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419章 考成法!整頓吏治勢在必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419章 考成法!整頓吏治勢在必行!

    靖江王一事告一段落。</p>

    畢竟有人願意做這個出頭鳥,群臣也是樂得見此。</p>

    金純一向清正廉潔,執法嚴明,他此去桂林府,只怕作惡多端的靖江王,連同他那一脈的宗室成員,此次有難了。</p>

    不過這反倒是一件好事,朝廷為民除害,反而可以給袞袞諸公增長賢名,提高朝廷的公信力。</p>

    既不用自己做這個出頭鳥,又可以增加賢名,這種好事情何樂而不為呢?</p>

    朱高煦見群臣不吭聲,直接宣布了一項人事任命。</p>

    解縉解公豹官復原職,繼續出任學部尚書。</p>

    此外,漢王超擢應天府府丞王驥為學部侍郎。</p>

    群臣听到這話,驚得瞠目結舌。</p>

    你漢王重新任用解公豹也就罷了,畢竟那是你的黨羽,而且解公豹自身才干也擺在那里,這沒有什麼好說的。</p>

    可是你他娘地超擢一個府丞,為正三品的朝堂侍郎,這是什麼行為?</p>

    咋滴你是真飄了啊,開始賣官蠰爵了啊?</p>

    那王驥給了你多少好處,讓你如此不顧面皮?</p>

    雖然說應天府是大明帝都,應天府衙門是帝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所以府尹乃是正三品大員,府丞乃是正四品高官,權力地位等同于別地知府。</p>

    但是,直接從府丞到一部侍郎,進入中央朝廷的權力中樞,這一步是不是邁得有些太大了?</p>

    而且王驥此人是永樂四年的進士,授職兵科給事中,不久後出使山西,當時應天府缺府丞,事務緊急而且繁雜,王驥受命署理,于是成了應天府丞。</p>

    縱觀此人的履歷,可以說是毫無亮點,也沒有半分政績!</p>

    怎麼狗賊漢王爺會注意到此人身上?</p>

    難道說……還有他們不了解的內情?</p>

    一時間,王驥之名,迅速進入了滿朝文武眼中。</p>

    不管監國漢王爺是因為將王驥擢升為學部侍郎,此事已經成為定局,注定王驥會因此青雲直上,一朝得以顯貴!</p>

    朱高煦可不管這些家伙怎麼想,直接就此散了朝會,而後留下了六部尚書等朝堂九卿。</p>

    礙眼的人走了,剩下的都是朝堂巨頭,朱高煦說起話來也沒什麼顧忌了。</p>

    待他們依次坐下後,朱高煦直接讓聶興分發了考成新法,人手一份。</p>

    “諸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重臣,想必對朝廷推行的各項新政,也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了解。”</p>

    “這些新政,其實都是利國利民的國之大計,然而卻因為小人從中作梗,以致于無法推行下去!”</p>

    听到這話,金忠蹇義夏元吉等巨頭頓時面面相覷。</p>

    小人作梗?</p>

    漢王口中的“小人”,指得是……縉紳?</p>

    “當然,也不能全怪你們,還是本王操之過急,絲毫沒有做好前期準備。”</p>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p>

    “這新政想要成功推行下去,先得整頓一下吏治,肅清一下官場!”</p>

    “如今這大明朝堂與地方官場,吏治腐敗,法令不行,什麼祖制律令或者流于形式化,或者直接成了官員們爭權謀利的手段與工具!”</p>

    “這樣的前提之下,哪怕有諸位鼎力支持,政令出了中央朝堂,卻到不了府台,執行不下去,那也是無用!”</p>

    听到這話,蹇義頓時心中一驚,試探性地問道:“漢王殿下的意思是……整頓吏治?”</p>

    “沒錯!”朱高煦點了點頭,“新政推行之前,必先整頓吏治,不然所謂新政只會成為一個個笑話!”</p>

    “建文皇帝將文人士大夫的地位,拔高到了如同前宋一般的變態待遇,再將勛貴武官打擊到無權無勢,只能去給文人士大夫當狗,硬生生打造出了一個文人的盛世,以致于這些文官縉紳到了永樂朝還不知收斂!”</p>

    “如劉觀等朝堂重臣在中央朝堂貪污腐化,地方官員則上行下效粉飾太平,朝野上下的文人士大夫一個個吃飽喝足,享樂淫逸後,便開始共同鼓吹四海承歡,天下太平,侈人視听!”</p>

    “這吏治早就該整頓一下了,可惜咱們那位太子爺是位寬厚仁慈的主兒,又狠不下這個心,對文官縉紳舉起屠刀,好好清洗一下這些蛀蟲米蟲!”</p>

    “太子不敢,本王敢,繼續這樣放縱下去,我大明朝遲早會引發前宋的三冗之患,最終導致積貧積弱,無力回天!”</p>

    漢王一席話,听得一眾巨頭心驚肉跳。</p>

    誠然,相比于政治酷寒的洪武朝,建文朝尊右文教,禮遇文士,給予了文官縉紳優渥的待遇。</p>

    建文朝不過短短四年時間,卻是呈現出一幅百姓安于生業、家給人足、外戶不闔、路不拾遺的盛世場景,至少在江南京畿等地如此,以致于朝野上下均言“四載寬政解嚴霜”。</p>

    但是,這也給天下官員們一種錯覺,似乎這個朝堂真正的主人,不只是大明天子,而是帝與士大夫共天下!</p>

    前宋之所以滅亡,正是文官集團權柄太重,武將武官甚至到了給文官縉紳行禮當狗的可笑地步。</p>

    結果文官集團內部分裂,行成多次黨爭,加上三冗之患,最終導致積貧積弱,無力回天。</p>

    不過現在的永樂朝,與前宋比起來,還是沒有嚴重到那等可怕的地步。</p>

    蹇義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但他終究還是沒有說出話來。</p>

    漢王決意整頓吏治,打壓不听話的文官縉紳,他這位天官大人能夠阻止嗎?</p>

    阻止不了。</p>

    也沒必要阻止。</p>

    為了推行新政,吏治必須整頓!</p>

    畢竟漢王推行的那些新政,或許對文官縉紳而言,會極大地損傷他們的利益,但是對于天下百姓而言,卻是真真正正的仁政善政!</p>

    所以,一眾巨頭沉默了,紛紛看向了手中的考成新法。</p>

    “考成法,核心兩點,立限考事、以事責人!”</p>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閣。”</p>

    “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每完成一件登記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否則論罪處罰。”</p>

    “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進行議處;最後內閣也可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p>

    朱高煦淡淡解釋了一遍考成法的流程,心中仍舊有些隱憂,源自于內閣。</p>

    畢竟這考成法一旦推行下去,內閣的權柄將會大大增加!</p>

    當年救時宰相張居正推行這套考成法,就是為了形成以內閣統領監察機構、再以監察機構監督中央六部,並以六部統率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員,這套完善的官員考評機制。</p>

    換句話說,身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同樣有著自己的私心。</p>

    可是如今永樂朝的內閣,還只是一個顧問機構,並沒有什麼權力。</p>

    然而如果將內閣從這個環節中剔除掉,那麼都察院的權柄將會暴漲到一個無人制衡的恐怖地步!</p>

    雖然朱高煦相信顧佐顧噴子,但是都察院不止只有一個顧噴子。</p>

    一方獨大,對朝廷而言不是好事情。</p>

    既然如此,那不如適當增加內閣權柄,畢竟有著內閣存在,皇權受到一定限制,將來老朱家的子孫後人如果不成器,也不至于難以制衡!</p>

    現在的內閣學士,只有禮部尚書胡𡟶E蝗恕lt;/p>

    此刻胡曱D醋耪飪汲煞  袂楹蓯歉叢印lt;/p>

    我就想躺平,你至于這麼折騰人嗎?</p>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419章 考成法!整頓吏治勢在必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419章 考成法!整頓吏治勢在必行!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