老朱家的大明,也是他們的大明,帝室與勛貴本就是一體!”

    “只要給足他們利潤,勛貴武臣只會成為與國同休的存在,而不會生出造反的心思!”

    “再說了,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上這條大船,成國公府、魏國公府、英國公府、黔國公府……非頂級國公不可得!”

    “朝廷也可對他們進行限制,國公必須出鎮一方,子女留在京師為質,杰出子弟放入海軍培養,為大明踏上海洋強國之路立下功勛!”

    朱棣越听越心驚,越听越動容。

    這個逆子,果真謀劃好了一切啊!

    “那遼東……”

    “遼東未曾得到開發,多得是參天古木,可以作為勛貴的基本盤,讓他們自己建造船廠打造船只,然後就可以隨水師出海遠航經商貿易了!”

    “至于利潤分成,把握一個度就行了,多了會讓他們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少了又會讓他們心生嫌隙,爹您就自己看著辦吧!”

    “你小子……”朱棣嘆了口氣,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因為這是謀國之言,只會對大明有利對朝廷有利,朱棣沒有拒絕的理由。

    其實朱高煦沒有告訴朱棣一件事情,或者說沒有必要告訴他。

    把遼東作為那些勛貴將種的基本盤,女真這些蠻夷雜碎想要崛起,做夢去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628章 帝室與勛貴本就一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628章 帝室與勛貴本就一體!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