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第三百零二章 朱元璋對大明未來的擔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色江南 本章︰第三百零二章 朱元璋對大明未來的擔憂

    藍玉在印度開了個好頭,同樣的,其他幾條戰線也在徐徐推進中。

    如果可以從天空中向地球俯瞰,就會發現大明的地盤,就像貪吃蛇一樣,把遍布世界的陸地一點點的蠶食中。

    大明的地盤太大了。

    大到一條政令或者一份奏折,有時候都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才能送到朱元璋手中。

    朱瀚早已知曉大明會面對這一情況,畢竟地盤太大了,所以在大軍向世界各地開進之前,朱瀚就已經做好應對︰挑選信得過的將領,再找文士進行輔佐,達到邊擴張邊治理的目的。

    不管如何,必須要讓這些土地屬于大明!

    但是,這種情況只能滿足一時,卻不能滿足一世,朱瀚想讓世界都插上大明旗,就不能只依靠海外將領、官員對大明的忠心,現在那些被派出去的將領,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不用擔心他們會背叛的問題。

    但以後呢?

    且不說這些武將會不會變節,等他們的孩子長大了,他們會不會依舊忠心?

    朱瀚認為不太可能。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有欲望,一旦他們掌控不了欲望,就會被欲望驅使。

    現在,朱元璋采用的辦法是,將領出去打仗,家人留在大明,然後把孩子送到頂尖的學堂,讓他們學會文武藝,等武將在海外呆幾年,就有回到大明,和家人團聚的機會,這種做法說好听點叫照顧,說難听點家人就是留在應天當人質的,難保不會有二心的人借用此事做文章。

    所以,大明需要盡快解決通信難的問題。

    怎麼解決?

    還是得依靠工匠。

    朱瀚知道後世的電話,也在電視劇中看到過電報機之類的東西……但這一切的出現,都需要一種能源︰電!

    還有復合型金屬。

    總而言之,想要達到跨越,並不容易。

    首先,是大家並不唯物,也不講什麼格物致知,他們所相信的是神明,哪怕是大明的工匠也不例外,朱瀚想要把電利用起來,要先讓一些人的想法改變。

    比如,朱瀚通過金手指獲得了一些產品和一些資料,這些東西被朱瀚拿出來,交給工匠,于是,朱瀚成為工匠眼中的‘神明’。

    但是,只是拿出來這些產品和資料是不夠的,朱瀚通過金手指獲得再多,也不能滿足整個大明的需要。

    說到底,還是要依靠大明的工匠。

    比如蒸汽機……但朱瀚簽到得到的,是內燃機,比最早使用在汽車火車上的要高級很多,拿出來也造不出來。

    還好,朱瀚同樣得到了一本記錄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書籍,朱瀚視為至寶,有這本書在,就能放在匠作營中當成指導性的書籍。

    同時,朱瀚從匠作營中,挑選出來了一批膽子比較大,對鬼神信奉沒那麼強的工匠,組成了一支研發隊伍,著力研究對電的研發。

    春去秋來,又是一冬。

    天氣逐漸轉寒,朱瀚也把家里的暖氣片打開,讓屋子里和院子里就是兩個世界,在房間中,只穿著單衣也不覺得冷。

    雖然皇宮也被朱瀚改造過了,但在立冬的這天,朱元璋還是帶著馬秀英、朱標、朱棣等人來到朱瀚家中做客。

    和皇宮比起來,朱瀚的房子小不少,但卻顯得格外溫馨。

    各處都是井井有條,在朱元璋看來,這里更有‘家’的氛圍。

    也是在走出皇宮,來到朱瀚家里,朱元璋才是最輕松的時刻。

    坐在躺椅上,悠閑的眯著眼楮喝茶,然後時不時的和朱瀚聊兩句,這兒都沒有外人,朱元璋在說話的時候,也可以無所顧忌︰“藍玉給咱了一封信,說是準備在印度弄個檢閱部隊的儀式,想邀請你去參加,想不想出去轉轉?”

    “等孩子生下來了再說。”

    朱瀚也收到了藍玉的信,對朱元璋說道︰“他想搞閱兵式,就是為了震懾奧斯曼等王國,還有印度周邊的海盜團伙,哥你看藍玉信里面說的沒有?到時候他不僅邀請我,邀請周邊向大明稱臣的附屬國,還會邀請奧斯曼、波斯、伊爾汗……哦,伊爾汗國正在被王保保和陳友諒聯手收拾呢,他們估計是沒機會了,藍玉想邀請他們,必須讓他們見識到咱大明的威懾力,否則他們怎麼可能到印度去呢?”

    “單單是準備,就得很長時間,等我忙完再說吧。”

    在朱瀚看來,什麼國家大事,根本沒有自己孩子降生重要,這也是朱瀚的性格使然,不管什麼事都比不上自己的家人重要︰“哥,其實藍玉不管在外面怎麼打,都沒有問題,就算失敗了,也無法傷及根本,藍玉到了印度後,直接搞出來這麼大陣仗,這小子不只想在軍事上擊垮王保保和陳友諒,還要從政事、外交上全方位的對王保保和陳友諒進行打擊,這小子……被哥你打了一頓,成熟不少啊,如果換成以前的他,可是只會悶頭打仗,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問題。”

    朱元璋點點頭,也對藍玉的做法進行了贊賞︰“嗯,的確成熟了,不過還不夠成熟。”

    “哥說的對,這小子就是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的家伙,不夠穩重,得時不時的敲打一番才能把翹起來的尾巴放下。”

    朱瀚笑著對藍玉做出評價,然後對朱元璋說道︰“正好,等明年有時間了,我就去印度轉轉,正好敲打一下藍玉,省的他再給咱們找麻煩。”

    “嗯,這就很好。”

    朱元璋認為,朱瀚把藍玉這小子摸的透透的,教育藍玉的事交給朱瀚準沒錯︰“藍玉那小子踫到�瞴@閌塹沽舜竺沽耍   廡 穎荒隳媚蟺乃浪賴摹!br />
    隨即,朱元璋又談到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七五,咱最近一直在研究元朝,他是距離咱最近的一個朝代,他的滅亡對咱來說,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朱元璋的話沒說完,但朱瀚是何等了解朱元璋?他立刻從朱元璋的話語中听出來話里的意思︰“哥,你是擔心咱們打下來這麼大的土地,管理起來非常困難是嗎?”

    “對。”

    朱元璋攥起拳頭,對朱瀚說道︰“七五,咱不是不信你,只是……這麼大面積的國土,管理起來非常不方便,殷州傳到大明的信件,有時候得需要大半年的時間,這麼長時間,黃花菜都涼了,咱看了元朝的地圖,那面積比咱現在還要大,鐵木真和忽必烈打下這些地方,一邊打一邊搶,到最後這些土地雖然歸元朝了,但他們根本沒辦法管理,只能各自為戰,如果當初咱造反的時候,元朝外面的那些地方能和蒙元一條心,咱根本沒有造反成功的機會,你說是不是?”

    頓了一下,朱元璋繼續說道︰“如果,如果未來的時候,咱的子孫成了昏君,中原再次陷入戰亂,外面的那些人能支援過來嗎?就算能支援,恐怕也得很久才能率軍趕到吧?”

    “是!”

    對朱元璋的話,朱瀚一百個認同。

    朱瀚也了解朱元璋為什麼會有這種擔心,現在的朱元璋是皇帝了,他希望未來的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皇帝是老朱家的子孫,這種想法不能說他狹隘,如果換成朱瀚,他也會這麼想。

    現在畢竟是家天下,不像未來。

    “所以,我們打下來不是目的,治理才是目的,這是我們和元朝最大的不同。”

    朱瀚說出他的觀點,“同時,如果想讓各地的人對我們朝堂忠誠,那我們就需要有讓他們離不開的東西拿出來,哥,你不是把匠作營交給我管理了嗎?那里有一個研發中心,專門研究我們大明沒有的東西的。”

    朱元璋沒听明白︰“什麼?”

    “我們征服了那麼大片的土地,如何讓各地對朝堂忠誠?那我們就需要拿出來他們需要的東西,這種物件只有我們大明有,也只有朝堂掌握,其他的都沒有。”

    朱瀚對朱元璋解釋道,“哥,你剛剛說元朝,那我們就用元朝來舉例子。”

    在說服別人這件事上,朱瀚非常的擅長,你朱元璋不是在研究元朝嗎?那咱就用元朝的事跡來說服你︰“哥,元朝是怎麼征服天下的?是靠殺、靠搶,這種活沒有技術含量,十個人里面有九個人都會干,打下來的土地被分給黃金家族的血脈後裔,他們覺得脫離了元朝自己會過得更好,再加上天高皇帝遠,他們對元朝的感情也就逐漸淡了,說白了,那些人不听朝堂的話,就是因為朝堂里沒有核心競爭力。”

    朱元璋被朱瀚點撥一番後,感覺自己好像通透了似得︰“什麼是核心競爭力?咱大明朝堂有嗎?”

    “有,但不多。”

    朱瀚掰著手指頭給朱元璋算︰“高產的種子,造大船的技術,火炮和火藥……這些都算是朝堂的核心競爭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核心競爭力會被削弱,所以我們要拿出新的東西來,讓那些海外飛地的管理者知道離開大明他們就無法生存,這才是最重要的。”

    朱瀚隨即從軍事、政事、商業、農貿等各個領域都給朱元璋掰開了說,爭取讓他能听明白,倒不是朱瀚看不上朱元璋的文化,主要是朱瀚現在告訴朱元璋的話,即便是李善長過來听,他也得懵!

    听朱瀚說了這麼多,朱元璋也讀懂了朱瀚話里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那個匠作營的研發中心,是保證咱朝堂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沒錯。”

    朱瀚和朱元璋兩兄弟的默契,根本不能用言語來形容,誰都能明白對方話里的意思。

    但隨即,朱瀚的下一句話,就讓朱元璋沉默了︰“不過,這個研發中心有一個壞處,就是他非常能花錢……太能花錢了哥。”

    “……”

    朱元璋看了眼朱瀚,抬起手佯裝要打︰“臭小子,變著花樣的嘲諷咱吝嗇是嗎?”

    朱瀚笑嘻嘻的躲過去,朱元璋對朱瀚道︰“咱不是吝嗇,錢這東西怎麼花不是花?咱得把錢花到刀刃上!這個研發中心真有你說的這麼好,咱根本不在乎錢,有多少花多少!要多少給多少!”

    “我哪能不明白哥的想法。”

    朱瀚笑著對朱元璋說話,卻迎來了朱元璋的一個白眼,朱瀚也就沒有再隱瞞,對朱元璋說道︰“哥,咱倆找時間,去匠作營轉轉怎麼樣?”

    “去唄。”

    朱元璋沒有拒絕,而且他想的更多︰“如果他們真有那麼厲害,做出來的東西如果有用,咱給他們封侯!封國公!”

    以前的工匠,尤其是進入到匠作營這種地方的工匠,他們的人身自由是被限制了的,只要這些匠人登記在冊,他們就自動轉換成匠人的身份,也就是說,他們的兒子、孫子、子子孫孫都會是匠人。

    這對匠人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朱元璋自己也覺得這麼做不公平,可是沒辦法,大明的匠人太少,而且這門手藝能賺錢,如果不用匠籍來限制他們的出路,以後的大明將會無匠人可用。

    這是千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百姓但凡有點其他出路,也不會選擇成為匠人。

    朱元璋听完朱瀚說的話以後,想到了改變匠人生存環境的辦法。

    如果弄好了,也可以解決匠人後繼無人的問題。

    那就是︰給爵位,提升匠人的地位。

    你如果發明出一件物品,對大明有幫助,那就可以給你爵位,順便讓你擺脫匠籍的身份,以後子孫也可以參加科舉。

    爵位的分封,大多是武將和文官,還得是做的非常出色和優秀的文官,才有機會獲得爵位,現在朱元璋想直接給匠人爵位,單單是這點,就足以改變匠人的生存環境。

    還有就是商人,如果做的非常出色的商人,同時也對大明忠心耿耿,願意給與大明無私地幫助,朱元璋認為,也可以讓他們得到擁有爵位的機會。

    爵位嘛,誰不想要?

    朱瀚沒有考慮到這些,但朱元璋考慮到了,他不僅考慮到了,而且還順著朱瀚提供的思路繼續往下延伸,做出更好的場面。

    朱瀚也不管那麼多,就像朱元璋認為在朱瀚家中最放松一樣,朱瀚對朱元璋說話時也是無所顧忌︰“哥,如果匠作營的那些工匠听到你的話,都得把你供在家里。”

    “匠人們太苦,以前咱沒辦法改變,現在辦法不是有了嗎?”

    朱元璋指了指朱瀚,“如果能夠推行下去,咱大明以後不會缺少工匠了的。”

    倆兄弟還想繼續聊下去,馬秀英過來喊兩人去吃飯︰“你們兄弟倆回頭再聊,先去吃飯。”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三百零二章 朱元璋對大明未來的擔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三百零二章 朱元璋對大明未來的擔憂並對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