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從降妖除魔開始

第172章 懸而未決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棠鴻羽 本章︰第172章 懸而未決

    姜望的視線從有玄的身上移開,淡淡說道︰“將對手打得失去理智,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諸位也不必憂心撫仙會不會被打沒的問題,自有人護著。”

    他說的是阿姐。

    柳謫仙他們自然不知,甚至也很難想象,有佛陀的阻礙,他們嘗試封鎖無果,何人有此自信?但姜望既是這麼說了,應該就沒問題。

    若能保證這些百姓不會沖到眼前,更沒有性命之危,那只是叫嚷,便無關緊要了,不听就是,可要直面佛陀,縱無百姓攔路,也不是能讓人松口氣的事。

    柳謫仙這般想著,姜望又說道︰“但待會兒打起來,難免有意外,而且與佛陀一戰,對西覃來說,暫時也沒好處,畢竟萬一敗了呢,後續的麻煩可不少。”

    柳謫仙看向他。

    姜望接著說道︰“所以有必要請示一下,看覃帝是否有那個魄力,不惜代價的讓我們在撫仙好好的戰一場,若想置身事外,國師及熊院長就可以先退走了。”

    雖然現在的撫仙境只能進不能出,但那是對大物以下來說。

    在姜望他們還沒來的時候,柳謫仙就已經把此前撫仙的情況傳回了玉京。

    現在除了姜望的話,柳謫仙也把佛陀的事很詳盡的傳到了呂澗欒的耳朵里。

    正因為撫仙的災禍而憂心忡忡的呂澗欒,再次得到柳謫仙的消息,臉色更難看了,殿前的宋典客輕蹙眉頭問道︰“陛下,可是又有消息傳回?”

    呂澗欒就將佛陀的事道出。

    其實對佛陀的某些懷疑,玉京里該知道的人都已心知肚明,但那畢竟是佛陀,而且距離上一次到現在,也已經過去了很久,菩提寺在這期間是很老實的。

    沒成想,再次出事,就鬧得這麼大。

    此時此刻,佛陀的事被徹底擺在玉京的明面上。

    很難再避而不談了。

    但只是想著要與佛陀為敵,別說殿前的宋典客他們,呂澗欒的心里也一陣發怵。

    原還想著笑呵呵看隋境的亂局,卻是風水輪流轉的這麼快就到了自己身上。

    甚至呂澗欒認為,這可比隋境的問題還更嚴重。

    稍有不慎,便是有傾覆之危。

    呂澗欒瞧著殿前的宋典客等大臣以及呂奉轅、端王、呂奉閑,沉聲道︰“諸位怎麼看?國師話說的很清楚,佛陀已然做到這個地步,不論緣由,危局已顯。”

    端王是很懵的。

    別管什麼呂奉轅、呂奉閑或者某些大臣怎麼想,端王的確是個沒什麼野心,而且性格執拗且古板的人,他很崇敬自己的大哥,雖然兄弟倆目前關系不是很好。

    他以前一直都是存在感很低的人,所以是呂奉轅護著他,念著他,他也很喜歡當個跟屁蟲,但等長大後,因為儲君的位置懸而未決,終究很多事情都變了。

    尤其在他有了個兒子,呂青雉,先別說整個西覃,在整個皇族里,哪怕牽扯到前諸國的舊朝時期,呂青雉都是有史以來資質最高的。

    後來更是有劍宗的裴劍聖親自入玉京收徒。

    而呂澗欒對皇室子弟的命令向來是不能接觸宗門,更何況拜入宗門,偏偏呂青雉是個例外,雖然呂澗欒曾經也是猶豫了很久。

    但端王不僅古板,腦筋也轉不過彎。

    因為呂澗欒的話,他從小到大就對宗門沒什麼好感,尤其是最強的劍宗。

    因為劍宗沒有規矩,或者說,他們有自己的規矩,但不會守世間的規矩。

    這樣的人是很危險的。

    何況劍宗的老祖還是西覃的第一強者,更是天下第一強者。

    他是不懂呂澗欒的想法,但自以為宗門的修士,尤其是不被朝堂掌控的宗門,是極其危險的,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出亂子。

    在外還能懂得些偽裝,在家里,他從來不加掩飾的表現出厭惡。

    哪怕呂澗欒已經同意了呂青雉拜入劍宗,但端王愣是一門心思想著抵制,更在事情塵埃落定前,花費心思的反對,可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得了便宜還賣乖。

    因為呂澗欒不讓皇室子弟接觸宗門,根本不是因為忌憚這些宗門的威脅。

    或者說,忌憚的宗門里面不包括劍宗。

    哪怕劍宗是最超然世外的,可也是絕不會對西覃的朝堂造成威脅的。

    反而更弱的宗門不一定。

    呂澗欒很信任有裴靜石的劍宗,就如同有熊騎鯨的鋒林書院。

    但別的或強或弱的宗門,且不在朝堂管轄下的,才是呂澗欒一門心思想掌控或者干脆除掉的,再有呂青雉的資質確實高,這也是他能成為例外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某些人甚至多數人的眼里看來,呂青雉拜入劍宗,直接成了隋侍月的真傳,裴劍聖的徒孫,那根本不是問題,而是莫大的福運。

    偏偏就端王沒有理得清楚,還一個勁的反對。

    那在外人看來,自然就認為他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甚至惹人討厭。

    呂澗欒對呂青雉的喜愛,對端王的影響就更不用說。

    反正在某些人眼里,好處都被端王給得了去。

    他還一直說自己沒這個想法。

    真是心思腌的不行。

    事實上,端王就是從來實話實說的。

    多少年來,有苦說不清。

    這面對撫仙及佛陀的問題,他更是一腦袋霧水,哪能給出什麼建議。

    但他的懵,在某些人看來,就很裝。

    這個時候不表現,還裝著沒主意,分明是看穿了此事的凶險,而且本身就拿著那麼多的好處,有呂青雉在,他幾乎很穩,壓根也不需要再刻意表現什麼。

    就算不給出什麼實際的話,可能惹得陛下生氣,也不會影響很嚴重。

    那自然是最好不摻和。

    真是好算計。

    但呂奉轅以及呂奉閑卻必須得說些什麼。

    前者想得到儲君的位置,也已經到了不能再顧忌的地步,畢竟他沒多少時間了。

    這雖然意味著,他就算成為儲君,也未必有機會能坐上那個位置,但這已經是個執念,能不能稱帝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

    他只想得到本就該屬于自己的東西。

    呂奉閑此時面臨的問題其實也差不多,他畢竟前面犯了很大的錯,呂澗欒又給了他機會,那他就還有希望,若再沒有什麼行動,這點希望也沒有了。

    他是真的沒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因為再壞也壞不到哪去。

    而看到端王此時反應的呂澗欒,確實有些生氣。

    他不指望誰能給出很好的建議,但別的人無論是有了頭緒還是很苦惱,最起碼都在很認真思考,唯獨這個端王,擺出那一臉懵的樣子給誰看?

    說是端王在小的時候就存在感低,並不是似宣愫一般,而是純粹沒人看重他。

    他端王的名號還是因為自己兒子得來的。

    呂奉轅、呂奉閑都還只是大皇子、三皇子。

    但有呂青雉的存在,這些壓根也不重要。

    宋潯站在最前,他此刻也沒心思去注意三位殿下的動向,在認真思考後,說道︰“陛下,撫仙的事終究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且涉及仙人,又有隋人的大物出現,或許我們不該沖在前頭。”

    呂奉轅隨即揖手說道︰“兒臣以為宋典客說得有理,撫仙災禍的罪魁禍首自是罪該萬死,但我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去解決,國師及熊院長兩個大物都去了。”

    “這事是否與仙人有關先不提,萬一出了岔子,後果怕是很難承擔,既然有隋人在前面,我們便沒有必要往前湊,甚至還能借此削弱隋國。”

    有幾個大臣也跟著附和。

    也有持不同意見的,但又沒給出什麼很好的建議。

    甚至說了等于沒說。

    呂澗欒的心里有計較,撫仙的災禍一下死了那麼多人,身為西覃的皇帝,他是怒不可遏的,可听見佛陀的名字,他又只能壓著火氣。

    佛陀是仙,而且還是很厲害的仙人。

    他拿什麼去斗?

    找洞神祠的仙人麼?

    人家可未必願意出面替他對付另一個仙人。

    他很難不考慮這件事的嚴重後果。

    就算依著國師的話,撫仙里此時有六個大物,但勝算也未必有多高。

    更何況裴靜石沒在西覃,曹樸郁雖被洞神祠的仙人給救了,可狀態沒有恢復,王淳聖更是生死不知,空樹僧他也必然指望不了,不是敵人就很好了。

    再有可能也是大物的鋒林書院首席掌諭,同樣沒在西覃。

    除了這些,他哪還能再找出多的大物?

    這一旦動起手來,萬一輸了,柳謫仙及熊院長都可能會死。

    這絕對是西覃承擔不了的代價。

    更何況,仙人再事後報復,西覃不就完了?

    這突如其來的一件事,竟直接賭上了西覃的命運。

    隋境里再亂,也顯得小巫見大巫了。

    正常的情況下,妖眾還沒有解決,仙人確實不會對隋覃做什麼,可被主動招惹,絕對的大不敬,仙人難道還會顧慮這些?大不了專心些就扶持一個王朝。

    但只從心里來說,撫仙的災禍確實是因為佛陀的話,他肯定是恨不得殺之後快的,如此在理智與內心的糾結里,呂澗欒很難自己給出答案。

    宋潯的話是完全站在西覃的方面考慮,本身當然是沒問題的。

    可呂澗欒的心里又覺得差點意思,或者說,哪怕結果只能如此,他也很不爽。

    這時候,呂奉閑忽然站了出來,揖手說道︰“父皇,我以為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這件事我們未必只能退,往前走也未必只有輸。”

    聞听此言,宋潯、呂奉轅他們都看向了呂奉閑,然後齊齊皺眉。

    要說起低調來,自上回入隋的事件以前,西覃里沒有人比呂奉閑更低調。

    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三皇子。

    在那之前,從來沒有人發現他的野心。

    但幾乎就該退出權爭的三皇子卻仍站在這里,其中意味著什麼,很多人都能想得明白,哪怕是端王。

    甚至可以說,端王對自己這個三弟是很不滿的。

    畢竟大哥的麾下,那個武夫慕容沒有死,可他最看重的顏亦卻死了。

    就是死在三弟的手里。

    他只是因為父皇沒有放話,而且終究是自己的三弟,才沒有什麼行動,但不代表能夠釋懷這件事,在他看來,這個三弟簡直壞透了,怎麼能這麼做呢?

    端王也是個很奇妙的人。

    若是呂澗欒給了他什麼任務,那他辦起來絕對很周到,也不會讓人看出來,他其實腦子里缺弦,甚至給人很精明的感覺,或許這也是他總被人誤會的原因。

    可他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因為不想別的,也不做多余的事,路都被擺出來了,他要是走不明白,那就是蠢貨了,事實上他又不蠢,僅是沒那麼多心思。

    他的古板以及執拗,認準一件事,確實執行起來很難說出問題,因為中規中矩。

    呂澗欒很頭疼的揉了揉眉心,說道︰“你有何見解,但講無妨。”

    呂奉閑很認真說道︰“諸位大人顧慮的都是佛陀,但國師話里很清楚的第一句話就道出了關鍵,那就是,表達這個意思的人是姜望。”

    呂澗欒的眉頭一挑。

    別說宋潯他們,在初聞佛陀的時候,呂澗欒的腦子里也只想著佛陀了,思考的方向也都圍繞著佛陀,反而把柳謫仙其余的話給暫時忽略了。

    呂澗欒看著殿下的呂奉閑,心想這三子有很大的野心,但又為了避免被盯上,選擇了低調,只是該做的事,暗地里一個沒少做。

    入隋的那件事,只能說是呂奉閑的運氣太差了。

    他本身的計劃是相當完美且毒辣的。

    若能成的話,往小了說,讓呂奉轅與端王的爭斗更激烈,往大了說,直接就鏟平了前面的所有障礙,成了不二的儲君人選。

    而且呂奉閑的心思也足夠細膩。

    能在很多時候都可以保持冷靜。

    但不是說呂奉轅與端王就沒有絲毫優點,在全方位來說,呂奉閑確實更勝一籌。

    若要傳位,呂澗欒的心中人選,亦是呂奉閑最佳。

    只是目前來說,他仍是沒有想傳位的想法。

    而且呂奉閑還年輕,呂青雉更年輕,雖然差著輩,到時候有了傳位的想法,也不至于沒了人選,但換句話來說,就擺明了呂奉轅與端王是沒機會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無敵從降妖除魔開始》,方便以後閱讀無敵從降妖除魔開始第172章 懸而未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無敵從降妖除魔開始第172章 懸而未決並對無敵從降妖除魔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