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294章 殿試!離譜到變態的試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294章 殿試!離譜到變態的試題!

    雖然殿試可以不去,但那都是有原因的。

    比如在殿試之前,如有接到父母病逝的家書,或者自己臨時身體不好等諸多原因時,可向朝廷的主考官辭行。

    于謙于大爺便被一陣粗暴的砸門聲驚醒了,不用多想他就知道來人定然是好友陳循。

    殿試如期舉行!

    “廷益啊!你不去赴考,那會出大問題的啊!”

    陳循淒厲地嚎叫道,他現在是真的有些怕了。

    四月。

    “那好,你不去,為兄也不不去了!”

    此話一出,于謙驚了,豁然起身,苦笑道:“德遵兄,你又何必……唉,罷了罷了!”

    于謙一邊苦笑,一邊老老實實地更衣洗漱。

    他很明白以自己這位好友的滿腹才學,足以創造連中三元那等神話!

    畢竟陳循已經是吉安府解元,先前會試又中了會元,連中三元只差一個狀元了!

    倘若陳循真能連中三元,那不只是前途璀璨了,那是光耀門楣足以名垂千古的至高榮耀啊!

    更何況這位好友家境貧寒,連赴京趕考的盤纏都要靠鄉親資助,背負著巨大壓力與期望!

    這要是因為自己,耽誤了好友的仕途,于謙只怕會悔恨終生。

    片刻之後,二人結伴而行,直奔紫禁城南京故宮)而去。

    此時月亮依舊在天邊朦朦朧朧不舍離去,于謙與陳循在一片月色的照耀下,趕赴本次殿試的舉行地謹身殿。

    自大明朝恢復科舉後,殿試的舉行地點都在紫禁城的謹身殿舉行。

    謹身殿殿名,為帝王提醒加強自身修養之意。

    大明朝的帝王不管是舉行大典還是策立太子皇後,都是在這個謹身殿舉行,包括科舉最高一級考試——殿試的考場,也正是在謹身殿。

    等到二人抵達之後,宮門前已經是人頭攢動。

    三百九十九名貢士,全都身穿嶄新的殿試服,興奮不已地等待著踏入殿試考場謹身殿!

    畢竟這邁出的一小步,那可是他們人生的一大步!

    因為殿試不會淘汰,只排名不刷人。

    所以這三百九十九名貢士,不管怎麼考都能穩穩通過殿試,至少也是同進士出身。

    即便這同進士不太好听,那也會被分到六部做個主事或外放到地方做個縣官。

    所以這就意味著只要邁進了謹身殿,不管殿試排名如何,他們都有著錦繡仕途,乃是普通學子需要仰望的存在!

    于謙邁著老爺步,大大咧咧地跟著隊伍,先是配合搜檢,而後沐浴更衣,隨即站在宮門外等候,等待著通傳。

    很快旭日東升,殿試隨即開始。

    一眾貢士隨著禮部官員走進殿內,拜過當朝太子爺與監國漢王爺後,各自在禮部官員的接引下落座。

    朱高煦淡淡地掃了一眼這些貢士,目光觸及于謙時,明顯停頓了片刻。

    不過他並未做出什麼異常舉動,只是輕笑了一聲,而後跟太子爺一起離開了。

    殿試隨即開始,不過當眾考生看到試題題目後,卻是發出了一陣陣驚呼。

    這尼瑪的啊!

    這又是哪個混賬東西出的題目?

    這篇試題很長,共計約有五百余字,卻是離了個大譜。

    前面幾句提百姓耕種田地,這是事關國本農桑!

    農桑說白了就是糧食,就是人口,圍繞這個主題來寫,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緊接著又提及農稅鹽稅等朝廷稅收制度,甚至著重列出了朝廷規定的商稅制度!

    農稅與鹽稅乃是朝廷稅收的主要收入,其余礦稅商稅這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這試題里面,卻著重描述了一下商稅,這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狗賊漢王爺,又準備對朝廷稅收下手了?

    可是我們這些堂堂讀書人,潔身自好的聖人子弟,根本也不懂那勞什子商稅商賈之道啊?

    一眾考生心中暗自大罵,只能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看去。

    如果說試題里面著重寫了商稅有些離譜,那他娘的這後面從商稅轉到交趾地區該如何布政,那就更他娘的離譜了!

    這試題里面寥寥幾語,道明了交趾地區反叛不絕、民心不附的艱難現狀,問你應當如何妥善解決這些難題,布政施恩交趾子民……

    這尼瑪的,我們還是考生啊,不是地方官員啊!

    寒窗苦讀了這麼多年,誰有布政行政經驗啊,而且還是交趾那等蠻夷之地?!

    即便是大明境內的一個小縣城,自己都不一定能夠搞得定,你現在問我去交趾該如何布政?

    布政?

    布你大爺啊!

    那些蠻夷不通經義,不慕教化,誰他娘的知道該怎麼布政?

    至于最後一個主題思想,那才是最令一眾考生感到無語和心寒的。

    這最後幾句話,輕飄飄地敘述了一下,倭國是如何忘恩負義秉性卑劣,以及倭國境內有多少礦產資源,假設朝廷有意征伐倭國,該如何進行……

    看到這最後幾句話,所有人都蒙了。

    這殿試試題已經不是超綱不超綱的問題了,這是他娘的出題人腦袋有毛病啊!

    除了第一主題農桑之外,後面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啊?

    商稅……

    交趾……

    倭國……

    麻了!

    徹底麻了!

    不用懷疑,這絕對是狗賊漢王爺出的試題!

    否則哪個正常人,會出這些離譜到變態的玩意兒?

    陳循愕然,摸不著頭腦。

    李貞懵了,苦惱地揪著頭發。

    王翱傻眼,提筆又不知該如何落筆。

    ……

    不得不承認,第一個農桑主題是最簡單的,圍繞糧食人口來寫,一眾貢士都是十拿九穩。

    畢竟這是最貼近程朱歌功頌德的思想主張,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廣施仁政,共同邁向煌煌盛世……

    但是漢王爺既然把這農桑放在第一位,就證明他最想要看到的,就不是這農桑,而是後面那仨……

    商稅改制!

    交趾布政!

    征伐倭國!

    只是這三大主題,哪一個都不好寫啊!

    于謙看著這些離經叛道的試題,卻是險些樂出聲兒來!

    有趣!

    真是有趣!

    倒是沒有想到,那位漢王爺,還真對自己的脾氣。

    他這個離經叛道的年輕小伙,就喜歡這些離經叛道的題目。

    第一思想,不是農桑,更不是糧食,而是土地!

    于謙可是知道,地方鄉野士紳兼並土地成風,漢王爺的深意,應該正是在此!

    第二思想,商稅改制,于謙不懂,不敢摻和。

    第三思想,交趾布政,這看似很難,實則最為簡單。

    聯想到朝廷近些日子的大動作,于謙不難猜到,這“交趾布政”指的不只是交趾,而是——整個南洋!

    南洋之地,局勢錯綜復雜,卻也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真才實學!

    至于最後一道思想,征伐倭國,于謙同樣不想摻和。

    寫得出彩了,那就是有傷天和,不人道。

    寫得委婉了,那就是違背本心,沒意思。

    想著,于謙決定了從第三思想入手。

    交趾布政!

    不,格局小了。

    應該是……

    南洋布政!

    “德遵兄,我是真不想去,他們羞辱我,這殿試不考也罷!”

    听到這話,陳循頓時一怔,隨即苦笑了起來。

    這小子還是年輕啊,因為掉車尾那點小事,就敢置錦繡前程于不顧!

    只是這殿試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天知道那狗賊漢王爺何時才會恢復科考,所以一眾貢士都極其重視,天還沒亮就起了個大早,準備排隊進宮前去赴試。

    只有自己這位好友,還他娘的在呼呼大睡呢!

    想著,陳循又在  砸門,淒厲嚎叫。

    于謙在屋內那是煩不勝煩,沒有辦法之下,只能起床開門,然後又倒頭就睡。

    “哎呀廷益啊!你趕緊起床啊你……”

    至于考生的會試成績會被記錄在冊,等下一屆的殿試大考之時,就可以直接參加殿試,或者嫌麻煩不想再進京趕考,也可以直接去原籍的衙門申請做官。

    這位好友,真是膽大包天啊,連殿試都不樂意去!

    他于謙可以不顧,陳循身為他的兄長,卻不能不管。

    眼見這廝毫無起床的意向,陳循直接一屁股坐在了他對面。

    隨便你啥時候舉行,只要你舉行就可以了。

    畢竟這有可能是最後一次科舉大考,狗賊漢王爺因科舉謀逆案,直接罷免暫停了科舉!

    按照舊制,殿試應該在三月初一舉行。

    然而監國漢王爺最喜歡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所以一眾學子也就見怪不怪了。

    有的考就不錯了,誰還敢質疑這殿試的時間啊!

    此時剛過了五更天,外面的天還是黑乎乎地一片。

    (a)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294章 殿試!離譜到變態的試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294章 殿試!離譜到變態的試題!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