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感激涕零,雙手顫抖地拽著朱瀚的衣袖,淚眼婆娑︰“王爺仁義,我等世世代代感念大明皇恩!”
朱標環視四周,見百姓面露喜色,心中卻仍有一絲憂慮,低聲對朱瀚說道︰“皇叔,此事若不徹查到底,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
朱瀚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沉靜如水︰“放心,標兒,這只是個開始,百姓的信任要一點一滴地建立,我們要做的遠不止于此。”
朱標收回凝望的目光,輕聲道︰“皇叔,今日一查,果然發現不少問題。昌平之事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恐怕亦有隱憂。若不細查,恐怕難以徹底解民憂。”
朱瀚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深思之色︰“標兒,治國如理田,田不細理,終究荒蕪。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得從根源入手。”
朱標眉頭微皺,似有所思︰“皇叔所言極是。只是這根源……牽涉頗深,怕是要費一番功夫。”
“功夫總要費的。”朱瀚微微一笑,語氣平緩而堅定,“我們不妨從田畝賦稅的細節入手,既然此次丈田暴露了問題,不如順勢而為,全面清查,並制定一套更為妥善的丈田制度,以防日後重蹈覆轍。”
朱標目露思索之色,沉吟片刻後道︰“皇叔,依之見,或可召集幾位德高望重的士紳地主,讓他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畢竟他們深諳田畝之道,或能助一臂之力。”
朱瀚深深看了朱標一眼,笑道︰“標兒,你愈發成熟了。治理天下,正需集思廣益,廣納賢言。此事可行,擇日便召集各方人士,共商大計。”
說話間,身後一名隨從快步走來,低聲稟報道︰“殿下,王爺,縣衙李大人已在府衙設宴,邀兩位殿下前去共議昌平之事。”
朱標輕輕哼了一聲,眼中浮現幾分不屑︰“皇叔,方才還驚慌失措,如今倒是殷勤起來,怕是有話要說。”
朱瀚淡然一笑,目光沉靜︰“既然他有話要說,咱們便听听。走吧。”
今日街頭巷尾的話題,卻不再是柴米油鹽,而是圍繞著上午的丈田之事,人們三五成群地圍聚在茶館、巷口、甚至是布坊門前,低聲議論,神情中滿是期盼與擔憂。
在街角的一家茶鋪里,幾個身著粗布衣衫的老農圍坐在一起,捧著粗瓷茶碗,神色各異。一個花白胡須的老漢放下茶碗,低聲說道︰“各位鄉親,這次朝廷親自派人來丈田,還帶著太子殿下,我看這事兒,怕是要動真格了!”
一個瘦削的中年漢子聞言,眉頭緊鎖,嘆道︰“動真格?張老哥,我勸你別抱太大希望。咱們這些年被丈田的官差折騰得夠戧,這回又有何不同?”
旁邊一個年紀較輕的漢子聞言,頓時不服氣地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今日丈田的是太子殿下和瀚王爺,你們可看到王爺親自拿著尺子丈量,那可是實打實的啊!”
坐在一旁的一個婦人放下手中的針線,皺著眉頭道︰“這事兒還不好說呢!過去的縣太爺也說要為百姓做主,可最終還不是敷衍了事?你們說,這回太子和瀚王能真的管到底?”
茶鋪老板此刻也插話進來,一邊擦著桌子,一邊搖頭道︰“你們呀,就是心里沒底。這次可不一樣,我可是親眼見到瀚王爺和太子殿下親自下田,連官差都不敢作假,百姓們都說,這次朝廷是真要為咱們伸冤了。”
眾人听後,紛紛點頭,但仍有人面露憂色,一個戴著斗笠的老農靠在茶桌邊,嘆息道︰“但願如此吧!咱們這幾畝薄田,可都是祖上留下的血汗地,再這樣胡亂丈量下去,怕是連活路都沒了。”
另一邊,在米鋪前,幾個挑著扁擔的糧農也圍在一起議論紛紛。
一個壯實的漢子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咬牙道︰“我這田畝去年就被多算了三畝,每年交的稅比過去翻了倍,家里孩子都快吃不上飯了。這回若是真能還我們公道,我就是再多種幾畝,也心甘情願。”
一旁的年輕伙計附和道︰“你說得對,今日丈田官都不敢胡來,王爺殿下問得細,量得仔細,看來這次是要較真了。”
米鋪掌櫃扶了扶胡須,輕聲道︰“可別高興太早,這些年下來,多少冤情都不了了之。你們忘了前年的事了嗎?那些上京告狀的鄉親,結果呢?還不是白跑一趟。”
“掌櫃的,這次不同啊!”一個年輕的壯漢握緊拳頭,眼中閃著希望的光芒,“太子殿下說了,要親自清查,要為百姓做主。只要朝廷真的查到底,我就相信這天下還是有公道的。”
人群中,一個年長的老者輕輕嘆道︰“是啊,百姓最怕的,就是沒人听咱們說話。這回有了太子殿下,咱們得看他到底怎麼做。”
巷口,一個賣糖葫蘆的老人也湊熱鬧,笑呵呵地說道︰“我可听人說了,瀚王爺這回是專程來為太子殿下助陣的。王爺可是咱大明的福星,只要他在,事情就不會糊弄過去。”
听到此言,眾人皆露出一絲安慰的笑容,紛紛點頭。
人群中一個婦人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喃喃道︰“若是這回真能讓朝廷看到咱們的苦處,哪怕交稅,咱們也交得心甘情願。”
這時,街角傳來一陣馬蹄聲,眾人循聲望去,正見朱瀚與朱標緩緩騎馬而來。
百姓們立刻紛紛退讓到道路兩側,臉上帶著敬畏與期待的神色,有人低聲說道︰“太子殿下來了,咱們的冤屈或許真的能平了。”
朱標見到百姓們紛紛躬身行禮,連忙勒住馬匹,含笑拱手道︰“鄉親們不必多禮,今日丈田之事,本宮自會查明,定不會讓一戶百姓吃虧。”
朱瀚則環視四周,目光深邃地看著眾人,緩緩說道︰“諸位父老鄉親,今日之事不過是開始。若有人受了委屈,可盡管到縣衙來,本王與太子殿下親自為你們做主。”
百姓聞言,紛紛激動地跪倒在地,連連高呼︰“多謝殿下,多謝王爺!”聲音在整條街道上回蕩,久久不息。
到了縣衙,李縣令早已站在門口迎接,臉上堆滿諂笑,拱手道︰“下官恭迎王爺、殿下大駕,快快請入。”
朱瀚淡淡一笑,未置可否,朱標則冷冷掃了他一眼,徑直邁步入內。廳中早已備好酒菜,香氣四溢,李縣令躬身說道︰“殿下,王爺,今日丈田之事,下官有負聖恩,實在是愧疚不已,特設薄宴,以表歉意。”
朱標坐下,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淡淡道︰“李大人,不必多言,咱們今日來此,非為宴席,還是談正事吧。”
李縣令臉色微變,忙不迭地點頭︰“是是是,殿下明鑒。下官深知今日之事問題多多,唯恐牽連更廣,特想請殿下寬限幾日,容下官細細清查。”
朱瀚放下茶盞,緩緩說道︰“寬限幾日倒是可以,只是……李大人可否如實相告,這丈田之事,你究竟知曉幾分?”
李縣令額頭汗如雨下,遲疑片刻後低聲道︰“殿下,實不相瞞,丈田之事,皆由府里派來的官員主持,我等不過奉命行事,賬冊……賬冊也是他們送來,我……我也是無可奈何啊。”
朱標冷哼一聲︰“既然如此,那本宮倒要親自會會這位府里的官員了。”
李縣令連連點頭︰“是,是,下官明日便安排,只求殿下能體恤下官之難處。”
朱瀚意味深長地看了李縣令一眼,微微一笑︰“體恤自然是會的,只是……昌平百姓的難處,李大人可曾體恤過?”
李縣令聞言,臉色一滯,額上冷汗更甚,忙不迭地俯首應道︰“王爺教誨的是,下官……定當竭盡所能。”
宴席不歡而散,朱瀚與朱標出了縣衙,夜色沉沉,微風拂面,街頭的燈火閃爍著微弱的光芒,映照著百姓匆匆的身影。
朱標長舒一口氣,望向夜空︰“皇叔,看來這丈田之事,牽扯不小,明日若是這府里派來的官員果然推諉,怕是要上奏父皇,徹查到底。”
朱瀚輕輕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微笑道︰“標兒,你今日的表現,已經有幾分儲君之風了。莫要急,凡事謀定而後動,明日再見機行事。”
翌日清晨,朱瀚與朱標早早來到縣衙,李縣令已在門口等候,神色恭敬中透著幾分惶恐。衙門前,百姓們聚集得比昨日更多,低聲議論著,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朱瀚輕輕一笑,緩步走入大堂,朱標緊隨其後。剛一入座,李縣令便諂笑著上前,低聲道︰“殿下、王爺,府里派來的丁大人已在後堂等候,說是特來查證丈田事宜。”
朱標微微頷首,語氣沉穩︰“請他入堂吧,本宮倒要看看,他如何查證。”
不多時,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入,神情倨傲,目光掃過朱瀚與朱標,嘴角微微一揚,拱手施禮︰“下官丁守仁,奉府衙之命前來協查丈田之事,見過太子殿下、瀚王爺。”
朱瀚端坐在上,目光平靜如水,淡淡道︰“丁大人不必多禮。此次丈田之事,府衙已有結論?”
丁守仁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不以為然︰“王爺,殿下,丈田之事向來復雜,賬冊有些許誤差乃是常事。昌平一帶地勢復雜,丈田官員難免有疏忽,殿下以為如何?”
朱標听到此言,眉頭一皺,聲音略沉︰“丁大人,這‘些許誤差’可是事關百姓生計。昨日本宮與王爺親自丈量,發現百姓田畝被無端增多,若照此計算,豈非百姓苦不堪言?”
丁守仁眼中閃過一絲不耐,仍舊堆笑道︰“殿下,臣以為此事不妨從長計議,若即刻更改丈田冊籍,恐怕會引發不必要的動蕩。”
朱瀚輕輕一笑,目光深邃地望著丁守仁,緩緩說道︰“大人似乎言之鑿鑿,敢問這丈田之法,難道不能據實而改?”
丁守仁被問得一滯,隨即陪笑道︰“王爺,臣並無此意,只是……眼下事務繁多,微臣擔心一時更改,難以平息民心。”
朱標目光冷峻,直截了當地道︰“丁大人,本宮此次親至昌平,正是要還百姓一個公道。朝廷施政,不是為了讓百姓生疑,而是要讓他們安心耕種、安居樂業。”
李縣令連忙在一旁附和︰“殿下英明!下官定會竭盡全力,協助丈田之事。”
朱瀚目光不變,緩緩說道︰“既如此,今日便請丁大人與本王一同丈量,再由百姓作證,以實測之數定奪,如何?”
丁守仁臉色微變,遲疑片刻,仍笑道︰“王爺言之有理,下官遵命。”
朱標冷笑︰“既然如此,那便即刻啟程。”
一行人再次來到田間,百姓們早已圍攏在田埂旁,目光中帶著幾分期待。朱瀚親自拿起丈量繩,對丁守仁說道︰“丁大人,請吧。”
丁守仁心中雖有不甘,卻也不敢違抗,只得硬著頭皮上前。丈量結果出爐,正如昨日所查——田畝數目與百姓所述相符,與賬冊卻相差甚遠。
朱標眸中閃過一抹冷光,沉聲道︰“丁大人,這賬冊之誤,恐怕不是‘些許’二字可以掩蓋的了吧?”
丁守仁額上汗珠滑落,強笑道︰“殿下……這……或許是先前官員誤記,下官願即刻整改。”
朱瀚目光淡淡,輕聲說道︰“丁大人,修正賬冊自是必要,但這丈田之法,必須一勞永逸。今日本王與太子殿下在此,不會再容許有絲毫誤差。”
朱標望向百姓,朗聲道︰“本宮在此立誓,自今日起,昌平之地所有田畝重新丈量,按實賦稅,凡多收之銀,一律退還。”
百姓們聞言,紛紛跪地,激動地高呼︰“太子殿下仁德,王爺英明!”
朱瀚見狀,心中欣慰,緩緩點頭,轉身對李縣令道︰“大人,接下來的丈量事宜,必須由清正廉潔之人負責,不可再有半點差池。”
李縣令連連點頭︰“王爺放心,下官定會嚴加整治,絕不敢再有懈怠。”
朱標環視四周,見百姓群情激動,臉上洋溢著久違的喜悅,便朗聲說道︰“諸位鄉親,此次丈田事宜,由本宮與瀚王親自督辦,務必做到公正無私,若還有冤屈,盡可直言,本宮必定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