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585章 黨同伐異!請恩準太孫監國理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585章 黨同伐異!請恩準太孫監國理政!

    大殿之內,鴉雀無聲。

    隨著夏元吉道出江南實情,整個朝堂頓時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

    戶部尚書夏元吉,乃是朝野上下人盡皆知的“端厚君子”,皇上都親口盛贊他為“君子中的君子”,甚至親切地稱呼他為自己的“小算盤”。

    這樣一位忠良名臣,腦子里裝的是江山社稷,從來不會參與任何朝堂爭斗。

    他剛剛這番話,無疑就是真正的大實話!

    先前流傳京師的各種謠言甚囂塵上,彈劾漢王朱高煦的奏章也是絡繹不絕。

    然而此刻夏元吉這番話,卻無異于狠狠打了這些官員的臉。

    漢王爺輕笑了一聲,直接將矛頭對準了楊溥。

    “楊學士,本王倒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

    “本王在江南的確殺了不少士紳富戶,但方才夏元吉也說了,本王殺的都是魚肉百姓的劣紳豪強、為富不仁的富商巨賈!”

    “老百姓對此拍手稱快,恨不得在江南為本王立碑刻傳,他們也對朝廷重新恢復了信心,奉皇帝陛下為聖君明主!”

    “說白了,本王在江南的所作所為,讓老百姓得到了田地,損害了士紳豪強的利益,結果你們這些朝臣卻公然彈劾起了本王,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顛倒是非,誣陷栽贓!”

    “那本王倒是想問問楊學士,這大明江山究竟是誰的天下?”

    “你們這些士紳縉紳,心中裝的到底是天下老百姓,還是你們自己的利益?”

    其實朱高煦挺看好楊溥此人,畢竟他可是青史留名的一代賢相,前幾年在東鯤也干得十分不錯,僅僅三四年時間,就成功打造出了一支東鯤水師,還完成了東鯤水師基地的籌建。

    不得不承認,楊溥的確有宰輔大才。

    奈何他楊溥選擇了太孫朱瞻基,一門心思地跟自己作對,那朱高煦即便再愛才,也不會輕易就放過了他。

    朱高煦這些問題可謂極其誅心,直接撕破了臉皮,將士紳與朝廷擺到了對立面上。

    滿朝文武心中都很清楚,那些官員彈劾漢王朱高煦,不過是因為他要推行一條鞭法,斷了天下官員的財路,損傷了天下官員的利益,所以才會引得天下官員爭相彈劾。

    然而方才夏元吉已經證實,一條鞭法的確利國利民,對百姓有利,對朝廷有益,可就是這樣利國利民的仁政善舉,卻引得官員士紳爭相反對,不過是因為損傷了他們的利益罷了。

    可是,天子皇帝才是大明江山的主人!

    對朝廷有利的仁政,天子自然要推行!

    如此一來,朱高煦就把士紳擺到了朝廷的對立面上!

    你彈劾本王污蔑一條鞭法,那就是你懷有私心枉顧江山百姓,其心可誅!

    楊溥並不愚蠢,轉眼間他就想明白了漢王設下的陷阱,所以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該怎麼回答?

    漢王有功無過,一條鞭法利國利民,這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在這個時候,誰還敢跳出來反對,那就是真的“其心可誅”了!

    但要是順著朱高煦的想法,朝廷全面推行一條鞭法,那他漢王朱高煦極有可能憑借此事奪得監國大權,太孫朱瞻基可就要徹底失勢了!

    一時之間,楊溥臉色變換不定,張了張口卻說不出話來。

    正當這個時候,站在他身前的太孫朱瞻基,卻是突然開了口。

    “這大明江山自然是皇上的天下!”

    “楊學士先前遠在東鯤,不久前剛剛回到大明,對漢王在江南的所作所為並不了解。”

    “皇上,一條鞭法的確利國利民,但稅法關乎朝廷命脈,輕易間不可妄動,孫臣以為可暫緩推行,等江南五府之地徹底安穩之後,再看這新法效果,是否可以推行至整個天下!”

    朱瞻基這番話,不但給楊溥解了圍,還順勢化解了他們即將面臨的困境。

    是,我承認一條鞭法利國利民,但是你別想現在推行!

    江南五府什麼時候徹底安寧了,每年稅糧都達到標準要求了,到時候可以看看是否推行下去。

    那這其中的操作空間,可真就大了去了。

    一個“等”字,足以讓他朱高煦的計劃落空,至少要三四年之久!

    一听到太孫這話,楊溥頓時眼前一亮,急忙跟上了輸出。

    “陛下,太孫殿下所言極是,稅法乃是國之根基,輕易不可妄動。”

    “更何況如今朝廷財政緊張糧食短缺,倘若貿然間推行新法,導致各地州府上下不安、糧食減產,那又當如何是好?何人又負得起這個責任?”

    楊溥更是精明,借用當前朝廷缺糧的困境,直接將一條鞭法按死下去。

    畢竟你這一條鞭法想要推行,那就得重新丈量分配田地,打亂之前的鄉野格局,誰能夠保證糧產會不會受到影響?

    朝廷現在可是缺糧啊!

    中南半島上面可還在打仗呢!

    你在這個時候胡搞瞎搞,糧產跟不上了,大明可就當真亂了!

    眼見太孫殿下與楊大學士都開始沖鋒陷陣,一眾太孫黨官員頓時也坐不住了,紛紛開口跟上輸出。

    他們反對新法的理由,無非也就是那麼幾個。

    更有甚者直接高喊“祖宗成法不可變”等等話語,質疑漢王朱高煦是沽名釣譽、包藏禍心!

    太孫黨官員傾巢出動,漢王黨官員自然不會坐視。

    兩大陣營就此展開了激烈爭辯,上至六部尚書下到五品御史,圍繞一條鞭法展開了激烈辯駁。

    原本威嚴肅穆的永樂朝堂,頓時變得異常喧鬧,宛如菜市場一般。

    朱高煦和朱瞻基則是靜靜地看著,沒有再出聲。

    永樂皇帝高坐在龍椅上面,看著眼前這諷刺可笑的一幕,心中的怒火不斷積聚!

    自從他定鼎天下即位稱帝之後,這樣的情形不是沒發生過,正是永樂王朝初期,他還沒有冊立太子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武官勛臣支持老二,文臣縉紳支持老大,雙方為了爭奪太子大位,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甚至開始了明爭暗斗、互相構陷!

    直到朱棣冊封大皇子朱高熾為太子,一切才塵埃落定。

    然而朱棣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幕竟然還會再次出現。

    而且太子才剛剛薨了沒多久,漢王和太孫就開始奪嫡爭位了?

    真是混賬至極!

    朱高煦掃了一眼面無表情的朱瞻基,隨即給顧佐使了一個眼神。

    顧佐當即會意,不著痕跡朝某人點了點頭。

    正當滿朝文武激烈爭辯吵個不停的時候,一人陡然高喊道。

    “皇上,今太子薨逝,太孫年幼,朝野不安,人心浮動!”

    “且太孫殿下年紀尚輕,毫無治國經驗,臣請皇上恩準太孫殿下監國理政,一如太子殿下故事!”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朱瞻基臉色狂變,惡狠狠地看向了出言之人。

    因為,這個人,他根本就不認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585章 黨同伐異!請恩準太孫監國理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585章 黨同伐異!請恩準太孫監國理政!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