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152章 割韭菜可是個技術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152章 割韭菜可是個技術活!

    朱高煦來到乾清宮,一些朝臣也開始進了屋子。

    看得出來,他們都被凍得不輕。

    畢竟夏元吉、蹇義這些朝堂重臣,年紀大多過了半百,基本上沒人小于四十。

    當然,顧佐是個例外,他是被漢王爺強行抬上來的。

    人這年紀一旦上了四十,身體里的各種毛病也就出來了。

    許多在戰場上驍勇無比的武官將佐,上了年紀後突然就病倒了,正是因為身體素質下降,以前的暗疾復發,病來如山倒,直接一命嗚呼。

    當夏元吉他們看到楊士奇與楊溥二人時,卻是明顯一愣。

    他們二人,不是被打入詔獄,怎麼現在出來了?

    難道說他們歸順了漢王爺?

    一時之間,所有人臉色都不太好看。

    楊士奇倒是老神在在,楊溥卻低下了頭,不知在思索著什麼。

    朱高煦見人都來齊了,當即開口道:“宣布一項任命,楊士奇官復原職,因兵部尚書金忠身體抱恙,由他暫代兵部事務。”

    “另,楊溥授翰林學士,入閣參預機務!”

    听到這話,一眾巨頭臉色微變。

    漢王爺剛剛才借著由頭抓了幾位太子黨官員,現在他又讓楊士奇與楊溥二人官復原職,甚至共同進入內閣參預機務。

    那麼只能證明,楊士奇與楊溥二人,可能成了漢王黨!

    吏部尚書蹇義嘆了口氣,皺著眉頭問道:“漢王,此事皇上是否知曉?”

    他是吏部尚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

    眼下漢王爺徑直繞過了他,突然授官楊士奇與楊溥二人,有些壞了規矩。

    畢竟他只是監國漢王爺,不是皇上!

    朱高煦笑著解釋道:“折子已經送去北伐大軍了,蹇尚書大可放心。”

    “對了,老夏頭,新鹽法進行得如何?”

    相比于這些瑣事,朱高煦更加關心自己的新鹽法推行得如何。

    畢竟鹽鐵是國家重中之重,前者關系到大明王朝一半的賦稅,後者則是根本的軍事物資,少了任何一個朝廷就會歇菜。

    無論是太祖爺朱元璋也好,還是永樂帝朱棣也罷,這兩位馬上皇帝之所以能打得蒙古韃子抱頭鼠竄,大半的資金來源都是靠著鹽稅支撐。

    談及正事,夏元吉也是神情一肅。

    “在漢王府技術人才的支持下,各地鹽場鹽井都已經完成了改革,原先生產的粗鹽也正被改良為細鹽!”

    “漢王殿下,以目前大明新鹽的儲備,或許可以嘗試著推行新鹽法了!”

    听到這話,朱高煦滿意地點了點頭。

    周忱這些天沒白忙活,至少將新鹽法的根基穩固得很好。

    “既然如此,那就放出消息吧,讓周忱舉行第三次品鑒會!”

    夏元吉含笑點頭,眼楮都快眯在了一起。

    漢王爺每次舉辦品鑒會,朝廷都有不少銀子進項。

    尤其是本次品鑒會,成交數額只怕會遠遠超出前面兩次!

    畢竟,此次品鑒會,要拍賣的東西,可是各地鹽商資格啊!

    以往朝廷施行“開中法”,食鹽的買賣都需要憑借著朝廷頒發的鹽引,才能到指定鹽場換取食鹽。

    也就是說,不是用鹽引換取的鹽,那就是私鹽!

    販賣私鹽的,不查到那還好。

    不過一旦查到了,不但本人要砍頭,家產要被抄沒,就連妻女也不可能落到什麼好下場。

    《大明律》規定,凡販私鹽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軍器者,加一等,誣指平人者加三等,拒捕者斬。

    然而即便如此,販賣私鹽的驚天利潤,依舊刺激著大批人為此舍身忘死,兩淮等地的私鹽販子層出不窮。

    但是現在不同了,在漢王爺的努力下,朝廷成功推出了以精鹽為根基的新鹽法!

    富商巨賈們只需要參加拍賣,給出足夠高的價格,就能競爭到某地食鹽買賣的官方資格,成為當地受朝廷保護的官方鹽商!

    一想起漢王殿下上次所說的運作方式,什麼“保證金”、“違約金”、“加盟費”……夏元吉眼楮都快眯成一道縫,恨不得現在就舉辦第三次品鑒會。

    “王爺,品鑒會具體日期可以定下了,臣請親自參與一下……”

    听到這話,朱高煦有些驚訝,沒想到這老夏頭也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主兒。

    “不著急,讓子彈先飛一會兒,暫定十日之後吧!”

    現在大明的經濟中心,自然是南直隸應天府,最繁華的江南之地就在旁邊。

    十日時間,足夠那些富商巨賈及時趕來了。

    在這個封建王朝統治下,富商巨賈可不是後世那種有錢可以無法無天的存在。

    至少在如今的監國漢王爺眼中,他們就是一大片綠油油的韭菜!

    該割的時候就要割,不能心慈手軟,畢竟與其讓他們將銀子堆在倉庫里發霉,不如交給朝廷發展民生。

    但是該施肥的時候也要施肥,不然韭菜還沒長出來就揮刀,那就是竭澤而漁了!

    接著朱高煦又處理了一些尋常政務,關心了一下重大項目的進度,比如大明錢莊已經開始建設,確認過後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也不是沒有壞消息。

    夏元吉捋著胡須,憂心忡忡地道:“漢王殿下,河北、山東等地都遭受了雪災,地方官員上奏朝廷請求撥款賑災。”

    “尤其是山東之地,前不久旱災剛剛過去,現在又遭受了雪災,百姓苦不堪言啊!”

    一眾大佬听了,也是眉頭緊鎖。

    永樂年間的天災不在少數,往往是好不容易熬了過去,新一輪天災又來了,真正受苦的,永遠都是平民老百姓。

    如果不是漢王爺搞了許多掙錢的法子,朝廷只怕早就急得團團轉了。

    朱高煦明白大明連年天災不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雖說瑞雪兆豐年,可是這雪不一定都是瑞雪!

    至少對平民老百姓來說,每年冬天都是最艱難的時候。

    “立刻撥款給災區,賑災濟民,讓地方官員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

    “顧佐,讓你手下的御史們都行動起來,本王不希望再听到有人在賑災一事上貪腐的事情!”

    “誰敢在賑災一事上伸出爪子,本王會讓他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左都御史顧佐急忙點了點頭,難得認可了漢王爺的安排。

    這場突如其來的雪災,沖散了朱高煦的好心情。

    真正坐到了監國位置上,他發現自己無法坐視百姓受苦。

    只要一想起冰天雪地里面,不知有多少百姓餓死凍死,他這顆心就定不下來。

    “來人,去把海壽太監喚來!”

    朱高煦皺了皺眉頭,必須讓二局加快水泥的生產,然後將其推行至天下!

    至少老百姓住在水泥房里,不用擔心一場大雪下來,自己的家就沒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152章 割韭菜可是個技術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152章 割韭菜可是個技術活!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