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年長的農夫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小伙子,你這話沒錯。可問題是,這世上有幾個官是真的一心為百姓的?你看看那些鄉紳,有幾家不是盤剝咱們的?太子殿下的心意是好的,可咱們老百姓哪有本事跟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斗啊!”
茶館另一桌,一個穿著綢緞的中年人不屑地哼了一聲,顯然是個鄉紳。他冷冷說道︰“你們懂什麼?朝廷這清點田畝的事,是沖著咱們這些守規矩的士紳來的。你們只看到一點蠅頭小利,沒看到這背後的隱患。擾亂了地方秩序,你們的日子能好過?”
老李听了,忍不住回嘴︰“秩序?你們這些士紳吃香喝辣的時候,怎麼沒想過咱們這些窮人的日子?太子殿下要是真能管管你們,我們這些種地的才會有個盼頭!”
那鄉紳臉色一沉,剛要反駁,旁邊另一個客人勸道︰“兩位消消氣,這都是傳言,真假還不知道呢。再說了,太子殿下辦事向來講究,未必會真搞得雞飛狗跳。”
這話讓眾人稍稍安靜了一些,但茶館內的氣氛仍然有些壓抑。老李喝了一口茶,低聲說道︰“不管怎麼說,咱們還是要提防著點。這天下的事,咱們窮人說不上話,但能不能有口飯吃,可全靠這些當官的了。”
年輕伙計看了看眾人,眼中閃過一絲憧憬︰“我覺得,太子殿下不像那些只會斂財的官老爺。他要是真能幫咱們,咱們是不是該撐他一把?”
老李沉默了片刻,沒有反駁,只是低頭喝茶,臉上的神色復雜。鄉紳冷哼一聲,不再多言,只是心里盤算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謠言迅速傳開,不少地方士紳心生不安。一些人開始聯合上書朝廷,表示清點田畝雖然是好事,但涉及範圍過廣,可能會擾亂地方秩序,影響百姓安生。
朱棣在府中听聞這一消息,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很好,謠言已經開始 酵了。”
幕僚低聲說道︰“殿下,這次我們是否要借機施壓,讓朝廷出面約束太子的行動?”
朱棣搖了搖頭,語氣篤定︰“不必直接施壓。讓朝廷覺得這是地方官員和士紳的自然反應才更有效果。我們只需暗中推動,等他們聯名上書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皇上自然會出面干預。”
幕僚點頭︰“殿下英明。如此一來,太子的聲望不僅難以再進一步,甚至可能因為朝廷的限制而有所削弱。”
太子府內的書房中,燭光搖曳,氣氛凝重。
朱標端坐主位,面前攤開的是幾份從各地緊急送來的奏報。他神情冷峻,目光掃過下方坐著的幾名士子和心腹幕僚。
他開口時,語氣沉穩,卻帶著一股威嚴︰“諸位,這幾日關于清點田畝的謠言鬧得沸沸揚揚,諸位怎麼看?”
眾人相互對視,似乎在等人先發言。片刻後,一名年輕的士子率先站起,他抱拳行禮,神色鄭重︰“殿下,謠言的本質,是針對咱們的政策和您個人的威望。若任其發展,恐怕會動搖人心。不如立即頒布一道告示,澄清事實,還殿下清白!”
朱標微微搖頭,目光中透出幾分深思︰“你說得有理,但單靠一紙告示能否挽回局勢?謠言傳播的速度遠勝過我們的文字,即使澄清,也未必能堵住悠悠眾口。”
另一名年長的幕僚捋著胡須,緩緩說道︰“殿下,謠言雖惡,但百姓未必全信。若咱們過于著急闢謠,反倒容易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不如按兵不動,以不變應萬變。”
“按兵不動?”一旁的劉庭松顯然不贊同,他皺眉說道,“謠言雖不會長久,但若我們不及時反應,只會讓人誤以為默認了謠言中的內容。這不僅損害殿下的威信,更會影響朝廷的治理成效。”
朱標注視著劉庭松,輕聲問道︰“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
劉庭松站起身,抱拳說道︰“殿下,屬下以為,既然謠言指責我們清點田畝會擾亂地方,那咱們不妨以事實回應。繼續推進清點工作,邀請百姓、地方士紳共同參與,讓他們親眼看到我們的誠意與實際成效。如此一來,不攻自破。”
“確實是個辦法。”一名士子點頭附和,“若能通過公開透明的舉措讓百姓知曉,便可用事實粉碎謠言。”
“但是——”另一名幕僚猶豫片刻,提出異議,“若這些士紳本就敵視我們,他們會不會故意從中作梗,制造新的麻煩?”
朱標沒有立刻表態,而是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隨後緩緩說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面對謠言,我們既不能倉促行動,也不能坐視不理。庭松的提議,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他站起身,走到眾人中間,語氣堅定︰“記住,謠言止于行動。我們不需要費力闢謠,而是要讓百姓和士紳看到,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至于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若他們敢從中作梗,本宮會親自收拾他們!”
“殿下英明!”眾人齊聲拱手。
朱標點點頭,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需要分頭行動。第一,庭松,安排幾名得力士子負責組織各地清點田畝的細節,但一定要確保公開透明,隨時邀請百姓監督;第二,準備一份詳細的清點成果,選出最具成效的地方,向百姓展示我們做出的成績;第三,針對那些關鍵的士紳人物,我們要主動接觸,化敵為友,切勿讓他們被四弟利用。”
眾人紛紛應諾,劉庭松拱手道︰“殿下放心,此事屬下必定全力以赴。”
一旁的幕僚提出建議︰“殿下,是否需要派人暗中監視那些反對者,防止他們從中搗亂?”
朱標略一思索,點頭道︰“可以安排,但不可打草驚蛇。他們若安分守己,便不必理會;若有異動,再另作處置。”
他目光環視全場,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這場謠言背後必有推手,但只要我們穩扎穩打,他們的陰謀便注定失敗。諸位,這不僅僅是一場應對謠言的行動,更是一次證明朝廷實力的機會。你們可有信心?”
“願為殿下效死!”士子們異口同聲,聲音中充滿了昂揚斗志。
朱標滿意地點點頭,轉身看向書房外那片燈火闌珊的夜色,沉聲說道︰“那麼,就讓我們用事實,給那些散布謠言之人一個響亮的回答。”
翌日清晨,劉庭松便召集了幾名士子和地方官吏,在縣衙中布置此次田畝清點的具體方案。他手執竹簡,沉聲說道︰“殿下有令,此次田畝清點務必公開透明,凡涉及農田丈量的過程,須廣邀百姓監督,切忌暗箱操作。否則,後果自負。”
一名地方官吏有些猶豫,遲疑道︰“劉大人,此事雖是好意,但百姓若不懂田畝之事,參與監督豈不是徒增混亂?”
劉庭松目光一冷,語氣卻不失從容︰“正因如此,才需要公開透明。百姓不懂不要緊,我們可以事先向他們說明規則,解釋政策。不做此事,反而讓謠言繼續發酵,豈非更糟?”
另一位年輕的士子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劉大人,若是士紳不配合,甚至帶頭煽動百姓,該當如何應對?”
劉庭松輕聲一笑,目光中卻透著篤定︰“謠言止于智者。我們要做的,是用行動爭取更多支持,讓那些反對者無法站穩腳跟。記住,民心才是關鍵。”
眾人點頭應是,隨後開始分配具體任務。一名士子負責組織丈量隊伍,另一人則負責與村中的耆老溝通,確保監督流程順利展開。不久後,一隊由士子、農戶和地方耆老組成的丈量小組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到了田間,百姓們圍成一圈,眼中透著疑惑與不安。一個上了年紀的農夫壯著膽子問道︰“劉大人,您是真要讓我們親眼看著丈量嗎?以前可是從來沒這樣的事。”
劉庭松上前一步,語氣溫和︰“大爺,正因為以前沒有,我們才更要改過來。此事關乎大家的田產,本官希望能做到公正公開,您老看著我們做,不僅是監督,也是見證。”
那農夫低頭想了想,點了點頭︰“既然大人都這麼說了,俺就信您一次。”
丈量過程如火如荼地進行,士紳們雖不滿,卻礙于百姓圍觀,只能作罷。而劉庭松不時巡視,確保每一寸田地的記錄都分毫不差。漸漸地,圍觀的百姓從一開始的質疑,變成了默默點頭。
一個青年農夫湊上前來,試探著問︰“劉大人,這真能記準嗎?俺以前總听說,丈量田畝都是糊弄事,沒想到今天還能讓咱們看著做。”
劉庭松微微一笑,回答得斬釘截鐵︰“當然能記準。只要有百姓在場監督,沒人敢動手腳。”
清點田畝的工作漸漸有了成果,劉庭松挑選了幾個最典型的村鎮,將完整的丈量數據呈報給朱標。
太子府中,朱標翻閱著劉庭松呈上的報告,目光中透出欣慰。他抬頭問道︰“庭松,此次清點田畝,有何亮點可供展示?”
劉庭松站在一旁,指著報告中的幾個關鍵點,解釋道︰“殿下,這幾個村鎮的丈量非常成功,不僅田畝數據精準,還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認可。他們親眼見證丈量的過程,對我們的信任大大提升。此外,我們還發現了幾處田地被虛報面積的情況,但最終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得以解決。”
朱標點了點頭︰“做得好。既然這些地方成效顯著,就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村鎮,向全城百姓公布丈量結果。這樣既能證明我們的清廉公正,也能打破謠言。”
“屬下明白。”劉庭松拱手應道,隨後請命︰“殿下,屬下願親自負責這次展示工作。”
“好,展示的過程務必要細致清楚,尤其是讓百姓明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的利益。”朱標語氣中透著幾分叮囑。
數日後,在京城南郊的大廣場上,丈量成果展示大會正式舉行。一塊巨大的布告牌上貼滿了各地丈量的數據和圖示,四周人群熙熙攘攘。
一名農夫眯著眼看了半天,忍不住問道︰“這上頭寫的啥?是咱們村的田地丈量結果嗎?”
旁邊的一名士子耐心解釋道︰“大爺,這就是咱們村的丈量結果。您看,這一片田地的面積,我們按照最新的丈量法重新測量,比之前記錄的要多出幾畝呢。”
“多出幾畝?”那農夫一驚,連忙問道,“這多出來的是不是就得交更多稅?”
士子笑著搖頭︰“不是的,這是為了防止有人侵佔您的田地。您放心,該交多少稅,朝廷早就定好了,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會亂來。”
圍觀的百姓听罷,紛紛點頭稱贊︰“原來這清點田畝真是為咱們好啊!”
與百姓的支持相比,士紳的態度更為棘手。劉庭松意識到,若不盡快爭取他們的配合,這場清點工作恐怕還會遭遇更多暗中的阻力。
于是,他親自拜訪了一位在當地頗具威望的士紳——周老爺。
周府門前,家僕冷眼相待︰“劉大人來意何在?我家老爺最近身體不適,不便見客。”
劉庭松不卑不亢地回答︰“既然周老爺身體不適,那更需要有人來為他解憂。我今日前來,是為了解釋田畝清點之事,並非興師問罪。還請通稟。”
家僕有些不耐煩,正要回絕,忽然听到屋內傳來一聲低沉的咳嗽︰“讓他進來吧。”
劉庭松進了廳堂,只見一位花白胡須的老人坐在椅中,神情冷峻,目光中透著審視。劉庭松拱手行禮,恭敬地說道︰“周老爺,庭松叨擾了。”
周老爺冷冷一笑︰“劉大人公務繁忙,怎會有閑心來我這小地方?莫不是為了那清點田畝之事?”
“正是如此。”劉庭松坦然點頭,“不過,我不是來逼迫老爺,而是希望您能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