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375章 和林之戰!漢王親自教學攻堅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375章 和林之戰!漢王親自教學攻堅戰!

    當成吉思汗把他弟弟分封到東道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弟弟們幾乎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了,只能老老實實地做個宗王。

    西道諸王的封地情況則不同,西道諸王有著遼闊的拓展空間,他們可以一直往西邊打,打到歐洲,打到西亞。

    因為東邊是比較寒冷,土地比較貧瘠,同時又沒有多少發展空間的地方。畢竟東邊往上是極寒的地方,少有人居住,再往東則是大海,最多有一塊朝鮮半島,把這塊朝鮮半島佔領了,就再也有什麼發展空間,至于中土這塊繁華之地,當時還是金國與大宋佔領的地方。

    脫歡與阿魯台倉促逃回和林後,便以蒙古大汗的名義馬不停蹄地招兵買馬,勢要與明軍一決勝負!

    蒙古人最初是靠搶劫和掠奪為生的,這是游牧部落的天性。

    如果沒有地方去搶劫,也就意味著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

    嶺北,和林。

    可惜最終結果,卻是戰神徐達率領的中路主力軍大敗,被擴廓帖木兒誘敵深入一戰重創,倉皇向南逃回了大明。

    那一戰,擴廓帖木兒成功保住了和林,也保住了大蒙古國的最後一絲尊嚴。

    然而脫歡阿魯台等人,此刻要面對的是大明永樂帝,與他那至少十萬的精銳大軍,以及他靖難起家的驕兵悍將!

    反觀如今二人整合的和林兵力,所有大小部落全都抽調可出戰勇士,結果還不到五萬人。

    這可能已經是整個蒙古草原,最後的蒙軍戰力了!

    為了保衛嶺北,為了守住和林,捍衛大蒙古國的最後一絲尊嚴,一眾大小部落都聞訊趕了過來,自願加入臨時聯盟,受脫歡阿魯台指揮,只求擊退明軍,守住嶺北。

    但即便如此,蒙軍兵力也不到五萬,面對十萬明廷精銳大軍,實力差距未免太大了些。

    此刻脫歡阿魯台與一眾部落首領還在商討,應該如何贏下這場捍衛尊嚴的戰役。

    哈爾古匆匆走了進來,沉聲道:“明軍來了!”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脫歡阿魯台等人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雞,再也說不出話來。

    一股致命的死亡威脅,隨著哈爾古這句話,籠罩了在場所有人。

    眾人當即趕到城頭,只見遠處塵土飛揚大地顫動,很快一隊隊大明鐵騎呼嘯而來。

    一隊接著一隊,連綿不絕,無窮無盡!

    脫歡阿魯台只見,還沒過多長時間,抵達和林的明軍便有數萬人之多,旌旗蔽空,鼓角齊鳴,明軍威武雄壯,軍容之盛,更是令蒙軍眾人感到膽寒!

    終于,那桿大明黃龍旗再次出現,意味著大明永樂帝親自到場了!

    脫歡阿魯台對視了一眼,盡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凝重,以及夾雜的那絲……恐懼!

    明軍大營。

    朱棣高坐在主位上面,身後站著朱瞻基朱瞻壑與朱瞻务三個小崽子。

    朱高煦則帶著一眾驍勇大將,在沙盤上商討著如何攻城。

    此刻沙盤也變成了和林模樣,可以完美模擬出明軍攻城破城的效果。

    薛祿等大將意見一致,直接采用普通的攻城方式就可以了,反正有著滅夷大炮與回回炮存在,他們還怕攻不下眼前這座昔年的大蒙古國帝都?

    但漢王朱高煦卻是有不同意見,畢竟他們攻打和林,是為了收復嶺北,將來這和林就是嶺北行省的府城治所。

    這他娘的你操起回回炮與滅夷大炮就是一頓狂轟濫炸,那城是打下來了,留下一堆斷壁殘垣,後面誰去修啊?

    這不是吃飽了撐得嗎?

    所以能不動用那回回炮與滅夷大炮,就盡量不要動用。

    但是薛祿等大將頓時就不樂意了,這明明有著神兵利器不用,讓三軍將士拿命去拼殺攻城,這會被戳脊梁骨的啊!

    將士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

    听到這話,朱高煦一陣無語,說得好像沒有了回回炮與滅夷大炮,大明王師就不能輕松攻下這和林一樣!

    “行了行了,一群沒腦子的東西,按本王說的去做!”

    “今兒個本王就教教你們,如何高速有效地攻克一座堅城!”

    一眾大將:“???”

    啥?

    沒腦子?

    你說我們這些名將沒腦子?

    我尼瑪啊,漢王殿下,你現在好狂啊你!

    我等好歹也是天下皆知的靖難名將,大小戰役打了不下百場,你漢王朱高煦竟然敢罵我們沒腦子?

    朱高煦你大爺的!

    永樂帝聞言也笑了笑,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今兒個倒是想要看看,這個老二有什麼本事,能夠降服這群驕兵悍將!

    如果他真能做到的話,那……

    大明,真的擁有了一位開疆雄主!

    這一路倉皇潰逃下來,伴隨著的,是他們部落子民的血與淚!

    現在,和林是最後的陣地。

    如果連這座大蒙古國的帝都都丟了,那他們真是沒臉繼續留在這片蒙古草原上面了!

    而後大蒙古國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西道諸王自成體系,一個個地脫離中央自己建立了遼闊汗國,而東道諸王始終只是諸王,未能自己建國。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又值明軍兵力強盛,對于脫歡阿魯台等人而言,他們此刻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帶著部落族人離開和林,向西避開勢如破竹的明軍!

    可是,就這麼走了,被打得倉皇潰逃,他們很不甘心啊!

    從漠南草原,被明軍趕到了漠北,緊接著又從漠北被明軍趕到了和林!

    只要他們舍得打,只要他們敢打,不但能獲得足夠的財富,而且能獲得足夠的地盤。

    因此,有沒有拓展空間,對蒙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自大明立國開始,明太祖與明永樂帝多次揮師北伐,卻始終未曾染指過這座大蒙古國帝都。

    洪武五年,明太祖發動第二次北伐,聲勢浩大地兵分三路,試圖直撲殘元首都和林,收復嶺北,旨在完成漢唐所未完成的歷史功績,永清蒙古大漠。

    誠然,他們可以棄城逃跑,避開明軍鋒芒。

    畢竟按照實際來看,蒙古西部比之東部更加富庶繁華。

    先前擒拿大明太孫這個翻盤的最好機會,卻因為大明漢王的突然插手,導致他們功虧一簣!

    而且因為襲殺大明太孫一事,只怕大明皇帝已經暴怒,他們要面對的是一位攜滔天怒火而來的大明天子!

    當年成吉思汗分封諸王的時候,把四個弟弟分封在東邊為東道諸王,四個兒子則分封在西邊,為西道諸王。

    不難看出,這位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有著私心。

    (a)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375章 和林之戰!漢王親自教學攻堅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375章 和林之戰!漢王親自教學攻堅戰!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